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系舟

纪元昶这里也得知了韩敬要回来的事,现下朝堂也不少人得知这件事,当初不少人费机心思把他赶出长安,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这其中也有不少人也得知太后叫他回来是为了再次出台改革,送走了一个房泽林又来了一个韩敬。

这群人不是吃素的,早早开始考虑怎么防着韩敬,但是谁做这个出头鸟又是一个问题。没有人想在这个关头去跟太后犯冲,毕竟人是太后叫回来的,意见是陈敬之那个老家伙提出来的,这两个人保守派一个也惹不起。

思来想去,保守派倒是连夜草拟好了奏折。以退为进,太后的主意不能轻易改变,那就换一个。第二天的太极殿上,这些人早早准备好了奏疏。

“太后,臣有本奏。”

“允。”

“近日长安因为这徐健杀人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不少百姓纷纷效仿闹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卖儿鬻女。这件事性质极为恶劣,臣认为此时应该告知百姓切勿乱信传言才是。”

其他大臣听后也纷纷赞同,这件事的确要给百姓一个交代。那大臣觉得有这么多人赞同接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臣认为,此事也影响了长安的经济下滑,应该尽快恢复。尤其是商业,毕竟长安是外国进贡的主要地方,也是交易最繁茂的地方。所以,臣认为应该由朝廷先带头恢复经济。一步一步,不过几天,长安定能恢复往日辉煌。”

远处的御史大夫勾了勾唇角,恢复了商业,相当于是恢复之前损失的一大批钱财。

纪元昶挑了挑眉。这群人不知为何突然又开始推行商业。不过他也早有应对他使了一个颜色,之前安插的那个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位大人说的有理,但是估计是没有想到一件事吧?”

“何事?”估计哪位大人也没想到有人会站出来反驳他。

“是这样的,长安固然是最繁华的地方。西域的进出口也常常是在长安,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最具有优势的,我大周的经济占比最大的难道不是农业。”

那人梗了一下,说不出话了。见他不说话了,纪元昶安插的那个人接着说。

“陛下,臣以为应该是先发展农业才行。”

见形势不利,他们这边换了一个人,他们想要发展他们这边的生意,必须要明着来,这件事不能暗着来。现下是太后盯得最紧的时候,所以不能出什么岔子。

“臣倒是觉得这件事的确是先发展商业,首先,有不少外国进口我国的茶叶、丝绸等一类东西,他们的确现在是占我大周金融的大头。再者说,他们许多人也常常向我国进贡对我们也是有友好示意的意思。我们总不可能忽视他们的吧。”

那位大臣觑了一眼,只见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这句话未免把他们捧的太高了吧,我大天朝就应该是受万人敬仰的,再者说,我大周国内的经济放着不管,就管他们那边的?这致百姓与何地,本身百姓就因为徐健的事情对朝廷颇有微词,现在再这样做只会让百姓对朝廷失望。届时没有百姓的农业占大头,一味的靠出口,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他们进口的东西不好。我们的经济不就垮了。”

那人立马抓到这句话的漏洞,反怼到:“大人是在咒我们的经济会发展不好吗?百姓的农业只是占了一部分,百姓自产自销,没有那些外国进口与我们的交换,哪有那么多钱补到国库里的空缺呢?”

“那您是在质疑我们大周朝之前的发展吗?历朝历代,哪一个不是靠着农业发展起来的?哪一个不是百姓一分一分赚起来的,国家的主要来源不也是农业?国外进口固然能赚到一些钱,但是现在我们主要还是要安抚民心不是吗?

自古以来常说的话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①’不重视百姓的农业那就是自寻死路。何况前些时日又闹出来乡绅强占土地一事,这已经让百姓足够寒心了。”

那人再也说不上来话了,但是让保守派放弃这笔钱是不可能的。他们打算换一个法子。

“是,看起来大人是要阻止外贸经济的发展了?那这又能给国库带来多少啊?现下虽然叫停了改革,但是当时改革出的人力、物力可都是花了不少钱,现在正是要补住这个缺口的时候。”

“阻止?我的意思是现下发展对我们明显不利,我们国家之前因为打仗损耗了多少人力物力!”

“所以要发展外贸。”

说到底,还是没有争出一个高下。这时候纪元昶看了太后的神色,太后也是左右为难的样子。

一方面她的确是需要充实国库,另一方面她不想让这群人获多少利润。其实也不止是他们,这背后不知道有多少蠹虫在蚕食大周,一旦太后默许或者是用了折中的办法,这群蠹虫就一定会把这个口子撕的越来越大,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有人会嫌弃钱挣得少。

太后犹豫不决,她也是希望能开通与他国的外贸交易但是还是要大力发展农业,让百姓重新信服朝廷。但是这群蠹虫根本杀不完,一时之间朝堂上都安静了下来。

看起来是在等待太后能给一给准话,实际上是双方在给太后施压。太后一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选择了,太后叫了刑部尚书陈敬之,希望他能解决,这是把这个烫手山芋传给另一个人了。

陈敬之被迫被拉到局中,无论是站在哪一方都一定会遭到另一方的排斥。保守派也是有打着这么一个主意,既然太后任用陈敬之、韩敬,而且这些人他们一时半会的还动不了。就让太后把他拉到局里,到时候再给他安排一个罪名轻轻松松的处置了他。

“臣以为此事大家讲的都有道理,微臣也给不了什么意见。”

看来陈敬之是不打算接过这个烫手山芋了,这个烫手山芋又传了回来,可是那群人并不打算放过他。

“陈大人这是什么话啊,有什么意见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不商议怎么会有结果呢?”

陈敬之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看这个人。看来是不打算站队了。纪元昶最开始安插的人就是为了能让保守派不如意,挑起争端后,没想到现在僵持住了。

不管是纪元昶还是陈敬之和太后,其实他们都觉得这件事能拖就拖。一方面是的确需要出口进口的贸易往来,一味地重农抑商对国家的经济其实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不想有人能趁着这个机会贪钱。

到最后这件事就被耽搁下来了,早朝讨论到下午也没有一个结果。纪元昶回到府中,他抿着一口茶想着今日早朝保守派那群人吃瘪的样子。低声笑了笑。

长安现在也渐渐的恢复了热闹,陆陆续续的有不少百姓出门摆摊。

影现在也找到了当时的一些线索,他知道现在程途要接着往下查其实是寸步难行。上面的人藏的很严,程途若是做了这个出头鸟,若是做的好了那就能升官,做的不好就是死路一条。

纪元昶想起前几日程途说的话,于是他决定这件事情要和程途好好谈谈。

他让影稍晚一些去把信给程途,纪元昶觉得那个御史大夫有些奇怪,所以他要避着御史大夫给程途送信。

程途见到这封信后也觉得这件事有必要好好谈一谈。

他们约在第一次见面的春风楼里,等到所有人散了之后,纪元昶简单的把今日朝中发生的事情简单的向程途解释了一番。

程途现在的官位并不能一直去上朝,所以许多消息他其实并不知道。

听完纪元昶刚刚说的话程途也陷入了沉思,纪元昶没有告诉程途这件事也有自己的一份原因。程途大概也是明白现在这件案子必须是要找到真正的凶手才行,若是找不到,这件事就只能一直僵着,程途的老师现在也在回来的路上,太后希望韩敬能回到长安推行改革。若是这件案子解决不了改革也很难推行。

纪元昶还告诉程途太后明日也有可能会去找程途问案子的事情,这件事情太后一直都是让程途在暗中调查。这样就很难找到真凶,何况真凶也把很多线索消灭掉了,不能消灭的也都推给了徐健。反正这已经是个死人了,这也算是发挥了他最后的价值。

程途那日听到他们说的模糊不清的姓氏,排查了这三个姓氏的可以人物,仍然还有很多可疑人员。程途告诉纪元昶后,纪元昶也在想朝中有没有这样一号人物。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打烊的时间了,程途和纪元昶先后出去,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朝中人因为这件事分成了两派,两方各执一词。太后对于此事也是十分头疼,这件事情说来说去还是需要程途把这件案子解决。太后又一次叫程途入宫。

倒不是朝中只能由程途一人处理这个案子,只是能用之人她也不相信是哪个党派的,她信任的人不多,房泽林那群人又被保守派贬出长安了。陈敬之这人本身之前就对太后心生不满,这人固执的觉得女人不能执政。思来想去,也就只有程途一人了。

纪元昶虽然早上应付了那群人,可是他还是觉得奇怪,保守派那群老顽固怎么可能突然又变了想法,于是他让影去查查究竟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果然是有人在从中作梗,不过他倒是隐藏很深。

但是纪元昶并不担心,藏得再深总有一天也会露馅。

①《荀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不系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