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小楼风 灯火阑珊,情愫偷瞒

接过韩凛手里的笑厌儿,秦川贪婪地感受着纸包上的余温。

随即紧紧将它拥在怀里,一丝都不肯松动,就如同以前抱着韩凛那样。

看着对方的动作,韩凛赶紧移开了目光。

他听见自己的心在狂跳,叫嚣着似要冲破枷锁。

“对了,严飞阳要成亲了。时间就定在九月初五,据说是个百年难遇的吉利日子,特别适合男婚女嫁。”

气氛快要浓稠到凝固时,秦川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话题。

这桩喜事简直如一汪清泉,涤荡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暧昧隔阻。

韩凛听见喜讯果然跟着高兴起来,表情亦跟着轻松不少。

连连道:“真好,真好!当日送他们去飞骑营,真是再正确不过!”

接着他又问:“婚礼筹备的怎么样了?还顺利吗?”

“有飞骑营那一大伙子人在,能不顺利吗?”

秦川明白韩凛的心思,是想知道的更加详细确实。

是而,他干脆将众人一系列安排布置,统统说了出来。

以让其确定,这份转变的真实性。

“他们啊,连家属们都发动起来了!有给新人裁剪喜布、缝制被褥的,也有装扮新房、添置摆件儿的。”

“而且一早说定了楚一巡、周迹杭、谭鸢和武隐做轿夫,跟着严飞阳上门迎亲。”

“郑星辰、江夏、沈南风几个年纪小的,因为相貌身形俱佳,被安排专门发喜钱,以壮声势。”

“孔毅、赵直、冯初九等十多个人,又把锣鼓队给包圆儿了。”

“现在的卫信苑可热闹了,白天训练,晚上吹吹打打,不知道的还以为哪里戏班这么大排面,竟能深入皇家军队。”

看着韩凛越来越深的笑意,秦川也越说越激动。

仿佛两人身处的并不是闹市街头,而是喜庆的婚礼现场。

“因为响应人数实在太多,甚至分出了预备队和支援队,说军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总要有后勤才行。”

在望向自己的眼神里,秦川又读懂了韩凛未开口的话。

所以,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少年清脆的声音便再度传来。

“而我呢,刚去订好了那日要用的花轿,和他们全套执事的新装。”

“谢谢。”轻柔如叹息的声音飘过来,秦川只觉周身灯火,都随之一晃。

“原本我是想连新人的喜服也一并包办的,可严飞阳死活不答应。说这是婚礼中头等重要的事儿,他必要亲自操办,不肯让别人插手。我一想,的确是这么个理儿,也就依了他。”

秦川自顾自地说着,不给对面继续感谢自己的机会。

他不想听见对方口中出现感激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以什么身份。

彼此相知如此,韩凛又怎会不明白秦川的用意。

抛开那些婆婆妈妈的拘谨,他换上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问:“那我能送他些什么呢?”

手,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挥动着。

其实,从得知严飞阳即将办喜事儿那天起,秦川就一直帮韩凛留心着。

他知道,对于这位前暗卫总管,韩凛心中总有更加深刻的歉疚。

是补偿多少银钱、名誉,都无法抹平的。

必要借由这趟喜事,让韩凛亲眼看着严飞阳——

看着对方真真切切,走进人生下一阶段,才能放心。

所以,秦川一早就为他留了件事,让韩凛好参与其中。

如今只是装作思考良久的样子,把早已敲定的想法,缓缓告知给他。

“要不……你就负责订酒肆,让严飞阳办喜酒吧!毕竟飞骑营和严家庄加起来,这次婚礼的规模可不小,更不用说这背后跟着忙活的家属亲眷们了。”

“这么多的人,在家里摆席肯定是坐不下的,流水席又太费周折,况且飞骑营训练也不能耽搁太久,想来想去还是在饭庄酒肆办最合适!”

“好,那我回去就命人以严飞阳的名义,包下杯莫停。从婚礼当天开始,一连九日不间断开席,让所有人都来沾沾这对新人的喜气。”

韩凛笑得很开心,拿周围的灯光一打,秦川还以为是看见了小松。

一个话题结束了,笑声的尾音散在微热的空气里,结成一粒粒细小的珠子坠向地面。

沉默眼看着就要如沙砾,再次淹没两人,可他们还是不肯离去。

或许,只有在今夜这般灯火通明的街上,韩凛和秦川才敢,如此放肆地对抗着别离。

“听说……齐王接管后裕很顺利,无论王室还是百姓,都十分配合……”

秦川听见,自己有些干巴的声音。

这没话找话的样子,若是换做以前,定要被韩凛好好笑一通。

“嗯,比预想中顺利好多——”

但现下的韩凛不仅没有笑,反而似抓住了希望的稻草般,赶紧滔滔不绝地继续了下去。

好像生怕一迟疑,这满街的灯就会熄灭一样。

“只是当年,让后裕王室继续掌管故地,给了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力。”

“齐王奏折中说,那边的各项数目,比如人口、田地、税收,有很多不清不楚的地方,还要好一段时间整理归总。”

“哎,顶上人糊涂,算得一笔糊涂账,吃亏的终归是百姓。”秦川跟着叹道。

韩凛面色冷了下来,与这个燥热的兰夜极不相称。

只听他淡淡道:“哼,那后裕王爷这辈子做得最清醒的事儿,就是乖乖让出位置,没给自己找不痛快。”

“不仅保住了眼前的荣华,也让百姓们念了最后一个好。”

“怎么说呢,这也算功德一件吧?没白白牵连旁人,也没让下面子民跟着受累。”

秦川倒宽容得多,笑容暖洋洋的。

“果然,他还是没变……这轮太阳,无论在什么境地,始终光芒万丈、夺目耀眼……”

韩凛看着那个笑,心中暖流汩汩而出,眼神渐渐恢复了温度。

“老师和萧先生的那趟后裕之行,真是帮了大忙!奏折中说,忠义伯祠一开,前去打扫修缮和虔心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又听说中州朝廷,要收集天吉娘娘散落在民间的事迹,让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发扬光大,更是高兴坏了。”

“再加上免除赋税和大赦刑狱的常规手段,中州这次,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喧闹的七夕街头,两人将无限心事皆诉进一字一句的念叨里。

韩凛慢慢说着,秦川慢慢听着。

直到灯火渐次暗下,游人纷纷归家,只留远处的蝉,依然不知疲倦地鸣叫着……

深浓夜色中,秦川迈着乱而轻的步子,一路零零碎碎地跨过长街。

惊起门户内几声犬吠,和树上鸦雀的啾啼。

这一夜,他没有喝酒,摇晃的身形却像个酒醉的寥落之人。

翩然漂泊处,有种无可奈何的洒脱。

他心里装着韩凛、装着他们的偶遇、装着彼此说过的话。

醉态铺在脸上,全是满足与珍惜。

不知不觉间,沉醉了一道的秦川走到了府门口。

却不想抬眼便看见,亦在此时归家的爹爹和师父。

他们兴致犹佳,脸颊红红的,额前扑着一层细汗。

拿门口灯笼一打,显得亮晶晶的。

但吸引住秦川目光的,显然不是两人毫不避讳的亲近惬意,而是萧路手上拿着的一个面人。

看着那惟妙惟肖的样子,他顿时想起了曾给自己和韩凛,捏过面塑的老者。

不禁询问:“为何这面人只有师父?爹爹呢?”

萧路收起刚要迈过门槛的脚,回身笑道:

“我们也是快逛完时,遇见那老人家的,本想凑个热闹看上两眼,不想就得了这个……”

“可一个捏完,正等着下一个呢……那老人却突然云了几句,什么时辰未到、天机不可泄露等语,收拾起摊子匆匆忙忙走了……”

立在一旁的秦淮也说:

“看那老人要走,我们赶紧追过去想要给钱,结果一个拐弯儿的功夫,人就不见了。”

“别说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就是趴在墙角睡觉的大黄狗,都没听到响动,照样闭着眼睛,当真奇异。”

只不过,他说这番话时并没有看秦川,而是一直盯着身边的萧路。

在两人又一轮感叹中,秦川心想:

命运那双翻云覆雨手,真是一点儿道理不讲。

或许缘分,不过是它指尖流过的几粒沙……

落在我们这些人头上,就足够生者赴死、死者重生……

明天就要进入新的章节“满庭芳”了。

作为“中州后篇”的末尾一章,我把它留给了“严花大婚”。

这里,不仅是严飞阳迈入新生活的起点。

也是周迹杭、楚一巡、谭鸢和武隐,成长的开始。

或许会有小伙伴觉得,用将近两万多字去写一场配角的婚礼,实属没有必要。

但从这个故事起头时,我所有的目标——就是写人!

这个“人”,

包括主角,也包括配角,甚至是龙套。

当有一天,这个故事完成时,

我只希望,没有了我的存在,他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为此,我愿意冒险!

何况,只有秦川和韩凛的中州,是不完整的。

他们生活在那里,与千千万万人一起呼吸中州的空气,

那么我自然有义务,给予不同的人,不同的一生。

他们是整个“中州历史”的另一面,

剔除了所有的波澜壮阔、豪气干云,隐匿了一切的家国大义、厮杀疆场。

伴着史书里从来不会记载的真实生活,

留在自己的岁月里。

尤其是严飞阳这个角色——

毕竟,在最初设想的“暗黑版本”里,

他没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更加来之不易。

我实在舍不得放手。

而且,相信我,

为了这场婚礼,我真是卯足了劲儿在写。

试着读读看吧,不会后悔的。

最后,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6章 小楼风 灯火阑珊,情愫偷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