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墨染晨昏

晨光吝啬,堪堪爬过宿舍楼顶老旧的水箱,在窗棂上投下一道灰蒙蒙的亮边,便被厚重窗帘彻底隔绝在外。屋内,唯一的光源是笔记本电脑屏幕惨白的光,固执地映亮一张年轻却写满疲惫的脸。苏晚意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眼皮重得像是灌了铅,每一次眨动都像在和某种无形的力量拔河。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数字,无情地跳动着——04:37。

赶稿,又是赶稿。

空气里弥漫着速溶咖啡廉价香精的甜腻和颜料、松节油混杂的独特气味。桌角堆着啃了一半的冷掉面包,地上散落着揉成团的废稿纸,还有几张边缘卷曲、沾着点点水彩痕迹的设计草图。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喉咙深处泛起的酸涩和干呕的冲动,指尖重新落下,敲击键盘的声音在凌晨的死寂里显得格外空洞。

“晚意!苏晚意!醒醒,我的祖宗!” 带着睡意和惊恐的尖叫声刺破寂静。林薇顶着一头乱蓬蓬的栗色短发,从对面床上弹起来,手忙脚乱地抽纸,“咖啡!你的咖啡!”

苏晚意一个激灵,混沌的大脑瞬间被冰凉的液体浇醒。她低头,只见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质睡裙前襟,晕开一大片深褐色的污迹。刚才支撑着头的手臂滑落,正好打翻了桌沿那杯陪伴她熬了大半夜的速溶咖啡。深褐色的液体正肆意流淌,迅速漫过几张散落的速写草图,浸染了边缘精心描绘的线条,更糟的是,有几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她压在几本书下、露出一角的米白色笔记本封面洇去。

“完了…” 苏晚意心脏猛地一沉,所有的疲惫瞬间被巨大的恐慌取代。她几乎是扑过去抢救那本笔记本,手忙脚乱地抓起旁边的废稿纸去吸。那是徐教授上周才下发的项目选题笔记,扉页上印着“青藤杯”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的烫金logo,里面记录着初步构思和导师的批注要点。咖啡渍像丑陋的虫子,正一点点啃噬着那抹纯净的米白和金色的徽记。

林薇也跳下床,帮忙抢救其他被波及的草图,嘴里连珠炮似的:“我的天!这都几点了你还没睡?‘青藤杯’的初稿不是下下周才交吗?还有你这笔记本…徐教授那个‘吹毛求疵’的劲儿,看见这个不得把你生吞了?”

“初稿是下下周,但徐教授临时通知今天上午要过初步概念方向,” 苏晚意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和难以掩饰的焦虑,她用纸巾徒劳地按压着笔记本封面的污迹,动作近乎绝望,“他说…要看到‘切实可行的闪光点’,不然…” 后面的话她没说,但两人都明白。徐教授在系里以严谨和眼光毒辣著称,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这笔记本上的污损,无异于在导师审视的目光下,给自己贴上一个“粗心大意”的标签,第一印象分恐怕就要大打折扣。

林薇看着她惨白的脸和眼下浓重的青黑,叹了口气,声音软了下来:“算了算了,赶紧收拾,还能睡一个多小时。衣服换下来我给你看看能不能搓掉点。笔记本…唉,只能祈祷徐教授今天心情好,或者…他老人家老花眼?” 她试图开个玩笑,但苏晚意扯了扯嘴角,笑容比哭还难看。

冷水扑在脸上,刺骨的寒意稍微驱散了一些混沌。镜子里映出一张清秀却难掩憔悴的脸,皮肤有些苍白,嘴唇因为熬夜和紧张显得没什么血色。唯有那双眼睛,形状是漂亮的杏眼,此刻虽然布满红血丝,深处却依旧残留着一抹未被疲惫完全熄灭的光,像蒙尘的星子。她匆匆换上干净的T恤和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了个马尾,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那本带着顽固咖啡渍的米白色笔记本,被她紧紧抱在胸前,像抱着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清晨的校园渐渐苏醒。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和远处食堂飘来的食物气息。抱着书本的学生三三两两走过,自行车铃声清脆。阳光终于突破云层,落在湿漉漉的梧桐叶上,跳跃着细碎的金光。这本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苏晚意却只觉得步履沉重,怀里的笔记本像块烙铁,灼烧着她的不安。

阶梯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设计系特有的氛围弥漫着——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马克笔墨水味、模型胶水味,还有咖啡因的味道。低低的交谈声、翻阅纸张的沙沙声、笔尖划过速写本的摩擦声,交织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场。

“这边,晚意!” 林薇在靠窗的位置使劲招手,旁边的空位显然是特意留的。

苏晚意刚坐下,林薇就凑过来,压低声音,带着一种分享惊天秘密的兴奋:“喂喂,重磅消息!听说了吗?今天徐教授请来的那个神秘嘉宾评委,有眉目了!”

“谁?” 苏晚意没什么精神地翻开那本污损的笔记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刺眼的褐色。

“沈清昼!” 林薇的声音压得更低,却掩不住激动,眼睛亮晶晶的,“建筑学院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沈清昼啊!”

这个名字像一枚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苏晚意的心底激起一圈微澜。她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校园论坛的置顶帖里,常年挂着关于他的“传说”:大二时就独立设计并中标的城市地标性建筑方案;包揽国内外数项顶尖设计大奖;被顶级设计事务所争相抛出橄榄枝却选择自己成立独立工作室;更离谱的是,传言他背景深厚,家世显赫… 这些碎片信息拼凑出一个遥远、冰冷、高踞云端、只可仰望的形象。

“他…会来给我们这种本科生的项目初筛当评委?” 苏晚意有些难以置信。这感觉就像听说奥运冠军要来指导社区乒乓球赛。

“千真万确!” 林薇用力点头,随即又垮下脸,做了个夸张的惊恐表情,“完了完了,我这点三脚猫功夫,在他眼里岂不是跟小孩涂鸦一样?听说他对细节的要求是‘变态级’的!图纸上多一个点,线条歪了一毫米,都能被他那双‘尺子眼’揪出来,然后…用他那能把人冻成冰雕的语气,把你批得体无完肤!” 她模仿着想象中冰冷刻薄的声音,“‘结构逻辑混乱,空间尺度失调,毫无美学价值可言,建议重修基础课程。’——天啊,光是想想我就要窒息了!”

周围的同学显然也听到了风声,窃窃私语如同细密的潮水蔓延开来。

“真的是沈清昼?他居然会来?”

“完了,我昨晚通宵赶的图,现在看简直像狗爬…”

“听说他上次在研究生答辩现场,直接问得一个学长当场掉眼泪…”

“何止!我学姐在他工作室实习过一周,回来瘦了五斤,说压力大到天天做噩梦,梦里全是沈清昼那张冷脸和‘重做’两个字…”

“嘘!来了来了!”

所有的议论声瞬间消失,空气仿佛凝固了。教室门口的光线被一道挺拔的身影挡住。徐教授走了进来,他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全场时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审视感。学生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教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和调整呼吸的声音,紧张的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

徐教授走到讲台中央,目光在台下逡巡,最后落在苏晚意…或者说,落在她面前摊开的那本米白色笔记本上。他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似乎注意到了封面上那块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形状不规则的深褐色污渍。苏晚意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下意识地将笔记本往里收了收,指尖冰凉。她能感觉到那目光带着审视的重量落在污渍上,停留了足足有两三秒。那短暂的时间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像凌迟。

徐教授终于移开了目光,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青藤杯’的重要性,无需我再赘述。它是你们叩响行业大门的第一块试金石。今天,我们进行初步概念方向的筛选。我强调两点:第一,专业性。设计不是涂鸦,每一根线条,每一个构思,都要有逻辑支撑,经得起推敲。第二,”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带着一种沉重的压力,“态度。细节决定成败。一个连自己工具和思路都无法保持整洁清晰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能驾驭复杂的项目。”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雨点,精准地砸在苏晚意的心上。她低下头,死死盯着笔记本封面上那块丑陋的咖啡渍,在徐教授“专业性”和“态度”的训诫下,这污点仿佛被无限放大,成了她懒惰、粗心、不专业的铁证。脸颊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一直烧到耳根。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稀薄起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痛。她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徐教授,更不敢想象,当她的名字被点到,当她不得不拿着这本带着污损、象征着“态度不端”的笔记本上台简述她那还稚嫩粗糙的构思时,会面临怎样冰冷的审视和否定。

“好了,” 徐教授的声音打断了她混乱的思绪,也带来一丝短暂的喘息,“在开始之前,我先宣布一个消息。为了提升这次校内选拔的专业性和含金量,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一位重量级的特邀评委,他将全程参与后续的指导和评审工作。这位评委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就,在你们这个年纪,堪称传奇。”

投影仪启动,一道冷白的光束打在幕布上。一张清晰的照片缓缓呈现。照片上的男人穿着剪裁精良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如松。他看起来非常年轻,面容是极其清俊的,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利落分明。然而,最摄人心魄的是他那双眼睛。隔着屏幕,那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带着一种无机质般的冷冽和审视,如同精密仪器在扫描一件物品,毫无温度,锐利得能剥开一切浮华的伪装。那是一种置身事外、俯瞰众生的疏离感。照片下方,浮现出简洁却极具分量的介绍:

沈清昼

清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作品荣获:AIA国际青年建筑师奖、RIBA国际杰出建筑奖…

后面是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望而生畏的国际顶级奖项名称。

教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倒抽冷气声。尽管早有猜测,但当传说中的人物以如此直观、如此具有压迫感的方式出现在眼前时,震撼依旧无以复加。那张照片散发出的气场,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寒意和压力。那双冰冷的眼睛,似乎正穿透幕布,审视着教室里每一个心怀忐忑的灵魂。

苏晚意怔怔地望着幕布上那张清俊却冰冷的脸。咖啡渍带来的羞耻和徐教授话语的鞭策尚未散去,新的、更庞大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无声无息地漫涌上来,瞬间淹没了她。在这个男人面前,在那些沉甸甸的奖项光环之下,她,连同她那本带着污点的笔记本,还有那些在熬夜困顿中挤出来的、此刻显得无比幼稚单薄的设计想法,渺小得如同尘埃。

她下意识地,将怀中那本带着顽固咖啡渍的米白色笔记本,抱得更紧了些。冰冷的触感透过薄薄的封面传来,而幕布上,沈清昼那双毫无温度的眼眸,正俯瞰着这一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