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纪采薇”出院的日子,施瑞德当然不会缺席。他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她是那服药,而他该按时吃药了。而且这也不是他的本意,这是来自于医生好友BEN的专业建议。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情很愉悦。一早起来吹着口哨,洗澡刷牙刮胡子,按部就班把自己收拾得妥妥当当。穿好外套看着镜子里整齐帅气的自己,突然想到了影帝梁先生那个非常经典的电影长镜头。上一次他心情这么雀跃的时候,好像还是当初考上康奈尔的时候。施瑞德自嘲地撇撇嘴,把手中的梳子扔在一边儿。
说来也奇怪,只要他去医院看望了“纪采薇”,夜里他就能睡得很安稳,那个梦境也不会再来缠着他。这不就更说明了BEN的建议是正确的吗?去看她,不仅可以治疗心理障碍,还可以治愈多年顽疾呢。
虽然他每次见到她也不见得有多少话能跟她聊,他单独面对她的时候,总是莫名地有点儿紧张。不过复生后的“纪采薇”,总能给他各种各样的新奇感,说出来的话往往出乎意料。你说她脑筋秀逗了吧,她还挺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而且即便两人不说话,他坐在一旁假装摆弄着手里的手机,从眼角余光里瞄到她的身影,心里就有一种安定的,淡淡的惬意感。
他大踏步走出宾馆的走廊进入电梯,没注意到身后的夏清秋也正好从房间里出来。看到他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夏清秋觉得他最近特别反常。
之前恨不得以片场为家的人,现在有事儿没事儿就跑出去大半天,他去干什么了?之前那股子疯魔的“敬业”劲头哪里去了?而且心情好像也不错似的,看到谁都是浅浅笑着,不像以前总是板着个脸酷酷冷冷的样子。
正好看到统筹也从导演房间里出来,应该是刚沟通完拍摄的计划,夏清秋赶紧叫住他就问:“Richard最近很忙吗?怎么总也看不到他在现场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统筹笑了笑回答她:“哦?你不知道啊?他那个出事的小助理呢,好像据说是今天出院。我猜的啊...前几天,他也是去医院看她吧。”
“他竟然自己亲自跑去去接她!?”夏清秋觉得不可思议。这要是导演或起码也得是大编剧出院,他自己去接也还说得过去。就那个纪采薇,连个大龙套都不如,她也配?
统筹又讨厌地笑了笑说:“也许----是人家台湾人特别细腻?特别有同情心?咳,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秋姐,你跟这位施公子这么熟,有空你打听打听。”说完,打着哈哈转身走了。
夏清秋很生气,却又不能在脸上表现出这种气愤,那样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她也没资格质问他,为什么要对这个小助理这么上心。难道自己之前的直觉是对的?可她此刻宁愿是错的。她宁愿自己当初没有推波助澜地,把那个小助理逼到替她出镜的境地里。
如果小助理没有受重伤,也许施瑞德根本不会出于同情去看望她。记得她没受伤之前,施瑞德对她的态度就是呼来喝去的,连耐心都说不上,根本没有半点儿感兴趣的意思。现在可好,居然屈尊降贵地亲自去接她出院了。自己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施瑞德在医院附近的花店里买了一束香水百合,要送给今天出院的“纪采薇”。他觉得这花与她现在的气质很相符,不艳丽,与世无争,但也别有一番味道。他原本在花店门口犹豫了半天,到底该不该买这束花。买吧,觉得好像暗含了其他什么暧昧的意味;不买吧,空着手接病人出院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该死的,现在为什么一碰见跟她有关的事情,他就忍不住要想这么多呢?甩甩头,抛开那些不相干的杂念,施瑞德终于走进花店,在百花丛里选出了这束香气悠然的百合。
终于见到了她,他把花束故作无所谓似的递给她,以公事公办的口气说道:“恭喜你今天出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昭姬轻轻笑了笑,接过去搂在怀里闻了闻,说了声“谢谢”。虽然他忘了她是谁,但他起码还没有忘记他曾经爱她的习惯。前世的蔡琰最爱百合,而卫仲道也为了她,特意在房间的庭院前亲手种了一片百合。
小call站在一旁暗自撇撇嘴,这两个人周身散发着一种粉嘟嘟的气场,让人忍不住要起鸡皮疙瘩。只是这种气场从何而起,她却毫无概念,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施瑞德很有风度地打开后车门,让她和小call进去坐好。昭姬望着面前这个叫做“车”的东西,忍不住有些迟疑。她那个时候的车,都是用马或者牛来拉的。这么个东西,看起来冰冷冷又那么窄小,真能坐人吗?
她虽然从纪采薇的记忆体里见到过这个东西,但让她亲身坐上去,而且速度还那么快,她还是有些惧怕的。因为她也同样从纪采薇的记忆里,看到了不少关于车祸的场面,那是纪采薇看过的电影,或一些新闻报道的或静或动的画面。其场景之惨烈,后果之难料,是昭姬在汉时见所未见的。
就这样,昭姬这个从汉末穿越而来的人,成了一次汽车都没坐过,就已经罹患了恐车症的患者。
纪采薇那边出院,昭姬这边也出院,真科学啊,真严谨啊。哈哈。另外,东汉张仲景的《证类本草》中记载了百合的药效,可见东汉末年已经有百合花了。本书细节处尽量严谨,很多不起眼的东西都是查过资料的,若有不符之处,还望高人告知。
这章修改过,原本略显单薄,是过度章节来着。本文走的是魔幻现实主义写实风,所以比较倾向于细水长流的写法,不会刻意制造冲突。该有张力的时候肯定会有,但不会每一章都一惊一乍的,为了冲突而冲突。也不会为了硬凑字数而把每一个细节都写到,太磨叽了。那样写着累,看着也累。
但是该有的心理描写肯定会有,否则人物就乏味了,我知道大多数人不喜欢看心理,只喜欢推情节。太粗暴了,人物站不住脚,没意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十六帖:鬼迷心窍 斩了千次情丝断不了 1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