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董卓怒气难消,但他清楚那名军士没有撒谎。
如今南有孙坚,东有袁绍,后方还让白波贼骚扰……
这处境不由让董卓焦头烂额。
……
军账内。
董卓坐在正中,在他身后是一张手绘地图。
“诸位,如今此等危急时刻,有何好良策呀?”
声音响起,张怀坐在左边陷入沉思。
现在时间线再次收束,历史发展回到正轨。
看来系统发布的任务,很有先见之明嘛!
突然间,吕布起身。
“义父,虽然我等大部队在关中,但凭我手中方天画戟,定保义父渡过此难!”
吕布的发言依旧不带脑子,所谓莽夫大抵如此吧。
董卓面带笑意,鼓掌道:“我儿奉先有此心,义父甚慰。”
说罢,董卓像是想到什么。
话锋一转,向张怀问道:“济方啊,你说说看,我等该如何做?”
从张怀第一次参加军营议事,他就属于不说话的那种。
他不想影响历史时间线,但这次被董卓点名,他不说都不行。
“尚父。”
张怀起身,走到地图前比划道:“如今孙坚北上,联合那群诸侯强攻虎牢关,我等必守不住。”
“确实……”
李儒等一干谋臣纷纷点头,这个结果他们也预想到了。
“而且,我们后方被白波贼侵扰,白波贼绝不可轻视,一旦他们切断我军退路……”
说到这,张怀停顿了一下,用手指向洛阳方向说道:“我军便会如无头苍蝇进退不得,最终在这被各路诸侯吃个精光!”
闻听此言,董卓大惊。
他本以为最多是个弃城而逃,没想到下场如此严重。
“快!”
董卓连忙向张怀说道:“济方快说说你的谋划,咱现在可全指望济方了。”
一众谋臣纷纷走到地图前,只等张怀发话。
片刻之后,声音响起。
“尚父,如果我等执意守洛阳,恐只有身首异处!”
“嘶!”
这句话让在场文武皆倒吸一口凉气。
只听张怀继续说道:“但如果我们将天子迁都,便可化解此难!”
什么?!
迁都?!
古往今来,迁都都不是小事啊!
一众谋臣皆面露难色,不是不可以迁都,迁都需要理由,那些心系汉室的老臣定会在此事上刁难。
不过嘛……
如果真能化解此难,也不是不可以尝试。
想到这,董卓走向张怀身边,拍拍肩膀说道:“济方,迁都之事你且细说。”
张怀扫视了一圈儿在场文武,拍板道:
“迁都,一来可避诸侯联军之兵锋,二来可保尚父周全,三来可据函谷而窥天下。”
“好计策!”
李儒腾地走到董卓身边,贴在他耳边细声道:“济方与我不谋而合,主公可自行斟酌。”
不谋而合?
董卓疑惑地看向张怀,他一介武将为何能有如此谋略?
还是和手下第一谋臣李儒想法一致!
又惊又喜的董卓将手放在地图上,沉吟道:“济方,你且说说我等迁都至何地?”
张怀没有回答,而是用手指向图中的……
长安!
长安,顾名思义,取长治久安之意。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
且长安城地处关中,是董卓的腹地。
外有天险,内有精兵。
没有比它更合适的选择!
董卓沉思片刻,诚然他现在很赞同这一看法,但……
迁都的理由怎么办?
古往今来,事事都需要合适的理由。
这叫道义,你得有理才能让天下百姓信服。
张怀看出了董卓的担忧,随即走到众人身边,朗诵道:
西头一个汉,
东头一个汉。
帝走入长安,
方可无斯难。
一道民谣让全场兴奋起来!
东西两个汉,不就是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两个汉朝嘛!
皇帝去长安,方可没有劫难……
妙啊!
太妙了!
众人皆露喜色,尤其是牛辅,看向张怀的眼神都变了。
只要理由充足,董卓就能拿此堵住群臣之口。
忽然,声音响起。
“敢问中郎将?这民谣是从哪听来的?”李儒笑着将目光放在张怀身上,问道。
众人也随之看向张怀。
他们同样好奇,一个常年在外的将领,哪来的功夫听这些。
只见他独自走向账外,面朝洛阳方向笑道:
“我星夜兼程,途径洛阳时三岁孩童唱与我听,我见民谣旋律优美,这才记下。”
“原来如此!”
李儒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即贴在董卓耳边进言道:“中郎将文韬武略皆非常人,主公可要留一份心呀!”
谁都能看出,所谓三岁孩童这等故事有多假。
这民谣分明就是张怀现编出来的!
他一介武将,提出迁都,确认地点,现又吟诵这条民谣……
若是张良在世,都未必能做出此等谋略!
“哼!”
董卓冷笑,向李儒低声说道:“咱岂非不知?不过济方是咱孙女之夫,何来提防之言?!”
听到这话,李儒黑着脸退到一边。
一众文武皆被张怀一条龙服务所震撼,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砰!”
董卓一拍桌案,淡淡道:“明日召集百官,商量迁都事宜!”
“诺!”
文武半跪在地,应声道。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
正在跳转到三国:从照看何太后开始 032:账中会议,迁都长安绿色阅读 - 三国:从照看何太后开始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