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闹,场面就僵了。景娴做为皇贵妃,又负责主持丧仪,只好出面救场:“启禀皇上,皇后娘娘生前慈悲,必不忍身边奴婢下人因她而死,且皇后大行之际杀生不祥。本朝开国以来,从未有殉葬之例,此风万不可开,望皇上三思。”这个令嫔有心机有手段,可以好好玩玩,不能让她就这么死了。
弘历本来想趁这个机会弄死魏氏以绝后患,没想到景娴会出来搅局。娴儿倒底记不记得上辈子的事儿?有心发火可景娴现在主持后宫,他还不能落她面子。于是甩袖子:“那依皇贵妃所言,该当如何?”
景娴道:“依妾之意,不如令她为皇后抄经祈福,如何?”
弘历的火气降了下来,娴儿这招够损的。魏氏一个包衣出身,大字不识几个,让她抄经。。。“那好,依皇贵妃之言,令嫔魏氏夺去封号降为常在,于延禧宫中僻一静室为皇后抄经祈福。这经书么,所有佛经全部抄绣一遍,未成之前,无旨不得外出。嘉嫔看着,不准外人帮忙。”他又看看永琪,说:“五阿哥不尊孝道,罚抄孝经千遍。愉妃教子不严,降为嫔。”
景娴肚子里好笑,弘历比自己还损呢。那佛经何止百部,全都长篇大论,不但要抄还得绣,这要绣到猴年马月去啊?就可怜了愉妃啊,被儿子连累生生降了一级,她招谁惹谁了啊。
处置了令嫔,弘历这才回头看几个儿子。他当然看出了永璜的不以为然和永璋的幸灾乐祸,其他儿子连永琏永琮在内,又有几个是真的悲痛呢?不过这一世,他不会再骂儿子了。想打消儿子们的争储之心他有的是办法,没必要用那个最蠢的方式。
“永璜,你是朕之长子,凡事要为弟弟们做个表率。但也不可过于悲伤弄坏了身体,反令你额娘地下不安。”
永璜伏地,汗流夹背:“儿臣明白。”
“永琏,你是元后嫡长子,永琮年幼还需你照顾,也不可过于悲伤反失了孝子之心。”弘历又说。
永琏低头:“儿臣多谢皇父教诲。”
大家又接着哭丧。弘历在元后灵前升元后嫡长子永琏为瑞郡王,嫡次子永琮为仪贝勒。封元后哥哥傅恒为一等公,长子福隆安为世子。最后下旨令皇贵妃带贵妃为皇后理丧,说:“现在国库存银不多,皇后生前节俭,丧仪不可太过奢靡,反令皇后地下不安。”说完了,一甩袖子,走了。
景娴直抽眼睛,弘历这也太不厚道了吧?临了临了还抠人家皇后的棺材本儿啊?
一场哭灵大戏就此落下帷幕,上辈子的大赢家令嫔,惨淡收场。
愉妃经此打击,身体每况愈下。永琪虽日日去看,却并不见如何上心。和柔被送到婉嫔处抚养,婉嫔倒是厚道,每日带和柔与和莹去看愉嫔,有她们给愉嫔宽心还好些。嘉嫔可能是想得太多了,从那之后也是小病不断,连累永璇都没人照顾,最后还是景娴派人去照料永璇的。
皇后的葬礼依旧进行,隆重而肃然。这说是要节俭,可该省的也不能全省了。何况这是当朝元后,还有两个儿子呢?各国都派人送了礼物来京城,事关对外形象,不风光大办也不行啊?如此,直闹了三个月才算完,乾隆八年算是过去了。
清朝守孝制度是三年,实际上只有二十七个月。但是皇帝与太后不在此列,没有上级给下级守孝的规矩。皇帝传下旨意,元后大丧,可按圣祖时元后礼守制。就是皇帝与百官服百日,诸子服三年。孝期之内不剃发不吃肉不闻礼乐。。。(正史上可不是这样,乾隆皇帝嘴上说对皇后怎样怎样还不是转过年就封当时的娴妃为皇贵妃?他还守百日,连他爹都只守了二十七天好呗?就是那个什么以日代月的心丧旨意,丢人现眼到家了呢。)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