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假

第二天上午,古代文学史的课铃照常响起。

这门课的授课老师赵教授,是中文系的一块活招牌。

年过五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副金丝眼镜,以严谨古板、不近人情著称。

他曾因一项先秦文献考据研究拿过国家级学术奖项,在专业领域内说一不二。

赵教授抱着教案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整个阶梯教室瞬间鸦雀无声。

他没有立刻开始讲课,而是扶了扶眼镜,沉声道:“说个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那个‘敦煌遗书残卷数字化’项目,面向全国高校征集人才,我们学校也收到了通知。这项目意义重大,难度也极高,我们系只有一个推荐名额。”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赵教授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前排一个男生身上,语气里带上一丝赞许:“经过综合考量,我已经内定推选研二的陈思远同学。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两篇关于写本学的论文,基础很扎实。希望他能为我们系争光。”

“哗——”

热烈的掌声瞬间爆发。

陈思远站起身,微微躬身致意,脸上是掩不住的自负与得意。

他享受着众人的瞩目,感觉这个名额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掌声中,只有苏念毫无反应。

她依旧低着头,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只是在专心致志地补充着刚才赵教授课件上一处关于《山海经》版本源流的疏漏。

下课后,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涌出教室,还在兴奋地讨论着这个项目。

苏念不紧不慢地收拾好书本,没有回宿舍,而是拐进了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她在一台电脑前坐下,熟练地登录学校官网,点开那条公告,拉到最底部的公开报名通道。

填写姓名、学号、专业。

上传附件——就是昨晚那份随手写下的补全文本。

点击提交。

屏幕上弹出一个确认框:“提交成功!您是目前本校唯一提交申请的本科生。”

苏念关掉页面,起身离开,像完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她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小的举动,不到半小时就在系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陈思远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从导师助理那里得知了消息。

一个本科生,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本科生,居然敢和他抢这个项目?

这在他看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他怒气冲冲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拦住了正准备回宿舍的苏念。

“苏念是吧?”陈思远双臂环胸,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神里满是轻蔑,“我听说,你也报名了古籍中心的项目?”

苏念抬眼,平静地点点头:“嗯。”

“呵。”陈思远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一声,“你知道什么叫‘残卷缀合’吗?你懂什么叫版本校勘学吗?别以为在网上看了几篇科普文章,就觉得自己也行了。这种级别的项目,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过家家。”

他身边的几个研究生也跟着附和:

“思远哥说得对,小学妹,别凑热闹了,这水太深了。”

“就是,别到时候初审都过不了,白白浪费评委老师的时间。”

面对一群人的冷嘲热讽,苏念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我只是按流程报名。”

她的平静,在陈思远看来,就是一种不自量力的愚蠢。

他被彻底激怒了,上前一步逼近她,声音压低了,却更显刻薄:“按流程?行啊,我等着看你怎么过初审。到时候丢了人,别怪师兄没提醒你。”

说完,他厌恶地扫了她一眼,转身离去时,又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阴阳怪气地补了一句:“也就长得还算干净,想靠脸去博同情分吗?”

这句话,像一根淬了毒的针。

苏念的眉头终于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而这淬毒的尾音,恰好飘进不远处一间刚打开门的实验室里。

陆屿深穿着白色的实验服从里面走出来,他手上还拿着一份数据报告,脚步却在听到那半句话时,蓦地停住。

他抬起眼,冷冽的目光落在陈思远逐渐远去的背影上,瞳孔里像结了一层薄冰。

他盯着那个背影看了足足两秒,然后面无表情地转身,迈开长腿,径直走向了与宿舍相反的行政楼方向。

他走进了中文系的教师办公室。

五分钟后,陆屿深从办公室出来,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一串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电子材料编号,被发送到了一个加密邮箱。

当天下午,远在京城的国家古籍中心服务器,收到了一份经过三重加密的匿名压缩包。

解压后,里面是三项内容:

一、敦煌残卷原始扫描图的超分辨率增强版,图像细节清晰度提升了三百倍。

二、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古文字形自动匹配算法模型,能够秒速比对上万个文字残片。

三、一组针对此次征集样卷的文本标注建议,详细列出了几处可能的关联文献出处。

文件的署名,只有一个代号。

Observer_07。

三天后,初审结果在学校官网公示。

八名入围者,来自全国各大顶尖高校的博士、硕士,名字个个如雷贯耳。

而在这份金光闪闪的名单末尾,一个名字显得格格不入——

苏念,A大,汉语言文学,本科。

她不仅入围了,还是唯一一个入围的本科生。

而此前被所有人看好的陈思远,赫然落选。

消息一出,校园论坛瞬间爆炸。

【卧槽!什么情况?陈思远被刷了,一个本科生进去了?】

【这苏念谁啊?

有人扒出她过往成绩了,绩点3.2,平平无奇,没有任何科研竞赛经历,三好学生都没拿过。】

【笑死,这背后没故事我把键盘吃了!绝对是内幕交易吧?】

【该不会是那个赵教授……不对啊,赵教授最看重陈思远了,不可能帮她。

难道是用了什么别的关系?】

质疑声、嘲讽声、阴谋论甚嚣尘上。

苏念的名字,第一次以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方式,成了全校的焦点。

赵教授看到结果时,气得差点把保温杯摔在地上。

他最得意的门生落选,一个他印象里连课堂发言都说不利索的普通女生却入围了,这简直是在打他的脸,更是在玷污学术的严肃性!

他立刻一个电话打到苏念的手机上,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厉:“苏念,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办公室里,气氛冷得像冰窖。

赵教授将一沓打印出来的论坛帖子摔在桌上,脸色铁青地盯着她:“说吧,你提交的内容,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如炬:“那份补全文本,对《道藏》辑佚篇目的引用和版本考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绝不是一个本科生能做出的水平。请你诚实地说明它的来源!”

逼问,怀疑,以及不加掩饰的鄙夷。

换做任何一个学生,恐怕早已吓得手足无措。

苏念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她没有急着辩解,只是轻声问:“教授,能借您的电脑用一下吗?”

赵教授一愣,皱着眉,但还是把笔记本电脑转了过去。

苏念坐下,没有去看自己提交过的那份样卷,而是直接在古籍中心的官网上,点开了另一份作为学术资料公开的高清残卷图。

那是一张比样卷更复杂、字迹更潦草的文本。

在赵教授审视的目光中,苏念的手指开始在键盘上敲击。

她没有用任何检索工具,完全是凭借肉眼和大脑。

一行行断裂的文本,在她手下被迅速地进行语义衔接;一个个模糊的字形,被她精准地溯源到不同朝代的写本风格;一段段看似无关的注疏,被她从浩如烟海的记忆中找出关联,进行版本溯源。

十五分钟。

仅仅十五分钟,一篇完整的、逻辑通顺的释读文本就出现在屏幕上。

做完这一切,她还将鼠标移动到其中一个字上,轻声说:“教授,我认为前人对这个字的误释,导致了整个段落的理解偏差。他们一直认为是通假字的‘假’,但从上下文的声韵和写本习惯来看,这里应该是它的本字‘叚’,作‘借用’解。”

赵教授的瞳孔,在听到“?”字时,猛然收缩!

他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因为这个关于“叚”和“假”的辨析,正是他昨晚熬夜翻阅了十几篇论文,刚刚才得出的最新修订观点,甚至还没来得及写进自己的手稿!

她是怎么知道的?

不,她不是知道。

她是在他面前,用十五分钟的时间,独立推演出了一个顶尖学者需要一周才能论证的结论!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赵教授看着屏幕上那个清晰的“叚”字,再看看眼前这个神情淡然的女生,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巨大的震惊。

就在这凝固的气氛中,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赵教授下意识地接起,听筒里传来古籍中心项目负责人的声音,语气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老赵!你们学校怎么回事啊?还藏着这种大神不让我们知道?”

赵教授一头雾水:“什么大神?”

“就是那个叫Observer_07的匿名提交者!他发来的那套算法模型,简直是神器!我们用它复核了一遍所有初审材料,精准度高达98.6%!这水平,直接可以进华为了!”

对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我们查了一下技术特征和来源IP,发现这份报告,与你们学校计算机系,陆屿深名下的那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IP高度吻合。”

“陆屿深?”赵教授愕然。

“对!所以我们决定,将这位Observer_07直接纳入我们的正式协作团队,负责技术支持!”电话那头的人感慨万千,“一个能做出这种算法的天才,一个能徒手补全残卷的天才,都出在你们学校……老赵,你们学校,真是藏龙卧虎啊。”

“嘟——”

电话挂断。

赵教授握着话筒,僵在原地。

他缓缓转过头,再次看向苏念。

女孩安静地站在那里,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她那张原本被他视为“普通”的脸,此刻看起来竟有些深不可测。

计算机系的陆屿深……中文系的苏念……

一个算法大神,一个文献大神……

那半杯温水……走廊里的维护……

无数个看似无关的碎片,在赵教授的脑海中疯狂碰撞、拼接,最终汇成了一个让他瞠目结舌的答案。

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幕交易。

那是两个不同领域里的顶尖天才,一场外人根本无法看懂的……强强联合。

办公室里的沉默被打破了,赵教授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干涩无比。

而苏念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心思已经飘到了中午的午饭。

这几天被项目的事一折腾,她倒是有些想念食堂三楼那家素面了。

算了,我感觉女主属于佛系点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真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