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府密谈

七王府果然如萧彻所言,偏僻清幽,门前冷落,与其他皇子府邸的喧嚣热闹截然不同。

引路人将沈清辞领到书房,萧彻正临窗而立,望着院中那株光秃秃的梅树,背影清瘦,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她紧握的拳头上。

“拿到东西了?”

沈清辞点头,将那张皱巴巴的纸条递过去。萧彻展开细看,眉头渐渐蹙起,眼中翻涌着震惊与寒意。

“先帝篡位……”他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我母妃当年就是查到了蛛丝马迹,才会被他们用巫蛊罪名构陷,郁郁而终!”

沈清辞心中一痛。原来他母妃的死因,竟也与这桩惊天秘闻息息相关。他们的仇人,从一开始就是同一批人。

“纸条后面的字迹模糊了,”萧彻指着被水洇湿的地方,“你父亲想说秘录藏在哪里?”

沈清辞凑近细看,那些模糊的笔画像是某种方位标记,她忽然想起父亲教她的加密暗语——用算学符号对应方位。她取过纸笔,将那些模糊的笔画拆解成数字,又换算成方位坐标:“是……崇文馆的天字阁。”

崇文馆是皇家藏书之地,天字阁更是禁地,只有皇帝特许之人才能进入。

萧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难怪他们翻遍你住处也找不到,竟藏在那里。”他将纸条收好,“丞相和沈尚书以为握有当年的‘罪证’就能高枕无忧,却不知真正能颠覆他们的,就在这**楼里。”

“可天字阁守卫森严,如何能进去?”沈清辞忧心道。

“我有办法。”萧彻语气笃定,“三日后是崇文馆修书的日子,届时会有一批新抄的典籍送入天字阁,我可以安排你混进去。”他顿了顿,看向沈清辞,“只是此行凶险,你……”

“我必须去。”沈清辞打断他,眼神坚定,“那是家父留下的最后证据,也是洗刷所有冤屈的关键。”

萧彻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光芒,缓缓点头:“好。我会让人备好通行令牌和伪装的衣物,你只需按计划行事。若有意外,立刻用银哨示警。”

正说着,门外传来太监的轻唤:“殿下,太子殿下来了。”

沈清辞一愣。太子?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萧彻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对她道:“你先去内室避一避。”

沈清辞依言躲进屏风后的内室,刚站稳,就听到太子萧景的声音传来,带着惯有的温和:“七弟,今日怎么有空在府中?听说父皇近日很赏识那个沈待诏,你与她走得近,可要当心些。”

“太子哥哥多虑了。”萧彻的声音听不出异样,“不过是觉得她算学有趣,偶尔聊几句罢了。”

“是吗?”太子轻笑一声,“可我听说,沈待诏与当年的沈家旧案有关。七弟,你母妃的事已经过去多年,何必再牵扯这些是非?”

沈清辞心头一紧。太子知道多少?他是在提醒萧彻,还是在警告?

萧彻的声音冷了几分:“太子哥哥多虑了。我只是对算学感兴趣,其他的事,与我无关。”

“那就好。”太子似乎松了口气,“明日早朝,丞相会递上一份关于漕运改革的奏折,父皇让我们兄弟几个都说说看法,你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知道了。”

又说了几句闲话,太子便离开了。沈清辞从内室走出来,脸色有些发白:“太子他……”

“他是丞相一派的人。”萧彻语气凝重,“当年我母妃失势,他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看来,他已经察觉到我们在查旧案了。”

这无疑给接下来的行动增加了难度。沈清辞握紧手中的银哨,指尖冰凉:“那三日后的计划……”

“照常进行。”萧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退缩。”

离开七王府时,暮色已浓,街面上华灯初上,映着积雪,泛着暖黄的光。沈清辞却觉得浑身冰冷,仿佛坠入了无底深渊。

太子的介入,意味着他们要面对的,是更庞大、更根深蒂固的势力。而天字阁之行,也注定会是一场生死较量。

回到尚书府,刚走进西跨院,就看到谢明澜站在廊下,手里拿着那本说好要借她的算经。

“沈待诏,你去哪了?我等了你许久。”他语气温和,目光却带着探究。

沈清辞心中一凛,面上却装作平静:“去了趟崇文馆查些资料,让谢公子久等了。”

谢明澜将算经递给她,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手背,带着一丝微凉:“近日京中不太平,沈待诏还是少出门为好。”他顿了顿,又道,“我父亲近日与丞相往来密切,似乎在密谋着什么,你……多加小心。”

沈清辞震惊地看着他。他这是在提醒她?

谢明澜迎着她的目光,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温润,只剩下复杂与挣扎:“我知道的不多,但我……不想看到你出事。”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西跨院,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有些孤寂。

沈清辞握着那本算经,心中五味杂陈。谢明澜的立场,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他是在暗中帮助她,还是另有所图?

她低头看着算经的封面,忽然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谢明澜清秀的字迹:

“天字阁西侧有暗门,戌时换岗。”

沈清辞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竟然知道她要去天字阁!还为她准备了退路!

这个发现让她措手不及,也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