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开题答辩结束后,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寒假正式开启。

期间明蔷薇回了乡下老家一趟,去看看新房子。

明医生虽然在城市待了多年,从外表看与城里人相差无几,但其实乡土情结十分浓厚,一直想着退休后回到乡下老家,自己成长的地方,过上归园田居的生活。

老家的木头房子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许多木头都被虫蛀空了,根本不能住人。正好明医生手头有笔钱,就决定把老房子推翻,在宅基地上重新建座小楼。

房子终于建好,趁着过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明家一大家子人齐聚一堂,在新房子里过春节。

新房子有三层高,带了个独立的小院,顶楼是天台。明家三兄妹,每人两间房,供夫妻俩和子女居住,明奶奶的房间在一楼,她腿脚不便,尽量减少上下楼的麻烦。

乡下的气温要比城里来得低,夜里又下了雨,新房只装空调没装地暖,把明蔷薇冻得够呛,折腾半宿才睡着。第二天醒来,发现鼻子有点堵塞,心里暗道不好,是感冒的前兆。

赶紧用热水冲了包三九喝了,过后又睡了个回笼觉,身体这才舒服点。

她懒懒地拿起手机,有谢恂的消息。

“身体怎么样?”

明蔷薇回复:“好多了,鼻子通了,头也不疼了。”

谢恂几乎是秒回:“不要掉以轻心,再观察观察。”

明蔷薇:“知道啦,谢医生。”

又赖了会儿,袁莉莉在家族群里问她起床没有,她赶紧应了声,穿好衣服起床。

午饭很丰盛,都是乡下自己养的鸡鸭种的菜,纯天然土产品,明蔷薇吃得很香。

吃了饭,明医生问女儿要不要出去散散步。

在房间里闷了大半天,明蔷薇也想出去透透气,欣赏欣赏乡村风光,欣然答应。

叔叔见状,也说要带儿子一起去。

明蔷薇这小堂弟明嘉栩马上就要四岁,还是头一次回老家,在城里待久了,见到村里什么东西都好奇,一定要动手摸一摸才罢休。

别的也就罢了,偏偏他遇到了只大白鹅。

这只成年鹅和堂弟差不多高,目测得有十来斤重,生得雄赳赳气昂昂,一看就不好惹。

明蔷薇在网上看过网友调侃鹅的战斗力,一见到这生物,立刻警觉起来。可还不待她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就见明嘉栩小朋友已经兴奋地冲上前,口里还嚷嚷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明蔷薇:“……”这可不是背诗的好时候啊喂!

明昌盛明昌志这两兄弟都在农村生活过,对鹅这种乡村恶霸级生物也很了解,见小家伙就这么直愣愣地冲上去,也都慌了,赶紧追上去。

然而还是慢了一步,明嘉栩小朋友因为妄图拔鹅毛,被大白鹅狠狠地在屁股上啄了一口,荡气回肠的哭声飘在乡间的田野上。

明昌志到底是人亲爹,赶在大白鹅挥动大翅膀前抢救下儿子,一行人不敢在原地多留,匆匆跑进附近的祠堂里,把门关上。

等外头“嘎嘎嘎”的叫声终于消失,几人这才松了口气。

“臭小子。”明昌志又好气又好笑,在儿子屁股上轻轻一拍,“叫你调皮,这下尝到苦头了吧?”

明嘉栩小朋友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他扮了个鬼脸,从老爸的怀里挣脱,哒哒哒的跑到一边,抬头看祠堂正中央的神像。

这座祠堂是近几年新修缮的,在明蔷薇的印象里,这里原来似乎是所小学?

听到她的疑惑,明医生笑了,说:“你没记错,这里是祠堂,也是小学,我和你叔小时候就在这里上的学。”

本地人重传统,祠堂一直是村子里最重要的场所。当初村小学建立,村子里穷,连学校都盖不起,村干部就决定把小学设在祠堂里,这样持续了好多年,一直到零几年还在。

明蔷薇小时候跟爸爸回老家,当时村小还没被关闭,她还跟着上了堂课。

她对这节课印象深刻,因为这所学校所有年级都在同一间“教室”里,只有一个老师教所有课程,先给一年级上课,再轮到二年级,再三年级……当没轮到自己上课时,该年级就自习写作业或下课休息。

当时明蔷薇年纪小,还不明白之所以这样是农村严重缺乏教育资源的表现,只觉得有趣。

后来村小关闭,学生们都到镇上去上课,祠堂又成了纯粹的祠堂。

祠堂里除了供奉神像和祖宗牌位,还有许多牌匾,明蔷薇甚至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

“爸,你看那是什么!”她震惊地抓住明医生的胳膊,指着墙上的牌匾,表情一言难尽,“为什么会有我的名字和学校?”

明医生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哦”了声,解释道:“之前修祠堂的时候,村里说我们村里出来的名牌大学大学生也能搞个匾,看,我也有呢。”

他指了指另一边的墙上,一块匾额赫然写着“明昌盛南山医科大学1983级本科生。”

明蔷薇:“……”

明医生补充道:“这都是我们村的荣誉。你别那么惊讶,隔壁村还有个哈佛的,把他们村的人骄傲坏了。”

明昌志教育儿子:“你以后要好好学习,也争取上墙。”

什么都不懂的明嘉栩小朋友拍着手瞎起哄:“上墙上墙,我要上墙!”

明蔷薇麻木了。

事后,明蔷薇跟谢恂吐槽这事,没想到他居然说,自己老家的祠堂也有这东西。

明蔷薇来了兴趣:“那你也有块匾吗?”

谢恂微妙地顿了下,才道:“有。”还是块豪华版的,因为他爸为修缮祠堂出了不少钱。

好吧,他们大哥不笑二哥。明蔷薇瞬间心理平衡了。

村里过年不禁烟花爆竹,除夕一整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把小堂弟明嘉栩激动坏了,到处窜来窜去,没个消停。

明蔷薇的任务就是看住小调皮鬼不让他跑远,小心别让他出意外。这可是项体力活,最后实在没办法,她只好贡献出自己的手机给他播放奥特曼,才让这小家伙肯休息一下。

晚饭大家吃得很香,是用柴火灶煮出来的,再加上主厨许长鹏手艺精湛,没多久满桌子的碗盘就见了底。

晚饭后又是固定的春晚时间,近年来的春晚愈发无聊,大家基本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玩手机。

明蔷薇想找人一起吐槽下春晚都没机会——朋友们早就不看春晚了,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逛街,还有的在玩桌游。

“在干嘛?”她最后找上谢恂。

没有任何意外,谢恂的回答是:“看书。”

“……大过年的你就不能给自己放个假?”

谢恂:“看书就是休闲。”

尽管相识多年,明蔷薇还是不太能理解谢恂这种把学习当成娱乐的精神。

“你帮我参考下,要换哪款手机呗?”明蔷薇现在的手机是上大学之前买的,过了三年半,内存和电池都已经支撑不住。

她其实早在半年前就想换手机,还瞄准了当时新出的三星Note 7。她的旧手机也是三星的,使用体验感不错。

结果没多久就传出这款手机电池爆炸的新闻,这只是个导火索,让她彻底拉黑这个品牌的事件在于,三星在全球各地召回手机,除了华国,理由是在此发售的Note 7采用不同电池,不会发生爆炸。而事实上,本国也同样发生过电池爆炸事故。

明蔷薇目前在iPhone7和华为P9之间纠结。

“稍等。”

过了十来分钟,谢恂发来一份文档,里面清楚对比了两款手机之间的差异。

明蔷薇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发过去一个竖大拇指的表情包。

又聊了会儿,明嘉栩哒哒哒跑来问她去不去放烟花。

明蔷薇心念一动,问谢恂:“你想不想看场烟花直播?”

来到顶楼天台,明昌盛已经在准备道具,明玉珍也抱着女儿七七在旁边等着。家里买了两种烟花,一种是手持式的长筒烟花,还有种是放在地上的礼花筒。

明昌盛让他们先站远,给礼花筒点火,快速跑远,几秒后,伴随着“砰”的响声,一枚火光飞速升天,在半空中炸开一朵火花。

明蔷薇忙把手机摄像头对准天空,同时解说:“看,开始了。”

“哗啦啦。”短短几瞬,烟花似流星般坠落,没等众人惋惜,又有新的烟花升空。

烟花一朵催着一朵,绚烂整个夜空。明蔷薇不说话了,只安静举着手机,分享天涯此时。

随着最后一声巨响,这场烟花雨完美落幕。明蔷薇把手机摆正,想说些什么,看到屏幕里穿着家居服头发柔软的谢恂,一时忘言。

“很美,我这里都看不到。”却是谢恂先开口。

他在城市的爷爷家过年。

明蔷薇终于找回神志,干咳一声,道:“村里不禁止烟花爆竹,想怎么放就怎么放,过年气氛很浓。等以后有机会,请你来我老家,到时候一起放烟花。”

“好。”谢恂回答得很痛快。

“……”明蔷薇突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好在这时小堂弟跑来,抓住她的手:“薇薇姐姐,我们一起来放烟花!”

他说的烟花,是那种手持式的烟花棒。这种烟花体积小且轻,小孩子也能放。

“哦,好。”明蔷薇对视频里的谢恂抱歉地笑了笑,“我要陪堂弟放烟花,先挂了?”

谢恂点头:“年后见。”

“那拜拜喽。哦对了,新年快乐。”她想起来还没送上新年祝福,“祝你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心想事成。”

“你也是,晚安。”

陪小堂弟放烟花结束,明蔷薇掏出手机一看,微信里积累了不少拜年信息。她逐一回复。

其中,有条来自程子轩的消息,他没有发任何文字,只是发来几张星空的照片。

明蔷薇看了他的朋友圈,知道他最近在西|藏旅游。

“真美。”她回复,“有机会我也想去西|藏玩。”

程子轩的消息很快过来:“说几句好听的,我可以勉强考虑给你做导游。”

“呸。”明蔷薇回复,“用不着你,我到时候跟谢恂一起去,我们都约好了。”

早在高中时,她在谢恂家看了关于西|藏的纪录片,就一直很想去这个神秘的地方。当时谢恂说过,以后他们一起去。

半晌,程子轩回复:“哦,那算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