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夜像一张沉默铺展的深灰画布,飞机穿行在低空云层之上,机翼下的城市仿佛洒落在人间的珠宝,星星点点,在哈德逊河沿线跳跃、蔓延、交错。
夏知遥面无表情地走在最前头,一边拉着行李,一边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页面一页页翻过。她心中涌起一阵烦躁,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步伐愈发凌厉。
刚踏出廊桥的那一刻,夏知遥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她没回头,继续一边扫着手机上十几封未读邮件,一边拨出电话,声音冷静简洁地指派安排明天下午会议的时间与流程。
她一路走着,脚步坚定地穿过人群,余光扫到程悦气喘吁吁地跟了上来,察觉到她欲言又止的神情,也看见她眼角那一抹迟疑。
“夏总……您在飞机上没休息?”程悦终于试探着问了。
夏知遥语气平稳地答:“睡了四个小时,”这句话她说得很轻,仿佛真的是无足轻重的数字:“剩下的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做策划案。”
她当然知道自己看起来有点狼狈,黑白颠倒的时差让她疲惫不堪,可她不在意。
疲惫对她来说早已是习以为常的状态,甚至某种程度上,这种身体的疲累能让她的思绪更加清晰。
她向前走着,风从玻璃门缝灌进来,空气中带着熟悉的汽油味和潮湿的雾意。那种久违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像是被遗忘已久的记忆突然苏醒。
她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边,那片黯蓝未醒的城市轮廓,天还未亮透,车灯划破道路的光轨像神经脉络在跳动。一股复杂的情绪在胸腔里翻涌,既有归来的踏实,也有时过境迁的恍惚。
而她站在这城市的边缘,像一颗终于归位的齿轮,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悄然松动了,她低声说了句:“纽约,我又回来了。”声音很轻,从心底溢出,说给另一个曾经的自己听的。那个在这里奋斗过、迷茫过、也曾满怀希望的自己。
程悦没有接话,夏知遥听见身后行李箱轻轻拉动的声音,能感受到她快步追上的默契。但她没有回头。
夏知遥低头扫了眼手机屏幕,指尖一滑,几个文件窗口迅速弹出,“模型调出来,之前那组数据再跑一遍,我记得你们更新过基础假设。”
她的语音已然发出去,语气干脆利落,不容置疑。
“还有,跟那个Chen的合作方案法务那边确认了吗?这是最后一步了,只要他们拍板,我们就有信心拿下。”
她的目光只是飞快地扫过屏幕,可大脑早已将推演逻辑排布成形,风险点、优先级、资源调度、节点对接,全都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助理程悦拖着行李箱跌跌撞撞地跟在她身后,凌晨的生物钟仍在混沌中打转。
可下一秒,她点开程悦发来的PPT,眉心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她停下脚步,站在机场出站口,耳边是拖行李箱的杂声、人群的低语,还有城市凌晨还未散尽的汽油味。她回头问:“程悦啊,汇率你写的是哪天的数据啊?”
程悦明显一愣,语气里透着不安:“……是最新的,我想着越实时越好。”
夏知遥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却依然清晰:“我们是做咨询的。你知道,咨询不是为了展示数据,而是为了帮客户做决策。”
她心里其实都明白的,程悦很努力,这点她看得出来,但有时候努力的方向不对,反而会让工作变得低效。她不想打击程悦的积极性,却又必须让她明白问题的本质。
她的语调却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认真听的笃定:“你填的是昨天的汇率,我知道你是为了及时更新,但这种数据是要跑模型、给出建议的。汇率是浮动的,不能只看眼前。我们需要给客户一个有逻辑支撑的区间或者假设,哪怕只是平均值、中位数,也要让人知道你为什么这么选。”
夏知遥看了眼屏幕,心中闪过一丝当年自己初入职场时的影子。那时的她也曾为了一个数据的精确而熬夜,却不知道背后的逻辑更重要。她声音稍微柔和了一点:“做分析,最重要的不只是精准,而是思考背后的理由。你不是在搬运数据,而是在提供建议。”
程悦听着她的话不住地点头:“……我知道了,我会重新改一下。”
“好的。”夏知遥收回视线,语气淡淡的,却听得出一丝耐心:“别急,慢慢来。”
凌晨的纽约,她刚下飞机,连妆都没补,就已经进入战斗状态。
这就是夏知遥。她早已习惯了这种无缝切换,从一个时区跳到另一个时区,从休息模式瞬间转入工作状态。疲惫只是身体的反应,但她的大脑已经开始运转,开始规划接下来几天的安排。
他们一行人走进酒店,那是项目方安排的接待酒店。夏知遥一边办入住,一边。她的眼神扫过周围的环境,自动记录着有用的信息,大堂的布局、电梯的位置、商务中心的方向。这些都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派上用场。
直到门咔哒一声关上,世界终于暂时与她隔绝。
她把行李箱稳稳推到沙发旁,落地窗边的单人沙发正对着城市还未完全苏醒的天际线,远处的灯光像是疲惫眼睛里的残影,一闪一闪。
夏知遥在沙发边坐下,慢慢蜷起双腿,将额头抵在膝盖上。那一刻,她终于不再保持笔挺的姿态,整个人像是一根刚从高压中撤下的弓弦,却依旧绷紧着,不敢真的松懈。
她闭着眼,沉默了一瞬,十四个小时的飞行早已让她的后背僵得像一整块铁板,颈肩硬得连呼吸都不顺畅。
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痛着,眼睛干涩发痒,睁开又闭上,可她依旧没有倒下。
她缓慢地、用力地吸了一口气,像是在把一整天的疲惫和混乱都压进胸腔,然后,她抬起头,右手缓缓握拳,指节微微发白,骨节间轻微颤动,直到指甲死死地陷进掌心。
疼痛让她清醒,让她重新找回控制感。这是她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用身体的疼痛来对抗心理的疲惫。
她低头看了眼那些印子,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将腿放下,又重新坐直,打开电脑,把自己打回那个无懈可击、刀锋般清醒的状态。
她不允许自己在状态没满格的时候,被任何人看到人性这种脆弱的废物。这是她给自己立下的铁律,也是她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
突然,手机屏幕一亮,震动在静谧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来电显示:“程悦”
夏知遥眉头微蹙,眼神瞬间沉了下去,不会是好消息,程悦这个时间打电话,只可能意味着又出了纰漏。
她心中的那根弦瞬间绷紧,刚刚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疲惫感又涌了上来。她太了解这种电话的含义了,要么是数据出错,要么是客户临时改需求,要么就是团队那边出了什么状况。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她接下来几个小时甚至整夜都别想休息了。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电话还没接,但她已经开始在脑海中快速梳理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就是她的职业本能,永远要比问题来得更快一步。
她压下情绪,接通电话,声音低稳:“说。”内心其实早就在准备着最坏的预期,但她还是希望这次能是个小问题,能够轻松解决的那种。
对面传来压得极低的声音,语调里带着努力压抑的慌乱:“夏姐,不好了……我、我好像拿错箱子了。”
“给机场打电话,明天就能找回来。”
“恐怕……来不及……”
夏知遥眼底掠过一丝异样,心中那种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她忽然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毯上刮出一声低沉刺耳的摩擦声。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大脑更快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你箱子里有什么?"她问,语气已经没有了前一秒的克制,而是一种压着火气的逼问。她已经开始在心里祈祷,祈祷程悦不要说出那些她最不想听到的答案。
电话那头迟疑了一瞬。
“……文件夹,还有硬盘……沈总那份会前资料,也在那只箱子里。”程悦的声音越来越小,像是在往后退:“还有我们之前准备的PPT草稿、翻译文本……都在。”
她很想说“没事”,但那两个字到了喉咙,终究没能出来,因为这一次,真的不是“没事”能解决的。
她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声音依然保持着冷静:“我这就过去。”
但内心的声音却在咆哮:我说过多少次了?所有涉及项目核心的东西必须随身带,必须随身带!为什么每次都要出这种低级失误?为什么她们永远记不住最基本的原则?
她挂断电话,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现在需要的是行动。
夏知遥冲出房门,心中燃烧着那种我一遍遍排布防线、流程讲到死、备忘录全是红字标注,结果还得回头替别人擦屁股的怒。
这种愤怒比单纯的生气更折磨人,因为它混合着深深的无力感和对自己判断的质疑。她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细致,以为所有的预案都考虑到了,结果还是栽在了最基本的环节上。
夏知遥看着那个行李箱,安安静静地立在沙发前,是常见的哑光粉色硬壳箱,边角有轻微磨损,箱子表面干干净净。
她盯着这个陌生的行李箱,心中涌起一种荒诞的感觉。就是这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箱子,却可能毁掉她们几个月的努力。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最致命的打击往往来自最不起眼的地方。
她半蹲下去,拉开拉杆处那一角,眼神淡淡地扫过去,黑色印刷体写的名字清清楚楚地贴在把手上:SU YINING。
她冷笑了一声,像是终于没忍住,低声嘀咕了一句:“拿到箱子也不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名字,挺好。”
在她严丝合缝的一切安排面前,有人随随便便地一抬手,就能让她所有计划崩出缺口,她站在那儿,眼神盯着那行字,突然有一种极度荒谬又疲惫的无力感。
她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变量,可以通过周密的计划和反复的确认来避免意外。但现在她意识到,无论她多么努力,总有一些东西是她无法控制的,这种认知让她感到深深的挫败。
她顿了一下,像是还不死心,弯腰,细细检查了拉杆和边角,却只在最不起眼的拉链夹层里,摸到一枚蓝色的哥大校徽贴纸。
那一瞬间,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夏知遥眼神一凛,转身走向沙发,一边走一边拿起手机,指尖翻找微信群几秒后,果断点开那个许久未动的哥大校友群。她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同时也在计算着这种方法的成功概率。
【请问有人认识这个名字吗?机场拿错了行李,急找失主。】
她清楚,这个群里的活跃度不高,但也是她眼下能最快动员校友资源的渠道。
她不是在等奇迹,而是在把每一条可能性变成可操作的路径,这就是她的处事方式,永远不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而是尽可能地扩大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她向来如此,面对突发状况,从不慌乱,只一层一层地逼近解决方案。
几分钟后,群里有了动静。
【我帮你问一下,我有学弟在目前就读学生群里。】
夏知遥看到这条消息,心中的紧张稍微缓解了一些,但随即,更大的焦虑涌了上来。
箱子不是问题,问题是那只箱子里,有她从国内带来的全版本构架、两组未披露的客户名单,以及,一份她亲自起草的并购意向书副本,她原本打算等今天晚上微调一版,连她的直属上级都还没看到。
这份意向书涉及两家尚未公开谈判关系的集团,一旦泄露,轻则惹来竞对预判,重则引爆信任危机。
她想到这里,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这不仅仅是工作失误的问题,这可能会毁掉她的整个职业生涯。
她握紧手机,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但内心深处,恐惧正在慢慢蔓延。
“通知国内:A模型锁档,立即暂停权限分享,任何涉及客户编号的邮件,一律挂起审批流程。”
她语速极快,几乎不带顿点,像是脑中有完整演练流程,只在此刻全速执行。
就这么一件事,就可能把她三个月的准备打成废纸,还能让她在纽约这场决定未来升迁的并购案中,成为“重大失误”。
她站在落地窗前,目光扫过窗外曼哈顿的夜景,高楼光影如潮,一瞬间她感觉整个城市都像一只注视她失手的眼。
程悦刚挂了电话,汇报道:“JFK那边说正在调监控,还在核查处理中。”
她冷笑了一声,语气轻得像在讲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JFK机场每天这么多人,行李出关像放鸽子,系统常年滞后,丢箱子都能排号。”
她抬眼看向程悦,声音一顿一顿的:“箱子是肯定能找回来。但我们等不起。”
她站在原地,一边飞快划着手机,一边冷静分析,语气没有丝毫起伏:“这个时间,这个学生肯定是春假回国的,走首都机场估计也是京津冀概率大。”
她目光落在那个陌生名字上,继续道:“如果是本科生最好,哥大一年从中国录的本科生也就二十来个,研究生就太多了。”
她停顿了一下,看向程悦,眼神锋利而坚定:“如果今晚前还没结果,明早我们去哥大的国际生办公室。”
手机屏幕一亮,微信弹出:【遥遥姐,你方便接电话吗?】
那是旧时光的尾音,从街角吹来的夏天风里,小孩穿着大得过分的校服,在她身后朝她喊:“遥遥姐!回家吃饭啦!”
她的指尖轻轻一顿,那种久违的东西,一瞬间翻涌出来,像情绪的骨头被风吹动了一节。她强行按下,却无法忽视那一秒的动荡。
她没有犹豫太久,抬手拨回去,语气仍旧是她最擅长的那种:冷静、清晰、无破绽,“喂?”
对面一秒静默,紧接着,一个熟悉的男声低低响起,带着不住的温度:“是我,周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Chapter 1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