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周漾,感觉一切回到了七年前,赵涔亦不告别的时候,他不回消息,不接电话。
暴雨拍打着病房玻璃,周漾指尖的颤抖比七年前更甚。
对话框里删改到第七遍的“见面聊聊”,终究还是变成“带伞”的瞬间,她忽然想起昨夜整理素材时,视频里赵涔亦抚摸明代砖雕的手指。
那指尖划过冰裂纹的弧度,竟与梦中青衫人攥住她手腕的力度重叠。
她望着病房玻璃门倒影里自己浮肿的眼睑,想起昨夜整理纪录片素材时翻到的视频。
三个月前赵涔亦蹲在南城老宅天井里,指尖抚过斑驳的砖雕纹样,眼神柔软得像春日的南城河,声音里满是惊喜与热爱,“你看这些冰裂纹花窗,明代匠人用糯米灰浆调配出不同折射率的琉璃,能让阳光在雨天也……”那时的他,眼中闪烁着对传统建筑的热爱,与现在的冷漠判若两人,仿佛是两个不同的灵魂。
他说“琉璃能让雨天也有阳光”时,眼尾那颗痣在逆光中泛着红。
周漾当时只当是夕阳错觉,此刻望着玻璃倒影里自己浮肿的眼睑,才惊觉那抹红,和梦境里青衫人替他挡刀时溅在玄甲上的血,是同一种色泽。
手机震得她指尖发麻。
吴谐发来的施工照片上,惊落她眼睫上的水珠。
点开却是吴谐发来的施工现场照片:被雨水泡胀的设计图纸上,她亲手标注的传统榫卯结构方案被红笔粗暴地划了叉。
她的心猛地一痛,仿佛自己的心血被无情践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中满是委屈与愤怒。
红墨水晕开的形状,像极了古寺地宫里那半块梵文砖上的裂痕。
心口骤痛的刹那,记忆突然撕开缺口:硝烟里穿青衫的年轻人被按在梁柱上,冲她(那时她是披甲的将军)扯出带血的笑,唇形分明是“快走”。
想起青雁寺修复时,青铜钥匙打开的机关下的那块青青砖。
砖面朱砂未褪的“今生护你筑广厦”,与她梦中刻在断垣上的字迹分毫不差,而反面“来世伴我守山河”的凹槽里,当时她的手指划破的血珠正顺着藤蔓纹路往下渗,像极了古籍拓本里记载的“根系共生”图腾。
转机出现在某个寻常的清晨。工地角落的监控摄像头无意间录下了关键证据——盛世地产雇人破坏施工设备,导致陈浅意外受伤的全过程。
画面中,几个陌生男子鬼鬼祟祟地潜入工地,对着设备动手脚,而这一切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就像一部揭露真相的电影。
赵涔亦收到监控证据时,正在擦拭袖扣上的《营造法式》纹样。
周漾送他这对袖扣的那天,阳光穿过工作室的冰裂纹玻璃,在她发间织成金网——就像七年前他出国前夜,梦里青衫人替他挡下的那刀,溅在他下颌的血光。
这七年他刻意封存的画面,竟在看到视频里破坏设备的凶手时骤然清晰:那些人撬开施工设备的动作,和当年流寇劈向青衫人的弯刀轨迹,诡异重合。
证据确凿,警方迅速介入调查,盛世地产的阴谋终于败露,真相大白于天下。
与此同时,经过反复检测和验证,他们研发的新材料被证明并无问题,结构设计也没有问题。
现场的坍塌也是人为破坏,之前的数据异常不过是敌人的恶意篡改。
这个发现让整个团队为之振奋,欢呼声在办公室里回荡,也让赵涔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佐证他的很大部分决策没有错,周漾公司的设计和材料运用为没有问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一代的建筑师们日夜奋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每一次修改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一线工人们兢兢业业,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精准无误,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文化馆积极提供传统建筑资料和文化支持,为项目注入文化的灵魂;
媒体则大力宣传项目的理念和进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伟大的项目。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逐渐走上正轨,就像一艘迷失方向的船,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航线。
四月中下旬,项目终于完美建成。经过十几轮严格的前期验收,只等五一对大众开放。
看着眼前宏伟而又充满科技与传统融合之美的建筑,赵涔亦心中感慨万千,一向冷峻的他此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曾经压在他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他以为随着项目的成功,他和周漾之间的裂痕也能随之愈合,就像修补好一件破碎的珍贵瓷器。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项目结束后,赵涔亦满心欢喜地打算找周漾坦白自己的感情,却从陆修远口中得知,周漾已经申请了北城大学的建筑学博士入学考试,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考核项目设计中。
赵涔亦这才惊觉,他和周漾之间的疏远并没有随着项目的完工而有所改变,反而在不知不觉中愈演愈烈,就像两条渐行渐远的平行线。
他以为,她会一如既往地开朗,不会被他的冷漠推开,像以前一样,等待他七年。
与此同时,赵涔亦也接到了在纽约时的建筑设计院的邀约。对方希望他能代表繁星集团前往新加坡,负责一个重要项目。
“作为中国人的建筑师,你可以更好地和项目方沟通,而且你的专业能力十分杰出,这个项目非你莫属。”
电话里,对方的话语充满诚意,仿佛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项目九月启动,这让赵涔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周漾,可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而周漾已经很久没有单独和赵涔亦相处,手机通讯发达两人一个不说,一个不问,心的距离在沉默中越来越远,就像隔着一片无法跨越的海洋。
陆修远将威士忌杯重重磕在会议桌上,琥珀色液体溅上撤资函,发出清脆的声响。
“盛世地产三个月前就开始做空集团股票,”他扯开领口纽扣,暴露出锁骨下方狰狞的烧伤疤痕——那是三年前新技术实验事故的烙印,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他们在等我们资金链断裂后低价收购南城河项目。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应对之策,否则就完了!这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赵涔亦摩挲着袖扣上微雕的《营造法式》纹样,这是周漾送他的新年礼物,每一次触摸都带着思念。
全息投影里突然弹出新材料检测波动曲线,某个异常数据引起他注意——所有劣化样本都出现在苏然经手的三个标段。
记忆闪回两周前的雨夜,他撞见苏然与盛世少东家在车库密谈。
当时以为是寻常应酬,此刻却惊觉那辆迈巴赫的车牌属于欧阳家族。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漩涡。
周漾在花漾工作电脑前选择纪录片可用视频,纪录片粗剪画面在投影幕布闪烁。
画面突然跳转到赵涔亦在MIT毕业演讲的录像:“真正伟大的建筑应该像榕树的气根,既触摸天空又深扎土地……”那时的他,充满理想与激情,眼中闪烁着光芒。
可现在,他却在现实的压力下迷失了方向,就像一个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
工作室门口传来脚步声,她慌忙关闭投影,动作慌乱而急促。
赵涔亦带着潮湿的寒气撞进玄关,领带歪斜地挂在泛着青茬的脖颈间,像一个落魄的流浪者。两人目光相触的瞬间,同时开口:
“工地监控录像……”
“新加坡那个项目……”
声音戛然而止。
周漾看着他眼底蛛网般的血丝,心中满是担忧,“你最近太累了,要注意身体。”
赵涔亦凝视她苍白的面容,喉间滚动着未说出口的真相——材料检测报告里夹着匿名恐吓信,上面是她工作室的地址。
他害怕告诉她,会让她陷入更大的危险,只能将这份担忧和恐惧深埋心底。
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内部验收现场,爆破声响起时,赵涔亦正站在观景台验收最后一道应力测试。
气浪掀起的碎玻璃如冰雹砸落,他本能地护住身旁的周漾,却听见她锁骨处传来细微的碎裂声——那枚双鱼玉佩终究断了,仿佛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一刻破碎。
“材料参数被人篡改过。”
周漾颤抖着展开被血浸透的图纸,她偷偷复验的原始数据在晨光中浮现,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声音带着颤抖,“是欧阳悦复制了我的虹膜信息进入数据库……他们这是蓄意破坏!我一定要查出真相!”
赵涔亦突然想起父亲离家去非洲援建那天,母亲也是这样攥着被改动的工程造价表。
命运像个恶意的建筑师,在十年后复刻了同样的悲剧模板。
他发狠般扣住周漾的手腕,却在触及她泪水时颓然松开,心中满是痛苦与无奈,“对不起,是我没保护好你。”
他痛恨命运的捉弄,更痛恨自己无力保护她,那种无力感让他几乎窒息。
结案通知书送达当日,赵涔亦在周漾工作室门口站到晨露浸透西装。
展示架上摆着他们大学小组作业时合作的古桥修复模型,底座刻着《园冶》里的句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他摸出那张泛黄的便签纸,上面是周漾七年前的字迹:“下次去虎丘塔,记得带我去看真正的宋代须弥座。“
新加坡的邀请函在口袋里发出细碎响动,像把生锈的钥匙在叩问心门。
他犹豫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隔着玻璃,周漾正给《营造法式》残卷做数字化扫描。
晨光勾勒出她脖颈处浅浅的疤痕,那是爆破事件留下的印记,宛如命运的吻痕。
她忽然抬头望向窗外,赵涔亦却退进梧桐树的阴影里——他还没学会如何展示那些被钢筋水泥浇筑的脆弱。
他害怕面对她,害怕看到她眼中的失望与伤痛,就像害怕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软弱。
项目验收那天的爆破声里,周漾锁骨处的双鱼玉佩断裂时,赵涔亦终于看清她脖颈的疤痕——与古寺壁画上女营造师被箭簇划伤的位置,分毫不差。
他扣住她手腕的瞬间,掌心传来的温度烫得他心头一颤,这触感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想起城破那日,他跪在血泊里攥着半块“救赎”砖,青衫人最后按在他手背上的温度。
“材料参数被篡改过。”周漾展开染血的图纸时,赵涔亦盯着她指尖的伤口出神。她不知道,他昨夜又梦见了城破:他拽着她后撤的手
臂僵在半空,副将说“赵将军,那是流寇的诱敌计”,可他看见青衫人眼尾的痣在硝烟里晃成暗红,还是疯了似的冲了过去。
项目开放日当天,赵涔亦在悬浮观景台角落发现周漾留下的VR眼镜。
戴上瞬间,南城古城在数据流中苏醒:平江河的涟漪是他衬衫的褶皱,北寺塔的飞檐化作她眉梢的弧度,而他们争吵时摔碎的茶杯,正在拙政园的漏窗光影里慢慢愈合。
全息影像最终定格在虎丘塔的宋代地宫,虚拟展板上浮现一行小字:“传统不是复刻旧图纸,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当代语境里获得新生——谨以此献给所有在裂痕中寻找光的建筑师。“
泪水模糊了赵涔亦的视线,他伸手想要触碰那些虚幻的光影,却只抓到满手的虚空。
雨又下了起来,细密的雨丝斜斜掠过南城河,将全息投影幕布浸润得泛起微光。
他站在悬浮观景台边缘,指尖抚过栏柱上的榫卯纹路——那是周漾坚持加入的传统元素。
此刻这些交错的木痕硌着掌心,像极了他与周漾纠缠不清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五一
璀璨绽放: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开放盛典
五月的阳光洒在南城河两岸,粼粼波光与全息投影的绚烂光影交相辉映,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梦幻色彩。
今天,备受瞩目的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终于迎来了对公众开放的重要时刻,整个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秦寒站在人群中,仰头望着空中不断变幻的全息投影,眼神中满是自豪与激动。
他研发的新型投影材料和优化的算法,此刻正完美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当看到那些在恶劣天气模拟场景下依然清晰逼真的投影画面时,他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回想起研发过程中的种种艰辛,那些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比的喜悦。
周漾站在稍远处,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她的目光停留在投影中与古建筑完美融合的画面上,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曾经,她为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赵涔亦产生过激烈的争吵,而如今,看到自己的理念能够以如此惊艳的方式呈现,她知道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传统建筑的智慧,终于在现代科技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她轻声说道,嘴角微微上扬。
赵涔亦站在观景台的边缘,内心却波澜起伏。尽管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目光却一直在人群中寻找着周漾的身影。
当看到周漾那熟悉的身影时,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喜悦,有遗憾,更多的是深深的思念。
他想起了曾经与周漾一起为项目奋斗的点点滴滴,那些争吵和欢笑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如今两人之间却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他只能默默地注视着她,将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
文化旅游局的许清月满脸笑容,不停地向周围的人介绍着项目的特色和意义。
“这可是我们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她兴奋地说道,“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她的话语里满是骄傲和自豪,仿佛看到了城市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
电视台宣传负责人林辞则忙着指挥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拍摄和直播。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他知道自己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项目一定会成为全国的焦点!”他信心满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期待。
想象着项目通过电视台的宣传,吸引无数观众的关注,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非遗传承人李老站在人群中,眼中闪烁着泪光。
当看到自己的榫卯手艺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展示在众人面前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祖宗的手艺,终于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他颤抖着声音说道,双手微微颤抖。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榫卯技艺,如今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这样的成果,他感到无比欣慰。
工人们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参与建设的项目如今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心中充满了骄傲。
“这可是我们的心血啊!”一位工人感慨地说道,“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再苦再累也值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随着夜幕的降临,南城河两岸的灯光逐渐亮起,与全息投影的光影相互映衬,将整个现场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
音乐声、欢笑声、惊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欢乐的乐章。
人们沉浸在这震撼的视觉盛宴中,流连忘返,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的成功开放,不仅是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的成果,更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晶。
在这个璀璨的夜晚,每个人都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而感到无比自豪,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涔亦,庆功宴就等你剪彩了!“陆修远的声音混着香槟气泡炸开,却在触及赵涔亦紧绷的下颌线时骤然收敛,“你最近魂不守舍的,不会还惦记着......“
“周漾申请了北城大学的博士?“赵涔亦打断他的话,喉结在衬衫领口不安地滚动,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期待。
陆修远的酒杯顿在半空,冰块碰撞声清脆如裂帛:“你还不知道?她每天泡在实验室,连她的小徒弟陈浅出院都直接送完就又泡实验室去了。
“金属酒托在掌心压出红痕,“我说句不中听的,我这个学妹很上进,看她这架势摆明要往国内学术圈钻,你别......“
观景台下方突然传来脚手架碰撞的声响,赵涔亦猛地转身。
恍惚间他又看见暴雨夜周漾攥着图纸的模样,发丝被雨水黏在苍白的脸颊上,眼里却烧着倔强的火,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对建筑理想的执着。
那时他以为只要熬过项目危机,就能重新握住这份炽热,却不想危机解除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了新的困局,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深渊。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纽约设计院的邮件。“新加坡项目需要你这样熟悉东西方建筑体系的人才......“
英文在视网膜上扭曲成母亲寄来的竞赛邀请函,那些“不要重蹈你父亲覆辙“的叮嘱突然与周漾“记得传统根基“的呐喊重叠。
他扯松领带,却依然觉得窒息,仿佛被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
深夜的办公室只剩空调嗡鸣,赵涔亦盯着电脑屏保上周漾在古桥测绘的照片。
她背着测绘仪仰头看飞檐的模样,像极了初次见面时那个执着的女孩,笑容灿烂而明媚。
键盘上突然落下水滴,他才惊觉自己竟在流泪,泪水无声地滴落在键盘上,敲打出心碎的节奏。
“赵总,新加坡那边催着要答复。“林与抱着文件站在门口,欲言又止,“周工今天来取资料,说......说以后项目交接由她的助手负责。“
窗外的雨突然滂沱,赵涔亦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想起周漾总说雨水能洗净图纸上的错误。
可此刻那些交错的水迹却像无数道裂痕,将他困在名为犹豫的牢笼里。
他打开抽屉,泛黄的便签纸上“宋代须弥座“的字迹被反复摩挲,边缘已经起毛,那是他对周漾思念的见证。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赵涔亦终于按下发送键。
邮件正文空无一物,附件却是项目期间偷偷录制的周漾工作视频——她讲解斗拱结构时眼里的光,在暴雨中检查地基时的背影,还有那个深夜两人为传统与现代争论时,她气得涨红的脸,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他深深的眷恋。
点击发送的瞬间,手机同时弹出新消息。
周漾的头像跳动:“我接受了伦敦的访问学者邀请,下周出发。“
对话框里,两人上次对话还停留在半月前的“记得带伞“,简单的四个字,却仿佛隔了一个世纪。
观景台的全息投影突然启动,南城古城在数据洪流中苏醒。
赵涔亦望着虚拟的平江河面,那里倒映着他和周漾模糊的身影。
却在雨点击破水面的刹那,碎成无数无法拼凑的光斑,就像他们破碎的关系,再也无法复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