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玉米苗直接变成了玉米树?

林然将用水栽培发芽后的玉米种子放入优质玉米黑土中,以厚度适合的黑土盖好。

根据百物图鉴中的月星水果玉米种植提示,将土壤上方光照强度设置为了每十二小时全黑,每十二小时光照最强模式。

随即,又将玉米黑土中土壤的湿度调至百分之二十,土壤肥沃度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与许教授、赵科员一起记录月星水果玉米绿苗的成长状况。

在未来农场中工作的国家科员们,都是经历过几十年农业种植研究,有着极其丰富农作物种植研究经验的。

于是,许教授、赵科员与林然三人,很快就敏觉地察觉到,此时的月星水果玉米,还并未在最佳成长状态,因为这个时候的玉米苗生长得很慢。

最终三人共同一商议,随即决定,要将这玉米苗地土壤的数值模式再次调试,直到玉米苗的成长速度与成长状态达到最好为止……

在极其专业的检测工具检测下,用了三天时间,林然许教授赵科员三个人终于将水果玉米苗在这个成长阶段下所需要的最适宜生长环境算了出来。

而此时,玉米苗也成功在优质玉米黑土中,长出了嫩绿芽叶。

这个速度,哪怕没有之前在未来农场土壤中种出普通土豆与红皮土豆的速度快,但是比起在普通农场种植普通玉米,也已经算是快了五六倍。

于是,林然与许教授赵科员一起,很快投入了下一步动作,让玉米苗变大变壮!

三位小组成员费尽心血地在未来农场中实验种植着,而这一批月星水果玉米,也在养分充足的土壤中飞快生长。

五天后,这批月星水果玉米,竟然已经成功出苗拔节,长到了大半个人一样高。

而玉米苗中专门孕育玉米的喇叭型口子,也逐渐开始生长了出来。

以这个速度计算,最多不过五到十天时间,最快有可能三天,林然、许教授与赵科员三人就能成功培育出成熟的月星水果玉米果实来。

可是,也正当这批月星水果玉米已经长出了喇叭型口子,要抽穗、结果,最终结出成熟玉米果实的时候,林然却突然发现。

在他某一日起床的第二天一早,这五十株月星水果玉米植株的周围,竟然密密麻麻地出现了一团又一团如芝麻粒大小,泛着灰白色的会飞小虫子。

这些一粒接着一粒,接天连日的灰白小虫,多如繁星,飞行起来不断发出着巨大的“嗡嗡”声,使人心中发颤。

而林然发现,这些小虫子飞过之处,月星玉米植株的枝与叶上,纷纷皆像被人泼了硫酸,枝叶向内缺残枯缩着,缺枝少叶——这是被这些无数灰白色小虫啃食过了!

林然在这座未来农场中种植了足有一个月的农作物,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多的飞虫在作物周围啃食。

以他从前种植土豆的经验来看,土豆在生长时期也会有一定概率招来虫灾。

但是在这之前的一个月,他与蓝国农科院的国家科员们一起种植了十数轮土豆,却皆一次没遇到过虫灾。

林然本来还以为,这座未来农场中的生长环境已经自动隔绝了所有蓝星普通农场中所会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虫灾。

毕竟这里的虚拟空间看起来就已经十分不真实,很有可能这里的所有一切都与外界有一定渠道的隔绝。

但是,没想到,如今……玉米周围竟然围上了这好些小虫?

林然在思考,究竟是这座未来农场中栽培在土壤中的作物比较不容易发生虫灾,还是只是之前种植的土豆品种比较不容易发生虫灾,还是说,这次种植的月星水果玉米就是一种在长出花粒时期特别容易招来虫害的作物?

这次的灰白色小虫,是只有种植月星水果玉米的时候才会特别招来?

蓝国农科院的国家科员们执行任务起来行动极其迅速。

许教授、赵科员两人在同时看到这些灰白色小虫后,已经立刻拿了一个农业专用捕虫网,将飞来飞去的白色小虫捕捉了一大玻璃瓶,又分别装到不同的试剂中,打算拿到实验研究所中进行显微观测。

先研究物种,后分析成分。

没想到,专门负责研究作物虫害的国家科员用显微镜等技术仪器观察完,最终向林然几人给出分析结果——

这些围绕在月星水果玉米周边的灰白小虫,在从前的蓝星中从未出现过,也从未在蓝国已有生物数据库中有过记载。

这就是一种在月星水果玉米种植后才会产生的全新飞虫物种!

有关于它的一切,都需要全新研究与发现。

不过,更令蓝国国家科员们感到惊讶的是,为了对照实验,蓝国国家科员们特地将栽培的50株水果玉米周围的灰白小虫,以每10株100%小虫完全保留;每10株80%保留;每10株60%保留……每10株0%保留的比例分组对照。

最终种植三天后,惊讶发现,灰白小虫虽然每飞过一次都会对月星水果玉米根茎部位枝叶有所啃食,但是这种啃食非但没有让水果玉米的果实成长速度变慢,根茎变弱,而反而让水果玉米成长速度加快,根茎变强了!

这些小虫的啃食,对于月星水果玉米来说,非但没有使其变差,反而使其变得更好。

这种生长模式,是不是就像现在蓝星中已有的良好植物生长模式,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

蓝国的国家科员们,立刻将这批新成长出来的月星水果玉米苗与灰白小虫一起进行更为详尽的数据分析与检测。

最终发现,灰白小虫虽然以月星水果玉米根茎部位的枝与叶为食,但是在啃食枝叶的同时,也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分泌物,与水果玉米本身含有的一种汁叶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变成一种极为强悍的虫害抗体与植物生长激素——

而这种化学反应后的物质,应该就是月星水果玉米苗在开始结果后能抵御大多数自然灾害,并且最终成长至比普通玉米果实都要大的主要元素!

蓝国农科院的国家科员们在研究并且发现这一点后,纷纷变得十分激动。

因为,此时,如今,在未来农场土壤里在生长的月星水果玉米是否能很好地成长出来,已经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更为重要的事情是,这些灰白小虫与水果玉米两相结合产生出来的特殊物质,是否能被提取出来,然后移植到其他农作物上,使蓝国的其他农作物都拥有这种抵御天灾虫害,拥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与生长空间的抗体与基因。

如果这种物质能成功移植到其他作物上,蓝国全国范围内每年农业种植上所面对的自然灾害损失能减少多少!

于是,专门负责研究这一课题的农科院科员们,立刻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研究。

而林然许教授及赵科员三人,则仍旧负责着这50株月星水果玉米的种植。

在经过花粒期灰白小虫的啃食洗礼后,这50株水果玉米于生长状态上很明显要比被小虫啃食前要好了许多也快了许多。

不过三天时间,这50株玉米已经从本来只有绿色喇叭型叶托,到如今绿色玉米叶中水果玉米果实已见形状,逐渐壮大,颗颗饱满结实的玉米果粒于绿叶中可以清晰摸到脉络。

玉米果实已经有人的半截手臂大小,与正常蓝星水果玉米的大小一致。

但是,林然几人通过观察发现,如果他们此时暂时不对玉米进行收割,任由水果玉米在田地里自有生长,水果玉米仍旧还能继续变大。

所有蓝国农科院的国家科员们,都十分好奇,这批月星水果玉米,如果不提前采摘,最终成熟能去至多大——

最终,又三天后,国家农科院的科员们看到了,此时生长得最好月星水果玉米,已经是人一截手臂这么长,是人3/4条大腿一般粗。

又三天后,玉米继续生长,此时成长得最好的玉米,已经有人6/8手臂般长,有人大腿1.5倍般粗。

而整棵水果玉米植株的高度,也已经从普通玉米的1.8-2.5米高,生长至了3-4米。

并且,玉米植株的粗壮程度,也从一般的直径几厘米粗,直接增宽到了近十厘米。

这本来以苗条为特征的玉米植株田,此时可是直接变成了玉米树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