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户,其实就是女方去男方家看看家里人,看看男方,看看屋里的家具摆设,条件等等,虽然平淡的说出来,但是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张媒婆一口应下,道:“择日不如撞日,咱们就明天去吧。”
赵小桃都惊呆了,这也太快了吧。
然而奶奶秦氏也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
赵小桃没反驳,这些天,她一直和奶奶秦氏聊天,知道这个时代对于女性而言是刻薄的。
她不能只身一人去外地,层层关卡卡着她。
她要是不嫁人就只能在家里,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自己的财产,只得日日被这大家子人阴阳怪气,日日磋磨。
所以,她也想明白了,对于现在的她而言,与其一直在赵家,整天磋磨于柳桂花,不如嫁人,万一对方为人踏实肯干,或者说是个正常人,那也好过在赵家。
次日一早,张媒婆就来了,柳桂花借口出门去坡上找猪草就没再回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柳桂花根本不想管她的事情。
赵小桃没说话,奶奶秦氏叹了口气,道:“桂花有事,今天我陪桃子去水溪村。”
张媒婆讪笑着,原本这望门户就是由家里的女性长辈一同去,有阿娘的阿娘去,没阿娘的就其他女性长辈去都可以。
所以张媒婆也没说什么,径直出了院子,几个人坐着牛车就往水溪村去了。
水溪村在半山腰上,一条宽宽的河水从上流下来,水溪的名字就是由这条河水而来。
赵小桃有些疑惑,这明明就是一条河,为什么不取名为水河村呢?
赵小桃还发现这个地方的竹林特别多,家家户户都是木头建造的屋子,有的是两层的,有的是一层的,屋顶用茅草覆盖着,房前屋后几乎都是竹子,赵小桃挺喜欢竹子的。
张媒婆喋喋的介绍着水溪村,赵小桃祖孙二人安静的听着。
别人不知道,但是赵小桃心里有些忐忑,许是对未知事物带着隐隐的期盼。
到了下午大约未时左右,连牛车车夫一起一行四人就到了林家。
牛车车夫是张媒婆的男人,自然也同他们一道去了林家。
林家老老小小一大帮子人早就在路口等着了。
见着他们来,忙迎进屋里去。
屋中人多,赵小桃借着奶奶挡着的视线,不着声色的观察着屋里的一切。
屋里陈设简单,一个红漆的橱柜摆在堂屋左侧,正中间贴着一张四四方方的红纸黑字写的天地君亲师的一张纸。右侧摆着一张八仙桌。
一进门的左手边是一个烧火的火堆,也是一个凹陷下去的四四方方的火堆,火堆上面搭着一个三角的铁架子,铁架子上面有个崭新的茶壶。
屋顶是木头,许是年代有些长了,被火烟长年熏的有些发黑。
一个大约三十五六岁的一个妇人从耳间里端来麦芽糖招呼他们几人吃。
又介绍了自己是林清的婶娘,林清亲娘年前病逝了,他阿爹身子这两天不太舒服,所以托她来招待几人。
又接着用茶罐泡了几盅茶水一一端给他们。
那妇人十分客气,面带笑容,“奶奶是吧,你尝尝这茶,我们用柴火先炕过再倒涨水泡的,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秦氏一听,尝了一口,笑着说好喝。
那妇人最后一个将茶水递给赵小桃的,“小桃姑娘,你尝尝,我在里头放了些蜂蜜,喝起来甜甜的,你尝尝。”
说完那妇人突然环顾屋里,似是想起什么来一样,对着一旁的一位青年喊道:“阿川,你清哥呢?快去去喊你哥哥过来。”
随后又讪笑道:“我们家清哥儿啊面皮薄,不好意思来,等会儿我让他弟弟去喊他来。”
赵小桃陪着笑,一言不发。
任由长辈们寒暄。
只是她心里莫名的有些打鼓。
她一进门,看到好几个青年,她观察了一下,看着刚刚这妇人说的阿川年纪和她相仿,样貌也看起来不错,对方也一直偷偷看她,她心里暗暗希望来相看的人就是这个小伙。
没想到,这妇人几句话就让她的希望破灭了。
而且,连娶媳妇之前,姑娘家来望门户这样大的事情他都姗姗来迟,或者真如这妇人所说的他“脸皮薄”,所以才不好意思来,那是不是说这个人就是没有魄力,没有主见的一个男人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那名唤为阿川的青年出门将近半个钟头了,还不见人来。
赵小桃心里已经凉到了谷底。
想来也是,像她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人来讲,留给她的能是什么好人呢?
思索间,阿川进了屋,“嫂子,我哥我给你找来了。”
那青年活泼开朗,言语大方,惹得屋里人都笑作一团。
赵小桃顾不上羞涩,侧头向阿川身后看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那人穿着一件简单的褂子,个头比阿川还高半个头,身材匀称高挑,露出一双手臂肌肉紧实,那张脸更是五官精致,除了有些黝黑之外,竟然比阿川还好看。
赵小桃心怦怦跳起来。
她连忙喝了一口水。
早先那妇人笑意盈盈道:“阿清,快些进来,来陪陪小桃姑娘说说话。”
阿川此时又开口道:“清哥,没骗你吧,嫂子生的可好看了。”
众人又哄笑一阵。
然而林清却是面无表情,甚至是有些冷漠,一言不发的坐在火堆那边。
那妇人十分有眼力见,“我们家清哥儿不爱说话,但是良心好的很,大小活路都会做,小桃姑娘嫁过来啊,不会受委屈的。”
赵小桃没接话。
张媒婆也帮忙打圆场。
不多时,太阳下山了,开始吃晚饭了。
林家将赵小桃和林清安排了坐在一起吃饭。
然而林清全程一句话都没同赵小桃说过,包括奶奶秦氏。
要不是听到他同他婶娘搭过话,她都要怀疑这人是个哑巴。
赵小桃心里打鼓,难道人家没看上自己吗?
山里的夜晚要比清河村冷一些,赵小桃穿的有些单薄。
鸡皮疙瘩都起了,但是也是没吭声忍着。
她和秦氏奶奶被安排了睡在二楼的房间里。
奶奶秦氏好像没有说话的兴致,只是给她说,明天从林家出门,要是林家看上她的话会给她们封红,也就是红包,要是她也看上的话她就拿着,要是没看上的话她就不要拿。
赵小桃静静听着。
她有些忐忑,担心第二天林家不给红包。
随着鸟鸣声来到了第二天,她们该返回清水河了。
吃朝食的时候,林清不在。
那妇人解释说林清去地里薅杂草去了,让她帮忙招待他们。
赵小桃心中有些失落,很明显
林清没看上她。
她面上不显,喝了点粥。
临走时,那妇人十分热情,但是没有拿红包的动作。
赵小桃大步向前,跨出院门。
突然,那妇人追上赵小桃,拿出了一个布袋子欸给她,“小桃姑娘,这是清哥儿阿爹让我给你的,你拿去买件衣裳穿穿。”
赵小桃有些懵,本能的就接过那布袋,差点忘了说谢谢。
那妇人满眼笑意。
张媒婆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奶奶秦氏眉头却是有些微不可察的微蹙着。
赵小桃没有察觉到奶奶的情绪,她开心得差点要跳起来,又极力克制。
接着,那妇人又道:“小桃姑娘,清哥儿的阿娘去年五月底去世的,按照风俗,一年内要成婚不办礼,不然就要拖到三年后了,你看你家能不能接受?”
说着又看向秦氏,“奶奶,想来你也是知道的,我们想着两个孩子年纪都差不多了,也没必要再拖,要是都喜欢的话,我们家这边尽快请人过来点香压八字,你看怎么样?”
秦氏看了一眼赵小桃,赵小桃眉眼带笑,她知道自家孙女是看上那林清了的。
她心里想了想,除了林清,赵小桃也难再找其他人。
于是她同意了。
晌午,祖孙二人回到了家里。
不知怎么回事,家里人都在,陈小凤抱着孩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堂屋里赵庆黑着脸,柳桂花也难得面露难色。
赵余和赵松也坐在左手边靠墙的地方。
赵小月没看见。
见着赵小桃祖孙二人进屋,赵庆抬头,问道:“怎么样?”
秦氏道:“可以的,过段时间林家来点香压八字。”
赵庆点了点头。
秦氏没问其他,又接着道:“林家那个小伙,他阿娘去年才去世,所以礼就不办了,算起来可能在五月底之前要去他家了,点香压八字两个事情也就做一道事做了。”
赵小桃低着头,什么也没说。
赵庆眉头紧锁,似是有些不高兴,“什么人家?才讲成不到一个月就要成婚,还不办礼,这不成。”
“是啊,”柳桂花也接话道:“不办礼,那这几年我们家递出去的礼钱怎么收回来?那还不如等到三年后呢,时间长一点也好试试那林家小伙为人怎么样。”
赵小桃这些时日已经尽力克制自己的脾气,能不讲就尽量不讲,但是此时此刻她实在忍不了了,要是按照柳桂花的说法,再等上三年,要是途中生变,这婚又得黄了。
于是她冷不丁道:“不是还有妹妹吗?妹妹出嫁办礼你们收礼不就行了吗?”
话一出口,柳桂花突然像疯了一样,拿起身旁的一根凳子就扔过去打赵小桃,赵小桃慌忙闪开,不防凳子落在了秦氏身上。
秦氏年纪大了,只听到“哎哟”一声就倒在堂屋里。
赵庆连忙起身“阿娘,阿娘,你怎么样了?”
秦氏也是气急了,一边哼着一边道:“差点,还死不了。”
赵松和赵余也起身开看。
当然柳桂花也忙起身道:“阿娘,我不是打你的,都怪桃子要闪开。”
赵小桃听着十分无语,打她还不准闪开了。
赵庆将秦氏搀扶到火堆旁,秦氏板着个脸问道:“桃子说的也不无道理,你们也知道她年纪摆在这儿,如今有个年纪合适的,也互相瞧得上的人,要成婚早早成,也是好的,你们说什么话?小月这也到了年纪,不是去年就来点过香了吗,她办礼收礼钱不行吗?一定要小桃?”
柳桂花低着头,什么也不说。
赵庆叹了一口气,“和秦家的婚怕是成不了了”
秦氏不理解的看着他,“怎么了?”
赵庆欲言又止,对着柳桂花道:“你养的好姑娘,你自己说。”
柳桂花也气到了,“一做点好的就是你赵庆养的,一做点不好的就是我柳桂花养的,我怎么养了?从小是在我身边带大的,你好的很,你养的怎么会找几家都找不成?”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又讲到了赵小桃找了几家都没成功。
你一言我一语,两夫妻啥情况没说明白,倒是先吵起来了。
秦氏大吼了一声,“别吵了”
夫妻二人闭上了嘴。
秦氏懒得问他们,看着赵余道:“余哥儿,你来说。”
赵余酝酿了一会儿,才开口。
原来赵小月和表哥柳春有了私情,孩子都怀上了。
赵小桃惊呆了,她不是听说那柳春要成婚呢吗?
这事秦氏也是知道的。
赵余话说完,屋里就安安静静的,落针可闻。
端午这天,赵庆和柳桂花去了一趟柳桂花娘家。
不知道怎么商量的,在五月初十也就是林家来点香压八子前一天,赵小月去了柳家。
五月初十,林家来了,林清走在前面进屋。
那妇人和一位约莫五十来岁的男子跟在后面。
今天林清穿的依旧简单,还是一件麻布褂子,还是一样的好看,赵小桃忍不住勾起嘴角。
彩礼按照清河的情况,给了一两银。
赵小桃还没见过这么大手笔的给钱,那是那妇人给她的也不过是十文钱。
然而,柳桂花不知道是抽什么疯,当场甩脸,觉得少了。
赵小桃看了看林家,那妇人依旧笑意盈盈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喜事一桩,嫂子我们一样都是希望他们两个人孩子和和美美的过日子,还望嫂子多想想两个孩子以后的日子。”
那妇人说话十分得体又不让分毫。
柳桂花不接话,也不说话,就这样僵持着。
那妇人又转向赵庆。
赵庆想说什么,柳桂花又道:“我是她后娘,但是我也实心实意的养了她这么多年,她也清楚我待她的好,你们家匆匆忙忙就要成婚,我多要点,给她多添点嫁妆,说出去大家都能理解的。”
赵小桃听着,忍不住看了一眼柳桂花。
她甚至有些佩服柳桂花怎么能够脸不红心不跳的,理直气壮的说出来。
赵小桃回头看了一眼奶奶,奶奶没看她,也没说话。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