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9

林黎觉得这么多年来吴凌小心眼记仇的性子是一点没变,年龄长了,胸襟一点每长,还越来越狭隘了。

就比方说今天,这家伙又和自己过不去。

-

今天一早,林黎来到了图书馆,开始复习这学期的几门专业课。

下午六点四十多,林黎被窗边夕阳变动的光辉,照耀得醒了过来,她眯起眼睛看了眼窗外,视线有些糊,大概是方才趴着睡觉,压迫了角膜,引起角膜曲率改变,造成了散光,看天色已经要到傍晚了,自己今天竟然睡了这么久。

她贴近手机,看了眼消息,学院年级群里通知全体成员七点半准时到药学院二阶听宣讲会。

班群里也发了通知,陆降:【今晚导员会挨个点名,每个人都得去,实在去不了的找辅导员请假,说明原因。】

林黎看了眼时间,六点四十九,她一会还得从图书馆跑回药学院,时间有些紧,林黎连忙简单收拾了下东西,赶了过去。

她到开会地点的时候,二阶教室里几乎已经坐满了人,教学楼外拉着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反恐能力。

林黎在教室门口把手机上交给了陆降。

对方问她:“还有没有其它通讯设备?”

林黎摇了摇头,说:“没了。”

陆降点头:“可以进去了,进去之后严禁拍照录音,尤其是给现役军人。”

现役军人?

林黎走了进去,果然看到讲台里侧站了两名穿军装的男人,他们面上带着黑色口罩和墨镜,将五官遮掩得很严实,此刻正伏身在讲台前的电脑处操纵着什么。

她听到周围有人低声说了句:“好酷啊。”

林黎从过道走过去,来到了韩朝不久前在微信上发的位置。

倒数第二排靠窗。

韩朝起身给她让位置,把靠近过道的位置给林黎让了出来。

林黎坐下,看了眼教室内的钟表,距离开场还有五分钟,她连忙从包里拿出了方才顺路在食堂买的一个卷饼。

然后猫腰低头吃了起来,因为阶梯教室每排座位间间距很小,她又不能明目张胆朝着过道吃卷饼,只能将身体方向往韩朝那边移,让韩朝帮忙给她遮掩一下。

韩朝问她:“晚上没吃饭?这么急。”

林黎点头说:“一不小心睡过了,醒来都快七点了。”

韩朝提醒:“你动作得快点了,我瞧着宣讲马上就开始了。”

林黎心想,这教室这么大,有一两个同学搞点小动作,也不明显,何况她在最后几排。

只是她刚这么想,就听讲台上的话筒传来了声音。

辅导员开口解释,军区派了部分人员来学校宣讲反恐知识,让同学们待会儿注意听讲。

林黎连忙加快了吃东西的速度,连咬了好几口卷饼,两颊塞得鼓鼓的,但因为她平常用饭细嚼慢咽才能下肚的习惯,吃东西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韩朝在旁边说:“别吃了,连导员都看过来了,快坐好,你这样别人还以为我们俩在底下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讲台中心位置被辅导员腾了出来留给了一名军人,对方不动声色收回了视线,简单说了两句开场,然后猝不及防开口:“我右手边倒数第二排靠过道的那位女同学。”

韩朝拍了拍她:“别吃了,你快抬头看。”

“最后两口,”林黎含混不清地说:“不然一会儿就凉了。”

周遭突然很安静,林黎总算反应过来什么不对劲,顿住了动作,韩朝踢了她一脚,压低声音:“喊你呢,快站起来啊。”

林黎大脑登时宕了机,那种感觉就像是疯狂打了三天三夜游戏,然后突然被人通知立刻去参加高考一样。

她一把将剩下的卷饼塞进了桌斗里,站起身,看向讲台,做好了上前线冲锋陷阵的准备。

因为离得远,且被压迫的眼睛还没完全恢复,她只能勉强看清讲台上那人的身形轮廓。

很熟悉,林黎莫名觉得。

对方开口问她,我国反恐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一开口更熟悉了,林黎想。

“嗯……”

林黎一边装作思考拖延着时间,一边小幅度快速嚼了几下嘴里的食物。

口罩和墨镜口罩并不能掩盖住讲台上两名军人的周身的威压。

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各个正襟危坐,此刻见回答者并不配合,教室气氛有些僵冷,连呼吸都放轻了。

就像是娱乐记者能用放大镜把在机场偷拍的照片上带着口罩和墨镜的明星微表情解读出来,判断出他们面对接机粉丝是冷脸耍大牌还是亲切热情回应一样。

坐在前排的几位细心的女生也能通过微表情和独属于女性的直觉判断出眼前人的心情。

就比方说面前这位站在话筒前的军人,明明方才气场很冷,面色很沉,心情极差,在所有人都看出来被提问者在台下偷吃东西,认为他会觉得听讲学生不尊重自己,甚至要当场发飙的时候。

第一排中间位置的女生却突然听到了一声轻笑,声音很小,且几乎是立刻止住了,但还是被她们敏锐地捕捉到了。

前排女生纷纷抬头,在口罩和墨镜的阻挡下,方才讲话的那名军人暴露在空气中的面部神色一如往常,但直觉告诉她们,这名看起来又凶又严厉的军人此刻在笑。

在笑?

笑什么?

教室后方,林黎站在阶梯地面上,身前拥挤的桌子遮掩了她的部分局促,她此刻简直像一只嘴里塞满了坚果的松鼠,拼命咀嚼着口中的食物,最后大概是察觉到辅导员不满的视线,也不管有没有彻底嚼碎,立刻艰难地吞了下去。

然后满脑子都是刚才的土豆丝我没嚼几下就咽了下去,今晚不会消化不良吧,一边又想,自己的胃应该还没脆弱到连碳水化合物都消化不了,最后在三心二意中开口回答:“我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向任何活动组织和人员做出妥协……”

林黎想,大概是因为她说得很流畅,对方被自己广泛的知识面折服到了,所以在她说了两句后对方就态度极好地让自己坐下了。

宣讲会结束后,林黎和韩朝往外走,林黎轻轻叹了口气:“我感觉我可以去买个彩票了,教室里那么多人偏偏抽中了我。”

韩朝看向她:“你这因果根本不具有偶然性。”

“嗯?”

韩朝解释:“吴凌哥和你熟才让你回答问题的啊。”

林黎顿住脚步,不可置信道:“你……你是说,刚才在讲台上提问我的那个人是吴凌表哥?”

韩朝点头:“对啊。你没认出来?”

林黎一捶手,得出结论:“难怪……他在报复我!”

韩朝:“啊?”从哪看出来的,他很想知道。

“一定是这样。”林黎眼神坚定,“太小心眼了他。”

林黎嘱托他:“今天我又没认出他这事儿一定要保密,千万别告诉他。”

林黎想,事不过三,要不然日后那家伙要叨叨死她。

嘱咐完,两人已经走到了岔路口,林黎同他挥手再见:“我先去图书馆了。”

-

西河城还有一更形象的别称——“西滑城”

别称的由来是由于这里气温多变。

不仅是昼夜温差大,就连日与日之间温差也大,例如如果西河城某天最高温度是四摄氏度,第二天就可能是二十四摄氏度。

在冬季,大多数时候,西河城一直是保持低温的一个状态,但偶尔也会有几天反常的时候,温度突然升高,积雪开始消融,然而未等雪水去滋润土壤,太阳一落山,气温骤降,雪水结成冰,路面被冻得硬邦邦,行人和汽车不断经过,使薄薄的冰面越发得滑,尤其是路面上的冰长时间不化,薄冰似乎已经渗进了水泥、油柏路面每一寸组织、纹理与皮肤沟壑,肉眼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到。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冬季雪后,西河城每天都会有不计其数的人滑倒。

就像今天早上,林黎在一出门就迎来了半套五禽戏加第十八套戏曲广播体操大乱炖的动作后,终于在极度地小心谨慎下,以龟爬速度堪堪避免了摔个四仰八叉的结果,站在了图书馆楼下。

空中下着小雪,林黎没打伞,一路走来额前的雪花融成了水,染湿了鬓前的碎发。

林黎看着面前的二十几个发亮的大理石台阶,暗暗吸了口气。

台阶很宽,林黎走半步被迫向前滑半步。

走到半途,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稳健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阵毫不掩饰的嘲笑:“你是在跳街舞吗?”

林黎扭头去看,韩朝那家伙穿着黑色短款羽绒服,脖子上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正健步如飞地朝她走过来。

当然,健步如飞这个形容词是相较于林黎的龟爬速度而言。

林黎撇撇嘴,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她此时此地的确极为羡慕韩朝走路的稳当。

她看向了韩朝脚上的那双运动鞋,问:“你是给鞋安钉子了吗?这么抗滑?”

韩朝笑:“想知道?”

没等林黎开口,他挑起眉梢,有些傲娇地自顾自回答:“全靠平时扎马步,底盘稳。”

林黎:……

她是傻子才会信他的鬼话。

眼见韩朝就要超过自己,进图书馆了。

林黎一抬手拉住了他的围巾一角,也不管韩朝乐不乐意,说:“一起走,一起走。”

她做完这一系列操作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这行为好像有些厚颜无耻,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纪舒的优点学过来了,果然近朱者赤。

韩朝一边往回扯自己的围巾,一边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己走。”

林黎尝试分散他注意力:“哎,你这围巾哪买的啊?弹性挺好啊,是纯棉的吗?手工织的还是机器产的?怎么突然想买红色的了?”

韩朝说:“我哥送的。”

林黎说:“怎么送你红的?把你当女孩养?”这句话脱口而出后,林黎就后悔了,她方才只顾着找话想分散韩朝的注意力,却没考虑到这话会让人回忆起什么不好的往事。

她连忙作恍然大悟状,说:“哦——我明白了,马上过年了,红色多喜庆啊,就像……就像古代婚娶时候的红绸!”

——就像古代婚娶时的红绸。

林黎如果能未卜先知,提前看到今晚表白墙上那张帖子——

【今天早晨去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一幕,突然百感交集,像是看到了穿越千年的前世夫妻今生又聚在了一起,各执红绸一端拜堂成亲。因为画面和氛围都很好,就拍了下来,如果情侣本人看到了,可以加Q,我把原图发给你,希望不会介意[太阳]。】

将截图里的图片放大,能看到仿白玉栏杆旁边长长的大理石台阶上,两个人正手牵着一条红色围巾相视并排走着。因为角度和距离的原因,红色围巾看起来确实很像古代新郎新娘拜堂时牵着的红绸。

画面里其它没人走过的地方还铺着一层洁白疏松的雪。

截图中最下方一条信息是发帖者发的一句诗:【今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林黎:…………

如果有如果,她一定宁愿摔个四仰八叉,也不会再去扯韩朝脖子上那根红稠,不,是红围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