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晴光甚好,谢一笑的心情也格外愉悦。
他提着自己那卷已经快要翻烂的《论语》,漫不经心的走进求知阁。
“夫子好。”曲嫣然三人见着夫子来了,都纷纷起身拱手行礼。
“诸位都坐下吧,”谢一笑抬手把《论语》放上书案,“今日的功课我们继续讲《论语》。”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谢一笑漫声念完这首诗,手指敲了敲书案,含笑问道:“在座诸位可知作此诗者何人?”
何人所作?此诗不出名,但作此诗的诗人太过有名,因而哪怕是三人之中最不学无术的曲悠然,也迅速反应过来,跟着曲嫣然和谢一闻异口同声答道:“北宋名臣,王安石。”
“看来平日里还算用了点心,”谢一笑点点头,又继续道,“王安石,北宋人,生于……”
有着兄长和解元两个名头的威慑,在曲嫣然不再故意捣乱之后,谢一笑的第二堂课进行得极为顺利,曲悠然和谢一闻也不再敢打瞌睡,而是端端正正坐着,做个老老实实的好学生。
谢一笑博古通今,明明只带了一本《论语》来授课,讲课的内容却涵盖古今。
孔子的圣道,王安石的儒道,二者之间的同与异……谢一笑俱是信手拈来,听得曲嫣然如痴如醉,心服口服,只觉得没白叫谢一笑一声夫子。
一直到谢一笑说出“今日就到这里”,曲嫣然依旧有些恋恋不舍,她凝视着谢家兄弟俩远去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谢一笑此人是如此的潇洒不凡,就连背影,都显得那么的玉树临风,令人仰慕。
当然,最令曲嫣然羡慕的,还是谢一笑那满腹的才识,要是能装在她自己脑袋里,才是最好的。
谢一笑可不知道他那面上乖巧的女学生打着什么注意,走着走着一个踉跄,只觉得阴风阵阵,脚步愈发的快了起来。
“阿姐——”曲悠然在曲嫣然耳边喊了一声,见曲嫣然痴痴看着门口,不应声,又凑近前去,大喊道,“阿姐!”
“怎,怎么了?”曲嫣然吓了一跳,这才回过神来,拍了拍自己的心口,嗔怪道,“阿弟你可吓死阿姐了,究竟有何事?”
“平日里一散学,你溜得最快,今日在打什么坏主意,还有心思等阿姐?”
“阿姐,其实也没什么”曲悠然期期艾艾道,“我就是听说云来小筑出了一款新糕点,想去尝尝。”
“那就去呀,”曲嫣然收拾着自己的书案,轻笑道,“莫不是月钱不够?”
“唉呀——”曲悠然叹了一口气,跺了跺脚,气恼道,“阿姐你不要笑话我了。”
“阿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近日的功课阿爹都不太满意昨日下了死命令要我在家写上七天的功课不许出门玩耍所以想让阿姐你今日出门给我捎回来。”
曲悠然涨红了脸,一口气不停顿地说完想说的话,曲嫣然但笑不语,最终还是抵不过曲悠然的磨缠,应了下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