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陶苗苗能留下来,除了她本人,最高兴的就是陶杏儿了。

在这陌生的殷实宅院里,衣食无忧,让陶杏儿常常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婆母宽厚,但郎君总是沉默寡言,她每日里小心谨慎,不敢多言。

不然,也不会怀着孩子还被秦嬷嬷拿捏住。甚至,不止秦嬷嬷,这宅院里的丫鬟婆子们对她都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恭敬。

苗苗却不一样。她有些羡慕地看着旁边叽叽喳喳和她说个不停的小妹。

小妹自小便机灵又聪慧,来的头一天,便能把那个在她面前像座山一样,不可攀越无法违逆的秦嬷嬷,赶出了东厢房。

今日是个好天气,陶杏儿被陶苗苗带着,在宅子里慢慢走动。她轻抚着隆起的小腹,感受着暖阳照在身上带来的舒适感,嘴角微勾。

陶苗苗小心翼翼地扶着大姐,又和肚子里的小外甥絮絮叨叨说了好一阵话。

直到陶杏儿困倦,忍不住打了好大一个哈欠,她才带大姐回去,扶着她歇下。

东厢房留下的两个丫鬟分别名叫多福和满堂。

多子多福,子孙满堂。

赵夫人是什么心思,从这两个丫鬟的名字就能立马看出来。

两个丫鬟自前几天秦嬷嬷一去不回后,便老实得像鹌鹑一样,生怕被这刚来的陶小姐记上一笔,轰出东厢房。

秦嬷嬷先前在夫人面前那般得眼,都被陶小姐整治了,她们不过是夫人在牙行买来的,哪里还敢蹦跶。

陶苗苗给她们交代了两句便放心地去向赵夫人申请出门。

经过一夜,陶苗苗早已想好理由。

“婶子,曾婆和木女昨日说再过段时日大姐会腰腿不适,我想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去找她们学习如何让大姐舒适点。”

赵夫人一听,这是真为儿媳考虑。

只是,医女和产婆都是下等人,让好好的闺女去向医女产婆学习,会不会落人口实。

赵夫人的脑海里划过这样的念头。不过,赵夫人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小丫头。

黑瘦的丫头虽说比早先看到时长高了许多,却也不过是普通十二岁孩童的身量。

这丫头还小,到儿媳生产的这几个月间,偶尔和她们来往几次,似乎也没那么出格。

而且,赵夫人还有点私心,这丫头心善,又一心为姐姐。她懂得越多,赵家的金孙也越安稳不是?

抱着这样的心理,赵夫人虽然阻了两句,但话语间明显处于摇摆中。

陶苗苗察言观色,稍稍歪缠了几句,便顺利走出了赵宅。

赵夫人还要给她派个领路的,陶苗苗拒了。若是有领路的跟着,她还怎么到处走动。

怀里揣着大姐硬要接济给她的五文钱,让赵家的人指了一下路,陶苗苗就这般,头一次自由地独自走在了镇子上。

她新奇又激动地打量起这个不大的镇子,城镇中独有的烟火气让她高兴得笑眯了眼。

陶家庄所在的镇子名唤青牛镇,就一条主街。

陶苗苗边走边看。主街两端是一些小摊小贩,正中间则是固定的店铺。

幼时,她与陶大曾涉足的地方就是主街两端较为偏远的摊贩区。

赵宅在主街繁华路段的东头,曾婆和木女则住在主街的另一头。

陶苗苗慢慢地穿过主街。

这镇子上大多是小本经营的买卖,只有一家看起来略微好些的酒楼,还有一家大点的客栈。

这两处应当是外来人最多的地方了,陶苗苗先大致记住位置,准备回头找机会去。

第一日出门,她打算谨慎为上,少做其他事情,也不在外逗留太久。

越靠近曾婆和木女的居住区,环境越显杂乱。陶苗苗问了路边的小童方才找到地方,是在主街延伸进去的一条小巷里。

叩开门扉,不巧,曾婆今日去底下村子里接生了。幸好隔壁的木女在家。

木女还是先前那副冷冰冰的模样,今日在日光下凑近了看,却是位很年轻的女子,甚至生着一对好看的桃花眼。

只是,成日里扎着老髻,又裹在一身青黑之中,让人避之不及。

看着眼前的黑瘦豆芽菜说要学点让她大姐孕晚期舒服点的护理手法,木女冷寂的眸光好像带上了一丝怅惘。

她并未立刻应下,“多以热敷推拿为主,你这么矮还这么瘦,做得来吗?”

陶苗苗听得一噎,她怎么就又瘦又矮了?大姐才说她长高了!

她见木女院子里正好有一堆没劈完的柴,几步跑到柴堆旁,拿起旁边的破斧子,一下一根。

待木女反应过来,竟然已经劈完了五根柴,还脸不红气不粗的。

木女有些惊奇地打量起面前的小豆芽,这…看着瘦瘦小小的,确实有把子力气。

陶苗苗骄傲地挺着小胸脯,“木女,你看我可能学会?”

木女有些懵地点了点头,“可以,你学吧。”

她看了一眼面前眼神清澈的农家丫头,好心提点了一句,“对外,你只说是来问询你大姐的情况,别说是与我学手法。”

陶苗苗也点了点头。木女这人,看着沉默寡言,面容沉肃,心却挺好。

这日,木女只是给陶苗苗讲了人体的穴位知识。

按照陶苗苗的说法,赵夫人给了她足足两月的时间学习,木女可以给她讲得细致些。

虽说与木女学习手法并不是陶苗苗的主要目的,但技多不压身,木女教得认真,陶苗苗便好好学。

学了足足一个时辰,才结束今日的课程。

陶苗苗辞别木女归家,大姐说过,让她回赵宅用晚食。

暮色渐至,陶苗苗今日并不打算探听消息,一路回忆着今日所学,脚步不停地往赵宅行去。

却没想到,即将路过镇子上最大的客栈云来客栈时,突然从里面走出了两个高鼻深目,看着明显与他们当地人有异的人。

陶苗苗还没想打听,路边茶摊上的两个大爷边喝茶边自顾自地聊了起来。

“那两个…看起来不像我们朔北国的人。”其中一个大爷指着远去的两个人小声说道。

“我们朔北国”

这里是朔北国?不是元林国?!

那人在布巾上写下的话浮现在眼前:辰洲是元林国长公主的封地。

陶苗苗的脚步像被粘住,她瞄了一眼,茶摊的茶不过一文钱一杯。

她掏出一文钱,坐在了离他们最近的桌子上。

旁边,两个老头的对话还在继续。

“是呀,看着有点像那边的。”另一个大爷指了指一个方向。

陶苗苗根据日头的方位,结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推测出他说的是北方。

“老李,你说说,不会有什么事情吧。”老头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还用手指了指另一个方向。

陶苗苗同样估摸了一番,像是东南方。

“哎,谁知道呢,要我说,咱们这地界当初就该被划到那儿。”老李也指了指东南方向,“明明啥都跟山那边的人一样,却是同人不同命。”

另一个老头闻言,慌忙摆了摆手,“老李,不兴说,不兴说,这可不兴说。”

老李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太大,活够了。

像是喝了假酒,胆子贼大,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口吐狂言,“这有什么不兴说的,早几代咱们本就是属于那边的。

要是咱们青牛镇当年被划到了那边,哪会像现在这般…”

求收藏,求评论[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