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灾年战乱等特殊时候,乡镇一般都不会盘查往来人员,两人一马很容易就进入桃源镇。
镇门口栽着两棵环抱粗的大桃树,想来就是桃源镇名字的由来。越往里走就越热闹,应是到了集市,来来往往都是人,少有空着手的。
路很宽,两旁摆摊儿的一个接着一个。有的讲究,还支着桌子或铺有草席;有的就很随意,东西直接摆在地上,供人挑拣。
卖什么的都有,青菜、山货、家禽、零嘴……每个摊子上的货物不尽相同。
几十上百张嘴同时在说话,吆喝的、叙旧的、讨价还价的、教训孩子的,比那鸦雀窝里还嘈杂。
齐山不得不低下头,凑近谢知云耳边扬声问话:“饿不饿?要不先找个地儿吃点东西。”
谢知云摇摇头,他早起吃过葛根,路上又啃了两个苞米饼子,一点不饿,只是有些口渴。
“我想喝水。”
“前边有个茶摊,过去歇下脚。”齐山个子高,越过人群,很快就找到目标。
茶摊不大,用油布搭了个简易的棚子,下面摆有四张小方桌,勉强能坐下十来个人,一对中年夫妇忙着烧水泡茶。除了售卖茶水,还配有花生、瓜子。
齐山上前问价,两文钱一大碗,能免费续一回,再添就得加钱。
他跟老板要了两碗,随谢知云到唯一一张空桌坐下。
妇人很快过来,一手拎着铜壶,一手托着两只粗茶碗。一小撮茶叶被均匀分成两份,经滚烫热水冲泡,渐渐舒展开来,漂浮在水面上,散发淡淡的清香。
“客人慢用,有事什么儿喊一声就成。”妇人只来得及交代一句,就被别桌的叫去添水。
茶水装得满,又烫,一时不敢碰。齐山瞅见斜对面有个包子铺,站起身道:“我去买几个馒头。”
他个子大,吃的多饿的也快,走这么远的路,早上那点儿东西早化得没影。这会儿闻到油烟气,更觉出饿来。
谢知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见离得不远,点头应下。
齐山前脚刚走,就有两个夫郎在旁边坐下。左右无事,谢知云便跟他们打听起当铺、粮铺这些地方该怎么走,哪家东西好更实惠。
听着人说话,眼睛还时不时往对面瞄一眼,见那人一直站在包子铺门口,并未往别处去,心里才安定。
齐山从老板手里接过油纸包,一转身就发现小少爷在看他,虽然立马就偏过头,还是觉得高兴。他笑呵呵跑回去,挨着人坐下,把单独的油纸包打开后递过去——
“刚出笼的酱肉包子,尝尝?”
包子皮很薄,能看到里头红亮的油脂,确实诱人。谢知云之前不觉得饿,这会儿闻到香气,却有些馋了。
他没客套,连着油纸一起接过,正想咬一口试试,左手边那位夫郎突然笑道:“你家这汉子可真会疼人,自己吃糙馒头,给你买肉包子。”
谢知云一看,齐山手里的果然不一样,都没注意夫郎前面说的什么。
齐山倒是听得清楚,一口馒头差点儿没咽下去,把自己呛得满脸通红。
“你瞧瞧,还不好意思了。”
另一个夫郎看眼谢知云脚上的红绣鞋,跟着打趣:“还是刚成亲好啊,我家那口子先前还不是稀罕得很……”
两个夫郎你一句我一句,话题瞬间拐到家中琐事,旁人完全插不上嘴。
齐山没能抓住最佳时机解释,只能干巴巴安抚:“他们就随口一说,你别放在心上。”
“嗯。”谢知云埋头喝茶,碗口掩住他微微泛红的脸颊,不自在地把脚往里缩了缩。
他应得干脆,叫齐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连到嘴的馒头都不香。
面前多出半边白面包子,肉馅儿有些散,几乎快要掉下来。
“一起吃,吃完去当铺。”
“哎!”不容拒绝的语气,让齐山怔愣一瞬,紧接着就是高兴。
他说“一起”,他不忍心看我啃糙馒头,嘿嘿!
热茶就着包子馒头,止渴又解馋,将肚子填得饱饱的,一扫赶路带来的疲累。
齐山数出四枚铜板放在桌上,跟老板打声招呼,拿上东西牵起马,同谢知云并肩走向当铺。
桃源镇布局十分简单,纵横两条主路连接东南西北四大坊市。他们进来的地方是主要用于摆摊的南市,酒楼饭馆也多在这边。
当铺却是在东市,据两位夫郎所说,走小巷过去只要一刻钟。不过他们第一次来,并不认得路,怕钻进死胡同,还是选择走大道,就久了些。
第一家当铺铺面很大,门口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长得很是讨喜。两人把马交给他看管,径直往里走。
柜台后站着个戴帽子的精瘦中年人,见有客来也不怎么热情,只敲敲台面,示意他们把东西拿出来瞧瞧。
谢知云把所有首饰都带上了,还是用那红盖头裹着。也懒得一件件挑出来,一整包推到掌柜的面前。
掌柜没墨迹,随手拿起一支玉簪查看。
两人都不懂行,也不敢出声,只静静看着掌柜换了一件又一件。
终于把所有的物件儿查验完,掌柜擦擦手,脸色不怎么好:“哼,你们怕不是来寻我开心的。”
谢知云不明所以,“掌柜这是什么意思?”
“尽是些假货,外头摊子上随便都能抓一大把。”
“怎么可能?”
“你爱信不信,这金银下头都是铜丝,只镀了层粉。玉器更不用说,石头造的,值不了几个钱。”掌柜又拿起一支珠钗,“这里边儿也就这个好些,你们当不当吧?”
他拿在手里的正是谢知云出嫁那日插在头上的。
谢知云咬着嘴唇,没吭声,三两下把东西兜住,搂在怀里往外跑。
把大小几家当铺跑个遍,得到的答复都一样,除了那支珠钗,其余全是假货,摊子上几十上百文就能买。
谢知云沉默着,在最后一家当铺把包括嫁衣在内的所有东西全部死当,拢共换了四两八钱。
走出当铺,他突然扯开嘴角笑了,笑着笑着就开始哭。
他觉得自己真挺傻,因为母亲教导节俭,他从未戴过什么首饰,这么多年就没发觉假货的事儿。不过提前发现也没用,估计母亲一句是被卖家蒙骗,他就会相信,因为他从未怀疑过母亲的真心。
一想到自己逢年过节就掏出自己的存银,给母亲、眉哥儿等人买最好的礼物,他就觉得好笑。父亲送的东西,也被眉哥儿撒娇卖乖,以各种理由换走。
那些人应该不止一次在背后笑话他傻吧?他却还觉得一家人,就应该不分彼此。谁知从始至终,自己就是一个外人,还是可以随意戏弄的那种。
谢知云怪异的行为引得来往行人对他指指点点,全部被齐山挥拳头吓跑。
“阿云,你别伤心。以后我给你……我是说,我们自己挣钱买,买很多。”
“怎么挣?砍柴还是挖野菜?”谢知云抽抽鼻子,没好气道。
“嗯,我还会做木工,锄地、扛沙包、砌墙也能做,”齐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工钱不高,不过多攒攒肯定够的!”
谢知云被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破涕为笑,嘟囔一句,“谁要你的钱?”
齐山没听清,但见人终于止住眼泪,也跟着笑。
谢知云暗道一声傻子,继而又发愁:“我原本还想着至少能换个十几二十两的,如今只这么点儿,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他们什么都没有,要置办的东西多着,估计花费不少,而且总要留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五六两银子完全不够看的。谢知云摸摸胸口,心里很不踏实。
齐山早有打算,他拍拍马背,“去牲口行转转,这家伙养刁了,不好伺候。跟着我们也是受罪,不若卖掉换头驴子。”
谢知云一想也觉得这主意好。马还是太惹眼,这一路走来,他们可没少被人盯着瞧。
牲口行在北市边缘,位置很偏,但地界宽敞。隔老远就能闻到味儿,谢知云不适地捂住鼻子。
“要不你在外面等我?”
谢知云想都没想就拒绝,松开手道:“我和你一起,不要紧的。”
齐山也不放心让小哥儿一个人待着,没再多说,领着人往牲口行里头走。
青石板路两旁搭着许多草棚,里面猪牛羊、骡子驴子都有,马比较少,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两人不急着问价,沿路一家家看过去。越看脸色就越凝重,倒不是价太黑,而是这边的牲口行都是托给牙人代为买卖,因此十分严格。皆需要出具户籍,签订契书,并会留出一份交给管理坊市的官差收录。
他们暂时不敢冒险,只能作罢。
张老锅盯着那两个牵马的难民已经很久了,看他们转完一圈又回来,赶紧迎上前:“两位是想卖马?”
齐山看眼草棚前的驼背,没答话,继续往外走。
张老锅急了,他已经好几天没开张,也就领不到工钱。家里老娘还等着抓药,好不容易遇到个客人,自然要试试。
“是有什么顾虑?兴许我能帮得上忙呢。”
谢知云拉拉齐山的衣袖,给他比口型:“问问?”
齐山这才回头正眼看着张老锅,把遇土匪的那番说辞又搬出来,“……我们想把马卖了换头驴子,这样既省力又能多些盘缠,可惜户籍没能带上,要去宁州府再补。”
谢知云方才哭过,这会儿脸上更脏乱,张老锅没怀疑他的话。
“那这牲口行确实办不了,”他一个人嘀嘀咕咕,眼见人要走,猛地一拍手,“但是可以找私人买卖!我认识一个商队的头儿,你这马看着就好,我去说说,他们肯定要!”
张老锅说着就招呼人帮忙看眼摊子,他去去就回。
齐山没料到还真有戏,将信将疑地跟在后面。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儿,离得很远。
张老锅也不在意,小跑着穿过几条小巷后,拍响一户人家的门。
不一会儿从里头钻出个小孩,跟张老锅说了几句话就又跑进去。接着又出来一个面相斯文的年轻人,眉心一点红痣,竟是个哥儿。
张老锅对他十分恭敬,领着人过来,介绍道:“这是方老板,你们可以和他谈。”
方老板看出两人的警惕,没让他们进屋,就在巷子里绕着马转过一圈,开门见山地说了——
马,他要,一口价十六两,换驴子就算十二两。
齐山对这些略懂,知道他没讹人。不过他还有要求:“能不能先看看驴子?”
方老板瞥一眼张老锅,对方立马会意,跑进院里,没一会儿就牵着头驴子出来。
齐山心下了然,张老锅和方老板挺熟,难怪这么容易就谈妥。
驴子皮毛顺滑,四蹄粗壮,眼睛也乌黑发亮,看着就精神。
齐山也是爽快人,直接拍板决定就这家。
方老板点点头,进屋一趟,拿来一袋银子,还有一个小鞍,放在驴背上正好。
两人清点完银两,跟他道了谢,又拿出一两银子给张老锅。这是之前在路上说好的,张老锅帮忙找买家,从中抽取一定的报酬。
一两银子不少,但马不好卖,寻常人家买不起,他们没有门路,想出手难。各取所需,也算值当。
张老锅嘿嘿笑着把银子塞进怀里,连道:“慢走慢走。”
等人消失在巷口,方璟才不赞同地开口:“大娘药钱不够直接来找我就行,哪用这么麻烦。”
“这不是想起崔哥之前说要买马嘛,碰到正好就带过来。你还要驴子不,我帮你留意着?”
“算了,那玩意儿倔得很,有你崔哥一个就够受的。”
张老锅笑得更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捉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