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九十五章:少年纪事·姻缘变数

李四住在大书房,侍女们在收拾屋子,前院站满带刀侍卫。

这阵势,惊得陆伯元未来几天,吃不好睡不好,甚至失眠多梦,每天两眼一睁,就是问太子走了没有。

听说鹿麓书院要归朝廷管,学生们都很高兴,别的书院在朝廷的管辖内,动不动就扩建招生,不仅地方大吃饭不要钱,学习优异还能减免学费。

更何况,太子殿下亲临鹿麓书院,一看就很重视这次合作,学生们不禁联想到,一毕业就做官,跟着太子吃穿不愁还有好前程。

陆道元却为此事头疼不已,无它,太子来鹿麓书院花销很大,而鹿麓很穷。

陆道元这几天看账本看得头大,不禁为书院的未来担忧,再照这样下去,不出半个月,朝廷官营的事情还没定下来,鹿麓就要彻底关门大吉。

甚至,鹿麓书院常年亏损,为了维持运作,还向各大银庄借了很多笔银子,保守估计几十万两白银。

这么大一笔钱,究竟是怎么用掉的?就鹿麓书院这么简陋的地方,难道是吃吃喝喝笔墨纸砚,再怎么花也用不了怎么多。

就目前来看,鹿麓书院由民营转为官营,才是生存之道。

陆道元在房间一边看账本一边叹气,甚至连喜欢的新茶也不喝了,改成白开水,连一向叽叽喳喳的书童也知道事情严重,做事小心翼翼,生怕工作不保。

“太子那边怎么样了?”

“回公子,太子还是那样,上午跟着学生们在书院学习,下午带侍卫去郊外狩猎,昨天还打了两只野猪回来加餐。”

“……哦。”

“太子晚上就跟老师们探讨学问,书院的老师都对太子赞赏有加,夸他文武双全国之栋梁。”

“……是嘛。”

“不是我说,太子真挺好的,看起来一点架子都没有,就是会花钱,只有皇家养得起。这不,今天一大早就带人去城里大采购,前院摆满了粮食和布匹,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鹿麓书院要办大喜事呢!”

屋里书童正说得高兴,门外李四派过来的两队侍卫,抬着几十口大箱子过来敲门。

领头的侍卫过来敲门,“小陆先生在吗?”

陆道元还未出声,书童就抢先答应跑过去开门,“在的,在的!各位大人来找公子什么事?可是太子召见?”

领头的侍卫一脸冷漠,“太子很忙,命我等送上薄礼,听说小陆先生管帐,还请全部收下。”

领头的侍卫说完,将带来的小箱子,放在陆道元的书案上,又招手让其他侍卫把沉甸甸的大箱子搬进屋。

送到书案上的箱子没锁,陆道元随手打开,看见里面的东西惊疑不定,吓得立刻关上。

陆道元起身拜谢,“太子厚礼实难回报,我需亶明兄长再做定夺。”

领头的侍卫点点头,“太子吩咐,官营之事还请小陆先生说和,若能说动陆山长,太子还有厚礼相赠。”

陆道元再拜,“太子放心,陆某定将全力以赴。”

领头的侍卫抱拳回礼,带着其他人离开。

书童见侍卫都走远了,才敢放心打开送来的大箱子,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乱堆乱放,甚至还有两箱金条。

书童激动地瞪大眼睛,“公子快看,我们发财了!”

陆道元头也不抬,打开书案上的木箱,拿着借据一一查看,这些借据都是鹿麓书院管各大银庄借钱的证据,想到李四的用意,他无奈叹气道:“这有什么,有钱万事不愁,有权万事无忧。”

书童不明深意,还以为陆道元经此一遭,改变心意要去做官,“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公子决定继续考科举了?”

陆道元摇摇头,收好借据关上木箱,拿起旁边的账本接着查账,一副不为钱权所动的架势。

书童急了,“公子,你天天看账本有什么用呢,该花钱的时候还是要花,该借钱的时候还是要借,不如今后投靠太子殿下,假以时日封侯拜相,哪里是区区一个鹿麓书院可比?委屈将就不如放手一搏!”

陆道元抬头看了书童一眼,笑了笑,“你最近有长进,说话一环套一环。鹿麓书院是兄长的心血,钱财不可相提并论,我人微言轻,兄长怕是不会答应。”

书童愣了愣,突然反应过来,“那您刚才怎么答应的那么爽快,太子要是怪罪下来……”

陆道元笑着摇摇头,“太子意不在此,且我只答应全力以赴,并不是要促成此事。哪有收别人钱权,挖自己家墙角的?”

书童恍然大悟,“哦……那,那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太子那边可不好得罪。”

陆道元沉默许久才道,“静待时机,把这个箱子送给兄长,什么都不要说,兄长会明白太子的用意。”

书童立刻拿着木箱子离开,“哎!我也明白了!”

自从陆伯元收到太子的“薄礼”,几乎每夜点灯到天明,倒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从左边走到右边,再从右边走到左边,转累了歇一会儿,喝杯茶继续循环往复。

眼看到了第四日上午,陆伯元还在犹豫不决,陆道元坐的住,其他人可坐不住了。

书院的教书先生联名写了劝解书,扎堆去拜访陆伯元,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道理,最后被陆伯元赶走了。

“伯元,伯元兄!咱们都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这么大的喜事,你还在犹豫什么?太子做保,鹿麓书院扭转盈亏,那些烂账都清完了,够诚意了吧,你还在犹豫什么?”

“就是啊,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性子婆婆妈妈的,吃屎都赶不上热乎劲儿。你这鹿麓书院有个屁的用处,值得人家花这么大代价给你把账平了?还不是太子慈悲,见我等苦熬不住,令所有人彻底解脱。”

“是啊,往后,咱们都是官营书院的教书先生,你也是官营书院的山长,还有哪些个穷学生,都摇身一变,成为官营书院的学生!”

“你是知道的呀!官营书院的学生,有朝廷做保免除乡试,且享有朝廷最好的资源。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学生们想想,难道你就忍心见他们在底层苦苦挣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乡试筛去九成九,十年寒窗一朝散,只能回家种田种地养鸡养鸭?”

“我不管,反正这事你不答应也得答应!我特么跟着你干了这么多年,总算盼来了好日子,你要是犯糊涂,我头一个不答应!”

“是啊是啊,伯元兄,我的好哥哥,你就从了吧,跟着这样的太子做事死了也值。”

“尔等休要再劝!”

陆伯元气不打一处来,见这群知己好友被太子钱权引诱,短短三日就换了副模样,哪里还有半分教书育人的德行?

“我难道不知这是件好事?陆家经营几百年,年年亏损,看见钱庄都要绕着走,就怕被催债!

这些年被官府追查,说话都不敢大声喘气,书院转了又转,地契卖了又卖,地方小了又小,日子苦了又苦。

最后,曾经富可敌国的江南陆家,落了个破败不堪的下场!

鹿麓书院从我大爷那代开始就要关门了,还不是为了让老百姓有个读书的去处,咬咬牙坚持下来,书院传到我爹手里,为了维持运转他活活累死了,最后书院传到了我手上,才勉强维持现状。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无钱无权无势无利者,注定要被人舍弃。无才无德无勇无谋者,注定要被压迫。”

教书先生们纷纷沉默下来,心中苦闷难捱。

陆伯元无奈叹气,“你们劝我令书院私营转官营,可你们想过没有?以前,就咱们隔壁的私塾,地方比咱们大,学生比咱们多,自从听了官府的劝解,私营转了官营,第一天做了什么?

好好一个私塾,学生有数百人,搞了一场文试,八成的学生被劝退,都没书读。

那天,江南的雨都是咸的,学生们的脸上的泪水比雨还大!多年的努力与汗水比不过区区一张薄纸。

从那天起,我就决定要重新建立一个新书院,让读不起书的能继续读,让读不懂的能学点真本事,无论是走科举做官做人上人,还是回到田野中与江河大川为伍,与四季轮回为友。

人人都能在这个世道,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职,贫穷富贵也好,喜怒哀乐也罢。

至少不会在读书的年纪,有不长眼的劝你,没钱不能读书,没天赋不能读书,权力至上,努力无用。”

教书先生们不在相劝,纷纷岔开话题。

“无所谓,反正穷日子我也过惯了,在书院教书也没短过束脩,虽然学生们很调皮,可哪个孩子没有调皮的时候?”

“私营就私营吧,至少书院还活着,万一像另外两个书院被官营吞并,先生和学生都被清退就难了。”

“看来咱们没有富贵命,只好去向太子请罪。”

“算了算了,不说这个,咱们还是想想晚上吃什么吧,山腰种的玉米好像熟了,麦子也熟了。”

“多谢诸位体谅。”

陆伯元郑重拜谢,多年好友冰释前嫌。

陆道元站在暗处听完全程,心思越飘越远,喃喃自问:“权力至上,努力无用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