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的调查如石沉大海,数日未有明确回音。那批“已拆解”的旧弩机仿佛从未存在过,相关的记录、经手人,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抹去,只留下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数字差异,成为容澈心中挥之不去的疑影。他依旧每日去外书房,神色如常,处理着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琐碎文书,只是偶尔,在无人注意的间隙,他的目光会掠过西侧墙壁上那幅巨大的大晟疆域图,在北境与北燕接壤的漫长边境线上停留片刻。
谢玄将他的细微举动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他不再直接询问容澈关于北境或军械的看法,而是将更多涉及边关贸易、互市管理,甚至是一些边境州县民生琐碎的奏报混入寻常文书之中,送到容澈案头。这是一种更迂回,也更考验耐心的观察。
容澈心知肚明。他像一头嗅觉敏锐的猎豹,在看似平静的草丛中匍匐前进,仔细分辨着风中传来的每一丝异样气息。他处理这些文书时,更加谨小慎微,批注力求客观,绝不流露任何可能引起联想的倾向。
这日,他手中是一份关于北境榷场(边境互市市场)年度抽解(税收)的奏报。数据庞杂,记录了过往一年各类货物交易的数量与税额。容澈看得极慢,指尖在各类货品名称与数字间缓缓移动,直到落在“皮货”一项下的某个细分品类——“鞣制失败的劣等生皮”——以及其对应的、与其低劣品质完全不符的、高得有些蹊跷的抽解金额上。
数量巨大,价值却标注极低,而税额又与之不成比例。这不合常理。大量低质生皮,远途运输至边境互市,所图为何?除非……它们根本不是真正的“生皮”。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掠过脑海。那些“消失”的弩机零件,是否可能被拆解后,混杂在这些“劣等生皮”之中,利用其松散、不易被彻底查验的特性,暗中运出了关?
他感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但面上依旧波澜不惊。他没有在这份奏报上留下任何特殊的标记,只是在核对的数字旁,用最工整的字迹标注了一句:“此品类抽解比例与货值似有出入,建议核查往年旧例比对。”
他将奏报归拢,如同处理其他所有文书一样。然而,在下值离开外书房,踏着月色返回澄音馆的路上,他借着袖袍的遮掩,将一枚极小、边缘被摩挲得光滑的白色石子,看似不经意地踢入了途径小花园的假山石缝隙中。
当夜,子时刚过。
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那座小花园,精准地从假山石缝中取走了那枚石子。
与此同时,擎苍阁内。
萧寒的身影出现在书房,将一份密报呈给尚未安歇的谢玄。
“王爷,我们顺着那批‘劣等生皮’的线索追查,发现它们最终流入了几家背景复杂的皮货商行,而这几家商行,近半年来的资金流向,与……永宁长公主名下的一处皇庄,有数次隐秘的交集。”
萧寒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还有,我们监视北燕使团的人发现,副使顾世卿三日前,曾‘偶遇’长公主府上的采办管事。”
谢玄眸中寒光乍现。永宁长公主?他的皇姐?她竟敢……与北燕暗通款曲,甚至可能涉及军械走私?是为了敛财,还是有着更深的图谋?而容澈,他精准地指出了“生皮”的异常,是巧合,还是他本就知晓这条暗线的存在?他递出这枚石子,是借刀杀人,还是……示警?
“继续盯紧长公主府和顾世卿。”谢玄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冷得掉冰渣,“没有确凿证据前,不要打草惊蛇。”
“是。”
萧寒退下后,谢玄独自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中无意识地捻动着那枚刚刚由暗线送回、尚带着假山湿气的白色石子。
容澈,你在这盘棋上,到底落下的是哪一颗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