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月,科举如期开始。
这些个泥腿子,才疏学浅,根本比不上世家子弟,但陛下待他们极为和气,还选了好几位,姿容出众的年轻人去翰林院。
这是崔颖听崔伯祥所说。
比起妹妹崔思弦的频繁入宫探望,大哥并不常来看望崔颖,多数时候,他都是在御书房与陛下议事。
崔颖有时候觉得,大哥看他的目光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只好感叹自己多思多疑。
崔颖过得很幸福,陛下后宫只有他一人,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实际上,陛下勤政,多数时候都是在御书房度过的,不是在批折子,就是在召见官员议事。
不过,每月,陛下都会来探望他,而且待他一直很温柔和煦。
崔颖觉得这样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好的。
就是有时候,宫里空荡荡的,没人说话,崔颖会觉得有点无聊。
所以,他频繁地召见崔氏子弟,进宫叙旧。
父亲派人提醒了他,让他注意陛下的心情,崔颖不以为然,心里得意,还是陛下提醒他的呢,她爱怜他孤身一人在后宫,让他多召见亲眷进宫。
父亲得知陛下首肯,便不再多话了。
那时候崔颖的日子,当真快活极了,他唯一的烦恼,就是何时能怀孕诞下皇女。
他想怀没怀上,倒是那个一副不可侵犯模样的尚书左仆射师殷,怀了个生母不详的私生子。
没人知道,那是师殷和谁的孩子,他绝口不提这事。
这种不光彩的事,让师殷在羽都被人议论了一番,声望下降。
倒是陛下丝毫不介意心腹的丑事,不仅重重赏赐了师殷,还在他因怀孕卸任休养后,一如既往宣召他进宫议事。
这也无疑替师殷挽回了几分声望。
新上任的尚书左仆射是炎州刺史融卿恽,他是陛下心腹,此次调回羽都入内阁,也算在情理之中。
崔思弦进宫时,悄悄跟崔颖说,她这个月估计要调任炎州刺史。
“陛下说了,我年纪轻,光有能力不够,还要体会民生,该去地方历练历练。陛下还说,要安排两个新上任的翰林,跟我一块去炎州,辅佐我,跟着我学习,让他们日后做个跟我一样的能臣!”
她说话时,神情泛着异彩,双眸满是对陛下的崇拜。
崔颖笑着看崔思弦一口一个“陛下说”,他这位妹妹,已经彻底成了陛下忠诚的支持者了。
果不其然,融卿恽刚刚回羽都,崔思弦就被调往了炎州,跟随她一起前往地方的,还有位翰林,那一位大人虽然能力不行,生得倒是美貌,尤其会讨好人,巴结上峰。
崔思弦传给崔颖的信中,时常替那位跟随她前往炎州的翰林美言。
没了妹妹的陪伴,崔颖在后宫更加寂寞了。
没有陛下眷顾的日子里,他时常会去御花园闲逛,心中暗自希冀能够遇到陛下。
他偶尔无聊时,会在御花园唱歌。
初冬有一日,崔颖在御花园唱歌时,遇见了陛下。
此时,她正和中书舍人卢郁讨论政事。
卢郁生得美貌,清冷之中透着温柔,眼下一颗泪痣,侧头含笑说话,姿态更是勾心夺魄。
崔颖已经有好几日,没见到陛下了,他顾不得打扰他们,赶紧迎上去行礼。
陛下含笑关怀他,倒是卢郁神情有些不自然,只不过那时候,崔颖从未注意过这些。
在他看来,陛下品行高洁,素来又不爱男色,如何会与有妇之夫勾结呢。
陛下和煦地同崔颖说话,他近乎沉迷于她的温柔之中,无法自拔。
越相处,他便越爱陛下。
爱她的抬眸,微笑,喜欢她看他时目光的温柔,崔颖沦陷在陛下的一举一动之中,爱情毫无缘由,只因为是她。
虽然崔颖不舍,但陛下还有政务处理,他也只能含泪看着她跟卢郁走远。
崔颖回宫的路上,遇到了在巡查的鞠大将军。
他跟中书舍人一样大的年纪,三十来岁,眼下坠着一颗泪痣,但大将军生了双剑眉,他的美丽是英气逼人的。
不过鞠大将军似乎略感不适,他剑眉微皱,脸色发白。
对方是卢氏的门生,崔颖随口关心了两句,就算完了。
没过两日,崔颖就听说,鞠大将军有孕卸任的事,他心里有点古怪,大将军的妻子不是早就调任去了地方吗。
崔颖心里有数了,但看破不说破,他只是暗自鄙夷了羽都现在的风气,这些官员一个个都喜欢未婚生子,跟人偷情呢。
不过,陛下确实是个温厚宽和的君主,她赏赐安抚了一番卸任的大将军,并不拆穿对方的丑事,然后将一位平北将军调回了羽都,任左金吾卫大将军。
不光是师殷、鞠大将军他们,就连崔氏,都有好几个子弟怀了私生子,崔颖心里既鄙夷又难受,他们能生,为何自己却迟迟没有怀孕呢?
倒是陛下一直宽慰崔颖,让他不要着急,崔颖感动之中,不免心酸。
但父亲很狐疑,好几次来信,明里暗里地询问崔颖跟陛下感情如此。
崔颖知道,父亲这是不信任陛下,不免写信回家,替陛下美言,兴许是他的信起了作用,渐渐地,父亲便不再狐疑了,连同和陛下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
他好几次,撞见父亲进御书房议事,一待就是大半天。
十一月时,各地刺史、两军大都督都上奏希望能返回羽都过年节,陛下出于政务上的思量,仅仅同意了四人的请求,崔思弦便是其中之一。
十二月,崔思弦意气风发回了羽都,崔颖见到许久未见的妹妹,一时热泪盈眶,但思弦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我要娶他!”
崔思弦的神情是那样坚定,她要娶的人,正是当初跟随她一起调任炎州的那位翰林。
崔颖被气得快要吐血,却只能苦口婆心劝她:“父亲不会同意的。”
“我知道啊。”崔思弦严肃的神情忽然一松,笑嘻嘻道:“所以我准备请陛下出面,帮我说服父亲。况且,父亲也未必不同意,他跟母亲当初不就打破了门第之见吗。”
崔颖爱怜地看着她,叹口气。
他们默契地岔开了话题,崔思弦忽然提起,那些被外派去地方的崔氏子弟家眷,不由叹气:“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感情不免变淡了。他们写信时,一直跟我诉苦。”
“不过,这也是皇恩浩荡,陛下看重!”
崔思弦絮絮叨叨地说陛下种种好,眼眸泛着异彩,崔颖无奈地望着她,心中不免苦涩,倘若当初他没有进宫,想必现在,他也跟妹妹一样崇拜陛下,恨不得为她赴汤蹈火。
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
枕边人跟朝臣到底是不一样的。
崔颖想起陛下传信今晚来看他,心中一甜,还没高兴多久,就听见妹妹大大咧咧的嘱托。
“陛下膝下无子,于社稷不安,二哥,你要多努力啊。”
崔颖不免被噎住,他又说不出什么难听的话,只好心酸地点头。
崔思弦又跟他嘀咕了两句,那几个未婚先孕的崔氏子,崔景宣那个目盲的残废,怀孕都快生了,还不愿意说孩子生母是谁,大约是琴师乐伎一流吧,实在令人鄙夷。
这一月,陛下终于舍得离开御书房了。
陪她一起建国的心腹旧臣,仅仅缺了封帧没回来,几人难得相聚,他们举办的诗会、马球赛,陛下都赶去参加了,回宫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虽然崔颖不喜欢那些泥腿子,但看见陛下开心,他也很欣慰。
年末宫宴,陛下并没有来参加,似乎是在御书房和两军大都督商议国事。
没了陛下的身影,这一年的宫宴,对于崔颖而言了然无味。
宫宴结束,许多人便要赶回地方了,崔颖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妹妹,然后他在永乐二年之初,迎来了当头一棒。
崔景宣生的那个私生女,竟然是陛下的孩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