第49章 暗处的目光

咸阳宫的白昼,依旧遵循着它古老而森严的节奏。钟鸣鼎食,旌旗仪仗,官吏们按品阶鱼贯出入宫门,一切似乎与往日并无不同。然而,一种无形却敏锐的暗流,已然在宫墙之内、朝堂之上悄然涌动。权力的触角,总能比任何官方文书更早、更精准地捕捉到风向的细微转变。

吴柒被陛下于深夜密召,长谈至天明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虽未激起公开的波澜,但那扩散的涟漪,却足以让水面下的生物警觉地调整着自己的姿态。

最先感受到这变化的,自然是中车府令赵高。

他因“御下不严”所受的三十杖伤尚未痊愈,行走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滞。此刻,他正侍立在嬴政书房外的廊庑下,低眉顺目,如同一个没有生命的剪影。然而,那低垂的眼帘下,目光却冰冷如毒蛇的信子,悄然扫过远处正与两名治粟内史属官低声交谈的吴柒。

那方寸大小的黑色“天书”并未现身,但吴柒身上那件新赐的、秩比六百石的“天工司丞”官服,却刺眼得很。更让他心头警铃大作的是,那两名属官面对吴柒时,脸上那份掩饰不住的恭敬,甚至是一丝讨好。那是面对真正能决定其事务成败、影响其考绩上官时,才会流露出的神情。

“天工司丞……”赵高在心中无声地咀嚼着这个古怪的官职名,一股混合着嫉恨、愤怒与深深不安的情绪在胸腔里翻涌。陛下竟真的授予此子实权,甚至允许其插手骊山陵寝这等核心工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海外来的妖人,不仅凭借那邪异的“天书”躲过了巫蛊死局,竟还更进一步,真正踏入了帝国的权力场!

他想起那夜在密室外交代心腹谒者行事时的笃定,本以为能借此彻底除去这个变数,却不料反而成全了对方,让自己折了臂膀,受了杖责,颜面扫地。而吴柒,却踩着他们的尸骨,爬得更高!

“必须尽快找出那‘天书’的弱点,或者……找出此人的命门。”赵高袖中的手微微攥紧,指甲陷入掌心,“绝不能让他再如此坐大下去。”他开始在脑中飞速盘算,有哪些人可以对骊山工程施加影响,有哪些环节可以埋下钉子,又有哪些关于吴柒“海外背景”的谣言,可以适时地、不经意地传入某些人的耳中。

与此同时,丞相府值房内,李斯端坐于案后,面前摊开着一卷关于漕运事务的奏报,但他的心思,显然并不全在此处。

一名心腹属吏刚刚低声禀报了清晨宫内的见闻——吴柒与治粟内史属官的接触,以及陛下似乎对骊山工程有了新的、未经丞相府常规议奏的旨意。

李斯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脸上看不出喜怒。他远比赵高沉得住气。吴柒的崛起,他早有预料,此子所展现的能力,确实有被陛下利用的价值。他忌惮的,并非吴柒本人,而是其背后那套迥异的、“优化”的理念,以及那神秘莫测的“天书”之力。

“天工司丞……”李斯沉吟着,“专司咨询、推演、优化……权限直达天听,可调阅非核心档案……”他敏锐地察觉到,陛下似乎在尝试建立一条绕过传统官僚体系、直通技术性决策的通道。这无疑是对相权的一种微妙侵蚀。

但他并未急于动作。法家讲究“势”与“术”,他需要看清这“优化”之策,究竟能走多远,效果如何。若真能如吴柒所言,提升效率,稳固统治,那他李斯不介意顺势而为,甚至将其纳入自己的施政方略中,巩固自己的地位。毕竟,帝国的稳定,符合他法家治国理念的根本利益。

可若这“优化”引发混乱,或最终证明是包藏祸心……李斯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届时,他自然会联合朝中力量,将这危险的苗头连同其主人,一同扑灭。现在,他只需冷眼旁观,必要时,甚至可以在规则内,给那年轻的“天工司丞”行些方便,看看他究竟能演出怎样一场戏。

除了赵高与李斯,朝中其他各方势力,也或多或少投来了关注的目光。有好奇,有观望,有不屑,也有暗中盘算着能否借此新兴势力谋取些好处的人。御史大夫冯劫琢磨着该如何将此人纳入监察范围;负责军事的国尉府则在评估其“优化”之术是否可用于兵甲制造、粮秣转运;而一些传统的博士官,则对吴柒那套近乎“离经叛道”的言论,感到本能的反感与忧虑。

吴柒便是在这无数道或明或暗、或冷或热的目光注视下,走出了宫门,前往将与将作少府、司空会商骊山试点细则的官署。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目光的存在,如同无数细密的丝线,缠绕在他周围,构成了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网。

他面色平静,步伐稳健。他知道,从接受“天工司丞”印绶的那一刻起,他便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偏安一隅的“待诏”。他主动步入了这权力的角斗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也成为了某些人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暗处的目光,如同潜伏的猎手,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的那一刻。而吴柒,必须在这目光的包围中,走好“熵减之路”的第一步,不能有丝毫行差踏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