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

(四十章)同门之争

被秦王政惦记的韩非此时正面无表情看着小豆丁兄妹在制作粉衣女娘提及的“字幕”。

韩非的稿子全在他的脑子里,张口就来,能在学宫和各路学子大战三百回合。

奈何他有轻微口吃,在一对多的场景下,很容易落下风。

祁绮很早就在偏殿教小正太和小萝莉做字幕。

起初只是搭了块白布,点上灯,画了小人儿给一堆小萝卜头讲故事,不知不觉就把皮影戏做了出来。

学宫讲学最重要的还是传道,口授有着极大的限制,听得清、听得懂,能不能时常复习,温故而知新,才是正理。

由此,祁绮想出了这个法子。

章邯最是沉迷皮影戏,起初不大乐意,被李信拉出去比划了一下,顿时老实,甚至想拜师。

李信:好烦呀!!!

作为字幕的字是韩非一手龙飞凤舞的好字,但要按顺序,还要配合练习,韩非也要事先掌握一定的节奏。

相当于后世的简版纯文档PPT。

简陋是简陋了些,但在现在纯口述的局面下,效果应该不错。

大家韩非本人并非慢性子,否则也不可能得罪韩国那般多的权贵。韩王安从前是太子他也不给面子,后来当了韩王他还是不给面子。

自家人不行,到了秦,嬴政的面子他也照样不给。

眼见侍人传来消息,李斯和张苍都已经亮了相,他倒好,又被口吃耽误,心中不可能不火急火燎。

只是兄妹俩细致非常,加之是粉衣女娘交代。

实际上只是妹妹阿狸对皮影字幕十分感兴趣,这才多耽搁了些时候。

长使说过,便是届时顺序稍微错乱也没有关系,字幕这玩意儿,很可能会爆,他们可得做好准备,以后这些价值百金不止。

头上绑着两个小啾啾的妹妹喜欢钱的味道:“阿狸一定好好做。”

小萝莉也太可爱了,小正太平日里浑身高冷气场,下不去手,rua不了,女娃娃还是可以贴贴的。

一旁韩非和小豆丁双双面无表情。

*

午后,突然一声冬日惊雷。

韩非便是在这时来到了咸阳学宫。

他压根都不知道还有个渭水行宫,那不是给淳于越他们踏青用的吗?

在暗间喝茶,感受祖龙爸爸强大威压的祁绮,这时也没忍住松了一口气。

按政哥的意思,她上台不上台皆可,然则眼底的闪光可不是那么一回事。

祁绮倒也想上台把后世的理学和心学说上一堆,但她哪里懂?

基建狂魔政哥大抵不会放过这个让她扬名的机会。

被催“作业”的祁绮硬着头皮写的是内容是“一条虫引发的人类起源”,这算科普内容,然后可以自然过渡到细菌和卫生观念,她讲这个还算合适?

祁绮更想讲的是另一个女性课题,但显然这当下还不是特别合适。

幸而韩非从天而降。

一声惊雷,热闹的学宫人人摩肩擦踵,一时安静了半秒,懵了一下,继续跟身边的人吵。

然则韩非没有正立,而是来到台子的右侧,他的身后缓缓落下了一片白布。

韩非超然自信、精瘦骨干的气质,慢慢镇住了吵得口干舌燥正上头的学子们。

此时,香拉着牙在人群中,安静售卖豆腐花、豆浆、玉米汁等止渴止饿的吃食,味道淡而雅,符合学宫气质。

若是冬日,硝石问题解决后,祁绮就让他们卖冰。

比如烧烤之类的就跟这里不配,胡椒、孜然、辣椒味道皆霸道,难免喧宾夺主。

学宫讲学如此精彩,外头排队的人尚不肯走,台下的人又如何肯散,这时候给多少豆浆,再穷那不都是要买的?

白布后的兄妹俩朝着韩非示意。

韩非这才开始。

随着他的话语,台下自是有些微嘲讽之声。

然则白布上的字幕出现之后,有人先是忍不住感叹一句:“好字。”

接着才反应过来,他们居然在台上看到了字。

学宫有安排御史官熟悉文集的小吏过来,将台上讲述内容一一记录,此时见到字幕,面容亦是一喜,谁想出这省事的法子。

台下的人自然有细心带了纸笔来随堂记录抄写的,不过靠着自己理解的,肯定比先生直接给的差别多了。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多音字、多义字,数不胜数。

这是直接给出了教材,韩非……果然不同凡响。

粉衣小女娘果真聪慧,韩非一见众人摄于字幕,没有再打岔,他的讲学亦减少了磕绊,渐入佳境。

台下人也慢慢从对字幕的惊叹集中到了他所思所想。

韩非简练、精辟,末了,他道:“为给、大家、方便,非答疑,字幕、、再、、放一遍。”

台下传出善意的笑声:“谢韩先生大义。”

更有许多刚开始没反应过来的人,从头开始奋笔疾书,也自有人上前与韩非辩法。

在角落的李斯,此刻方闭上眼。

看到这般奇物,他哪里还不明白。

张苍沉迷数符,作为长使半个学徒,也就算了,姑且算是为太仓丞传道,数学公式是长使之物,咸阳新旧秦人皆知。

可,太仓丞自己却是直接站到了韩非这边。

原来秦王政给自己的“一号”是这个意思,为同门做嫁衣?

呵。

从前在老师门下,便是如此。

现在他来了,自己又沦为了陪衬吗?

一开始为吕不韦做嫁衣还不够,现在还要输给后来者的贵公子韩非。

这里是秦国,不是兰陵学馆。

他如今是秦王政面前的廷尉,他韩非可还是韩国的贵公子?

李斯暗暗发誓,如此局面之下,他不会再输的。

*

咸阳学宫可以说是一炮而红。

回宫一路,嬴政情致都很高,到底再心思似海,二十二岁,在后世也是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

眼看六国文人纷纷奔赴秦国,一展所思所想,最好最优都会在秦。

秦王政如何不开怀。

祁绮静静听着他关于方才讲学的评价,俨然已经给“天地人”三个阁间都添了许多住户。

虽然小兔子一路都很安静,但嬴政知道以她能说动韩非的素养,她必定都听懂了。

祁绮压根只是偷偷庆幸,今日不用上台社死,真的太好了。

虽然她有上朝的权限,但一来她不想早起,二来就是不想去了朝堂被当成猴子一样围观。

祁绮自然也高兴,她交代了张苍,直接入驻学宫,每日查看小吏们抄写的当日会讲,若有科学人才,务必立即传讯给他。

至于“科学”二字,祁绮的解释就是:“像你这样懂数学,像墨家那样懂锻造,像建宫梓人那样有手艺。”

张苍表示明白,长使要实干家,废话不废话的不重要。

祁绮心想,回头她直接出一份考卷,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基础学科都杂糅在一起,如此以免漏了人才,是个好办法。

之所以没有提前准备,一则不知道学宫情况如何,二则,还是懒啊。

撸墩墩、撸猫头嬴、撸小正太小萝莉的日子,实在有些美好。

甚至扶苏公子,也是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除了耳根子软,大部分时候都是个可人的乖宝宝,让做啥就做啥,学东西还能举一反三。

好苗子,好宝宝。

要不是他长得跟政哥实在有六分像,作为基本素养极高的迷妹,祁绮这才忍着没有下手。

*

一连半月,咸阳学宫都热闹非凡。

有些六国文人实在挤不进去,还会自动自发帮扶苏他们教导数符,这样帮助张苍先生教学,不知道能不能学到他的一点半点公式。

据闻这些也是太仓丞的公式,说不定以此能靠近太仓丞一些,都好。

韩非简直是咸阳学宫的“头牌”,每天点名要跟他论法的人络绎不绝。

没办法,自古文人都好名。

都是想搏名声,而点最大牌的人永远是出名最快的办法。

三天后,在字幕的帮助下,韩非一人可以对十人。

把字幕按照理念分出一二三四……,面对已经有过的论点就告诉阿狸比如放“第五点”,可以直接省去他再重复的时间。

对方看得懂就还能再往下走,看不懂,就指路他去找外头的小豆丁买字幕回去研究再来。

韩非的字幕卖得不贵,也就两份臭豆腐的钱。

是的,韩非最喜欢粉衣小女娘制出来的臭豆腐,此物,臭极,亦香极。

极对老头子的胃口。

就是两份臭豆腐的钱,也不是谁想出都买得到,得过韩非的门道才行。

韩非不差这点钱,但阿狸喜欢。

而小豆丁则是借机跟六国学子们接触,这些人也都代表了未来的走向。

人才永远都是缺的。

至于外头想“复刻”卖“盗版”的人,首先这是在秦国的长阳街,每日巡视的治安官,严谨可靠。

其次,他们也得掂量掂量韩非的能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抗不了秦,难道还解决不了一个路子不正的小商小贩?

七天后,辩的人多了,又没有新意,韩非就携着字幕到渭水学宫住下。

每日看着外头的堆坑,忙忙碌碌的庶民,地里小麦、玉蜀黍、辣椒生机勃勃。

便是秦国的黔首都比韩国的子民来得勤快、干劲,总角小儿都让人见之心喜。

韩非逐渐体会到了粉衣小女娘说的,以人为本,简单的四个字,能量极强。

这样的景象,难道不才是该走的大道之路吗?

至于为什么要来渭水学宫,这不就是踏青的地方吗?粉衣小女娘说了,让他“接接地气”。

再说,他怎么能不来给淳于越添堵?不是说他得罪了小女娘?

咱们法家是最讲道理的。

淳于越这么“认真可爱”,必须要让淳于越好过些,他要不来,渭水学宫都没什么人陪淳于越说话。

韩非自认他一向很体贴,性格也很好。

最近开始卖字幕之后,很多学子也这么夸他来着。

淳于越这几天的脸比外头的堆坑还臭。

从前儒家还能欺负韩非口吃,但是现在他有字幕,随便拿出一套就能堵住他们的滔滔不绝。

因为他们得停下来先看。

字幕他们也羡慕,但秦王不松口,他们直接就拿太仓丞的东西……

这在六国学子面前,就实在太掉份了。

为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淳于越几经跟韩非斗法,终于能买韩非一套的字幕。

两方在渭水学宫掐得热闹,便又有许多学子冲着韩非来,成功在渭水学宫住下了。

不久,秦王政喻知全国,韩人韩非代领渭水学宫祭酒一职,代的是长使、太仓丞、客卿——七娘咸阳学宫祭酒的职。

祁绮:?

别以为你放在后面我就看不出来,是不是又给我涨了个“客卿”的虚职。

除了学宫,上次给的是米制品,还有玉蜀黍,这功劳应该算在玉蜀黍头上。

罢了,这样一来把自己跟韩非捆绑在一起,想来韩老头子也不会介意的。

只要韩非能帮助政哥走向康庄大道,这点小事,她该扛得扛。祁绮叹气,又撸了一把墩墩,继续写自己的“理科考卷”。

此令一出,各方势力走动。

齐国淳于越立刻离开了渭水学宫,再不踏足。

而楚人李斯则来到了渭水学宫,好歹是自己的同门,他理当过来喝杯水酒,庆祝。

能跟老师荀子一样当上祭酒,韩非的心中十分复杂。

谁也说不出咸阳、渭水学宫比稷下学宫差的话,光是这个势头,秦之宽厚纳贤态度,学宫周边的秦人之繁荣、好学,都让六国学子纷纷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想在这里搏出路的心思更强。

便是为了这么便宜的纸张、好吃的豆腐和玉蜀黍,他们都想每天住在长阳街。

连家里人都高兴,只要在秦地,想怎么卖豆腐、玉蜀黍都成,只要有一点本钱,哪怕卖得远一些,都能挣上。算来算去,在这个冬日,他们还赚了不少。

谁还想走?

韩非也不想走,但他当了祭酒,韩国又是什么态度呢?

强秦,此言不虚。

韩非叹了口气,然后迎接黑衣李斯进来。

李斯便是收敛气势,师兄弟见面亦如冬日风雪,寒冽刺骨。

这杯酒喝得不久,李斯很快离开,进了宫。

不久,传出,有人进言,“请先取韩以恐他国”的论断。

还在研究墩墩四肢是怎么长,每天长多少厘米的祁绮一听,放下写考卷答案的手,坏了。

李斯和姚贾出手下套,韩非这是要凉。

隔壁书房的嬴政对着自己放出的饵,收到的一堆汇报,浅浅一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