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日子像被汗水浸透又拧干的毛巾,在日复一日的口令与步伐中悄然流逝。队列训练成了主旋律:烈日下的军姿是无声的较量,稍息立正是紧绷与松弛的转换,跨立时肩背挺直的线条透着倔强,停止间转法带起的风声短促而整齐,行进与立定的脚步踏在滚烫的地面,敬礼时指尖划破空气的弧度带着初生的庄重。穿插其间的体能锻炼——奔跑时扬起的尘土,俯卧撑时手臂的颤抖,仰卧起坐时腹部的灼烧——与国防知识讲座的沉静交织,共同勾勒出这段特殊时光的轮廓。
终于,第五天的午后,会操表演如约而至。
“好好表现,”张教官环视着晒黑了一圈却精神抖擞的十班同学,嘴角噙着难得的笑意,带着点“自己人”的熟稔,“表现好了,雪糕管够!”
“教官,说话算话啊!”队伍里立刻响起一个响亮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直白期待。
“当然!”张教官朗声道,随即又补充,“每个班还有家长代表名额,会来操场观礼。”
“啊?家长也来?”刚才还兴奋的声浪瞬间低落下去,夹杂着几声哀嚎,“别让我爸妈来……”“我妈也别来……”
张教官挑眉,带着点调侃:“不是要好好表现拿雪糕吗?怎么,怕在爹妈面前露怯?”
“这不一样嘛……”队伍里响起七嘴八舌的嘀咕,透着青春期特有的、在至亲面前反而更想藏起努力的别扭。
操场上,高一所有班级如整齐的方块,严阵以待。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教官立于排头,像一面旗帜。十班抽到了第七个出场。冗长的领导、学生、家长代表发言后,汇演正式开始。每个班级依次走过主席台,立正稍息,齐步正步,跑步立定,动作力求整齐划一,口号响彻云霄。轮到十班时,连最初那个同手同脚的同学,步伐也出奇地稳健有力。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眼神却异常专注明亮。
最终,十班摘得了第三名。奖状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但此刻,少年们心中更惦记的是另一件事。
“教官——”颁奖结束,立刻有胆大的同学拖长了声音喊,“雪糕——还作数吗?”
“作数!”张教官大手一挥,笑容爽朗,“晚饭后,教室集合!”
“哇!教官万岁!”欢呼声几乎掀翻了操场的闷热。在那个十五六岁的夏天,一根雪糕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它的冰凉甜腻。它是汗水浇灌出的嘉奖,是“我们班独一份”的小小骄傲,是集体记忆里一颗微甜的糖。
晚餐后的教室弥漫着轻松愉悦的气息。张教官果然提着一大袋雪糕站在讲台上分发。刚才还规矩的学生们立刻涌了上去,像一群终于等到投喂的小麻雀。
“教官,我要三色杯!”
“给我来个‘随便’!”
“巧乐兹!谢谢教官!”沈初夏的声音带着雀跃。她独爱那根巧克力棒带来的满足感,尤其是中间那厚实的一口。
雪糕的包装纸被撕开,空气中弥漫开淡的奶香和可可香。大家或站或坐,享受着这片刻的清凉与甜蜜。张教官看着这群瞬间鲜活起来的孩子,眼底也染上暖意。“快点吃,”他提醒道,“七点前,大礼堂军训闭幕式,别迟到。”
闭幕式是大餐后的甜点。学生竞选的主持人落落大方。校领导简短的发言后,便是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开场两个男生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清澈的嗓音瞬间点燃全场,荧光棒汇成星海。紧接着是九班三个女孩的拉丁舞,裙摆翻飞,热情似火,引得台下惊叹连连。十九班的小品包袱不断,笑声几乎掀翻屋顶。十四班班主任一曲《海阔天空》更是引发全场大合唱,声浪如潮。
压轴登场的是教官们的军体拳表演。没有花哨的舞美,只有整齐划一的动作,拳拳生风,吼声震天,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与力量。一招一式,干脆利落,气势磅礴。台下瞬间沸腾了,惊呼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太帅了!”
“哇!这气势!”
教官们的表演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女主持人走上台,声音带着感慨:“感谢教官们的精彩演出!同学们,军训的时光虽然告一段落,但你们的人生征途,才刚刚启航。愿这迷彩的烙印,化作你们心底的力量——纪律、坚韧、团结!在未来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再创辉煌!”
闭幕式结束时,夜色已浓。明天一早,家长们将来接孩子离校。这是暑期留宿的最后一夜,空气中弥漫着疲惫、兴奋与淡淡的离愁。
“今晚太棒了!”
“是啊,感觉在H中的三年会很好,开头就这么精彩!”
“对对,比初中丰富多了!”
“熬过今晚,就是自由假期啦!”
回到宿舍,洗漱的水声和叽叽喳喳的聊天声交织。王雨欣提议道:“初夏,等我们回去加个联系方式吧?还有大家,都加上!”
宿舍住了六个女孩:沈初夏、王雨欣、朱妍、张燕、陈攸攸、李慧恩。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响应。
“好啊好啊!”
“那我们到时候拉一个群,就叫做'203富婆交流会所'吧!”王雨欣提议道。
“噗……这名字,过于真实了!”
“那必须!格局打开,富婆指日可待!”
大家笑闹着把联系方式用纸写下来,明天回去就加好友,宿舍里充满了轻松的笑语。
第二天清晨,校园里拖着行李箱的身影络绎不绝。沈初夏拉着自己的小箱子,在校门口张望,一眼就看到了妈妈夏婉婷。
“妈!”她小跑过去。
“宝贝!”夏婉婷一把抱住女儿,捧着她的脸仔细端详,心疼地皱眉,“哎呀,晒黑了不少!防晒没好好涂吧?”
沈初夏立刻挣脱怀抱,佯怒:“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女儿的!”手却诚实地摸出小镜子,对着脸左照右照,小声嘀咕:“真那么黑吗?”
“别听你妈的,”爸爸沈国忠笑着接过行李,语气满是宠溺,“我闺女怎么样都好看!军训回来,更精神了!”
“就是开玩笑嘛,”夏婉婷笑着揉揉女儿的头发,“我家初夏最可爱!”
沈国忠把行李放进后备箱。车子驶离校园,汇入早高峰的车流。家离一中不远,平常五六分钟的路程,此刻花了十几分钟。
回到家,沈初夏第一件事就是把那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迷彩服,小心翼翼地叠好,收进衣柜最里层。这套衣服,以后大概再也不会穿了,但它承载着汗水、烈日、嘹亮的口号、初识的朋友,还有那个有点帅气的侧影……是高中时光开启的第一枚印章。
站在洗漱台前,她对着镜子仔细端详。镜中的少女脸庞圆润,眉眼清秀,算不上惊艳,却有着青春特有的鲜活。她爱美,喜欢一切漂亮的东西,镜子是她最忠实的朋友。几天不见,镜子里的人似乎确实被阳光亲吻得深了些,但那双眼睛,因为经历了磨砺,似乎比中考结束时更亮了一点。
“早饭来不及做了,去楼下老刘家吃馄饨?”沈国忠提议。
“好!”沈初夏立刻响应。她可想念那家小面馆的味道了,尤其是那碗皮薄馅大、汤头鲜美的馄饨。
小面馆店面不大,却坐得满满当当。老板娘刘婶眼尖地看到他们,利索地收拾出一张小桌。“沈老师,夏姐,带闺女回来啦?快坐快坐!还是老样子?”
“对,两碗馄饨,一碗阳春面!”沈国忠应道。
这家“老刘面馆”开了三年,店主刘叔刘婶就住在小区里。早些年,家里老人重病,高昂的医药费压得人喘不过气,亲戚劝放弃,夫妻俩却咬牙把房子抵押贷款做了手术,背了一身债。屋漏偏逢连夜雨,刘叔不巧又失了业。为了谋生,两口子拿出看家本领,开了这间早餐铺子。他们为人实诚,手艺地道,待人热情,更难得的是肯听顾客意见,包子馅料越来越足,面条劲道爽滑,馄饨汤底也愈发醇厚。靠着这份勤恳和用心,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成了街坊邻居的早餐食堂。
“嗯——”沈初夏舀起一个饱满的馄饨送入口中,鲜香立刻在舌尖蔓延,“还是这个味!好吃!”
早餐后,父母各自上班。沈初夏回到家,手机提示音不断。是王雨欣的好友申请,还有宿舍群里“203富婆交流所”的热闹。她笑着通过申请,加入班级群,把新加的同学备注好。做完这些,她把手机往沙发一扔,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调出缓存好的剧集——军训几天与世隔绝,她攒下的剧情都快能拍连续剧了!终于可以窝在沙发里,享受这久违的、无所事事的惬意。
中午,沈国忠回来做了简单的饭菜,夏婉婷也准时到家。饭桌上,沈国忠问:“初夏,奶奶打电话来,问你放假这么久,要不要回乡下住几天?他们可想你了。”
“要要要!”沈初夏眼睛一亮,“我也想爷爷奶奶了!”中考结束爷爷奶奶就回乡下忙农活了,算算都快一个月没见了。
“那明天下午,等你妈下班,送你过去。过两天再去接你?”沈国忠安排道。
“好呀!”沈初夏点头。在家也是追剧,不如去乡下呼吸新鲜空气,陪陪爷爷奶奶。路程不远,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
第二天下午,夏婉婷下了班(她在图书馆工作,时间相对规律),便开车带着沈初夏驶向乡间。车子刚在熟悉的院门口停稳,沈初夏就迫不及待跳下车,一眼看见奶奶正站在门口张望。
“奶奶!”她像只归巢的燕子,欢快地扑进老人怀里。
“哎哟慢点慢点!”夏婉婷在后面喊,“毛毛躁躁的,别撞着你奶奶!”
“没事没事,”沈奶奶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紧紧搂着孙女,“可想死奶奶了!快,咱们去摘个小西瓜给你解解暑!就等你回来吃呢!”她拉着沈初夏的手就往门口的花坛走。
花坛是村里统一砌的,种了些果树,剩余的空地,沈奶奶精心侍弄着几棵西瓜藤——那是孙女初夏初二时的心愿。当年沈初夏在自家菜园尝试种瓜失败后,奶奶就把这任务接了过来,时常起早贪黑赶公交回来照料,只为了让孙女放假时能吃上自家种的、甜甜的瓜。如今,藤蔓间果真卧着几个圆滚滚的小西瓜,碧绿可爱。
“真的熟啦?”沈初夏蹲下身,惊喜地摸着冰凉的瓜皮。
“熟了熟了!听声音!”沈奶奶熟练地屈指轻叩其中一个,“咚咚”的脆响,是熟透的证明。“来,跟西瓜拍个照!”沈初夏掏出手机,依偎在奶奶身边,对着青翠的瓜藤和圆滚滚的西瓜,“咔嚓”定格下这充满期待的瞬间。
沈初夏小心翼翼摘下那个被“敲定”的西瓜,洗净。奶奶在院里的石桌上,手起刀落,瓜应声裂开,露出鲜红的沙瓤,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瓜被切成方便拿取的一牙牙,奶奶还特意把中心最甜无籽的部分,切成小块放在碗里,推到孙女面前。
“谢谢奶奶!”沈初夏眉眼弯弯,叉起一块送入口中,清甜的汁水瞬间盈满口腔,驱散了夏日的燥热,“好甜!爷爷呢?”
“田里除草呢,估摸着快回了,咱们先吃。”奶奶递过签子。
夏婉婷放好行李下楼,也被招呼着吃瓜。
“妈,这瓜真甜!”她赞道。
“老头子咋还不回?不是早告诉他初夏五点就到吗?”沈奶奶看了看墙上的老式挂钟,快六点了。
正念叨着,院门外传来脚步声。“初夏回来了?”沈爷爷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泥土的气息走进院子,一眼看到停在院里的车。
“爷爷!”沈初夏跳起来,“快吃西瓜!奶奶种的,超级甜!”
“好,好!”沈爷爷笑呵呵地应着,走到桌边,却像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个油纸包, “看看爷爷给你带了什么?”
油纸包打开,是几串还微微冒着热气、金黄诱人的炸串!肉串、蔬菜卷、年糕……香气扑鼻。
“哇!爷爷!”沈初夏惊喜地叫出声,眼睛亮晶晶的,“您特意去街上买的?您对我最好啦!”那瞬间,旅途的疲惫、军训的辛苦,仿佛都被这烟火人间的温暖熨帖抚平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