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皇伯,此乃法远大师圆寂后所得的十八颗舍利子。此圣物一直被北齐皇帝收藏。侄女记得法远大师圆寂时,皇伯曾命人前往北齐瞻仰敬送。皇伯仁善,一心向佛。此次,侄女将大师的舍利子请回,愿其常伴皇伯,得缘成佛。”

顾敬目光炯炯的看着由十八颗舍利子穿成的佛珠手串,内心震撼。

法远大师乃当世第一得道高僧。当初,法远大师云游至康京,顾敬敦信佛教,获悉此事特下旨恭请大师入宫开坛讲经,传法解惑。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顾敬深觉法远大师佛法深厚,欲建造当世第一庙宇,请大师为住持,长留京中。法远大师未有犹豫,以要度天下人为由婉拒了。

后来,法远大师云游至北齐,在北齐国都安庆城圆寂。据说火化后留下了十八颗舍利子,熠熠生辉。顾敬派人前往北齐,欲向北齐国君请来这十八颗舍利子,却被北齐国君拒绝。

北齐信奉萨满,对佛教的态度谈不上信奉敬重,按理说对这舍利子也不会太过看重。此番拒绝是明晃晃的不给大周天子面子。顾敬不能因为此事大动干戈,只好作罢。听闻北齐国君将大师的舍利子放入了私库,不曾再拿出来过。

顾晨捧着盒子,要将其送到皇上身前,却被皇上抬手制止。

“此乃圣物!朕,亲自来取。”

闻言,顾晨跪下,双手将盒子举过头顶。

顾敬摘下手腕上的佛珠,命人端来清水净手,站起身理了理衣袍。这才走到顾晨身前,用双手将佛珠取出。

顾敬很是激动,将佛珠拿在手上细看,口中颂佛,诚心诚意的将佛珠戴在手腕上。

“好!甚好!晨儿,快起来。坐吧。”

顾晨听话的坐回椅子。

顾敬满面红光,很是兴奋,道:“晨儿,你是如何请回圣物的?”

“侄女接到皇伯接受北齐投降的旨意后,在北齐陪都安宁城与北齐大臣详谈降书事宜,命北齐皇帝必须将此圣物归还我大周。若是不从,就撕毁降书。那北齐昏君惧怕皇伯圣威,便乖乖的将圣物送了过来。这一路从北齐回京,侄女日日供奉香火。今日终于将圣物奉与明主。”

话说的十分漂亮,顾敬心中很是受用,心情更加愉悦。

“请回圣物乃大功一件!晨儿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来。”

顾晨有些拘谨的道:“侄女不想要什么赏赐,只要皇伯不怪罪我私自打劫了安宁城的宫殿就好。”

当日在朝堂之上,此事已有结论,揭过了。顾敬明白她再提此事,是在进一步坦白。北齐陪都的宫殿必是有不少的东西。虽然有一些写在了奏折上,上交国库,但怕是还一些被她据为己有了。

顾敬不禁想,晨儿一个女子,征战沙场多年,为大周立下了不世之功,私下里得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看她今日送来的东西,应是将所得之物中最好的都送进了宫,足见她心中是记挂着自己和皇后的。而且,她能将此事说出来,没有掩藏,这便是最好的。

“什么打劫?明明是朕传了口谕给你,命你严惩北齐。那些东西都是朕赏给你的,你怎就忘了?”

顾晨拍了一下头,道:“诶呀,瞧我这记性!都怪这天儿太冷,将侄女的脑子都冻坏了。”

皇后笑着道:“这天是够冷的,不若一会儿午膳就吃锅子吧,暖暖身子。”

顾清滢附和道:“母后说的是。孩儿也许久没吃锅子了。”

皇上点头,皇后命人去准备,同时让人去接八皇子过来。半日的课业差不多要结束了,正好一起用午膳。

顾敬见顾晨带来的婢女还捧着几个盒子,不禁问:“这些礼品是要送给何人的呀?”

顾晨眼珠一转,道:“皇伯好贪心呀,竟还惦记着其他的礼品。”

顾敬笑看着她。

“这里面还有送给二公主和八殿下、九殿下的礼品。其他几位殿下已经在宫外开府建牙,我已经命人将礼品送到几位殿下的府上了。不过……这里确实还有一件礼品是要送给皇伯的。”

第一件礼品是圣僧的舍利子,顾敬对这第二件礼品很是期待。

顾晨拿出一物,道:“这是‘杏林药墨’,还请皇伯笑纳。”

顾敬惊讶的接过来,拿在手中反复观瞧。然后递给皇后和清滢也瞧瞧。

“‘杏林药墨’也是稀世珍宝。你这是……”

“回皇伯,‘杏林’一门本就在北齐,想来当世所留有的‘杏林药墨’都被北齐皇室给霸占了。侄女此次得了三块‘杏林药墨’,一块送给了表妹。皇伯也知道,她跟舅母一样念书成痴,最爱吟诗作画,恨不得整日泡在墨中。”

听她提到赵婉,顾敬不禁想起当年当众拒绝迎娶赵婉的事。那件事做的欠妥,不仅当着众人的面驳了先帝的颜面,也损了赵婉身为女子的名声,每每想起都觉得对赵婉有所亏欠。顾晨送了一块“杏林药墨”给赵婉的女儿,他倒是觉得应该如此。

顾晨继续道:“剩下这两块,送给皇伯和汐泠。皇伯每日勤于政务,批阅奏折无数,身体操劳。若是皇伯用此药墨,批阅奏折的时候能让药墨由外及内,沁入心脾,想来对皇伯的身子是有好处的。至于汐泠,她自小身子就不好。听清滢说这么些年过去也不见好转,所以想将这最后一块送给她,希望能对她的身子有所助益。”

顾敬不禁动容,道:“晨儿真是有心了。”

皇后道:“是呀,难为晨儿如此用心。不仅对陛下孝顺,还顾念着汐泠。”

顾清滢道:“等用过午膳,儿臣陪王姐一起去看看皇妹。”

皇上和皇后都点头称好。

顾晨又说了要送给九皇子的一些机巧玩意儿,像陀螺、九连环、空竹等等。还有一把制作精良的二石弓,和一柄精致锋利的短刀。九皇子顾煦最小,只有八岁,送这些东西既能益智玩乐,又可激励其练武,很是合适。

至于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顾晨派人送去的是大刀、宝剑和良弓。虽算不上绝世兵器,但也都是不错的上品,让人挑不出理来。

刘淮躬身道:“陛下,八殿下到了。”

“让他进来吧。”

顾昀进屋后先给皇上和皇后请安,又向皇姐问好。接着转向顾晨,眼中带着怯意。

“王姐。”

顾晨行礼,道:“八殿下。”

殿内的气氛与刚才的和乐融融略有不同。

顾清滢稍作思量,明白顾昀是被顾晨割喉周孚的事给吓到了,心中对顾晨生了恐惧。眉头一蹙即松,觉得顾昀不应如此胆小,又觉得他毕竟年少,从没见过血腥场面,会害怕也是正常。

皇后也察觉出不对,想起了那日昀儿从王陵回来后高烧不退,昏沉之时不断惊恐呓语的场景,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才几日不见,昀儿便与你王姐生疏了?晨儿呀,你若是得空就常进宫,正好教教昀儿射箭。”

“是。皇婶说到射箭,我正好要送给八殿下一张好弓。”

掀开盖在弓上的红布,道:“八殿下,这是一张极好的三石弓。据说弓弦是用龙筋所制,一箭射出,神速非常。希望此弓可助殿下百步穿杨,有朝一日率军杀敌,扬我大周国威,为陛下分忧。”

皇上和皇后察觉出顾晨对顾昀的态度不如对他们亲近。这也难怪,毕竟他们两个相处的时间并不太多。若她对顾昀的态度过于亲昵,反倒像谄媚。而顾晨所说的那句“扬我大周国威,为陛下分忧”,已经隐含了她的态度,这便足够了。

顾昀知道自己拉不开三石弓,便没有拿起来尝试。

“多谢王姐。我必会勤加习武。”

“这里还有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希望能对殿下的学业有所助益。”

顾昀看了看,露出欢喜的笑容,道:“这套文房四宝甚好,我必会日日善用。多谢王姐。”

顾敬语重心长的道:“昀儿,还有一年你便满十五了,可以上朝参政。你今后要更加勤勉,精于学业,方才能成竹在胸,有所见解。”

“父皇的话,儿臣谨记在心!”

几人一起用午膳,席间抛去繁文缛节,难得如普通人家一般闲话家常,温馨融洽。

用过午膳,顾昀还有课业,先行告退。

八皇子的贴身太监名唤赵让,年近三十。皇上痛失两个嫡子,对顾昀这个嫡子极是爱护,特意找了个年纪稍大,会照顾人的太监伺候。从顾昀懂事起,赵让就一直贴身伺候着,对他很是信任。

赵让见主子一路无话,面无表情。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道:“殿下,瑞王送的宝弓和文房四宝应如何归置?”

顾昀背着手,淡淡的道:“你拿回宫中,找个地方收着吧。”

“是。”

顾昀停下脚步,低声道:“你派人去探一探,瑞王给皇兄都送了些什么。”

赵让躬身应下:“殿下放心,奴才这就派人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