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肉眼可见地圆润了起来。
她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生人,按照三国人虚岁的算法,已经是十二岁的大姑娘,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期。吃了曹冲的营养餐,她的身体如同得到了雨露滋养的树苗,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拔节生长。原本低矮的个头在不经意间超过了书架的第二格,取书的时候再也不用踮起脚尖。平坦的胸部逐渐隆起曼妙的曲线,腰肢也日渐变得柔美,脸颊染上了健康的红晕,举手投足间,像一颗破土而出的新芽,灵动舒展,生机勃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仿佛被遗忘在时间角落里的曹冲,一日不如一日的虚弱了下去。
他已经很少有清醒的时候。
脸色苍白得仿佛树梢上自冬天来临便未曾融化的积雪,瘦脱了形的身体撑不起原本合身的衣服,松垮而空荡。
哪怕仅仅是坐起身,也艰难得仿佛要耗尽他全身的力气。他的话变得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闭眼躺着,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微弱的呼吸证明他仍旧与生命进行着顽强的抗争,袁媛几乎要以为他已经驾鹤西去。
他太平静了。
精心策划的试毒计划宣告失败,但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或者遗憾的情绪。他的眼神中甚至没有对活着的渴望与留恋,仿佛对自己的病情毫不在意,已经没有异议地全盘接受了死亡的命运。
曹冲是这么轻易就会认命的人吗?
不可能!
袁媛敢用项上人头担保,此刻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果然,没多久,曹冲中毒的消息就如同一股飓风,席卷了整个曹府。恐惧与未知张开布满獠牙的嘴,紧紧咬住婢女仆人的神经,一时间人人自危,府中的气氛顿时紧张压抑了起来。
幕后黑手会是曹丕吗?
曹丕名义上是曹冲的兄长,但因为并非同母,关系并不紧密,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他目前正随曹操滞留祖籍地樵郡,距离邺城十万八千里。赤壁之战刚刚大败,曹军的未来风雨飘摇,曹丕在这个节骨眼上有没有闲情逸致找还未成年的幼弟的麻烦还未可知,将手伸到曹冲的身边下毒的难度也不容小觑。
况且,虽然《三国演义》中的曹丕阴险狠厉,但袁媛却觉得,曹丕在明知曹植才华横溢的情况下,决定使用“七步成诗”作为判断是否斩杀曹植的标准,与公开放水无异。如果他真想要曹植的命,完全可以要求他“七秒之内举起大鼎”、“七招之内打败徐晃”。选择曹植最擅长的领域作为赛道,不仅平白背负上了“煮豆燃豆萁”的千古骂名,还让曹植全身而退,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曹丕要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也就不可能在曹操的二十几个儿子中脱颖而出,开创曹魏王朝了。
但是,如果不是曹丕,又会是谁呢?
曹冲满打满算也才十三岁,交际十分有限。虽然袁媛经常接触到他毒舌又讨人厌的一面,但那只是因为她身份低下,曹冲不屑于在她面前伪装本性罢了。
面对曹操、环夫人,以及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时,曹冲会自动变成另外一副宽宏仁爱、礼贤下士的模样,迷惑了无数世人与史学家。《魏书》中就评价曹冲,“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
用称象的智慧证明潜力,用温暖的体恤赢得支持。在曹营中,曹冲的风评一直不错,从未听说有人与他交恶,更不存在恨他入骨的人。反而有不少人因为他被免除罪责或减刑,从而对他感激涕零。
电视剧里的穿越女聪明敏锐,洞察人心,轻轻松松就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而袁媛一会儿盯着这个婢女,一会儿怀疑那个仆役,看谁都有嫌疑,又好似谁都没有害人的动机。
差别怎么能这么大呢?
揉揉酸涩的双眼,袁媛泄气,不太高兴地接受了自己在宅斗剧里活不过前三集的现实。
同样看起来活不过前三集的是环夫人,虽然她不太科学的活得好好的,而且还给曹操一连生了三个儿子。
她努力假装镇定,但颤动的双手和过快的语速还是暴露了她的慌乱。
“下毒?怎么可能是有人下毒?”她声音尖厉,脚步不停地在曹冲床前来回移动,踉踉跄跄,“是谁?是谁下的毒?说!”
环夫人昂起泪流满面的头,满怀希冀地望向满屋的仆从:“敢于承认的,网开一面。勇于告发的,以后便是我儿的再生父母,赏黄金百两!”
鸦雀无声。
谋害主子是杀头的大罪,要是几句空头支票的承诺就能让下毒之人自首,那才叫离了大谱了。
但环夫人真诚地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谁下的毒?说出来,我保证既往不咎!若能提供线索,赏黄金三百两,不,五百两!”
袁媛:……就很难评。
无人回应,环夫人的独角戏唱不下去。六神无主地跌坐到床上,她抱住曹冲的肩膀拼命摇:“你确定是下毒吗?你怎么发现是被下毒的呢?我的儿,你怎么会被人下毒呢?”
薄如纸片的曹冲在母亲的惊慌失措中无助摇晃,面无血色,气若游丝,脆弱得仿佛随时都会升天。
“夫人!”袁媛从来没见过如此失控的环夫人,她的指甲深深地掐进曹冲的皮肉里,但她恍若未觉。袁媛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她和曹冲分开。
待曹冲好容易才从飞来横祸中缓过神来,将目光投到哭得不能自已的环夫人身上时,袁媛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屋子里除她以外的所有下人都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只有她一个人冲出来救曹冲于水火。
怎么回事?
环夫人只是一时情绪失控,又不是真的想摇死曹冲。
这种时候,下人们不都该抓住时机站出来,阻止环夫人因无心酿成大错吗?
袁媛不明白,但环夫人很快给出了答案。
“是不是你下的毒?”
袁媛惊讶抬头,看到一张因极度愤怒而扭曲的脸。如同溺水的人于绝望中抓到了一根烂木,环夫人的指尖几乎戳到了袁媛的鼻子,往日温柔如水的眼眸此刻仿佛噬人的巨兽,要将世间的一切全都吞噬进去。
这算是无能狂怒下的无差别攻击?
离BOSS最近的人会被系统自动锁定,拉住BOSS的仇恨?
怪不得刚才没人敢上来劝架,只有她这个铁憨憨主动上前送人头。
真是无妄之灾!
袁媛懵然。
屋里的空气凝重得仿佛能冻结成冰。所有下人都战战兢兢地以头磕地,大气都不敢喘。
袁媛扭头去看曹冲,哪怕看在她刚刚救了他的命的份上,他也该帮她说几句公道话。
可她看到了什么?
曹冲双眼紧闭,气悬一线,即使凑近脸仔细观察,袁媛也无法分辨出他到底是真的昏睡了过去,还是在装睡。
袁媛咬牙:“夫人,不是奴婢!奴婢对夫人和七公子忠心耿耿,绝不会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
“说得好听!”环夫人脸色铁青,从牙缝里一字一顿挤出话来,“口说无凭,既然你是清白的,那你就拿出证据来!”
袁媛:……
您可真是天下第一大聪明!
听说过侦探找到凶器实锤凶手的,没听说过无辜群众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凶手的,尤其是这种连下毒时间都不确定,无法进行不在场证明的情况。
偏偏环夫人自认为抓住了袁媛的把柄,开始肆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化她的杀人动机:“老爷抢了你阿父的地盘,设计让公孙康斩下你两位兄长的首级,你早已怀恨在心!所以你把主意打到了我儿身上,处心积虑,想要毒死他,为你的父兄报仇!”
这动机分析得合理吗?
如果袁媛不是当事人,她会觉得挺合理的。
环夫人找到了节奏,洋洋洒洒地发挥:“老爷宽厚,怜惜你是个孤女,将袁氏族产发还给你。你在外头有宅院,有仆从,还有钱,想找点毒药夹带进府实在太容易了。”
这推测合理吗?
听起来还蛮符合逻辑的。
“忘恩负义的小贱人!”环夫人的愤怒劈头盖脸地砸在袁媛身上,声音尖利,仿佛嘶吼,“我自问待你不薄,米面油茶,衣裙布料,胭脂水粉,常有赏赐,没想到竟然养了只没良心的白眼狼,给了你毒害我儿的机会!”
“奴婢没有!”眼看着环夫人已然认定了凶手,袁媛没办法自证,却不得不努力把自己从杀人嫌疑里摘出来。
“夫人说得固然有夫人的道理。”直接反驳只会进一步激怒环夫人,且她给出的杀人理由很难证伪。袁媛心思飞转,跪倒在环夫人脚下,一把鼻涕一把泪,“但奴婢父兄去世乃是天意!阿父不如司空大人足智多谋,几位兄长不想着开疆扩土,只知兄弟阋墙窝里斗,失败是无可避免的事。袁家的基业不被司空大人所得,也会有别人强取豪夺,因此奴婢从未记恨过司空大人,反而感念司空大人收留奴婢,还将袁氏家财悉数归还。”
“巧言令色!”袁媛的辩解传入环夫人耳中,统统变成了自救的谎言。她紧抿双唇,坚定自己的推断。
袁媛吓出一身冷汗。
这可是主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随意打杀婢女的古代!
环夫人给袁媛定罪根本不用证据,也没有法院来帮弱者申诉。只要环夫人相信袁媛有罪,她就有罪。
只需一声令下,环夫人就可以要了她的命!
怎么办?
袁媛心思急转。
被推入绝境,她不得不下猛料:“夫人,我爱七公子啊!”
事急从权,脑海里蹦出来的唯一一个办法不太令人满意,但袁媛没有其他的选择。
既然环夫人要一个理由,她便只好给她一个理由:“我恨不得把命都给七公子,怎么会害他呢?我对他的爱意纯粹汹涌,每一次看到七公子,我就感觉我的世界明亮了起来。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微笑,都如同甘霖雨露,滋养着我的心情。我愿意为他生,为他死,倾尽我的所有,只求他早日康复,健康快乐。我是绝对绝对不可能下毒害他的!”
环夫人怔住了。
屋子里再次陷入一种集体性的沉默。
古人含蓄,当众表白的震撼力类似于现代女子当街裸奔,把惊愕黏贴在了所有人的脸上,不知该作何反应。
曹冲悠悠醒转。
“没想到你爱我如斯。”他拖长语调,不紧不慢地说,“既然你甘愿为我去死,那就给你一个机会,来证明你对我纯粹汹涌的爱吧!”
感谢取个名字好难灌溉的营养液(*  ̄3)(ε ̄ *)
注:“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引用自《魏书》
袁媛(暴躁):你们母子都一个毛病,怎么那么喜欢让别人证明呢?证明个鬼哦!
曹冲:请证明一下你的爱。
袁媛:“啪!”一巴掌拍在曹冲脸上+骂他三小时
曹冲:???
袁媛:俗话说“打是情,骂是爱”,这证明方式你喜欢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表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