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二环的车流拖拽出一条长出天际的霓虹灯长河。
录影棚内,时间早已被隔绝出这一方小小天地之外。厚重的吸音棉似乎将众人包裹许久。
“夏如初,我的天就用当时你读日记的语气去读这句话呀!表白的语气你懂吗,暗恋懂吗??这不是普通话二甲考试,有一点情感有一点情感,不要‘演’我了好不好!你懂什么是怦然心动吗?完全零分。”
录音师阿杰的声音如一盆冷水,从男人头顶浇下,让人遍体生寒。
密不透风的录音棚内还是偷跑进了夏的余留,分明是深秋还是有些许燥热难耐。男人随手将披肩长发拢起扎好,起身把空调温度调低了两度。
注定无眠的夜晚,一人一水杯的一方战场。骨骼清晰修长的手调试着玻璃窗前的专业设备,思绪却再度飘出九霄云外。
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配这个类型的剧本是在什么时候了。那段曾经随口读日记的视频每天都在耳边重复,但他似乎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复工的第一天,那种被注视的微妙感觉,就是从那时“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的诗句莫名地在脑海里盘旋。他有时觉得自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被无形地观看着。这想法并无贬义,甚至带着一丝荒诞的自豪。
当代年轻人的梦想,不就是提前退休,回归原始吗?当一只被观赏的“猴”,怎么不算呢?有时真想逃到世界的尽头,似乎只有逃避才能改变现状……
他好像早就忘记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心是什么。小众吗,还是别的什么……不过对于现在的他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最后一次,准备好了吗?”
紧密贴合耳廓的耳机传来清晰的女声。男人深吸一口气,摒除脑海中不合时宜的想法,试图将注意力聚焦到手中用荧光笔重点勾画的台词上。
几周前,他闲来无事答应了帮朋友的小说试音。这是一本酸涩暗恋的言情文,他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后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作品了。
近乎真空般的寂静让人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呼吸,时间长了甚至会忘记呼吸的节奏。气息通过鼻腔,在耳机中无限放大。每一次的咬文嚼字都带着细微的震颤,目光落及台本。又是那句反复品酌的告白,他的呼吸染上一丝紧张。
“……就在那一秒,她的笑容撞进我心里,我知道,我的世界……从此不同了。”
熟悉的告白语录在口中反复咀嚼后落为实质,一如既往好听的声音将富有情感的告白念出了公式化模板:依旧是“八百标兵奔北坡”的标准播音腔。
每一个字符都处理都挑不出错处,但是就是有一种猛汉穿洛丽塔的蹩脚感。当然男人依旧习惯性将这种蹩脚感归咎于,太累了。
百试不厌的借口总是能搪塞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嘛。好吧,其实男人自己心里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自己先皱起了眉。这句告白完美的可以算得上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停停停。”隔音玻璃外,录音师阿杰的声音通过内部对讲传进来,带着一丝努力压抑的笑意,“夏如初我受不了你了,你自己听听你在干什么啊。”
夏如初摘下半边耳机,金属冰冷的触感拉回了他半余神志。
阿杰推开门,探出半个身子,手里卷着一叠稿纸,狠狠敲在夏如初的头上,指了指玻璃后面:“‘世界从此不同’,兄弟,这是整部剧最**的情感爆破点。”
“我知道,不过我感觉……”
“男主角确认自己心意的瞬间啊!!!!你在给我干什么,不要再用你那种绕口令一样的腔调去配了好不好?”阿杰只觉得眼前一黑,从未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教人心动的感觉。
夏如初刚准备辩解,但面对阿杰劈头盖脸的指责,一切都辩解似乎都变得无力。
零分,一如既往的评价。
多次失败的经历残忍撕去他最后的伪装。夏如初总觉得自己心里有块地方,在经历过那次地震后就不太对劲了。
与其说是死了,不如说是随着坍塌的废墟被埋入更深处了。几乎是从那时起,产生的所以感觉都隔着厚重泥土,沉闷无声。
他原以为自己能从地震中毫发无损出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曾想地震还还是从他身上带走了些什么,但夏如初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认为是失去了些无关紧要的记忆。这些记忆不痛不痒,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就没必要去刨根问底。
但如今再看正是这份漠视悄无声吞噬了他所有的情感神经。
伪装褪色,剩下的就是如狂风过境般的恐惧。他甚至开始后悔当初冲动下答应阿杰的试音要求。
“抱歉,阿杰,我再找找感觉。”他低声抱歉,反复尝试早已将原本清润的嗓音摧毁殆尽。
“如初,不是我说你,”阿杰叹了口气,走进来递给他一瓶拧开的矿泉水,“你最近的状态一直是这样。技术上你没问题,甚至比以前更成熟了,气息更稳,音色控制得更好了。但就是……缺了点东西,我也说不上来,但听众是能听出来的。你知道咋回事吗?”
“你的经纪人林姐昨天还特意打电话问我,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还是太累了?”
能有什么事呢?走钟一般的生活不出意外的话当然不会出意外。
每天准点起床、开嗓练声、进棚、录音、回家、听成品。粉丝与业内的追捧对现在的夏如初来说难以望其项背。
反复的生活成为麻痹神经的良药,面对无从追溯到问题他只能苟延残喘吞吃入腹。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逃离眼下的痛苦。但闷热潮湿的藤蔓还是不肯妥协准备将在最后将军。
“我再试试,你看看怎么样,阿杰。”
“算了算了,不着急今天录完,本来也是找你友情出演咱今天就奢侈一把提前收工,走走走宵夜你请客。”
他谢过阿杰,表示今天状态实在无法继续,提前打道回府。
首都的傍晚,用车流与霓虹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夏如初的情感牢牢困在麻木里。
他把自己扔进沙发,身陷于打包了一半的纸箱之间。瓶颈……职业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连带着生活,一齐陷入了温吞的泥沼。
视线漫无目的地扫环顾周围,叹了口气准备接下之前未完成的重任。
不料视线意外定格在书柜的一个深蓝色硬壳笔记本上。好像是那个高中时执意带来的本子。
这个星星封面快褪色了呢……
鬼使神差地,他把它抽了出来。意料之中,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
随意翻看,嘴角时不时因那些幼稚的言辞和矫情的诗句而翘起。直到某一页,一行没有任何修饰的蓝色字迹,猝不及防直刺要害:
「你好,五年后的自己,请问你有没有完成与GYC去格陵兰的约定。」
时间凝固,窗外的喧嚣渐渐淡去,他似有所感般紧紧盯着眼前的笔记本。他试图感受当初写下这行字的心情,但无功。
字迹清晰,笔画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和锐气。下面同样的拙劣蓝色简笔画再度牵动思绪,几道扭曲波动的光带下,两个双手交叠的小人。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无声地捏紧了,不疼,却带来一阵清晰而绵长的酸胀感,顺着血管蔓延到四肢百骸。
这似乎就是当时爆火的那条视频里的日记本。为什么再看却觉得少了什么。
今年,他正好是毕业的第五年,而这个熟悉的缩写此刻还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或许从未出现,或许早已走散。
他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的人,却发现脑海内一片空白。
格陵兰这个地方并不陌生,工作的几年里似乎听别人提及过,不过因着忙碌琐碎的现实早已冰消瓦解。
多年前的子弹正中眉心。
仿佛命运感应,手机屏幕适时亮起,小红书推送了一条北欧极光的帖子,深绿色的光带在夜空中蜿蜒。
他还未细看,新的消息便一条条顶了上来,是经纪人林姐。
【0000:明早十点,XX汽车广告试音,资料发你了。】
【0000:下午两点,与平台方敲定新季度排期,务必到场。】
最后是一条语音,林姐的声音依旧干练豪爽:“如初,阿杰说你今天状态不太好?那个情感戏不急,慢慢找感觉。但明天的试音是甲方点名要你,千万调整好状态。”
又是工作指令,夏如初关上了手机闭目养神,手机再度不合时宜响起,宛如催命符一般督促着他。
他转而点开旅行APP,图标上的纸飞机随着启动动画飞向远方。
他漫无目的的刷新着主界面,用尽全力不去回想有关于格陵兰岛一切。但视线内偶然出现的相关字眼还是顺利抓住了他的眼球,他的动作快得几乎不像经过思考,似乎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搜索框里输入:北京→格陵兰。
没有直飞。唯一的路线,在哥本哈根转机。他的目光在“哥本哈根”这四个字上停留了一瞬。
要是……改变不了现状要不,先逃避一下?
【0000:如初,有个紧急的重要任务,你如果状态还行,后天之前必须赶到哥本哈根跟摄影团队碰面!】
天时地利人和,大脑一阵嗡鸣略过所有需要犹豫比较的选项,选择了时间最近的一个航班,经济舱。乘客信息:夏如初,单人。
填写信息,支付,确认,出票。
哥本哈根。
【。:好的,我今晚出发】
一切的一切似乎冥冥之中指引着他,这一次他想抓住命运的指引。
看着那个代表着一个遥远目的地的名字哥本哈根,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感,压在心口的巨石似乎被移开了一角。
他再次打开手机,迫不及待拍下了那张泛黄的笔记本内页,登录了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发布了这张图片,并配文:
「出差北欧,青春的约定虽迟但到。」
他没有理会瞬间爆炸的评论区和蜂拥而至的私信。
猜测、询问、鼓励、不解。
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几件御寒的衣物,日常用品,将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郑重地放进随身背包最里层的夹层。
关上公寓门的那一刻,他回头望了一眼这个整洁有序的空间。然后转身,汇入城市夜晚依然川流不息的人潮,走向机场的方向。
前方是长达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和未知的旅途,但他心中沉寂已久的某处,似乎有极光,正在悄然酝酿。
“咔嚓”
快门键被按下,一张时隔多年的相纸正在悄然生成中。
出发哥本哈根[哈哈大笑]大家快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我们要起飞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启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