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百零一章

云阳,长公主府。

傍晚时分,元睿从城外练兵归来,元曦和陆瞻正在书房内等候。

一进门,元睿就道:“阿姐,我回来的路上见有流民涌入,都是从新息来的,他们说新息被围了。”

“没错,我方才也收到消息了。”

“可哪来的军队?北狄只剩一个巫阳,去年三月他纠集旧部又犯边境,被我在草原上追了半个月,几乎全军覆没,他领着几百个残兵败将,早就逃之夭夭了,怎么还敢再来?”

“若只有那点人,他自然不敢围困新息,新息有三万守军。可据我收到的消息,对方起码有五万人马。巫阳带的兵,战斗力非安逸惯了的新息守军可比,他们毫无胜算。”

“五万?巫阳从哪儿变出来的这么多人?”

元曦摇头。

陆瞻道:“新息与和昌相连,据广凉也不过百里,当务之急是要解新息之困,否则新息一旦落入巫阳手中,他占据地利,绝不会只图一个新息。”

“他若是以新息为据,再取广凉和昌,经平洲邺城,便可直抵大魏腹地。”

“广凉、和昌、新息,三地驻守兵力加起来也有七万,只是另外两地的驻军也不可能全派往新息,何况先前广凉遇险,新息驻守不出,如今广凉和昌二地未必会愿意出兵。”

元睿抚了抚腰间长剑上的剑穗,道:“先前一战后,朝廷拒不相助,广凉和昌二地守将都已投效,若要他们出兵应当不难,可我担心的是巫阳会不会还有别的后手。”

“你是怕他不止这五万人,佯攻新息只是声东击西之计?”

“未必没有这种可能。”

陆瞻忽然道:“新息守将既然是天子的人,应当不会天真地只指望着我们出兵,军报应当很快会送至盛京,天子手上可用的兵并不多,若再弃新息,无异于自断臂膀。”

元曦摇头:“新息距盛京太远,这三万驻军虽然听他号令,但盛京若是出了什么事,远水解不了近渴,对元玟来说,要救新息得不偿失。”

元睿接着道:“说不定他正打着借巫阳的手除掉我们的主意,我不会不顾广凉和昌,他巴不得巫阳直接攻打边城,用几座城池换我死在边关。”

“郡王若是能狠下心来,就可不入此局,您的嫡系都在云阳,广凉和昌的百姓也可以安排提前撤出,这样一来,元玟再多谋算都只能落空。”

元睿并未因这话动怒,反而爽朗一笑道:“先生不必以此话来试探我,我不会弃城而逃,无论是广凉和昌还是新息,我都不会拱手让人。就凭一个巫阳也敢犯我大魏疆土,痴人说梦。”

他说罢站起身来,朝元曦抱剑道:“阿姐,我即刻整军出发,驰援新息,这一次,定当将那巫阳的头颅斩下,祭我父军旗。”

陆瞻起身笑着敛袖拱手拜道:“方才是我小人之心了,祝郡王此去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元曦上前几步,抬头看着元睿:“你打算带多少人?”

“两万。广凉和昌的守军先不动,免得对方另有图谋,云霄军也不能动,他们得留着对付元玟。”

忽然,书房门被敲响三下,元曦唤了声“进”,竹苓推门进来道:“殿下,萧将军来了。”

几人面面相觑。

“快请。”

元睿一笑:“阿姐你信不信,他绝对是来跟我争这次领兵机会的。”

这话倒是料准了,果然萧海晏一进门就直接请缨,要带兵去新息。

元睿当即拒绝了。

“你就留在云阳,我方才已经和阿姐商量好了,我去。”

萧海晏难得见到元曦,但此时顾不上别的,他一听元睿的话便知自己来迟了,立即道:“不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还当你是什么身份?敌军身份未明实力莫测,你贸然前去,万一出了什么事让我们怎么办?”

“我是主帅,本该身先士卒,何况这场仗并不难打,我对付巫阳有经验。”

“你更是我们的主君!既然不难,你跟我争什么?”

“行了,抢着送死么?”元曦喝止了二人的争执,“明瑜带三万人去新息,海晏,我另有任务给你。”

“殿下吩咐。”

“巫阳若只靠这五万人,没必要在此时去打新息,周围都是大魏的城池和驻军,就算攻下来了他也守不住。他不是蠢人,既然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缘由,你带人暗中摸查一遍边城,看看到底是谁在帮他。”

二人都领了命,元睿急着点兵,率先转身离开,萧海晏迟疑着没动。

陆瞻抬眸一扫,识趣地也离开了。

元曦见他甲胄未卸,知他是匆匆赶来,便一指对面道:“坐罢。”

萧海晏没坐,道:“我还得回军营,就不坐了,你的伤怎么样了?我先前问明瑜,他说你伤得极重,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

他早就想来看看她了,可是他第一次同明瑜一起去江夏王府要人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好像没有机会了。

这些日子忙着练兵,但就在云阳城外,也不至于忙到连入城的时间都没有。

他只是、只有有些胆怯。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么。

但今日亲眼看见她站在面前,他还是想跟她多说几句话。

哪怕只是朋友间的问候也好。

元曦无奈摇头:“你别听明瑜胡说,哪有那么严重,这都过了大半年了,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倒是你,先前在战场上可有受伤?”

“没事,我自幼长在军营,没那么容易受伤的。”

“那就好,不管怎么样,都要先保重好自己的安危。”元曦忽然想起一事,有些犹豫要不要说。

萧海晏一直关注着她,自然看出来了,便问:“怎么了?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好直说么?”

“先前我在盛京时,崔夫人来找过我。”

萧海晏不解:“我娘?她找你做什么?不会是想让你劝我回盛京罢?”

见他神情疑惑不似作伪,元曦便知正如自己当初猜测那样,崔夫人的联姻之事是瞒着萧海晏的,大概是想等她点了头再通知萧海晏,她也知道若提前说了,萧海晏绝不会答应。

元曦心中莫名有些酸涩。

她都没替萧海晏做过些什么,至少远远比不上这些年他为她做的。

可情之一字,只能属一人。

于是她只是摇头道:“那倒没有,她向来最支持你,又怎么会阻拦你呢。她不过是念叨着你每次寄回去的家书都只有寥寥数句,担忧你是否平安,所以特意去问我有没有你的消息。”

萧海晏沉默了片刻,才道:“是我不孝,还让我娘替我担心。我等会儿就再写封家书,好好安她的心。”

元曦点头。

“阿曦。”萧海晏忽然唤了一句。

“你说。”

“你是不是、你和纪世子,不对,现在是江夏王了,你是不是喜欢他?”

萧海晏一直在边关,对盛京城中流传过好一阵的她和纪止的八卦毫不知情。

只是那日纪止的强硬,竹苓细辛的沉默和明瑜的退让,都让他敏锐地察觉了什么。

明瑜怎么可能当真将姐姐托付给一个毫无交情的藩王世子呢?

必然是他知道,若是他姐姐醒着,也会同意这么做。

元曦本来还不知如何跟他说此事,没想到他先问了。

于是她顺势承认道:“不错,我喜欢纪止,我们也约定好了,将来会成婚。”

她没有提起萧海晏对她的心思,话说到此他自然明白。

萧海晏垂眼,牵动着嘴角露出一个笑来:“那很好,你放心罢,一定会的。等解决元玟之后,你就再也不用有所顾忌了。”

元曦想起崔心若,有心想说些什么,又觉得缘分二字讲究的是因缘际会,自己此时提及反而不妥。

她也实在没办法在萧海晏这样的神情里,劝他放下,另觅所爱。

于是元曦只说:“我知道,海晏,这些年谢谢你,在皇觉寺时也是,后来这么多年也是。”

萧海晏的目光终于再度抬起,回到她脸上。

其实这么多年,她看他的眼神从未变过,有好友间的亲近,但始终没有情人间的亲昵。

他突然咧唇一笑,偏头轻敲了一下她的额头,从怀中掏出个布袋扔进她怀里,道:“跟我还客气什么,领了长公主殿下的命令,末将这便要去执行军务了,告退。”说完转身快步离开了书房。

元曦脸上的笑意慢慢收了个干净,她打开布袋,里面是剥好的一袋糖炒栗子。

————

正如先前所料,元玟收到消息后,不仅以盛京守军不可轻易调动为由拒绝出兵,甚至断了边境三城的粮草补给。

而元睿那边,他们轻易击退了巫阳的三次进攻,但这令元睿更觉得不对劲,巫阳的实力绝不可能如此容易就被击退,对方或许是有更大的谋划。

果然,在三攻新息不下后,巫阳的人马转头出现在了和昌,和昌守军一早便接到了元睿通知他们备战的吩咐,有了准备,巫阳再度败兵撤退,紧跟着同样的戏码两天后在广凉上演。

数次下来,双方兵马虽有折损但并不多,可巫阳仿佛打定了主意要以这种方式消耗他们。

众人都回过味来,有五万兵马在外,盛京又拒绝出兵断了粮草补给,一旦粮草供应跟不上,他们就会被困死。

不管再怎么骂巫阳奸诈无赖,战事都由此陷入了僵持。

而萧海晏巡查边境,竟真让他查到了些东西。

数月前围困元睿的是西临军不假,可后来追杀元曦和华阳长公主的,是新息守军伪装而成的西临军,受了元玟的密令,要除“奸佞”。

除了新息守军,元玟甚至不惜从盛京又暗中调来五百亲卫。

这些人都是真正忠于他的心腹。

当时要了华阳长公主命的那支暗箭,就是元玟的亲卫暗中所发。

只可惜当时华阳长公主离世,元曦重伤昏迷,元睿悲伤之余一心投入战事,没顾及上此处。

当日被纪止的人抓到的都是新息的士兵,他们只是受主将之令,其实连自己要杀的人到底是谁都不知,而那些亲卫军早早就在一击得手之后趁乱潜逃了。

也是因当时的损耗,新息如今的守军才会莫名少了许多。

又一笔血账记在了元玟头上。

等到清算那日,她定要元玟,血债血偿。

一转眼便是数月。

这一年的冬,在肃杀气氛中悄悄来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