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高斯奖1

叶濯缨十八岁这年,高斯奖的桂冠毫无悬念地落在了他的头上,以表彰他在纯粹数学领域,特别是对霍奇猜想的证明所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一工作被公认是本世纪纯粹数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颁奖典礼隆重而盛大。来自全球数学界的顶尖学者、泰斗名流齐聚一堂。台上,十八岁的叶濯缨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礼服,从颁奖人手中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奖章。他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逻辑清晰,言辞谦逊,一如既往的冷静得体,赢得了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镁光灯追逐着他,赞誉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是今夜当之无愧的明星,是纯粹数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年轻一代仰望的巅峰。

然而,持续的社交、无休止的寒暄、以及维持公众面前完美形象的心神消耗,远比在抽象世界里探索更让人疲惫。

晚宴进行到后半程,叶濯缨以需要整理资料为由,暂时离开了喧嚣的大厅,走向通往后台休息室的安静走廊。

汤睿一直留意着他的动向,见状也悄然离席,跟了上去。

休息室的门虚掩着。汤睿轻轻推开,看到叶濯缨并没有在整理什么资料。他独自站在房间中央,背对着门口,微微低着头,那身挺括的礼服此刻似乎也掩盖不住他身形中透出的某种倦意。那枚刚刚被无数人瞻仰、象征着无上荣誉的高斯奖奖章,被他随手放在旁边的茶几上,反射着冰冷的光芒。

听到开门声,叶濯缨缓缓转过身。

卸下了面对公众时的得体面具,他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清晰地写满了疲惫。眼神不似平日实验室里的清亮锐利,而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懒得掩饰的倦色。连续的高强度思考、颁奖前的准备、以及晚宴上耗费心力的应酬,终于在这个独处的瞬间,露出了痕迹。

“汤睿哥。”他声音很轻,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

汤睿心头一紧,快步走过去。他没有问“累不累”这种多余的问题,只是在他面前站定,目光里充满了无需言语的理解和心疼。

“应付这些人,比理解霍奇簇的拓扑难多了。”叶濯缨低声说了一句,像是抱怨,又像是陈述一个事实。这大概是他能表现出来的最接近“情绪化”的状态了。

汤睿笑了笑,伸手,动作极其自然地帮他理了理额前因为频繁动作而微微散落的一缕碎发,温声道:“知道你不喜欢。马上就结束了。”

叶濯缨安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那双常常洞悉宇宙奥秘的眼睛,此刻只是有些空茫地映着汤睿的身影。

然后,在汤睿还没来得及反应的下一个瞬间,叶濯缨做了一个让汤睿心脏骤停的动作。

他向前迈了极小的一步,身体微微前倾,然后将额头轻轻抵在了汤睿的肩膀上。

不是拥抱,只是这样一个依赖的、寻求支撑的姿态。

汤睿整个人僵住了。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少年额头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衬衫面料传来,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属于实验室的干净气息混合着一丝颁奖礼用的淡香。肩膀上传来的那份重量很轻,却仿佛重于千钧,压得他心跳失序,呼吸都放轻了。

叶濯缨就那样靠着,闭上了眼睛,浓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靠着,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停泊、卸下所有防备的港湾。所有的光环、所有的赞誉、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都被隔绝在外。这里没有高斯奖得主,只有一个十八岁、也会感到疲惫的少年。

汤睿僵硬的手臂缓缓抬起,极其轻柔地、试探性地环住了叶濯缨的背。见他没有任何排斥,反而似乎因为这个动作而更加放松地靠着他,汤睿才敢稍稍用力,给了他一个稳定而温暖的支撑。

休息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清浅的呼吸声。窗外的喧嚣与室内的寂静仿佛两个世界。

汤睿低下头,下巴几乎能碰到叶濯缨柔软的发丝。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柔软和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这个站在世界智力之巅的少年,可以将价值连城的算法随手送入,可以驾驭最复杂的抽象结构,可以斩获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荣誉,而此刻,他选择在自己肩膀上,汲取片刻的宁静。

这比任何奖项、任何商业成功,都让汤睿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与确认。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有几分钟,叶濯缨轻轻动了一下,直起了身体。他脸上的疲惫似乎消散了一些,眼神也恢复了平日的清明。

他看了一眼汤睿,没有道谢,也没有为刚才的举动做任何解释,仿佛那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只是说:

“我们回去吧。”

“好。”汤睿松开手,声音有些低哑。

叶濯缨转身,拿起茶几上的奖章,随手放进了礼服口袋,仿佛那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然后,他和汤睿一起,重新走向那片他并不喜欢、却必须面对的喧嚣。

只是这一次,他的脚步似乎比刚才沉稳了许多。

而汤睿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看着少年重新挺直的背影,肩膀上那短暂的、温暖的重量感仿佛还未散去。他知道,有些东西,在刚才那安静的几分钟里,已经悄然改变,并且再也无法回头。

从哥廷根返程的私人飞机上,叶濯缨不出意料地陷入了熟睡。高斯奖带来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消耗,让他在回程的舒适座椅上彻底放松下来,头微微歪向一侧,呼吸均匀绵长。

汤睿为他盖好薄毯,调暗了舱内灯光,自己却毫无睡意。机舱外是翻滚的云海,如同他此刻无法平静的心绪。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少年额头的温度,肩膀上那短暂却深刻的重量感挥之不去。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汤睿将依旧有些睡眼惺忪的叶濯缨安全送回清华园的住处,仔细叮嘱了他的生活助理几句,这才回到自己位于市中心的顶层公寓。

夜已深,城市依旧灯火璀璨。汤睿脱下外套,没有开大灯,只留了一盏落地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房间冷硬的现代线条。他走到吧台边,给自己倒了一小杯威士忌,却没有立刻喝。

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的车流如同光河般流淌,脑海里却反复回放着休息室里,叶濯缨将额头抵在他肩上的那一幕。那种全然的、不带任何防备的依赖,与他平日里冷静自持、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精准地击中了汤睿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沉默地站了许久,最终放下酒杯,走到书桌前打开了私人笔记本电脑。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点开了一个加密的相册文件夹。里面的照片不多,大多是与叶濯缨相关的日常碎片。他的指尖快速划过几张近照,最终停在了一张标注着三年前日期的照片上。

那是环球影城,一个阳光灿烂得有些过分的下午。

照片上,十五岁的叶濯缨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戴着一顶蓝色的棒球帽,帽檐下的脸庞还带着明显的少年稚气。他正微微抬着头,看着远处蜿蜒曲折的过山车轨道,眼神里是纯粹的好奇,嘴角带着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上扬弧度。

那是他刚刚帮汤睿的公司解决了一个困扰技术团队数周的、关于实时数据流优化的核心算法问题之后。汤睿为了表示感谢,问他想要什么。当时他以为这个天才少年会索要某些稀有的数学手稿,或是使用某个顶尖实验室的权限。

然而,叶濯缨只是思考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用那双清澈的眼睛看着他,提出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请求:

“我想去环球影城。”

汤睿当时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环球影城?”

“嗯。”叶濯缨点头,语气认真,“我看过资料,那里的过山车涉及复杂的物理学和工程学原理。我想亲身体验一下。”

于是,便有了那张照片,也有了后续让汤睿至今记忆犹新的经历。

他们真的去了。叶濯缨对各个项目的原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会一边排队一边在手机上演算加速度和离心力的公式。直到他们站在了那座最著名的、以速度和失重感著称的过山车——“霸天虎过山车”下面。

钢铁巨龙在头顶呼啸而过,伴随着阵阵尖叫。汤睿注意到,一直表现得镇定自若的叶濯缨,在系安全带时,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虽然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汤睿捕捉到了他喉结微小的滚动,以及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眼眸里,一闪而过的、属于正常少年的紧张。

当过山车在第一个近乎垂直的爬升段缓缓向上时,那种悬空感和对未知俯冲的预期,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汤睿下意识地侧过头,想看看身边的少年。

就在那一刻,在过山车即将抵达顶点、强烈的失重感袭来之前的一瞬间——

一只微凉的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摸索着,碰到了他的手背。然后,坚定地、带着点寻求依靠的意味,握住了他的几根手指。

不是完全的十指交扣,只是那样一个局部的、带着试探的牵握。

汤睿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甚至压过了对过山车本身的感官刺激。他几乎是立刻反手握住了那只手,将少年微凉的手指完全包裹在自己温热干燥的掌心里。

紧接着,过山车轰然俯冲,强烈的失重感席卷而来,风声和尖叫声在耳边呼啸。叶濯缨紧闭着眼睛,抿着嘴唇,全程没有再发出任何声音,但他握着汤睿的手,却自始至终没有松开,甚至因为紧张而下意识地收紧。

那短短的几分钟,对汤睿而言,仿佛被无限拉长。手心里传来的触感、温度、和那份依赖的力度,比任何急速俯冲和旋转都更让他心神震荡。

当过山车缓缓驶回站台,一切恢复平静时,叶濯缨才猛地松开手,仿佛刚刚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他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眼神有些闪躲,立刻恢复了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甚至还试图用讨论刚才体验到的重力变化来掩饰自己的窘迫。

“刚才在最高点的垂直加速度,结合空气阻力模型……”

但汤睿什么也没说,只是看着他微红的耳尖,心底一片难以言喻的柔软和悸动。那一刻他明白,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天才少年,内心也有着普通人的情绪,也会紧张,也会在无意识中,向他寻求一份安心的力量。

从十五岁在过山车上无意识的牵手,到十八岁在颁奖礼后台疲惫的依靠……

汤睿关掉了电脑屏幕,房间重新陷入昏暗。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而他心中的答案,却在此刻无比清晰、坚定。

有些种子,早已埋下,只待时光让它悄然生长,直至枝繁叶茂,再无法忽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