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Case Four - Chap7

既然警方把话都已经说开了,随后欧仲霖和向义昭便针对席间的其他细节和吴家人的习惯等方面,对这四人展开进一步的详细盘问。

向义昭问:今天中午上桌的那些菜啊汤啊的,是不是全部客人都吃了?你们还记不记得,哪道菜谁吃得多谁又吃得少?哪道菜谁又一口没吃?特别是两个小孩子,他们吃东西的顺序和多少?

魏茗芳答:诶哟,向警官,你这个问题,真、真是为难我们了;我们就四个人,席间要盯着八个人的上菜用餐流程,还要时刻顾及客人的各种需要;这到底谁吃多吃少,具体肯定记得不是很清楚,只能尽量回忆了,但不保证我们能说全说对呀。吴老爷子吃了什么我倒是记得比较清楚,每次我基本都围着他转,也很注意他的动静。今天老人家心情好、胃口也不错;平常他都不怎么吃餐前冷盘的,但今天吃了几口酱牛肉和凉拌海参,后来佛跳墙喝了有两碗,龙虾烩面吃了半碗,而且还多吃了几块龙虾肉;溏心干鲍我给他切片的两个也都很快吃掉了,可第三个吃到一半的时候,哎、他们家小孩子突然出事了!哦,对了,吴老爷子自己带来的洋酒,他喝了小半杯吧,当然也喝了一杯左右的杂粮汁。至于两个小孩子,好像除了干鲍是真的一口没吃,其他上桌的菜他们都多多少少吃了一些;他们这年纪的小孩本就好动,吃餐饭跑来跑去的,有时候多吃一点少吃一点也是随他们去,饿了自然就吃零食,没人真的具体去算个实数出来。客人吃东西的顺序肯定是按着准备好的上菜顺序来的呀,还没送来的菜他们也吃不着啊。

金莉/夏茵茵答:刚开席还没上主菜的时候没有很忙、有稍微注意一下;反正一开始的餐前冷盘那些东西,客人都不怎么动筷子,基本是偶尔转到自己面前,嘴里闲得了,才夹上一筷子随便尝尝就差不多了;虽然没什么人吃,但我们要上满一圈的冷盘也是店里的惯例,不然开席桌子上空荡荡的不吉利。后来上的三个菜,除了魏领班说的,我也记得好像所有人都动筷子了,本来吃家宴嘛,就是图个热闹,就算实在不喜欢哪道菜,肯定还是要给吴老爷子面子的,不然大家都动手意思意思了,就你一个人干坐着啥也不吃,那多难看呀。不过,吴小姐今天确实没什么胃口,平时冷盘里有酸辣或咸甜口的她一般会夹两筷子的,但今天不管喝汤吃面她整个人都恹恹的;我看她除了干鲍配着酱汁多吃了几口,其他菜都没什么兴趣,就算给她盛了舀了也是直接让我们退下去。哎,反正之后第四道菜的猪肘子才细细地切好了摆好了、都没机会给客人上全呢,那对双胞胎就出事了。

游晔答:哦,对对对,我、我记得中午的情况和她们说的都差、差不多呢;今天中午,我、我基本上就是负责端菜上菜,还有跟她们后面分发和替换碗碟酒杯啦、给客人换换消毒毛巾啦,其他我啥、啥都没干;至于吴家客人吃没吃啥、又吃多吃少,具体的我、我真是说不上来了;我、我平时就从来不、不注意这些的。呃、不过我空下来的时候,也负责给客人倒倒酒;反正我记得,呃、那个,吴家二少爷,他中午喝得比其他人都多,就老是闷着,只要不吃菜就一直灌酒;还有吴小姐她、她基本没咋喝酒,好像就开席的时候抿了那么一、一小口。

欧仲霖问:吴家每次家宴是谁安排菜品汤品,其中有什么讲究和考量?上菜顺序都有谁知道?

魏茗芳答:一般是我安排的。之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比较熟悉吴家人的用餐习惯和口味喜好,交给我来做钱经理也放心。家宴其实是吃个热闹,饭菜也不是说一定得多讲究多精细,主要是让老人家高兴,所以上菜顺序和菜单肯定是紧着老人家的喜好先来,然后再考虑他们家小孩子喜欢什么;我们的食材和做法都有保证,大人只要不忌口,其实吃得挺随意的、基本不挑剔;再说了,吴家人什么样的好东西没吃过,又不是冲着饭菜来的,不少这几口肉啊菜的。

上菜顺序是菜单定下来的时候就定好的;几位大厨和我肯定最了解。他们三个、甚至钱经理也要提前熟悉一下,因为基本每一至两道菜后都要重新换一轮碗碟餐具以防串味,而且经常有些菜品汤品是要给每位都客人切好分好盛好的,熟悉上菜顺序和速度、掌握每位客人的喜好和吃饭进度,才能更好地安排菜品汤品中间的衔接和过渡;总不能老是出现我们这些应该为人服务的站着没事儿做,反倒让客人坐着干等我们的情况吧,那多不专业呀。

至于对菜单的考量啊,那还是挺复杂的。餐前冷盘当然是惯例了,我一般选甜咸口和酸辣口的开胃菜,但味道一定不能重、不然后面的菜客人怎么吃味道呢,所以得平衡才不容易出错。每次换几道小孩子喜欢的单品和拼盘就好,其实大人和老人家不怎么吃这些小零食的,一个是因为偏凉,另一个是因为冷盘做得再好、用料再金贵、其实说到底也不够档次。至于正餐里头嘛,我通常给老人家安排先吃暖胃的汤品(佛跳墙),老人家刚开席吃的也不多,主要先把肠胃调动起来就行;吴家两位老爷子口味相差不大,就喜欢各种费工费料的老火煲汤,这也是粤港本地人吃饭的老传统了嘛。接着就是要上些轻主食(龙虾烩面)给他们垫垫肚子,老人家一般都是吃前不吃后的嘛;再说吃家宴又不赶进度,客人们该聊天聊天、该歇息歇息,每月难得全家人一起出来聚聚,吴家家宴向来都是慢慢吃、一场下来吃上两个多小时三小时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上菜速度讲究前头缓,中间快,尾巴闲。诶,其实今天中午那俩孩子出事的时候,大概一点钟吧,我们才上到第四个菜,那第二道垫底的轻主食就非常重要;我主要考虑老人家消化不好,基本会选软烂多汁且口味鲜甜一些的,主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面食。

第一第二道菜上完了,接下来要考虑加点硬肉菜,第三道的干鲍就是稍稍调整口味、不占肚子,而第四道的大猪肘子是那对双胞胎非常爱吃的,但凡有上这道菜他们必定抱着啃,其他人要是今天想换个口味,也会跟着吃几口、逗逗小孩子。但猪肘子是咸甜口的、味道较腻,此时第一道汤也喝得差不多了,他们又不吃重新加热的东西,紧接着要再来两道清淡甘甜的汤品润口过渡;吴家人都爱吃山珍补品熬的肉汤,我今天就安排了红菇鸡汤和虫草鸭汤。吃到这里这场家宴基本算是过半了,那接下来要比较快地续上几道肉菜和海鲜,比如吴家的男性成员都偏爱牛羊肉加药材的煲品,而吴家小姐和大少奶奶(裴淑婉)会比较喜欢海鲜类的。不过,近几个月吴小姐怀孕了,口味上上下下的说不清楚,海鲜有时候随便吃几口、有时候闻着都讨厌,但我一般情况下还是会安排上几样,总比临时她想吃但我们却没有备着要好吧。其实一路吃到这里,客人差不多都七分饱了,后面就是上几道清味爽口的来收尾;吴老爷子特别喜欢某些小地方的特色美食,就是出了当地肯定没什么人知道的那种小吃,我平时就是在这些地方下功夫,比如今天我特地给他安排的笋燕和豆腐丸子。最后的惯例,肯定是两三个蔬菜和菌菇类的清炒,然后上些甜品和水果拼盘,要是客人没有中途突然要求额外加菜品啥的,那一场家宴就基本可以结束了。

向义昭问:你们选定菜单的时候有仔细考虑食物性质之间的相克吗?

魏茗芳答:哎哟,向警官,瞧你这话说,那是当然的了!食材安全健康、色香味俱全,这都是我们制定菜单时首要考虑的呀。其实嘛,我作为领班只是根据季节物产不同,提供十人份的备选菜单,多的时候有备选菜单就有二三十样菜呢;有时候吴家人当天想吃什么也会直接提出来,我们就临时加菜。我在餐饮服务行业也做了好几年了,一方面比较熟悉他们吴家人的口味和喜好,另一方面肯定是要懂点食物相克的知识,预备菜单的时候这些早就考虑进去了。不过,吴家家宴每次最后到底上什么菜品汤品,拍板的还是吴家人和钱经理。吴家的客人每人有自己的私人医生和专业营养师的,他们每次家宴前要仔细检查一遍菜单和食材配料,确保其中不存在食物相克,也保证食材和做法对客人的身体不会造成负担。特别是吴家两位老爷子呀,他们心脏和肾脏其实都有点问题,不过他们自己说近一年来肾脏情况比以前好多了,吃了啥药着实有用,现在他们能吃的比以前多几样了,之前忌口还更多呢;再说了,老人家到这个年纪多多少少有些心血管疾病,他们平时有吃中药调理身体,所以一些食物是一定忌口的,这些我们必须牢记,即使有些忌口的食材当天被端上桌了,也一定不能到两位老人家的碗里去。而且我们这里负责给吴家家宴备餐的几位大厨都有二三十年从业经验了,都有营养师资格证的、非常注意营养均衡搭配,肯定不会把相克的食材放在一起烹饪呀。再说今天这些菜品汤品全是吴家人平时爱吃的、常吃的,他们之前在这里吃饭的时候经常反复点,可从来没出过问题呀。今天虽然很不幸、两个小朋友突然出了那种事情,我们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但是绝对不可能是我列的菜单出了问题呀!

欧仲霖问:每次用餐你们之中有谁固定服务吴老爷子和俩孩子么?

夏茵茵/金莉答:啊?固定的?那、那倒是没有那么严格啦,平时魏领班大多都顾着吴家两位老爷子,其他时候当然是谁空着就谁抢着干活啦。吴家人虽然吃喝用度很讲究,但人人都有手有脚的、又不是说谁的生活不能自理了;就是吃餐饭而已嘛,也不是要给他们提供多了不得的服务,总归是在外面吃饭,人家的体面是要的、又不是说我们要一勺勺喂给他们吃。再说我们拿着比外面其他饭店高的工资,总不能是站着当摆设吧;我们说白了就是多做些步骤、让他们客人们看着舒心,比如负责盛汤装饭,一些菜品要为客人切好摆好,他们直接吃起来方便、不要弄脏手、不要吃得不优雅,大概这样也就行了。倒是吴家大少爷那边有时会带个保姆来,主要是他们吴家大少奶奶有时看俩小孩看不过来;那对双胞胎是男孩子嘛,这年纪又比较皮,如果他们当天不想来吃家宴,刚那到了地方就会开始闹腾了,吃饭就得有人看着哄着管着;不过那种情况较少,因为吴大少爷平时不苟言笑的、管孩子比较严厉,俩小男孩大多数情况都蛮乖的。哦,对了,还有一种情况,根据时令不同吴家两位老爷子有时饭前要喝特定的中药调理身子,他们一般直接带家里保姆来厨房熬药,熬好了在这里喝药,那种情况下他们只吃医生安排的东西,我们安排的就不吃了,然后笑呵呵地看着家里人吃饭,和他们聊天,逗逗小孙子,也和我们闲聊几句,主要还是享受氛围最重要。其他时候基本是我们四个服务整场家宴,这一年下来我们四个配合挺好的;钱经理晨会上都表扬我们手脚麻利,态度端正,从没出过问题呀。

向义昭问:除了酒水,今天吴家人还有带任何外面的吃食喝饮品进来么?

夏茵茵/金莉答:一般餐前吴家的大人都在包房内的茶座喝茶、顺便吃点我们备的小零食;两个小孩基本自己在一边玩、也不吵闹,小孩子来的时候手上大多都拿着各种零食在吃了。每次餐前的茶叶一定都是吴家人自己带的,我们这儿可没有那么好的茶叶;今天吴家人早上十点半就陆陆续续过来聊天了,然后十一点左右吧,吴家二老爷和大少爷就去楼下参加百货开业剪彩。我记得今天那对双胞胎带了两包生巧和果脯啥的,但开了之后也没吃几口就扔一边了,因为马上要上桌吃饭,吴大少奶奶怕他们太饱了饭桌上闹腾,就不让孩子继续吃零食了。

欧仲霖问:客人每次使用的餐具酒杯和毛巾这些都是如何存放和分发的?席间有人专门负责给他们更换么?吴家人平时用餐对餐具酒杯毛巾这些东西有什么偏好和具体要求么?

夏茵茵/金莉/游晔答:碗碟汤匙刀叉酒杯等等餐具,后勤部统一洗净后就端来放在我们包房备餐台下边的消毒碗柜里除菌烘干,这些基础工作基本上餐前一个小时内都得准备好;吴家人、不管是谁,每次来用餐都必须使用全新的餐具,而且样式和花纹啥的也得跟着四季和节日变化,然后每次等他们用完了,那些餐具清洁消毒后会给其他客人用,不然好好的高档餐具总不能用一次就全拿去丢了吧;每次吴家家宴我们包房里每上一道菜所更换下来的餐具并不是直接送去清洗、而是在门口用专门的容器收集起来、等吴家人用餐结束了我们再统一送去清洗。还有毛巾,吴家人每次家宴都是用全新的消毒毛巾,也是后勤部提早个把小时,在餐前洗净折叠蒸煮消毒,开席前才拿过来放到消毒碗柜旁边的迷你蒸汽毛巾柜里保温存放,那个温度都是事前设定好的,就是保证拿出来的时候是刚刚好的适肤温度、不能烫不能凉,然后开席了我们再一批批地拿出来给客人使用更换;用后收集起来统一清洗消毒,然后再拿给其他客人使用。总之,这间房里头呀,只要吴家人来吃家宴了,用啥都得是全新的,就对了啦。

不过最近年底了,我们这里中午晚上餐餐爆满,后勤忙都忙不过来,今天早上吴家客人是10点半左右陆续到的,我们几个是10点钟不到就进场准备了,刚好那时候楼下的后勤部才把餐具和毛巾等东西一齐送过来,他们弄得手忙脚乱的、是我们魏领班看他们实在忙不过来了怕耽误事儿,主动帮着他们摆放消毒毛巾,还要我们一起动手帮着去整理摆放消毒碗柜里的餐具呢。至于偏好嘛,我也不不清楚到底算不算,就吴老爷子他呀,非常讨厌碗碟从消毒柜里直接拿出来的那种除菌干燥味,他说自打年轻时就受不了那个、闻着就反胃,是一点儿都不能闻。所以每次更换碗碟时,我们就多加一道工序,要用干净的特定香味的一次性湿巾把碗碟表面稍微抹一下,这样干得快,也能去除那种烘干功效带出来的那点味道,才会拿给他们更换;但是多一道工序就容易让客人等着我们盛菜盛汤之类的,钱经理要求我们必须手脚麻利、动作快、还得声音轻,不能总是乒呤乓啷地影响客人用餐的心情。

吴家人每次家宴,更换碗碟毛巾这些都挺频繁的,谁面前的餐具毛巾脏了要换了必须时刻注意着,柜子里哪样不够了我们也得时刻注意着让后勤及时补上。我们中间倒是没有谁专门负责更换碗碟毛巾着这种事,我们手上的活儿其实都是一体的,平常就是小游他力气大动作快,分发碗碟汤匙酒杯这些他手脚当然更勤快些,做得多一些啦。魏领班刚才也说了,吴家人吃饭讲究味道,基本每一两道菜后就要换一换碗碟刀叉这些防止串味、还得换上新的毛巾擦嘴净手;所以上菜前,谁手中空着就要自己麻利地去把事情做了嘛,要是小游手里本来就有活儿,我们几个总不可能干站着旁观、等他一个人来做吧。只要客人有需要,不论谁看到了听到了就立马去补上或替换,不是很正常么。钱经理在常规培训中都说了好几次,在我们这样水准的店里做这一行的,要嘴上应得响、脚上跑得快,手上动得勤,时时刻刻眼里都得有活儿才行;不然就别干了,趁早转行去,有的是人想干呢。

由于欧仲霖和向义昭当前的提问都显得太过“基础”了,面前四人回答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难度,眼下态度松弛了一点,他们还一人接着一句补充得起劲,对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流程和细致的服务态度表现得相当自豪和满意。欧仲霖自觉这番问话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便不再继续深入提问;在他看来,法医和痕检两边出结果前,他们的各种提问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或者方向性,要从中摸索出什么门道实在有点浪费宝贵的24~48小时侦破时间,特别是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会坠落的情况下。向义昭稍微瞄了眼欧仲霖的态度,随手胡乱翻了翻笔记本的前后页,用眼神示意欧仲霖是否可以结束这场没什么营养的问话了;欧仲霖心里无奈,自己的副队还是如此浮躁呀,不过他一时间在这四人身上确实也找不到其他切入点,也没有理由留着人不放,便微微点头同意。向义昭总算是松了口气,二人起身来到休息室门口,正当准备离开时,跟在向义昭后头的欧仲霖突然停住脚步,一个急转身又回到了魏茗芳的面前,略微低头看着这个一米六左右的中年女士,提了个让人没有任何头绪的话题,他温和地问道【对了,魏领班,钱经理刚才好像提过,你之前帮吴老爷子处理了“一件小事儿”才被提拔为包房领班的。呃,我就是有点好奇,那件“小事”到底是什么?现在方便说来听听么?】

欧仲霖平平无奇的一句提问让在座其他三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说不出的微妙,但欧仲霖的眼神扫过他们时,他们又纷纷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各扫门前雪;而面对面坐着的魏茗芳倒是态度和神色皆平常坦然,她稍微想了想,就淡淡回道【哦,钱经理说的那件事啊,我那当然记得了;诶,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说来都是我应该做的。大概去年11月中旬吧,吴老爷子和他公司几位董事在七号厅吃午饭,饭后离开时他都走到电梯口了,突然发现自己西装的袖扣不知怎么地就没了一个,那大家肯定是到处帮他找嘛;我们一大群人从电梯口到走廊,再到包房内各个角落,来回找了好几遍,愣是什么都没看到。吴老爷子当时就非常生气,立马要对在场的员工进行搜身。那天我刚好也在七号厅当值,不是我吹自己呀,我平时做事确实会比旁人心细一点;客人吃饭结束后闲聊,还没下桌的时候,我正好注意到了,有个负责清洁包房洗手间的女孩子,进去之后没几秒立马匆匆出来,接着就神色挺不自然地跑去楼下卫生间;我看到了就多留个心眼,也跟着下去,才看到她把自己捡到的吴老爷子的袖扣给偷偷藏起来了。其实我知道,那女孩子年纪小小的就出来打工、家庭条件也不好,可能一时财迷心窍起了贪念,做了糊涂事;本来我是想着,如果吴老爷子当时没发现自己袖扣丢了一个,那我就等事后私底下去和钱经理好好说说,一起去劝劝那女孩子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再把东西拿去归还给客人,就说是自己打扫时捡到的。她家要是实在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起做工的兄弟姐妹可以帮她另外想想办法,对吧;我们还可以帮她找个托词,说是搞卫生时捡到的但一时间不知道是哪位客人丢的,事后才有机会交给钱经理来处理;要是吴老爷子心情好了、说不定还能给她点红包呢。这样我们也好再给她一次机会,是不是?可惜吴老爷子非常宝贝那个袖扣,当场是又气又急,暴躁地不行,还要对那么多员工逐一搜身搜私人物品进行确认,我看那场面实在是没办法继续瞒着了,心一横只好当面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便是一年前这件“小事”,让魏茗芳得了吴老爷子的“青眼”,欧仲霖和向义昭听后对视一眼,但并未做出任何评价;倒是魏茗芳自己意犹未尽,神态中带着些许满足,继续感叹道【后来我才听钱经理说起,单那一个袖扣的设计费就好几十万呢,上面镶的东西更是精贵得很,那价钱说出来要吓死人的呢;不过定制袖扣吴老爷子又不缺,在人家眼里也不是什么贵重玩意儿,就和我们平头老百姓上街买瓶矿泉水似的。但关键在于那一对袖扣是吴老爷子去年办寿宴的时候,吴小姐特定从国外非常有名的珠宝大师那儿专门给他定制的贺寿礼,真是全球独一份儿的;吴老爷子多宝贝他女儿呀,弄丢了能不着急么;还有啊,钱经理私底下也跟我说了,吴老爷子的性格就是特别讨厌别人说谎,出来做工还不老实、手脚不干净,这样的人不能留;那天的情况要是换其他人见到了,可能一转念也会动歪心思,说不定还会威胁那女孩子事后一起销赃分赃呢,顶多搜身时瞒不住就把东西偷偷一丢、咬死不承认罢了。不过当时我却直接站出来把事情给挑明了,吴老爷子觉得我做人很实在、靠得住,特别符合他的脾性;加上当时我在这里已经干了两年出头,从来每月的考核都是优秀,钱经理也一直说我为人可靠,干活麻利勤快,吴老爷子干脆就提拔我做七号厅的领班。】魏茗芳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而一开始提出问题的欧仲霖倒是没有其他反应了,他点点头、轻轻地回了一声“哦”,然后礼貌地和四人道别;向义昭疑惑地看着欧仲霖,不知这回马枪一般的问题到底有何意义,但见着自己队长听了魏茗芳的回答后也没有继续深究,径直朝门外走去,向义昭只能默不作声地跟上他的步伐。倒是欧仲霖半条腿都踩在门外了,魏茗芳却冷淡地开口喊住了二人,平静地询问他们四人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个房间、回去继续工作或是回家;欧仲霖思考几秒,面对四人第一次露出客气的态度,他邪魅一笑,贱兮兮地告知他们七号厅今天开始封了不营业,既然几人平时是专门服务七号厅的,那就让钱经理给他们放几天假,至于什么时候复工,钱经理会另行通知;所以现在也请他们继续在这房间里呆一段时间,等警方全面搜证结束了,再配合警方的收尾工作,时间到了自然会让他们离开。向义昭随即给他们一一留下自己的名片,让四人之后要是想起什么有用的线索及时与警方联系,便紧跟着随欧仲霖离开了房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