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没过多久,各级皇商们纷纷上折子,说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玻璃生产工厂,生产的玻璃制品物美价廉还上门安装。同时,大批的外来生活用品卖的也不错。总之,皇家的东西没人要了。皇商们上折子的同时,附上了各种东西。
雍正爷这个郁闷啊!他费工费力,搭人搭钱,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东西却没人要!有心取缔那些工厂吧,人家确实给百姓带来了实惠,师出无名啊。看来,这块大饼他是啃不动了。
叹口气,雍正拿起一个进上来的玻璃杯看,那杯子烧得亮如水晶,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再看看那些玻璃瓶、碗、碟子,哪个不比自己的平板好?人才在民间啊!
还有这什么牙膏、牙刷、火柴、香皂、肥皂,这都是外国人用的?比大清人用的好多了啊。
看了一会儿,雍正突然发现,所有物品上都有一个奇怪的小印章。他又拿起两个碗来看,玻璃品虽产地不同,却都有一样的印章。印章图样是一只向天鸣叫的鸟,虽画工简单但是那三根长尾显示了它的名字,凤凰。
雍正大惊失色,这分明就如同内务府给物品打的标记一样,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意思啊。这些东西都是一家老板做的?那他得有多少钱?能赚多少钱?
雍正沉默了很久,叫来了粘竿处。
“主子,雍正派粘竿处调查鸣凤了。“凤鸣说:“允禟和允俄准备入京,也在调查我们。”
景娴不以为然,说:“让他们查去,你的鸣凤也是时候摆上台面来与他们谈谈了。”鸣凤发展的太快,当然引人注目,摆上台面是迟早的事儿。如今鸣凤生产的东西让百姓切实的感觉到了外国事物的好处,这样一来,他们才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兴趣。这样很好,一个国家,国民必须有学习外来之物的勇气并真正认为自己的国家应该改变时,改革才有成功之望。以鸣凤的实力改革并不难,但必须有上位者的支持。现在,时机差不多了。
不久之后,京城出现多个织布机生产工厂使得布料价格下降,由印刷机印刷的书也开始发卖,这也让百姓快速的适应了因为禁海令废除而突然多起来的外国人,并开始积极的了解外面的事情。
城北,一家茶馆。
“老李,你不是在找工作吗?我我告诉你,我们工厂开始招人了,你来吧。”
“什么工厂?”
“我在肥皂加工厂,我媳妇在牙刷加工厂,可好了。一个月一两银子呢。”
“一两银子?骗人的吧?”
“骗你干嘛,我你还不知道?我们每工作六天可以休息一天,那里管吃管住,孩子可以读书,不花钱。”
“真那么好?那我也去。”
“行,你就去城外三里铺找鸣凤集团,到时有人接待。对了,带家人一起去,厂里给房子,一家一间房。”
“我这就去,叫什么来的?“
“鸣凤集团。”
“集团是什么?这么怪?”
“你管那个干嘛?去晚了人家不招了。”
“对,快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