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1 章

接下来的时间,办公室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战争机器。部署在压抑而高效的讨论、争论、计算和反复推演中一点点细化、成型。

许一的键盘声几乎没有停歇,如同密集的雨点敲打屋顶。

他联系空管部门,确认“信天翁”无人机和“天穹”气球的最后起飞许可和空域,语速飞快地与对方确认着每一个细节;

协调气象台,紧盯那宝贵的凌晨低风速窗口,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指令,调取最新的气象云图;

与装备部门负责人近乎争吵般地强调着“蜂鸟”无人机数量和加固装甲的极端紧迫性。“李工,这不是讨价还价!8架!双倍电池!24小时加固!少一架,缺一块装甲板,进去的兄弟就可能因为失联死在臭水沟里!责任你担得起吗?!”

屏幕上的数据流瀑布般刷新,他像一位冷静的舵手,在信息的洪流中捕捉着关键的信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罗青一头扎进了数据和图纸的海洋。许一传回的高空侦察初步热力图刚刚显示核心区几个异常高温点,他立刻将其导入自己的风险模型,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放大、标记。

结合刚刚协调来的、扫描不全的红峰厂历史生产流程图,显示曾大量使用含磷含氯高危原料,他手中的红笔在地图上疯狂圈画,鲜红的“高危”、“爆炸风险”、“剧毒残留”、“禁止靠近”区域如同扩散的毒疮蔓延开来。

他同时快速列出爆破所需器材清单,口中念念有词:“…B线应急出口预估厚度…C4当量…冲击波范围…安全距离…”,额头上青筋微凸,眼神专注得如同手术中的外科医生。

祁亓将情报组送来的最新线报、外围抓获小喽啰的审讯笔录、甚至技侦部门监听到的只言片语,都被他疯狂地输入、交叉对比。

他建立着复杂的心理模型,筛选着目标:

一个绰号“刀疤强”的打手,线报提过他有个生病的女儿在老家,祁亓立刻调出户籍档案里小女孩的照片;

一个叫“阿炳”的,曾被林昆当众羞辱克扣酬劳,有同伴听到他私下骂娘…他快速起草着心理战喊话稿,措辞极具煽动性和精准威胁:“刀疤强!想想你女儿小芳!顽抗到底,她永远等不到爸爸!放下武器,我保她平安!医疗费我们出!”

录音笔放在晋藏面前:“晋老,您来,用最稳最狠的语气录。要让他听出分量,听出机会!”

同时,他构思着伪造内讧通讯的脚本,要求技术组模拟特定护卫头目的声音片段:“…就说‘强哥,林老板说了,干完这票就送你女儿去国外治病…钱已经打过去了…别让兄弟们知道…’”

陆舟和李嘉睿几乎是趴在了校准后的地图上。

陆舟用尺规和量角器精确计算着S3狙击点到各预设接敌区域的距离、角度、可能的弹道抛物线,铅笔在图纸上沙沙作响。李嘉睿则不断输入模拟的环境参数,平板屏幕上实时生成着弹着点散布图。

两人用只有彼此能懂的简短术语低声交流:“S3到A点,580米,东南风3级修正1.5密位…湿度65%加0.2…”

“B区移动热源,速度慢,非战斗姿态…标记为次要…”

叶文辉则在旁边临时搭建的模拟台上,戴着专用的操控手套和目镜,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穿山甲-3”机器人在一个搭建的微型管道障碍场中穿行,训练在极端环境和模拟干扰下的操作精度与稳定性,额头上也渗出汗珠。

司徒磊在装备室旁的走廊里。他已穿上沉重的防化服,反复练习着快速出枪、抵肩瞄准、更换弹匣、在模拟狭窄空间内快速转身、利用掩体规避的动作。

汗水浸透了他的背心,粗重的喘息声在空旷的走廊回荡。沉重的作战靴踏在地板上发出沉闷而坚定的“咚咚”声,每一次转身都带起一阵风。

“快!再快!”他低声嘶吼着,给自己施加压力。

侯宇枫在旁边的空房间,同样穿着厚重的防化服,戴着头盔和防毒面具。

他在一个人体模型上疯狂地练习着:在厚重手套的阻碍下,仅凭触感寻找静脉进行注射,动作从生涩到逐渐流畅;

快速包扎模拟的动脉喷血伤口,止血带勒紧的位置和力道精准到位;

给“伤员”佩戴应急呼吸面罩,动作一气呵成;

使用折叠担架在狭窄空间模拟转运伤员,与扮演助手的警员配合默契。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在防毒面具的视窗内壁凝成水雾,又被快速擦去。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反复默念着操作流程。

周樾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各个小组间穿梭,确认最终的行动授权。他眼底的血丝密布,如同蛛网,但眼神中的火焰却在高压下燃烧得更加炽烈和冰冷,整个人像一块被反复锻打、淬火,即将出鞘的绝世凶刃。他偶尔会停下来,目光扫过忙碌的众人,最后落在角落安静翻阅旧卷宗的晋藏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晋藏大部分时间沉默地坐在角落,翻看着那些陈年卷宗,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发出沙沙的轻响。烟雾在他面前缭绕。

偶尔,他会抬起头,指着地图上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用沙哑的声音提醒:“这个阀门室,三十年前出过泄漏事故,死了两个维修工,后来封死了,但图纸上可能没更新,小心有暗门或者残留高压。”

“这条老维修通道,入口被废料埋了,但如果能从B线这里炸开个小口子,可能是条近路,能绕过图上标注的‘高危区’。”

他的每一条经验,都可能成为救命的关键,年轻队员们会立刻在电子地图上标记下来。

中午时分,强制休息的命令下达。众人如同绷断的弦,瘫倒在行军床、椅子或地板上。食堂送来的饭菜食之无味,只是为了补充能量被机械地塞进口中。

办公室内只剩下此起彼伏的沉重呼吸声、仪器待机的微弱嗡鸣,以及窗外城市模糊的喧嚣。

周樾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闭着眼,却没有睡意。脑海中,精密的战术推演与那个深埋心底、被“毒师”危机暂时压下的、关于“鹰爪”印记的疑团,如同两股纠缠的乱麻,疯狂撕扯着他的神经。

掌心那处早已结痂的微小伤口,在紧握的拳头下,传来一阵阵清晰而尖锐的隐痛,像某种不祥的预兆。

他睁开眼,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晋藏——老人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痛苦与坚韧。周樾的心猛地一沉,一种同病相怜的沉重感压得他喘不过气。

下午,气氛凝重到了极点。高空侦察的初步分析报告终于传回!投影幕布上,热力图清晰地显示了核心实验室区域的密集人员活动热源,以及几处异常高温点。振动源分布图勾勒出了几条主要的巡逻路径和可能的固定哨位。化学挥发图则标注了几处剧毒气体浓度异常升高的区域,与罗青预测的高危点高度吻合!

罗青如同打了鸡血,结合这些宝贵数据和艰难获取的部分历史图纸,疯狂地更新着他的风险模型。

一张覆盖核心行动区域的、动态的、标注着刺目鲜红安全距离≥50米的“绝对禁区”和橙色“高度危险区”的电子地图迅速生成,同步传输至所有队员的终端和指挥中心。

每一个红色区域都意味着死亡陷阱。他指着地图上靠近B线出口的一片区域:“这里!热源异常聚集,化学挥发异常高!很可能是陷阱或者重兵把守的节点!必须绕开!”

晋藏支队(作为现场最高指挥官)召集了最后一次战前决策会。投影上展示着最新的侦察数据和风险地图。争论异常激烈:

陆舟坚持B线风险过高,未知因素太多,倾向选择A线,虽然狭窄但侦察相对清晰。

叶文辉则认为A线一旦被堵死就是绝路,B线虽然危险,但纵深长,迂回空间稍大,且他的机器人已模拟多次,有信心。

司徒磊支持B线:“A线那耗子洞,老子进去就得卡住!B线好歹能直起腰!”

祁亓更关心心理战目标的位置是否在预定路线上。

许一则强调无人机中继点在B线管道上空的信号覆盖更优。

晋藏一直沉默地听着,指间夹着新点燃的烟,烟雾缭绕中,目光锐利地扫过地图和每一个发言的人。最终,他缓缓将烟在搪瓷缸里摁灭,发出“嗤”的一声轻响。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B线的入口标记上,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渗透路线:主攻B线(排水管廊)!利用其隐蔽性,机器人探路已确认入口段相对安全(毒气可控,结构稳定)。A线(管道层)作为紧急备用通道。C线(索降)暴露风险过高,放弃!

狙击点:以S3(外围山坡)为主观测/远程压制点!S2(冷却塔)为次级支援/中近距离精确打击点!S1(水塔)仅在初期进行短暂(≤10分钟)的补充观测!S4(内部鹰巢)作为渗透成功并控制行政楼区域后的终极选项!

T时刻(行动发起时间):今夜23:30! 夜色最深,气象条件相对稳定(微风,无雨)。

“就这么定了。”晋藏的目光扫过全场,“按计划准备。记住,进去之后,眼睛放亮,耳朵竖尖,脑子转快。活下来,把‘毒师’揪出来!散会!”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