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治下百业待兴。
尤重农事!
庆瑜能够谋到县令一职,已经心满意足了。
此时的豫州,还处于黄巾、匪寇肆虐的阶段。
颖川相对稳定一些。
庆瑜刚到许县,便用积蓄,购买了一处宅邸。
安顿两位贤妻后,又出示公文,到县衙任职。
许县人口凋零,城内只有三万人。
庆瑜下的第一条政令,则是统计城外的农田,将无主之地,收为官府所有。
并且收拢三千壮丁,五千健妇,参与屯田。
“屯田所产,尔等可获得三成!”
“只要竭尽所能,表现为良,可获得四成。”
“更进一步评价为优,与官府五五分。”
“有重大突出表现者,官府还有重赏!”
政令一出。
倾动许县!
现已是夏六月。
庆瑜不顾酷暑,带着全县的百姓,前去翻地。
大麦小麦,都要在五、六月,先把地耕开来晒过。
不晒地就种,收成加倍地少。
庆瑜自己圈了二十亩地,决定亲自照看。
按照豫州目前的境况,种植水稻基本上不用考虑了。
庆瑜决定赶在**月的时候,种植冬小麦。
八月中旬的戊日,赶社以前种,是最好的时候。
撒播时,每亩用二升半种子。
下旬戊日,是中等时候。
每亩用三升种子。
八月底九月初是最迟的时候。
每亩用三升半至四升种子。
小麦种植,需要低地。
有歌曰: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庆瑜编成曲儿,传授给百姓。
百姓高歌呐喊,行走于田埂之间。
似成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暗号。
蔡琰画出了曲辕犁的图纸,交给铁匠打造。
庆瑜整合了五十头耕牛,加快了翻地的速度。
到了六月中旬,基本上完成了土地的翻整。
庆瑜正准备兴修水利,忽然收到北方的公文。
兖州干旱。
大饥,人相食。
这一年,是曹操崛起最重要的一年!
此前他整合了青州黄巾,得三十万青州兵。
这是曹操能够讨伐徐州,驱逐吕布的底气所在。
可是现在,他快养不起军队了。
在这种最困顿的时候,袁绍派来了使者,表示可以接纳曹操。
曹操一度起了北上的心思。
要不然,就得裁军了。
谁遭受得住这种天灾?
荀彧劝曹操清剿豫州黄巾,搜刮粮草。
现在曹操还有十几万精锐,这些士卒都需要吃东西!
兖州没吃的了,百姓都要饿死。
那么只能掠食他州。
豫州,是最佳的选择。
曹操决定以战养战,讨伐豫州黄巾。
大军出动,粮草先行。
他命长子曹昂,前往颖川征集粮草。
途径许县时,曹昂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眼前纵横交错的水利田埂,真的是颖川吗?
如此大规模地耕种,这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曹昂策马前行,一路上看到了散落在田地上忙碌的百姓,心生震撼。
“请问老丈,这是在干什么呢?”
他逮到了一名老农,迫切地询问。
“翻地、兴修水利,等到八月种地呗,按照县令的话说,就是屯田。”老农回答道。
“这大概有多少亩地?”曹昂继续追问。
“应该有万亩吧?”老农若有所思,并不是十分清楚。
曹昂远远眺望。
这何止是万亩?
十万亩肯定是有的!
“你们有多少人屯田?”曹昂换了一种问法。
“加上我这样年纪的,大概有一万人!”
老农见曹昂身穿绸缎,必是贵人,所以知无不言。
一万人。
曹昂心中已经在计算了。
按照壮丁耕种一百亩,妇、老耕种五十亩来算。
最少也是五十万亩地!
汉是小亩。
一亩地的产量在两石、三石左右。
看天时如何。
“许县的屯田,不出意外的话,能有百万石的收益!”
曹昂暗暗心惊。
一名经常训练的士卒,或者是精锐甲士,一个月的消耗就是三石粮。
一年省吃俭用,耗费三十石左右!
因为训练的多少,会影响士卒的饭量,一名士卒年耗一般不会超过四十石。
这只是纯粹的吃饭,还没有算上其他方面的开销。
汉代两千石俸禄,已经是朝廷高官了!
许县一年的屯田,倘若真的有百万石的收益。
那么明年曹军将不缺粮食!
这得多大的野心?
曹昂又询问了一番,得知新上任县令的名讳,情不自禁地想前去拜访。
许县的屯田,已经刷新了他对粮食的认知。
庆瑜正率壮丁们,引洧水至许县外做陂,作为水源储备。
洧水是颍水的支流,位于许县以北。
通渠后,庆瑜沿途修建了龙骨水车,以供灌溉。
又安置了额外的凉亭,以供农人休憩,避雨乘凉。
农人在外干活,说不定就是一天。
家人送来饭食,亭子也算是小家。
毕竟农田距离县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一天时间不可能都耗费在通勤上。
百姓们欢呼雀跃,曹昂远远就听到欢啸声。
这对于刚从兖州而来的他来说,无异于一种慰藉!
原来大汉的百姓,也可以过得如此潇洒自在。
而且充实!
这位许县县令,到底是何方神圣?
……
【新书启航】
求各位书友支持!
求鲜花、评价、月票、打赏,感激不尽!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