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色尚未完全放亮,姜峥便悄声离开家,驱车前往研究所。
她必须在最后一个“生命摇篮”婴儿诞生前与国家达成合作。
贴着“#100-27周|稳定发育”标签的体外妊娠舱内,指示灯规律闪烁。这个胎儿距离预产期,还剩整整三个月。
她起草的‘生命摇篮’技术项目合作申请书的每一个条款,既要确保技术能安全、合规地推广,又要守住让这项技术真正惠及普通人的初心。
在这个连堕胎都被明令禁止、女性生育自主权被严格限制的时代,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生命摇篮”越早投入应用,就越能早一天为无数女性提供一条新的出路:让她们不再因被迫怀孕而失去职业发展,不再因不可避免的生育而留下终身伤病,甚至不再有生命因医疗条件不足而在产房里黯然消逝。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峥的生活压缩成两个重复的动作:迎接新生命,打磨申请书。白天她在实验室接生婴儿,记录数据;夜晚对着被退回的修改意见,逐字调整方案。
姜峥有时会被反复修改的申请书搅得心烦意乱。这时,她会关上电脑,穿过走廊,来到观察区。
隔着透明的观察窗,一个个体外妊娠舱静静地悬浮在柔和的灯光下。她常常驻足良久,看着舱内胎儿安详的轮廓。
有时,能瞥见一只小脚在羊水中轻轻蹬动,或是一只小手仿佛无意识地张开、握拢。
每当这些细微的生命律动映入眼帘,她心头的焦躁便会消散。
当贴着"#81-40周|待分娩"标签的体外妊娠舱发出轻柔的提示音时,整个实验室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姜峥站在观察窗前,看着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婴儿从舱内抱起。
响亮的啼哭声响起的那一刻,她收到系统通知——合作项目申请书的状态,终于从红色字体"审核未通过"变成了黄色字体"评审中"。
连续修改十七版的申请书,终于不用改了,她感觉改申请书比改博士毕业论文还要累。
现在,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项目合作申请书的状态再从黄色字体"评审中"变成绿色字体"审核已通过”。
但是等待的日子,比之前反复修改申请书的日子更难熬。
修改时,虽然挫败,但至少每三天就能收到明确的反馈。哪怕是被退回,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那是种"伸头一刀"的痛快——结果立现,改就是了。
可如今,她交出了最终版,就像把精心打磨的箭射入迷雾,连落点都无从知晓。
每天查看邮箱成了条件反射,结果却只有一片死寂。这种悬在半空的无着无落,才最消磨人的心志。
距离编号#100的胎儿出生还有十五天时,凌明轩和他的几位下属再次出现在研究所会客室里。
姜峥整理了下白大褂,深吸一口气才推门进去。
每次与这位源生集团董事长打交道,都像在下一盘需要时刻计算步数的棋。
她必须全程绷紧神经,既不能被他套出技术细节,又要维持表面的客气——毕竟在生物科技领域,凌明轩掌握着大半行业命脉。
凌明轩坐在会客室的老位置,姜峥推门进来时,他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真巧,今天路过附近,顺道来看看项目进展。"
姜峥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凌董,项目申请书我已经正式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走审批流程。”
凌明轩闻言,指尖轻点实木桌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审批环节,怕是比实验室的精密仪器还容易卡住。"
他端起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目光:"毕竟,让新技术排队等上三五年的案例,行业里也不少见。"
他话锋一顿,目光落在姜峥脸上,像是要捕捉她每一丝细微的反应。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审批不通过,你,和你的‘生命摇篮’,接下来要怎么走?”
姜峥眯了眯眼,凌明轩这番话里透出的傲慢与笃定,让她警觉起来。
她突然想起财经报道里那些零碎的信息:凌明轩接手源生集团的前十三年,股价一直持续低迷,直到七年前突然逆势暴涨,从此一路高歌猛进。当时业界都夸他力挽狂澜,可现在串联起来看......
是了,这就全说得通了——为什么他敢如此笃定地预言申请会卡在某个环节。原来他搭上的不只是资本,更是权力。
姜峥气的笑出了声,那她这三个月熬夜写的十七版申请书算什么?算她练打字速度吗?
所以那些反复斟酌的字句、那些通宵调整的数据,在凌明轩布好的棋局里,不过是陪他演的一场戏?
姜峥越想越生气。要是凌明轩在她刚交申请书时就劝她放弃,她反倒会高看他一眼。可现在她都改到第十七版了,他才来泼冷水,这不明摆着是来看她笑话的吗?
这口气要是真咽下去了,她怕是自己半夜睡到一半,都得爬起来给自己两巴掌。
凌明轩看见姜峥突然笑起来,立即会错了意。他身体微微前倾,嘴角浮起一抹了然的微笑:"姜博士果然想通了。和我们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姜峥对凌明轩露出职业化的微笑:"凌总说得对,合作确实值得考虑。"她说着便站起身,"失陪一下,我去趟洗手间。"
凌明轩心情很好的点了点头:"当然,姜博士请便。"
姜峥拉开会议室的门,林熙正安静地守在走廊边。
她低声嘱咐林昭:"你现在去把他们带到会议室,然后去把凌董带来的电脑接入研究所的网络,就和他们说我等会儿要看他们带来的合作方案,需要用到全息投影仪。你把全息投影仪打开之后就把遥控器带走。”
林昭立即会意地点头:"明白,我这就去。"
走进洗手间,她环顾一周,确认隔间里都没人之后,就把门反锁了。然后给姜嵘打去电话。
电话接通之后,她直接压低声音:"嵘嵘,如果你像上次在家那样,通过网络给研究所的电脑下个病毒,对方报警能不能查到你身上"
姜嵘在那头惊呼:"姐,你怎么突然开窍要玩阴的了?有人绑架你了你就咳嗽一声。"
姜峥被逗的笑出了声:“别闹,等我忙完回去请你吃饭。”
姜嵘胸有成竹地说:“阿sir查不到我身上的,姐你也太小看我了,你要我下什么样的病毒,我十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
姜峥把声音压得极低,电话那头的姜嵘不得不开着扬声器,将手机音量调到最大,耳朵紧紧贴在听筒上,才勉强听到姜峥说的话。
这大概是刻在基因里的警觉:一旦开始密谋坏事,就算知道周围没人,也会自动将音量调至最低。
姜嵘听完姜峥的话之后沉默片刻,然后突然压低声音问:"他到底怎么惹你了?跟我说说,我也好提前避个雷。"
姜峥略作思索,开口道:“就比如你同学说要小组合作,让你负责写PPT,他来做展示。你熬夜修改了十七遍,标题、排版、数据可视化全都按他的要求调整,最后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不好意思,我看错了,根本没这个作业’。”
姜嵘强忍笑意:"那这个人真的是罪该万死,姐,你放心,这口气我替你出定了。"
姜峥收到姜嵘“搞定”的回复后,利落地挂断电话。
她回到会议室门前,与等在外面的林昭交换了一个眼神。林昭微微颔首,示意一切已安排妥当。
姜峥回到会议室,面向凌明轩时脸上带着笑,不过这次的笑是真心实意的:“凌董,不知能否详细看看您的合作方案?”
凌明轩点了点头:“当然,我相信姜博士一定会满意我们的方案的。“随即示意下属操作。男助理立即将电脑接上全息投影。
男助理刚点开标注着“合作方案”的文件夹,电脑屏幕骤然熄灭。他无措地看向凌明轩,用眼神询问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全息投影仪自动激活,两道清晰的人影倏然出现在会议室中间的半空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