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乌云密布,黑压压一大片,把光线遮挡的严严实实,给整片大地都蒙上了阴郁的色彩。
忽然,一道金光穿过厚重的黑云,劈在地面上。紧接着,一声震天动地的怒吼,有什么东西从云层后呼啸而下。
“又是这个梦。”竹青霭擦了擦头上的冷汗,从床上坐起了身。
自从他来到黎朝后,已经梦到不下十次梦到这个场景了。每一次,他都在看清那金光中的东西前惊醒。每做一次梦,那场景就更清晰一分,仿佛是他亲身经历过的。
可是竹青霭记不清了。
永盛三年,秋。
黎朝已经大旱两年了。
前些时候百姓们还可以靠宫中发放的粮食艰难度日,可近几个月来,朝廷发放的赈灾粮越来越少,大半还都进了几个大贪官的口袋,百姓们想活下去简直难如登天。
永盛帝带头在宫中天天磕头烧香,祈求上天显灵下一场雨。
黎朝的祭司们,跪在祭台上不吃不喝,只为求一场雨。
一直跪了三天三夜。
上天似乎终于被打动了,空中响起了一声惊雷,奇迹终于降临了!
祭司们惊喜地抬头,却发现不知是因为跪太久眼花了,还是神仙真的亲自下凡——一位青衣少年随着暴雨一同降临人间。
直到那个人结结实实摔在坚硬的石祭台上,祭司们才惊觉不是他们眼花。
“那真是个人啊!”
“不会是雨神亲自下凡了吧!”
“神仙怎么是砸下来的?”
“摔成这样还能活吗?”
......
祭司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对那个从天而降的人充满了好奇。
大祭司率先走上前,发现这位疑似雨神的家伙就那么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丝毫没有醒来之意,看来是昏迷过去了。
祭司们手忙脚乱地抬着这位“雨神”去了祭司院,安顿在最大的屋子里。大祭司派了几名机灵的徒弟快马加鞭前往王宫通知国主“雨神”下凡的消息。随后,他亲自来到了安顿“雨神”的地方。
刚走到门口,大祭司就听到了医生的惊叹声。
“神迹!绝对是雨神下凡!”
大祭司推门走进屋子,接过医生的话茬。
“何以见得?”
“大祭司,这位公子身上虽然有很重的内伤,但是这种内伤我从未见过,至少不是高空坠落造成的伤。”
大祭司走到床边,仔细端详着昏迷的“雨神”。
少年一身青衣,袖口的位置沾染了斑斑点点的血迹。腰间佩着一柄长剑,还有一块青龙玉佩。墨色的长发用一根青色的头绳绾成马尾。细长的眉毛紧蹙着,嘴唇抿的毫无血色,似在经历什么很痛苦的事情。
过了一个多时辰,“雨神”才醒了过来,清澈的双眼中满是迷茫。
“这是......什么地方?”
“祭司院。”
“您是......?”
“在下是黎朝的祭司。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我......好像是叫竹青霭吧?”
“啊?”
哪有人介绍自己名字用“好像”这个词的!?
这位雨神莫不是把自己给摔糊涂了吧!?
大祭司刚向竹青霭解释完他是怎么出现的,一名被派去传信的弟子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师傅,刚才我们前去报告国主时候,发现整个京城只有祭坛下了雨!”
大祭司思考片刻,当即拍板:“带上这位竹公子去闹市区,若能再次召来大雨,他便是我大黎的贵客;如若不能,便当成装神弄鬼的巫师,按律斩首。”
于是一脸懵的竹青霭才刚苏醒没多久,就被拉到马车上,前往京城人流最密集之处,被迫施展“祈雨之术”。
马车上,竹青霭开始翻找自己身上有没有什么能证明自己身份,或是解释他从天上掉下来一事的东西,可惜没能如愿。不过,他倒是在袖子内侧的暗袋里找到了一个小盒子,盒子里居然是一条小青蛇!
可奇怪的是,竹青霭看到这条小蛇并没有害怕,反而感到亲切。
“这条蛇......是我养的宠物吗?我怎么不记得......”
他明明是在自言自语,这条小蛇却像是通了人性,使劲点了点头,随后亲昵的蹭着竹青霭的手背。
他正欲说些什么,马车停了下来,门被外面的侍从推开:“竹公子,到了。”
竹青霭将小蛇塞回袖子暗袋中,走下了车。
要不是出发前听大祭司提过,竹青霭简直不敢相信这里是黎朝最繁华的闹市区。烈日当空,万里无云,地面被毒辣的阳光晒得龟裂,人们都在家里闭门不出,街道两旁还躺着一两具乞丐的尸骨。
“竹公子,快施展您的祈雨之术吧。”一旁的侍从开始催促。
竹青霭哪里会什么祈雨之术呢,他连自己的身世都忘的一干二净,更别提这种违背自然的法术了。
就在此时,他感觉自己的袖子好像动了动,那条小青蛇钻了出来。
小蛇用尾尖指了指天空,又戳了戳竹青霭的右手手心和袖口,发出一连串“咝咝”的声音,好像在告诉他什么。
竹青霭看着小蛇戳在手上的位置,那是一块刚结痂的伤口,袖口上沾了血......
他好像明白小蛇的意思了。
竹青霭抽出佩在腰间的长剑,刺向自己的手掌。小蛇激动地点点头,用尾尖沾上竹青霭的血,抹在他腰间的青龙玉佩上。那玉佩上的青龙眼中金光闪现,天空随即乌云密布,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打在干涸的地面上。
暴雨真的降临了。
这雨来的太过突然,驾车护送竹青霭的几名侍从怔愣了一瞬,随后惊喜地跪倒在竹青霭面前,不住地磕头。
“竹公子真是雨神再世!”
“多谢竹公子降雨之恩,救黎朝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
竹青霭:“......”
不是我干的啊!
我哪知道我的血这么神奇!?
快让我上车!我要被淋透了!
当然这些想法竹青霭并没有说出来。
等终于回到祭司院时,又来了一群陌生人围着竹青霭。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黄色龙袍的男子。看着这身装扮,竹青霭猜测,这位应该就是黎国的国主了。
永盛帝拉着竹青霭又是一通感激之词,奉他为神。
竹青霭只好当着永盛帝的面再解释一遍他的处境。
“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从天而降,我失忆了,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
“雨神......额,竹公子,您可否暂留在大黎小住一段时间,寡人想请您一起参与此次庆祝度过旱灾的出巡。”
反正也没处可去,竹青霭便应允下来。
......
这出巡,一巡就是半个多月。
一路上,永盛帝让人大肆宣扬竹青霭的英勇事迹。
民间都开始传颂永盛帝和竹青霭多么伟大,什么在宫中斋戒七七四十九天感动了上天,求来了“雨神”竹青霭下凡;什么竹青霭作为“神仙”不忍看到百姓受苦,宁愿受天谴贬为凡人也要为黎国降雨......
反正关于竹青霭是神仙一事是坐实了。
一路上圣驾所至之处,百姓无不下跪磕头。
“恭迎雨神下凡!!!”
“永盛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竹青霭:“......”
合着这皇帝靠他攒威望呢?
不过想想最近了解到的黎朝近况,这永盛帝也是真惨。刚登上皇位一年不到,屁股还没坐热呢,国家就遇到旱灾了。竹青霭这么想着,也就不怪他了。
好不容易在全国巡了一圈,回到了京城,竹青霭又被安顿在了祭司院。
不过永盛帝可没就这么放了他,倒是请来了举国上下最顶尖的几位画师,为他画像;还有宫中最厉害的木匠,照着竹青霭雕了一座栩栩如生的神像,就放在了皇帝每年祭天的祭坛里。
深夜,京城中为竹青霭新建的雨神庙里,一个高挑的身影慵懒地倚在墙边。
“有趣。怪不得这暴雨下的这么猛烈。原来是你。玄青,我们走。”
肩头的鸾鸟(1)低鸣一声,转瞬间,神庙中便没了那人的踪影。
注解:
“鸾鸟”:出自《山海经·西次二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神秘人说的那个“玄青”就是那只鸾鸟的名字。
本文更新可能会断断续续的,求求各位赏脸看下去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雨神降世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