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朱大人。”
眼前的女子双手抬起,弯腰垂首,作的是男子揖,梳的也是男子发髻。看起来倒也是规规矩矩——如果他方才没看见她蹦跶过来的话。
“鉴察院重地。”朱格收回视线,声音冰冷,语调不轻不重,却十分威严,“不可嬉闹玩笑。”
此时他们所在的是公共场所,四周都还有人员进出。朱格声音不小,鉴察院又向来安静,同僚说话的声音都压得极低。此番训戒,能听见的人自然不少。
周愿面色不变:“是。”
“你在这儿干什么?”一旁突然传出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周愿,过来。”
周愿乖乖走过去:“老师。”
“你冷师兄刚刚和我夸你呢。”费介负着手,慢悠悠地边走边说,“说咱们三处这回捡是到宝了,快和我回去,有事儿交代你。”
周愿自然应下。
“这鉴察院里全是男子。”费介边走边叮嘱。他没把话挑明,只道:“你是院里第一个女子,平日里自己多注意些,要是受了什么委屈,就告诉我。”
周愿笑着,声音轻柔愉快,但语调之中却有着云淡风轻的自信:“想要我觉得委屈,他们可还不够。”
“嗯。”费介知道自家小徒弟向来傲气,心胸和寻常闺阁女子不同,所以也不意外。停顿片刻后,他若无其事地问,“听说你被院长叫去书房了?”
鉴察院监察天下,更别提院子内部了。费介能这么快就知道这件事,周愿也不奇怪,只道:“嗯,院长染了风寒,嫌请太医麻烦,我便给他看看。”
费介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眼里带上笑意:“嗯,说到这个,你的医术何时学的?还挺好。你给我的药我吃了,这几天觉得身上轻快了许多。”
虽说医毒不分家,可到底还是两门学问。用毒之人知道粗浅的医理简单,但是要学得精深,那就得用心钻研医术才行。费介知道,光凭他当年留给周愿范闲的毒经,那可不够。
事实上,周愿这些年确实一直在钻研医术。她为了日后能照顾好陈萍萍,让零六在商城换医书药经之类的书学习,还换了很多稀奇的药材。这个当然不好和费介说,不过也幸好她早就准备好了托词:“我运气好,小时候在城外意外挖出了几本失传的医书,老师您若是好奇,我明天带来给您瞧瞧。”
“嘿你这运气。”费介乐了,完全没有怀疑,“好,明天带来给我瞧瞧。”
冬日的天色暗得早,鉴察院放衙的时间也早,周愿到家时天边还有几抹红霞。
推开院门走进去,便是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里还有棵树。费介借给她的俩护院就守在院子里。
他们分别叫做季二和叶乐,都是费介的心腹。不仅武艺毒术都不错,厨艺也挺好。周愿干脆给他们多加了些工钱,让他们顺便把饭也包了。
周愿平时不回家吃午饭,他们只会等周愿到家后再做晚饭,现在见她来了,两人和她打过招呼,其中一人就要往厨房钻。
周愿拦住他们,道:“今晚我们出去吃。”
两人一愣,拱手作揖道:“是。”
虽然早和他们说过不用行礼,但他们就是不听,周愿也没法子,只能笑笑:“等我下,我去叫星星。”
说着她便进了周星的房间。
女先生是上午下午都会来授课,一共四个时辰,她回来时女先生已经走了,只有周星一个人在房间看书。
周愿招手,叫周星放下书,她们一起出去吃。
小女孩在家里憋了一天,现在能出去玩,自然开心,欢呼一声放下书,乐颠颠地就要往外跑,结果没跑两步就被姐姐拉了回来。
周愿把她押在房间里,披上狐裘大氅,再戴上手套,这才把人放出去。周星不习武,不像她这般抗冻,穿一件棉衣就足够暖和。
周愿才来没几天,对京城不熟,便问叶乐和季二,哪家酒楼的饭菜可口,离药房又近。
这两人对视一眼,报出几个店名。因为天冷,他们没有马车只能靠走的,周愿便选了个最近的,让两人带路。
可惜,鉴察院影响力太大,住得离鉴察院近,就注定离热闹远些。所以这所谓最近的所在也要走上好一段。
周愿也不觉得无聊,边走边检查周星的功课,顺便询问季二叶乐两人今天的一些情况,确定今天没有可疑的人靠近。她想了想,又问:“京都最好的药房在哪里?”
突然,她察觉掌心的小手颤了颤,随后像是无意识地抓紧了她的手。周愿垂眼看自家妹妹,只见女孩盯着一个角落,咬唇出神。
周愿便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只见路边光线昏暗的角落里,有一团蜷缩起来的……人。
她静了静,这里不远处便是夜市了。
京城是庆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即便是冬日的夜里,夜市上也是灯火通明,宽阔笔直的石板路,雕楼朱阁无数。路上行人,锦衣华服者也不在少数。
即便隔得有些距离,周愿也能感受到那边的温暖与欢乐。与这边的黯淡寒冷几乎像是两个世界。
周星突然停了下来,抬起脸看她:“姐姐……”
周愿心里叹息一声,蹲下身平视着她,微笑:“你和叶乐哥哥去夜市给他买些热食吧,不必太荤腥。他若是很久不曾进食,肠胃受不住荤腥的。姐姐去看看他的身体情况。”
周星便开心地笑起来,大声说好,然后欢快地跑向夜市。
见人走远,周愿才问季二:“京城里不是有养济院吗?”
养济院,是庆国的慈善机构,专门收纳老幼废疾之人。每当隆冬时节,主管养济院的官吏,便会走上大街小巷,把流浪街头的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以及乞讨的贫民,一起收容到养济院,供给食宿。
澹州就有一座养济院。周愿虽然宅,平时还要学习和训练,但偶尔也会出门逛个街透个气。她从未在澹州街头见到过一个流浪汉,怎么到了京城,天子脚下,反而还能见到有人沦落街头了?
季二略一犹豫,道:“回小姐的话,京城中一共设有五座养济院。”
听他这么说,周愿明白了:“你也不知道为何还会有人沦落街头。”
季二垂眼:“小人惭愧。”
“这有什么惭不惭愧的。”周愿笑,向那人走过去,“这不是你的职责。”
走近了,周愿才发现那应该是个少年,身量看起来不过十岁,脚上还是一双单薄的草鞋,身上衣衫破烂,补丁无数不说,还有好几个破口,露出里面脏污的棉花。他缩在街角一动不动,不知是睡着了还是……
她面无表情地蹲下身,伸手想要给小孩换个方向,却被季二拦住:“小姐,这等活计怎能让您来。”
周愿也不坚持,让季二帮他翻身后,沉默地伸手扣住小孩的脉门。
过了一会儿,她面色才缓和下来,看向季二,笑道:“还活着。”
大约是真心高兴,昏暗的光线下,姑娘的凤眼明亮得叫人欢喜。
季二对上那双眼睛,不由得怔了怔,随后局促地垂下眼,道:“那小姐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先带回去吧,遇见了便是缘分,不能任由孩子在路边冻死。”周愿将手放在小孩的背心,想要给他传送些真气御寒,活络筋脉,突然想起来自己练的是霸道真气。
霸道真气,气如其名,十分霸道,这孩子筋脉柔弱,怕是经不住。
她只好收回手,问季二:“你可以给他输送些真气御寒吗?”
遇到这个孩子,他们自然不能和原计划一样去吃饭然后去药房抓药。等到周星和叶乐回来后,周愿让叶乐和季二先带着周星和这小孩一起回去,自己买完药再回去。她又细细叮嘱他们,照顾受冻久了的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周星买回来几个烧饼,周愿干脆让他们自己分了,回去后给小孩熬点粥备上就好。
“今晚就先拿烧饼垫垫肚子,明天我再带你们去吃好吃的。”周愿安慰他们。
周星眼睛闪亮亮:“没关系的,烧饼就很好。”
叶乐和季二对视一眼,也笑了:“是,烧饼就很好。”
周愿失笑。
周-信守承诺-愿:说了明天抓好药给萍萍,绝对不能食言!
注:养济院是古代确实存在的。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搜索:
最早创办慈善机构的是南北朝时期崇佛的梁武帝萧衍。《梁书·武帝本纪》记载,普通二年(521)正月,梁武帝在京城南郊行祀天礼后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理,主者郡县咸加收养,瞻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又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命,厚加料理。尤穷之家勿收租赋。”同时,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创办“孤独园”(《礼记·王制》:“少儿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
以后各代几乎都有,名称不一,如悲田院 福田院、病坊、养济院等。
如宋仁宗在嘉佑八年(1063)又增设南北福田院,收容老幼废疾之人,这样,京城周边已建福田院四座。每当隆冬时节,主管福田院的官吏,就要走上开封的大街小巷,把流浪街头的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以及乞讨的贫民,一起收容到福田院,供给食宿。
最后:
萍萍不会拼音!他不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小乞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