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见得郭嘉这模样也是有些惊奇。zuowenbolan
虽然心知袁耀说的什么谈天说地该是骗人的话语,但看这郭嘉模样,还真有些自得其乐啊!
郭嘉却不觉得有何异样,在其心里,荀彧都已经到了,他还能出不了这袁家大营么?
既然如此,那便趁着这机会,好好研究研究这天灯是了。
见得荀彧,也是高兴说道:“文若且看,此乃袁公子适才教与吾的天灯之法。用的此法,当真能把灯火送得天上去!”
言罢,也不待荀彧接话,又是转头与袁耀说道:“只是公子,这天灯上的高空就燃烧得干干净净,又如何把人送到天上去?”
得,这郭嘉还当真考究起来了。
只是袁耀哪能告知其法,再说这年头更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直是忽悠道:“这该如何解决自然不能与奉孝相说,只得让奉孝自己思虑思虑了。”
郭嘉听得却笑道:“只怕公子也无什么解决的法子,这是要蒙蔽我郭某人,好叫让吾真以为公子有什么神兵天降之法。”
袁耀听得是心里大骂。
“你特娘的有必要这么聪明么!”
“这我才走的这么一会,你自己就都鼓捣明白了,我不要面子的啊!”
然袁耀虽然被郭嘉揭穿的彻底,到底也不能直接承认了。
只硬着头皮说道:“哪里会蒙蔽奉孝,不过吾也只是一种构思罢了,若是当真能实践了,也不会在这般情形下与奉孝相会了。”
郭嘉明白袁耀的意思。
若是袁耀真研究出了如何送人上天,有这等如是鬼神之力的能耐,那早就席卷了大汉十三州了,可不会还与曹公焦灼在此地。
是以也是点了点头,算是暂且放下了天灯来。
直是这时候,边上等的多时的荀彧才算有机会开了口。
“奉孝啊,你在这过的轻松惬意,可是把丞相急坏了。”
“这都叫吾来此处寻你,还是早日与吾共归吧!”
郭嘉听得直苦笑道:“哪里是吾要留在此地,这不是被袁公子给强行留的下来,说是怕被吾泄露军情嘛。”
“不过今日文若到了,那袁公子该是留不住吾了!”
这郭嘉真是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慌乱啊!
而袁耀见得荀彧那瞧来有些不友善的目光,却是满脸无奈的应道:“非是吾要如此,实在是奉孝知晓了吾军中机密,不好让其归啊!”
郭嘉听得就反驳道:“哪说是什么机密,不过是吕布帐下高顺在此。此事过的些时日丞相总要知晓,公子这借口也实在太蹩脚了。”
袁耀这借口当然是蹩脚的很。
毕竟又不能当真告诉郭嘉真正的机密,只能用一个稍微有些蹩脚的借口。
只是荀彧听得是越发看不上袁耀了,这事说穿了,那还是袁耀不地道。
眼见这荀彧就要开口,袁耀哪里能给他这机会,当即又道:“不过既然荀公都来,奉孝也且放心,定然会放你归去。”
荀彧听袁耀既然已说了要放人,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刚要开的口也自觉闭上,免得又生事端。
然袁耀这一看到荀彧心里顿时就知道,此番其来,必是要受到冲击了。
自己手上可还捏着个杀手锏!
而这杀手锏一拿到荀彧面前,怕其心中定要大乱!
虽然有些不忍,可这大好机会袁耀也不能放过。
当即又道:“不单是奉孝,连着那曹子廉也可放其归去,只不过…吾却有一事,要单独求的荀公一回。”
求我?
荀彧听得心下当即一沉。
他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可叫袁耀相求的,明显是这袁家公子又不知是打起什么坏主意来了。
然虽说是如此想,但为了郭嘉与曹洪,那荀彧也得听听袁耀要耍什么花样。
“量其也不敢还吾!”
存着这般心思,虽然对袁耀的印象是不怎么好,不愿与其多有交流,然荀彧也是毫不犹豫的应道:“愿公子能言出必践,放了奉孝与子廉公归。”
袁耀心里存着坏心思,面上却一脸微笑道:“袁某说话,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只要荀公能听吾一言,自会放二人平安归去。”
荀彧听得这才点了点头道:“袁公子到底有何求,且说便是。荀某若是能助,自当助的。”
在荀彧眼里,这大概也算是换出曹洪的条件了。
毕竟这赎人嘛,不给点东西怎么赎人?
这袁耀又不求钱财,看来是求自己帮的这忙了。
正等着袁耀开口,不想袁耀反倒是不急了。
只听其说道:“荀公且勿要心急,此事事关重大,吾还得去吾父那先求个物件。”
荀彧是越听越糊涂。
这怎么还要去向着袁术求个物件?
只是来都来了此地,也不急与一时,只等袁耀说来到底是何事吧!
…
袁耀去求的自然就是自己的杀手锏…衣带诏!
荀彧的确是曹操的铁杆,但其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保皇派!
与其侄荀攸相比,二人日后政见,相差的那是十万八千里。
荀彧道德高尚,作风正派,一心想匡扶汉室,因此反对曹操封魏公,加九锡,最终被曹操所害。
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那是坚决反对曹操进称魏公,直至自己身死。
而相比之下,荀攸则是坚定拥护曹操,带头劝进曹操为魏公。
公开表示丞相曹操功勋卓着,爵位仅为武平县侯,有失天下所望。
正所谓:“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实际上《劝进魏公》是东汉末年曹操集团所上奏东汉朝廷的文表,目的是请封曹操为魏公,但劝曹操莫当魏王。
不过嘛,这封王前先赐公,说是进封魏公,这谁都知道,下一步就是魏王。
如今曹操虽然离这一步那是天差地别,然若是叫荀彧见到这天子血诏,还能安心在曹孟德手下否?
虽然原本的历史上,在衣带诏事件发生后荀彧并没有太多表现,似乎这诏书对其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然此一时,彼一时。
当时的曹操乃是平定乱世最佳人选,荀彧或许心中还存着曹操能“匡扶汉室,还政与汉”的念头。
而如今这形式之下,若把诏书放在其面前,可不一定就还能依旧淡定了!
正在跳转到三国袁耀传 第392章 文若再来看看这个绿色阅读 - 三国袁耀传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