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壹/起

上海,火车站旁,青衣巷。

寻常巷陌,阳春三月,在上海必然是热闹非凡。

青衣巷倒不大一样,它是条私人巷子,故略显清幽。

冷月错开瓦檐的身姿,在石板上缓缓流淌。

瓦下墙边,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略显慵懒地倚着墙角,身边还有一只大行李箱,像是在等什么人似的。

少年聆听着巷外大街上的喧嚣,夹杂着不远处火车站此起彼伏的汽笛声,皱了皱眉,伸手将米色风衣上的褶皱拽直,换了条支撑腿继续倚着。

这恰巧给了苍穹之下的几缕月辉一探来人真容的机会,急忙浮在少年一头乌发上,跟随耳后黑发一起顺着脖颈滚落肩头,却也只是稍稍触着风衣的领子,不敢往里面钻——

大抵是怕扎着少年白皙的皮肤。

这是多虑的,少年的一头乌发十分柔顺,让人瞧了便觉乖巧怜爱,真正与他俊俏甜恬的容貌所不符的,是那双敛着光的眼睛。

即使是松散的目光,也让人察觉了其蕴含的桀骜不驯。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少年从风衣口袋中掏出一把折扇,在指骨上敲了敲,无意识地展开了扇中的山水画卷。

扇上山水是阿尔卑斯山脉,西方的雪山与中国的水墨相结合,倒别有几番蕴味。

眼中闪过月前码头上的送别,那里曾有滔滔不绝的褐发少年和含情脉脉的金发姑娘,他感慨地叹了口气,用扇面点了点鼻尖。

扇上的香水味弥漫在月色中,香型是近来欧洲贵家姑娘们喜爱的奶油玫瑰,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海上旅程后还存有淡淡的余香,可见当时的味道有多浓烈了。

纸扇半掩着俊秀的面孔,眉梢挂着淡淡愉悦之情,曾经有姑娘说他这种时候最好看。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想的,起码此刻从巷口走来的那个小丫头没有。

她穿着朱红上衣,黑色束腿裤,不紧不慢地向这边走来。脑后青丝高高束起,发梢跳着避开月光,似乎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屋檐的阴影之下。

光线暗淡,待她走近,少年才看清她的五官。

在豆蔻年华的中国姑娘里,可以算个美人了。右眼角下有颗泪痣,仿佛黑耀石般的双眼溢出的灵气一点。未施唇红的双唇微抿着,好像有什么重要而又紧张的大事即将来临。

走过他身边时,她望了望他,眉头微解,可眼中尽是警惕之意。

他冲她微微一笑,表达自己的善意。小姑娘却反而扭过头加快了步伐,在手紧握着腰间的什么东西,从衣服空隙里只能看见点点白光。

真奇怪,他想。人怪,打扮也怪,他不认为这是中华民国的女子惯用装束。

不过很快他就价格高。这个小丫头,因为该来接他的人已经晚了两个小时了。虽然没什么要紧事情,但他也感觉到有什么事会发生这令他莫名焦虑。

天越来越暗了,却是月空轮廓,群星隐耀,偶有一两声鸟雀的呕哑。整块天空乌黑一片,似一滩死水却又暗潮涌动。

大约晚上十点左右,几声汽笛过后,火车站那边突然十分嘈杂,叫喊声接连不断。

他正欲前往查看,先前那个小丫头却从火车站的方向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

他正欲询问发生何事,却见小丫头原先那个发白光的东西握在手上,竟是把雪白匕首,上面还带着血痕。

他心下一惊,竟忘了说话,只是直直地望着她的背景消失在巷口转角。

在齐管家找到他之前,他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刚刚就在刺杀现场的齐管家告诉他那件轰动全中华的大事,他才恍然大悟:

就在不久前,宋教仁遇刺身亡。

那晚,少年袖子里的拳头紧握了很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壹/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