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屠睢之叹

秋色渐深,渭水河面泛起薄雾。一队骑兵沿着新修的驰道疾驰而来,当先一人身披玄甲,腰佩重剑,正是奉旨巡边的将军屠睢。

“将军,前方就是灵渠工地。”副将指着远处旌旗招展的营区,“听闻那吴特使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工期还提前了三个月。”

屠睢冷哼一声:“不过是个巧言令色的方士,懂得些奇技淫巧罢了。陛下被他蒙蔽,竟将如此重任交给一个来历不明之人。”

作为在战场上浴血拼杀多年的老将,屠睢最看不惯这些靠嘴皮子功夫上位的文人。更何况他听说吴柒在工地上一味怀柔,对劳工过分宽纵,这在他眼里简直是乱了法度。

队伍行至工地外围,屠睢却渐渐皱起眉头。

与他想象中松散混乱的景象不同,眼前的工地秩序井然。材料堆放整齐,工区划分明确,往来劳工虽然忙碌,却个个精神饱满。更令他惊讶的是,工地上随处可见各种奇妙的机械装置——滑轮吊臂轻松搬运着巨石,杠杆撬动着原本需要数十人才能移动的建材。

“这......”副将也看得目瞪口呆,“这些机关倒是精巧。”

屠睢板着脸:“花架子罢了,修渠终究要看工程质量。”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喧哗。但见一段新修的渠坝正在做承压测试,数百名劳工整齐列队,随着号令同时向渠中注水。

“开始试水!”工师高声呼喊。

清冽的河水顺着新渠奔涌而下,撞击在水泥筑就的渠壁上,发出悦耳的哗哗声。渠坝纹丝不动,连渗水的痕迹都无。

屠睢忍不住驱马靠近细看。他跳下马,用手敲击渠壁,传来的触感坚硬如铁。作为常年督造军事要塞的将领,他太清楚这样的工程质量意味着什么。

“这是用何材料修筑?”屠睢忍不住问旁边的劳工。

“回将军,这是特使发明的‘水泥’,比夯土坚固十倍哩!”劳工自豪地回答,“特使还教我们用滑轮吊运石料,如今干活轻松多了!”

屠睢默然不语,继续巡视。在闸口工区,他看见吴柒正与工匠们讨论着什么。这个他想象中的谄媚文人,此刻满手泥污,正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图纸。

“闸门还要再加一道防水,”吴柒对工匠说,“用桐油浸泡过的麻绳填缝,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声音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工匠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吴特使。”屠睢终于开口,语气依然生硬。

吴柒抬头看见屠睢,不卑不亢地行礼:“屠将军莅临,有失远迎。”

屠睢直截了当:“本将奉旨巡边,顺道查验灵渠工程。特使不介意本将仔细看看吧?”

“将军请便。”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屠睢带着亲兵将工地查了个底朝天。他查验建材质量,测量渠壁厚度,甚至亲自测试了滑轮组的承重能力。越是查验,他心中的震惊就越甚。

这不仅仅是一条水渠,更是一套完整的工程体系。从材料配方到施工工艺,从劳动组织到质量管控,处处都透着前所未见的智慧。

最后,屠睢停在正在用膳的劳工面前。看着碗中的粟米饭和咸肉,他忍不住问:

“尔等每日都能吃到肉食?”

一个老劳工笑着回答:“回将军,自特使来了以后,日日如此。特使还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工程质量才过硬。”

屠睢默然。他想起自己当年督造长城时,民夫们食不果腹、尸横遍野的景象。若是当时也有这样的管理方法......

傍晚时分,屠睢主动求见吴柒。

“特使,”这位向来刚愎的老将,此刻语气缓和了许多,“今日所见,令屠某大开眼界。只是有一事不解——特使善待劳工,固然可嘉,但如此耗费钱粮,岂不有违陛下俭省之训?”

吴柒请屠睢坐下,亲自为他斟茶:

“将军可知,一个饥饿的劳工,一日能挖多少土方?一个生病的劳工,要耽误多少工期?我们改善饮食,花费的银钱,比起工期延误的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指着帐外往来不绝的运输车队:“再说,劳工们领了工钱,买了衣食,这些银钱又流回市井,促进商贸。看似花费,实则是活水。”

屠睢若有所思。他带兵多年,深知士气的重要性。只是从未有人将这番道理用在民夫管理上。

“更重要的,”吴柒正色道,“灵渠修成后,将灌溉三郡良田。这些劳工大多就是本地农户。他们今日修渠,明日受益。你说,他们能不用心施工吗?”

屠睢恍然大悟,不禁击节赞叹:“妙啊!让受益者参与建设,自然尽心尽力!”

是夜,屠睢在灯下奋笔疾书。他要把今日所见所闻,详细奏报始皇。

“......吴特使所行新政,非但未耗国资,反为朝廷节余甚巨。其人以仁心行苛政之实,以巧思解百年难题。臣愚钝,初闻其名而轻之,今见其行而服之。若朝中多几个这样的干才,何愁大秦不兴?”

写罢奏章,屠睢走出大帐。月光下的灵渠如银龙卧野,气势恢宏。他想起日间所见劳工们发自内心的笑容,不禁轻声叹息: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