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七夕佳节,定是良夜可欢罢

七月初十,暑气未消,薄云低压,树上蝉声断续,一日比一日沉重。

此日灵萍本将前来近我宅中留宿,卯初便遣人送信,道政务不多,望未正一过便能至府。

林枫收信时,神情温软,指尖摩挲着纸末落款的“萍儿”,心头像洒了捧清泉,连近日来反复不止的呕吐与心口刺痛,也仿佛轻缓了些。

可这份微妙而短暂的宁静,却在午后被打破。

巳末,日光正烈,林枫下朝甫归未久,方歇于书室,外头便有侍仆禀道:“弘农杨氏杨稷求见。”

林枫略觉讶异,眉心微蹙。

弘农杨氏乃世家望族,又以选侍得宠,在朝中颇有声势,然素来与他交集不多,此番突至,必有来意。

林枫素衣外披上一件玉色薄袍,只略整仪容,便出东厅见客。

来者是一名中年文士,着青衫,举止沉稳,未及会面已恭恭敬敬行礼,言语周正得体,脸上带着一派温文尔雅的笑意。

她寒暄数句,尽是陛下勤政、秦王劳苦、天下大安之类的套话,水波不兴。

林枫耐着性子应付,眼角余光扫过窗外晷影,暗自掐算灵萍来府的时辰。

杨稷忽话锋一转,脸色略凝,正色陈情:“杨靖蒙陛下赐封为承礼郎,恩泽深重,不料近日书信传至,家主竟伏案痛哭——承礼自入选侍君之列,日日恭候于后宫,却未得召见一面。”

林枫指尖顿了顿,轻轻皱眉,却未作答。

杨稷又道:“陛下英明,素以勤政为念,天下皆知。但……后宫之事,亦关国本。”

她默然片刻,眼神微动,试探地望向林枫:“殿下为陛下亲信重臣,深得倚赖,若殿下适时劝谏,陛下或许能……转念一二。”

林枫静静听着,面无表情。

窗外光影斑驳,一缕蝉鸣隔着竹帘传来,更显沉默之重。

他微垂眼睫,声音淡淡:“此乃宫闱私论,臣子不便置喙。”

杨稷眸中一闪,似欲再言,却终是叹息未语,起身再拜,告退时仍满面温婉,行礼如仪。

林枫送至廊下,回东厅方唤侍仆撤茶,尚未坐定,帘外又禀:“陈郡谢氏谢崇求见。”

他手中搁笔微颤,心中泛起不祥之感,唇边浮起一丝讥讽的冷笑,沉声道:“请。”

果不其然。

来人比杨稷年轻几岁,着墨色直裾,神情肃然,开口便道:“陈郡谢氏谢崇,奉家主之命,前来拜谒秦王殿下。”

林枫稍稍起身还礼:“谢郎有礼。”

“陛下龙颜威重,素来睿明。然六宫空置,诸侍虚待,实为朝野所议。”谢崇语气辞令,几乎与杨稷无二,只是多添一层软语劝说之意。

他面色斯文,话语轻缓,三言两语之间,却将帝尊频繁出入近我宅之事,含而不宣地提了一句:“近日朝中多有风言风语,言陛下政事之暇,屡屡至秦王府上。殿下实为陛下所最倚重。”

他声音微顿,语气沉稳:“殿下心怀社稷,若能代为进言,必可定后宫之本,解外朝之议。”

林枫背脊一僵,面色未变,杯中清茶仿佛瞬间变得苦涩。

他强压下心绪,竭力维持镇定,缓声道:“此事既关宫闱,更应恪守礼度,臣位在外,不敢僭越。谢氏向以端方持重,既有所忧,不若自向陛下进言。”

谢崇嘴角微抽,拱手道:“殿下赐言,谢氏感佩。殿下之正,定能感动圣心。”

言罢他便起身告辞,神情冷静有礼,不露丝毫破绽。

林枫垂眸不语,直待对方脚步远去,方缓缓起身,背负双手立于窗前,望着庭中修竹微晃,心下如覆寒霜。

谢氏之言,虽未明指,却句句带刺,分明在说他挟宠而专,致使六宫寂冷。

他知,这已非窃言耳语,而是风声已起,旋涡将至。

林枫正待吩咐人关门谢客,却又听侍仆慌道:“清河崔氏崔延求见,言与殿下有紧要之事。”

他心中已有预感,目光如霜,手指在袖中轻敲几下,终究还是道:“请。”

片刻,一位老者步入东厅,鬓发花白,衣着朴素,气质沉凝,眼神锋利。

崔延先寒暄数语,礼数周全,言辞虽谦,却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凌厉气势。

林枫淡淡看他,未作应答。

崔延不多绕弯,言辞更为老练而婉转:“崔端卿年幼,忝列侍位,未得陛下召见,不由惴惴。家主心忧子弟之安,特遣仆前来相询。陛下圣明,自有安排,然朝臣皆望六宫充盈、储嗣有继,若再延宕,只恐风言所至……”

林枫已听得疲惫,身心俱寒,目光沉沉,未发一言。

崔延沉稳道:“陛下后宫长虚不纳,终非社稷之福。若殿下能劝谏陛下,令朝纲得序,宫闱归律,亦是天下之幸。”

林枫强忍胸口烦闷,唇角微弯,笑意不达眼底,语调平淡如水:“宫闱之事,自有圣断。”

崔延轻轻颔首,道:“殿下谨慎,仆理解。”

他缓缓起身,似已知无可多言,便转身而去。

走至廊口,崔延忽而停步,头也不回,低低一笑,带着几分讥讽:“七夕佳节,殿下夜游街市,花灯烛火之间,定是良夜可欢罢?”

言罢,他袖袍翻转,扬长而去。

林枫脸色骤变,刹那间失血般苍白,仿佛被人迎面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猛然站起,长袍衣角疾扬,惊动案上灯火一晃,油焰轻颤,却未能唤回林枫恍然失措的神魂。

那一笑,那一句“七夕街市,良夜可欢”,语调平静,实则如针如刀。清河崔氏之人临走前话中未明之威胁与试探,似利箭穿心,实实在在击中他心中最隐秘的恐惧。

林枫悚然而惊,浑身猛地发冷,仿佛有股冰流自脊背直冲脑际。

他的喉头像被什么死死卡住了,只能怔怔站在原地,脑中一团乱麻。

他与灵萍之间,不止是男女之情,更是牵动整个朝局权衡的微妙支点。

世家望族接连来访,皆表恭谨,实则俱怀深意,话语或曲或直,意图却无二——

围绕“六宫空置”、“后嗣未定”、“宠倚秦王”三处发难,借侍君虚待之名,行探帝心之实,步步紧逼,将矛头直指灵萍。

她年纪尚轻,登临大位不过三年,虽励精图治,铁腕不逊先帝,但朝堂之上,权臣环伺,旧贵桀骜,世家重臣恃名而骄。

林枫望着紧闭的门扉,胸中如被压上千钧之重,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惊惧与慌乱,仿佛有无形的铁网,自四面八方朝他与灵萍收拢而来。

他心神似雪中惊鹿,脑中转过千百个念头,皆是世家如何攻讦、权臣如何发难、百官如何议论……

这些时日,每一分缱绻缠绵,每一寸情深意笃,若真成了朝野众口的把柄,成了她“失德”与“误国”之证——

陛下……陛下又该如何自处?

他不敢想。

林枫眉头深蹙,指节紧攥,连掌心都沁出冷汗来,握着衣襟的手微微发颤。

他心口似被一方大石碾压着,闷得几乎喘不过气,呼吸急促,气息紊乱,胸腔一起一伏。

林枫身子本就虚弱,此刻心神交煎,一阵刺痛自小腹隐隐翻起,像是胎气受到惊扰,内息再度紊乱。

他扶着案几勉力站稳,却感脚步虚浮如烟,额头滚下滴滴冷汗,迅速濡湿鬓发,脊背湿透,贴着中衣冰凉一片。

侍仆依着时辰,端来炉上温着的野菜羹,汤盏中尚泛着丝丝热气。

林枫略侧目,那羹的清香在鼻息间化为一阵涩然,顿时胸中烦恶翻涌,唇角泛起微微苦意,忍不住偏头干呕,却只吐出几口酸水。

他眉头轻蹙,一口未食,轻摆衣袖,声音微哑:“撤了。”

语气淡淡,带着一丝压抑的郁气。

侍仆战战兢兢退下。

杏二闻讯,带着药箱与帕巾急匆匆赶来,神色凝重地半跪于林枫膝前请脉。

他指尖触及脉门瞬间便神色一敛,眉头渐渐皱紧,抬眸时神情极为难看,沉声道:“殿下莫要伤神……胎元本虚,心神扰乱,脉象浮散,若再耗损,恐有不测。”

林枫轻轻闭了闭眼,面上没什么表情,只道:“我无事。”

他声音虚弱,眼底却沉静如潭,仿佛压下了所有情绪。

杏二知劝不得,便伏案疾书,飞快写下一纸安胎宁神的方子,吩咐杏三即刻熬制,又叮嘱再煎得温润些、清甜些,以缓林枫心中烦苦。

不多时,杏三端来药盏,细瓷微烫,药香沉沉。

林枫接过,面前雾气蒸腾,尚未入喉,胃中已然泛酸。他握着药盏的指节微微发颤,半晌未动。

“殿下,药须趁热……”杏三小心出声。

林枫缓缓将药盏放下,低声道:“我喝不下。”

他语气平和,却仿佛隔了万重波涛,带着深重的疲惫与抗拒。

杏二、杏三对视一眼,跪在一侧苦劝:“殿下……再不服药,只恐……”

林枫却已陷入思绪旋涡中无法自拔,再顾不得这些。

他倚着雕窗,目光凝滞地望着庭院中的兰花,凉风拂面,恍如未觉。

林枫脑中反复翻滚回荡着杨氏之问、谢氏之言、崔氏之笑,一遍又一遍推演,想着若他劝灵萍广临后宫,是否会平息众议,又想着若灵萍拒不采纳,朝堂之上是否会掀起波澜。

每一重设想,皆是刀山火海。

而他心底最怕的,从不是自己被贬、被斥、被毁清誉。

是她。

是灵萍。

他想不出该如何化解流言、安定朝纲,也不知该如何对灵萍开口——

他怎能再让她为自己受半分牵连?

他想得太久,额上汗珠未干,双眼却愈发深陷,眉头皱得死紧。

感谢收藏的小天使~

长假没能日更,感谢点击的朋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七夕佳节,定是良夜可欢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