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踉跄的走出了承明殿。
“父亲,父亲。”沈秋瑾见沈傲状态不对,急忙上前搀扶。
“陛下与父亲说了什么,怎么见父亲倍感交瘁。”沈秋瑾焦急的询问着。
“无碍,瑾儿,那宫承呢?”沈傲环视着周围,发现并无宫承的身影。
“爹,您可别提那家伙,没有半分靠谱…”沈秋瑾不停的吐槽着,搀扶着沈傲上了马车。
而另一处,听竹也领了命,前往边关调查。
“王爷,那威远侯擅自回京,陛下为何非但没有处罚,反而召您进宫去陪他的千金,属下想不通。”
“倘若这沈傲回京,就是陛下授意呢?”宫承把玩着手中的木头小人,眉毛微翘,不紧不慢,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暮色朦胧,晩市也渐渐也热闹了起来,沈秋瑾叼着一根糖葫芦,悠然自得的在街上溜达,每个摊贩面前的小玩意儿都十分夺目。
毕竟边关苦寒,常年风沙弥漫,哪里见得如此精致的小物件。
沈秋瑾走到一个满是首饰的摊位,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簪子,耳环及手饰,沈秋瑾目不转睛的看着摊上一支素银簪,线条利落,唯有末端微微卷起如云纹,简约却不失风骨。
她看出了神,连身后何时站了人都没察觉。
“原来沈小姐也喜欢这些。”
沈秋瑾见人说话才反应过来,她转身见宫承手里摇着折扇,一身从容之态,戏谑的笑着。
宫承示意听风。摊贩收了银钱,将银簪包好递给了宫承。
“既然沈小姐喜欢,那便赠予沈小姐。”宫承伸手想将簪子递给她,却被她阻止:“王爷,如此贵重之物,臣女不敢受用,请王爷收回。”
“不知王爷为何会出现于此?”沈秋瑾紧忙调转了话题。
“本王自是来找乐趣呀~”
外面流传的浪荡公子范立马就在宫承身上体现了,他摇了两下折扇,鬓丝微垂,风尘姿态尽显。
“那臣女便不打扰王爷雅兴,先告退了。”沈秋瑾躬身作揖,转身便要离开。
“沈小姐。”
宫承收了折扇,躬身凑向前,此时宫承的脸距离沈秋瑾的脸仅一拳之隔,他能很清晰的感受到沈秋瑾紧凑的呼吸。
“沈小姐,为何见到本王就如此想离开,本王难不成会吃人,嗯?”宫承压了压嗓音,声线变得十分温柔,嘴角的笑意从未停下过。
“王爷,臣女不知王爷何意?”
宫承将脸侧至她的耳旁,轻声细语道:“沈小姐难道不想知道,陛下为何会召威远侯回京?”
此时的氛围竟有些许微妙,虽然这街上熙熙攘攘,但此刻却仿佛只剩他们,看着沈秋瑾逐渐泛红的脸颊,宫承一撇轻笑。
“王爷怎的对我沈家的事如此关心?”沈秋瑾反将一军,突然凑向前,面对宫承的招数,似乎已经可以临危不乱了。
“我虽初次入京,却也听说,王爷可不是如此关心政事的人。”沈秋瑾拍了拍手,有意无意的试探着。
“莫非王爷并非传闻说的那样?”沈秋瑾注视着宫承,眼神充满了质疑,眼神中的犀利仿佛下一秒就能杀死这个人。
“沈姑娘说笑了,我们王爷只想过随之淡然的生活,朝廷中的勾心斗角是半分都不想沾染的。”听风连忙替宫承解释。
“沈小姐多虑了,本王只是好奇,好奇而已。”
宫承手摇折扇带着那不怀好意的笑,是啊,以宫承此刻风流的模样,也很难将他与老谋深算联想到一起。
“不过既然你我相识,本王还是善意的提醒你,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宫佑这只发疯的老虎,咬起人来可疼可疼。”
“那就谢王爷的善意提醒了。”
宫承看着沈秋瑾离开的身影,又看了看手中的银簪,笑语道:“本王还是从未见过如此有个性的女子。”
“王爷,您别怪在下多嘴,我看您以后还是收敛点,有时候太过风流也不一定是好事,方才就差点被沈姑娘发现。”听风毫不客气的吐槽着。
“本王刚刚演技很拙劣吗?”
听风不语,只是一味的点头。
“算了,回府。”
次日,沈秋瑾早早的就起来晨练,红缨枪在她的手里已经使用的出神入化。
“瑾儿。”
沈秋瑾见沈傲前来,收起了枪,一路小跑至沈傲身边,脱离了战场,她也可以是个活泼开朗的闺阁女儿。
“父亲怎么到女儿院里来了?”沈秋瑾挽着沈傲的手臂,撒娇似的看着沈傲。
“为父过来看看我们瑾儿如今武功有没有退步啊。”
“父亲,您请。”
沈秋瑾将沈傲请至堂椅落座,从侍卫手中接过了红缨枪,手腕一抖,红缨枪便如蛟龙出海,乘风而去,她足下生根,腰肢却如柳絮般柔韧。长枪在这份柔韧的驱动下,刚猛与灵巧并存。
她旋身一跃,手中长枪借下坠之势犹如一道银雷,悍然劈落!
“好,瑾儿的沈家枪真是使得一把好手,为父放心了。”沈傲捋了捋胡须,开怀大笑道。
“谢父亲夸奖!父亲,女儿陪您去用膳。”
“好!”
膳厅内,丫鬟早已备好了膳食。
“哇,这么丰盛?”沈秋瑾一边感叹一遍肆意的品尝着盘中美食。
“爹爹,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为父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说。”沈傲端起茶抿了一口,继续说道:“瑾儿如今也到了议婚的年纪,为父常年在军营中,竟也忽略了这点。”
“爹,女儿还不想嫁人,女儿自觉在家陪着您便是最好的。”
“爹老矣,百年之后,爹希望还能有一个人护着你。”
沈秋瑾听到此话,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疑问道:“爹爹正值壮年,怎的如此胡说。”
“瑾儿,你觉得宫承这孩子怎么样?”沈傲引开话题,试探性的问出了这句话。
“不靠谱,不靠谱,风尘男子,不入眼不入眼。”
“爹,你该不会……”
沈秋瑾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拒绝着说:“爹,一失足成千古恨,您万万不可糊涂决定啊。”
“为父昨日见宫承这孩子,确实沉着稳重,并非你说的那股子风尘气。”
“爹,女儿与那宫承才见过几面,如何成亲?而且这京中都传,他宫承府上可是有着几房妻妾。”沈秋瑾瞪着溜圆的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沈傲。
“圣上昨日与老夫已定下月初十成婚,圣旨想必很快就到。”
“爹,您为何如此冲动的便替女儿做下决定,女儿不嫁。”沈秋瑾气的直跺脚,转身回了闺房。
“圣旨到。”一个公公手携圣旨阔步走了进来。
来不及难过,众侍女侍卫便随沈傲叩首听旨。
沈秋瑾却蜷在角落里偷偷的看着。
“奉天承运,圣上召曰,朕承天命,抚驭寰宇,笃念亲亲之谊,尤重手足之伦。皇弟逸安王,朕之同气,温良恭俭,德才昭彰。今已及冠,宜择淑配,以固藩翰。
闻威远侯之女沈氏秋瑾,毓自名门,性秉柔嘉,容止端静,堪称金玉之质。朕深觉二人良缘天定,特赐婚配。
兹命礼部备六礼之仪,宗正司协理婚典,择下月初十于逸安王府成礼。”
“钦此。”
“侯爷,怎么不见令爱出来接旨。”送旨的公公环顾着四周,也没有见到沈秋瑾,随之无奈的说道:“罢了,那就侯爷接旨吧。”
“微臣接旨,谢圣上。”
此时逸安王府,公公也在照例宣读着圣旨,宫承亦是一样,听到圣旨的内容那一刻不由的一惊。
“王爷,接旨吧!”送旨公公躬身将圣旨递到宫承面前,嘴里还不停的奉承着:“恭贺王爷大喜,下月初十可是个好日子。”
宫承接过圣旨,并没有说什么谢恩的话,起身对送旨公公说:“辛苦公公回去转达陛下,谢陛下给本王送来的王妃,本王定会好好疼爱。”
“是,咱家告退。”
此时,听竹也已快马加鞭赶回了王府。
听竹看向宫承手中的圣旨,满心疑惑的询问道:“王爷,陛下这是?”
宫承还没来得及张口,便被听风抢先一步,他拍了拍听竹的肩膀,义正言辞的说道:“听竹,这逸安王府要有女主人了。”
“王爷?”听竹不敢相信的看着宫承。
“圣上赐婚,下月初十。”
宫承将圣旨收入大袖中,询问着听竹调查结果。
“王爷,现镇**及沈家军皆由沈傲麾下大统领无名带领,雁门关战败,我方损伤数万名将士,军中传言有人通敌叛国,沈傲也是因此回京。”
“是密诏吗?”宫承继续追问道。
“属下趁换班之际潜入了帅帐,在夹层中到找到了这个。”听竹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信中所写乃是以陛下之名,召沈傲回京,商谈战事。
“战前将将军召回,此乃大忌,一旦被敌人之晓…”宫承边说边打开了信封,看见信中的内容,他眉头一皱。
听竹看破了宫承的心思,随即问道:“王爷,可是有何不妥?”
“这字迹并非陛下亲笔。”
此话一出,听风听竹相视一瞬:“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听竹优先打破了沉默的氛围。
“看来我们得去见一个人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