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杠杆之力

水泥的应用虽解决了建材和部分运输难题,但灵渠工地上最艰巨的任务依然横亘在众人面前——将巨大的石材从采石场运至渠段。

这日清晨,吴柒来到工地北侧的采石场。但见数百名劳工正围着数块巨岩发愁。这些石材每块都重达数千斤,是修筑关键闸口所必需的材料。

“特使,这是最后一批基石了。”工师抹着汗汇报,“前几日还能靠人海战术,硬是沿着斜坡拖拽下来。可这几块实在太大,前日尝试搬运时,还压伤了三名劳工。”

吴柒放眼望去,只见采石场到渠段之间是一段缓坡,路面因连日雨水而泥泞不堪。数十名劳工正试图用滚木移动一块巨石,然而巨石深陷泥中,纹丝不动。号子声、喘息声与监工的呵斥声混杂在一起,场面混乱而低效。

更麻烦的是,采石场位于山坡上,要将这些巨石运到下方的渠段,既要克服重力,又要确保安全。

“不能再这样蛮干了。”吴柒摇头,“让大家都停下。”

他绕着巨石仔细勘察,目光在周围的树木和散落的工具上停留。突然,他蹲下身,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起来。

“找几根结实的木材来,要长而直。再准备足够的绳索。”吴柒对工师吩咐道,“还有,把所有的滑轮都集中过来。”

工师虽不解其意,还是立即照办。消息传开,连张苍和嬴疾都闻讯赶来。

“特使又有何妙计?”张苍好奇地问。

吴柒不答,待材料齐备后,亲自指挥劳工们在巨石旁搭建起一个奇特的装置:一根长木作为杠杆,一端抵在巨石下,另一端系上绳索;数个滑轮被固定在支架上,组成一个复杂的绳索系统。

“此乃杠杆与滑轮组。”吴柒向众人解释,“借自然之力,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劳工们面面相觑,显然不太相信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能搬动数千斤的巨石。

吴柒也不多言,亲自示范。他让二十名劳工拉住绳索,自己则指挥着号子:

“一、二、三——拉!”

随着号令,劳工们一齐发力。令人震惊的是,那块深陷泥中的巨石竟然微微晃动,随后在杠杆和滑轮的共同作用下,缓缓离开了地面。

“动了!动了!”人群中爆发出惊呼。

更神奇的是,当巨石被吊起后,吴柒又指挥劳工们调整滑轮组的方向,竟让巨石沿着预设的轨道,平稳地向坡下滑去。整个过程轻松得让人难以置信。

“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老工师激动得跪地叩拜,“有此神技,何石不可移?”

吴柒扶起老工师,耐心解释道:“这不是什么神仙法术,而是自然的道理。杠杆越长,越省力;滑轮越多,越轻松。只要懂得运用,人人都能做到。”

他随即下令,在采石场与渠段之间建立数条由杠杆和滑轮组组成的运输线。原本需要上百人才能搬运的巨石,现在只需二三十人就能轻松运送。

效率的提升立竿见影。短短三日,所有滞留采石场的巨石都被安全运抵工地。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此期间再无一人受伤。

然而,就在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之时,李公公又出现了。

“吴特使真是巧思不断啊。”李公公阴阳怪气地打量着正在运作的滑轮组,“不过咱家听说,墨家也有类似机关术。特使这般手段,该不会是......”

这话极其阴险,暗指吴柒与被朝廷打压的墨家有所牵连。周围的官吏闻言,无不色变。

吴柒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公公多虑了。此乃《考工记》所载之法,吴某不过稍加改进罢了。《考工记》乃周公之作,莫非公公认为周公也是墨家不成?”

李公公顿时语塞,脸色青白交错,悻悻而去。

待他走远,嬴疾低声道:“这阉人三番两次找茬,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吴柒望着李公公远去的背影,冷笑道:“他越是如此,越是说明有人坐不住了。看来,我们的进度比某些人预期的要快得多。”

随着杠杆和滑轮的广泛应用,工地上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工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反而能够更专注于技术性的砌筑工作。

更让吴柒欣慰的是,一些聪明的劳工已经开始举一反三,自行改进工具。有人发明了更省力的绞盘,有人改进了滑轮的固定方式。整个工地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新工坊。

是夜,吴柒在灯下绘制着更多机械的草图——改进的轱辘、省力的踏碓、还有利用水流自动提水的水车。他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当这些知识真正被民众掌握,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月光如水,洒在工地上那些静静矗立的杠杆和滑轮上。这些简单的机械,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个时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