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一块美玉被抛弃,连一捧泥土都不如

这时,拉姆提着酥油茶,满面笑容地从屋子里出来。冯南指着拉姆对杨林丶胡小敏说道:

“她才是这屋子的主人。”

拉姆笑着说道:

“快请坐,快请坐,都饿了吧。喝口酥油茶,吃点糌粑吧。”

两个喇嘛笑着坐了下来,端起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喝了起来,然后抓起青果面用酥油捏揉起糌粑来,杨林丶小敏看着两个喇嘛,闻着眼前杯子中香气扑鼻的酥油茶,不由自主端起就喝,一连喝了几口,冯南见了对他俩说道:

“从那么远折腾来这里,饿了吧,学着捏揉糌粑吃吧,这可是这里上等的好东西,酥油茶糌粑是藏区这片净土地上最美味的食品,不到这里来,你们是没有这个口福的。”

两个喇嘛也笑着教他俩捏揉糌粑,虽说两个还是学生,绝顶聪明,而又很灵性,一点就通,很快就学会了。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津津有味。

两名喇嘛起身,向冯南告辞:

“冯先生,我们要回寺了,该走了。”

拉姆见喇嘛起身要走,跑过来低着头恭敬地说:

“要走啊, 留下来住一晚吧。”

一个喇嘛笑着对拉姆说:

“不住了,走了,祝福你家越来越好。”

拉姆十分兴奋和高兴地说:

“哦呀,谢谢你们的祝福。”

冯南起身送两个喇嘛, 吉孜泽仁紧跟在身后,拉姆也跟着送,杨林,小敏也放下手中的茶杯,跟在后面送,一直送到河边。

望着远去的喇嘛, 胡小敏有种人生地不熟的感觉,冯南见了,笑着对他俩说道:

“ 回去吧, 随遇而安吧, 你俩面临的灾难,到了这个地方, 比什么地方都安全,安安心心的在这里住些日子吧,也好好了解这片净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这片土地神秘得很啊。”

冯南的话让小敏大吃一惊, 我和杨林又没有告诉这个叫冯先生的人, 他怎么会知道我俩的事,她不由得惧怕起来,难道他是国安的人,太可怕了,难怪活佛一眼能洞悉我和杨林有灾难,拉萨更是去不得,我和杨林到处躲躲藏藏,结果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胡小敏不由得紧张起来,它试探着问冯南道:

“冯先生,你一眼就能看穿我俩,你是不是早就在这里等我俩呢,我俩也是有难,才东躲西藏到这里,又遇到你,我俩只能听天由命,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冯南大吃一惊,眼前这个女子,虽说还是个学生,不仅是嘴巴厉害,而且脑子如此灵敏,不由笑了起来,对他俩说道:

“何必那么紧张,你俩是逃难的,而我却是落难的,我是流落到这里的难民,而你俩却是国宝,大家能在这里相遇,还得积好几世的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近在眼前不相识,你说是吗?”

冯南的话让小敏很是高兴, 她这次到藏区来就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知道藏区这片净土上的神秘,杨林听到冯南的话,心里轻松了许多。

天很快黑了下来,满天的星星挤着星星,密密麻麻的成堆成饼,圆圆的月亮高悬在星星之下,在这片藏区净土地上,杨林丶小敏仿佛就站在宇宙的银河系中, 在亿万万颗星星的包围之中, 辨不清东西南北, 只有看到明月高悬的地方, 才知道月亮是刚刚从东方升起来。这是他俩第一次见到藏区净土地上的天空, 万千神秘都在天空中, 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神秘更加神秘。而此时, 在他俩的心中, 冯南不像是藏族人,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在这里干什么?他说自己是流浪到这里的, 那么他流浪到这里干什么?他显然不是这家的主人, 他与天空一样的神秘。

这家主人欧波切仁回来了, 一回到家里见新来了两位客人, 他主动对杨林丶小敏说:

“我家房屋风水好, 你们的到来给我家增添灵气了, 欢迎你们, 欢迎你们到我家来。”

小敏不断地对欧波切仁说:

“给你们添麻烦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时拉姆在一旁高兴地对欧波切仁说:

“是活佛让喇嘛送到家里来的,我们家真是好福气啊。”

欧波切仁一听是活佛让喇嘛送到家里来的,双手合掌恭敬地说道:

“活佛让喇嘛送过来的,我们家有福啊, 我们家转运了,欢迎欢迎啊。”

小敏感觉活佛在藏民的心中是何等的高贵, 何等的神圣,她想, 千差万错的来到这里,从灾难中进入了佛地,遇到这么纯洁纯真的藏族同胞,住在这里一万个放心,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青藏高原的天气,白天太阳照射,恨不得只穿衬衣或光着身子,可在月光照耀下,夜色如此美丽,穿着羽绒服却冷得打抖,杨林禁不住打了个冷颤,胡小敏也双手抱着手膀,冯南见了对她俩说道:

“外面天冷,都进屋吧。”

欧波切仁笑着说:

“对对对,都进房间, 都请进房间。”

拉姆早在房间生起了篝火,火光明亮,照亮了整个房间,这个房间是个小客厅,突然又添了两个人,燃烧的篝火旁边比以前更加热闹了。

拉姆将外面的凳子丶茶桌搬进房间,把茶杯重新洗了一次,擦得干干净净,她洗了一件旧衣服, 专门用来擦酥油茶杯茶碗的, 这是喇嘛们第一次送冯南来家里时,特地向拉姆交代过的,专门打了招呼的,要特别注意讲究清洁卫生,她从此再也没有扯起身上的衣角擦碗擦杯子。自从冯南来家里后,一家人精神状态特别好,欢声笑语比以前多了, 一家人比以前更愉快,更开心了,这是佛在关照,是佛菩萨在加持。拉姆将碗丶茶杯摆在茶座上,提了一壶烧开的酥油茶。

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坐下来,吉孜泽仁很是高兴,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一进房间,他就紧紧的靠在冯南身边坐着,抓着酥油和青稞面,放在碗里,捏揉起糌耙来,冯南端起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喝了几口,小敏坐在篝火堆旁感觉好暖和,这时她才想起在江边桥头,要是现在还坐在那里,好后怕,荒无人烟,身上一根火柴都没有,天寒地冷,她和杨林会冻死在那里,要是没有遇见活佛,不知天黑后该怎么办,客车司机那么劝他俩,一定得到县城,否则晚上是活不出来的。真是感谢上天,感谢佛菩萨保佑,冯南见胡小敏心事重重,不知在想些什么,笑着问她道:

“小敏,你在想什么呢?不习惯吗?”

小敏摇着头说:

“不丶习惯,太好了,我在想我俩今天要是没有遇见活佛,今晚我和杨林会冻死在江边桥头。”

冯南笑着说道:

“这就是缘分,也叫因果,你俩与佛都很有缘,这都是前生的善业结的果。”

小敏问道:

“因果就是这样的吗?”

冯南看着小敏说道:

“这当然是因果,如果以前甚至前世善业小恶业大,你俩直接到拉萨,那可是死路,是灭顶之灾,正因为你俩以前善业大,与杨林瞎碰乱撞到这里,遇见活佛,虽然这里没有拉萨繁华,可这里对于你俩来说,再也找不到比这里还安全的地方,世界上哪里有无缘无故的爱,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不是因果是什么?”

小敏感叹地说道:

“这里的藏族同胞好善良,客车司机丶活佛丶喇嘛,到欧波切仁丶拉姆一家人,我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善良的力量,”

冯南笑着说:

“你这么短的时间就领悟到了, 这里是藏区净土,这里的人有信仰,内心世界干净纯洁,充满善念,一代一代的传承,从最古老的文明传到现在。”

胡小敏突然问道:

“冯先生,我看你不是藏族,你为什么在这里。”

冯南笑着说道:

“我与你一样, 是冲着这片净土的文明来的,想了解,知道这个地方的纯洁丶干净的藏族同胞的内心世界,洗涤自己的灵魂,我是流浪到这里来的,来了就舍不得走了。”

与冯南的交流, 使她开始无拘无束起来,她十分理解地问道:

“冯先生,像你这样能干的人,在外面也不多,到这里来有点可惜。”

冯南直接了当地说:

“任何东西,包括一坨金子,一块美丽的玉,被抛弃后,连一捧泥土都不如。人生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今生的命运是前生造就的,来世的命运是今生在造就,这是无法改变的规律,比如你胡小敏,刚刚才从家里的灾难和烦恼中解脱出来,又被朋友同学的灾难缠住,这是你想摆脱而又无法回避的一段命运历程,只有用痛苦的经历这把扫帚扫走这一段经历,你才能回到平静生命线上来。”

小敏如梦初醒,感觉冯南就是大师, 有活佛一样的智慧,他那双眼睛能够将人的内心世界看穿看透,此时,他不便也不好直接了当问他,但她感到很幸运,能够遇到眼前这样的高人,一定会使自己大长见识。

胡小敏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冯南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她绞尽脑汁想,冯南到底是谁?为什么对他如此熟习。费劲脑筋也没想起他是谁,到底在哪里见过。

冯南似乎看透了胡小敏的心事,知道他绞尽脑汁在想自己是谁,他不由像一把刀一样直入胡小敏的内心,对她说道:

“小敏,你在想什么呢?我知道你聪明绝顶,。你只是一个高中学生,但你却是一个非凡的女子,虽然灾难和痛苦不断地折磨你的家庭,但你都能用智慧一个个化解,什么是智慧?这就是智慧,就凭你为救你小叔所发挥出来的智慧,我就知道你非一般女子。

胡小敏大吃一惊,惊得张开嘴站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久,她才回过神来说道:

“冯先生,我的天啊,您就是我小叔对我说的那个高人,我对小叔说过,我要是能够见到这个高人就好了,没想到,我竟然在雪域藏区见到了您,我真是好福气啊,我今生能有此福分,得多向你请教,恳请冯先生多开导开示。”

杨林见小敏如此激动,也站了起来,当他明白事情缘由后,不禁感叹道:

“我现在才明白什么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老天爷早就有安排,见到冯先生您这样的人,得三生有幸啊。”

冯南看着胡小敏和杨林那激动的样子,笑了起来,对他俩说道,:

“你俩坐下吧,用不着那么激动,一切都是因缘而生,人的命运就是因果,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今世造因,来世结果,前世造因,今生结果,昨天造因,今天结果。杨林你可了不得,将美国高层都惊动了,如今你处在危险之中,这也是你前些日子上网种下的因,今天带来逃难的果,还好,你在自己的国家,国家也把你当宝,到了这里,我们还有一段时间的缘份,我们共同努力,把在这里的因结成善因吧。”

冯南的话,让胡小敏陷入深深的回味之中。

晚上,拉姆专门给胡小敏在一个房间铺好床铺,用冯南买的棉垫丶床单丶被盖从里到外全新,杨林跟着冯南丶吉孜泽仁三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胡小敏太累了,一觉睡到天大亮,杨林天大亮了还懒在床上。冯南天刚亮就带着吉孜泽仁在外面诵经,冯南手捧经书,盘腿坐着读诵经文,吉孜泽仁盘腿坐着,双手放在胸前脚上,闭上双眼静静地听着经文。

胡小敏起床后,站在门口看着冯南专心地诵经,看了好久,对于双腿盘坐在冯南先生面前的小孩,昨天一直没注意,看到他跟在冯南的身边,也没有多想,只想到他不过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还没长大的藏族小孩,五岁左右的藏族小男孩,可看到他那么小盘腿禅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静心听着冯南先生读诵经文,不可思议,她断定这个小男孩不是一般小男孩,看他那神态自若,镇定入神的状态,就像一尊小佛,一尊小菩萨,小敏无意识中的这种感觉让她自己都不相信。

看着这个小男孩,胡小敏突然想起了她梦入星海时,那个倒在血泊中的小女孩将石头莲花交给她时说的话,要她交给活佛转世的灵童,灵童见了石头莲花会放七色光,而七色光永远不会退去,永远照着藏区的百姓幸福安康,这个小男孩是灵童?我要怎么才能确定他就是灵童,如果他是灵童,我该怎么把石头莲花交给他?如果他不是灵童,我把石头莲花交给他了,我怎么交代我梦入星海时的托付。胡小敏内心十分纠结,她决定不要着急,刚来这里,好好看看,细心观察观察再说吧。

胡小敏转身洗脸刷牙,这时杨林也起床了,洗漱后又一起站在门口看着冯南诵经,看着那个小男孩,冯南诵完经文后,吉孜泽仁还端坐在那里,冯南喊道:

“吉孜泽仁,感觉今天收获大吗?”

吉孜泽仁点点头,微笑着望着冯南说道:

”我感觉能将《大通方广忏悔减【灭】罪经》上部背诵出来,可能有的地方会出错误。“

冯南眼睛放亮,双手捧起他的小脸亲了一口,轻轻地问道:

“真的吗?”

吉孜泽仁点点头。

胡小敏丶杨林走过来,出神地看着这个小男孩,冯南对胡小敏说:

“你坐着,拿着这部经书,吉孜泽仁背诵上部,你看着哪里出了差错,出了差错记着就行,不要立即指出来,以免打扰他的思路。”

胡小敏吃惊地望着吉孜泽仁,手捧经书,见这么大一本经书,上部就有一百一十九页,她怎么也不可能相信眼前的这个五岁多的小男孩能将这一百一十九页背诵下来,只见冯南大声说道:

“吉孜泽仁,现在开始。”

吉孜泽仁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开始背诵起《大通方广忏悔减【灭】罪经》上部,声音不大也不小,十分有节奏感。胡小敏手捧经书,印证吉孜泽仁背诵这一百一十九页到底会有多少错误?一页又一页,胡小敏简直不敢相信,五十页了,一个字没有错,八十页了,一个字没有错,一百页了,一个字没有错,冯南听着,慢慢走动着步子,一百一十九页,一个字没有错,兴奋和激动中的胡小敏放下经书,双手抱住这个小男孩,在他脸上亲了几口大叫道:

“这是个神童,是个神童,闭上眼睛都能考上清华丶北大,我的个天啊,字都还不认识,记忆力如此强,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杨林也走过来,大声对吉孜泽仁说道:

“小弟弟,把你大脑记忆借点给我,行吗?我要是有你的记忆力百分之十,我考清华丶北大一点问题都没有。”

冯南走过去,用手指着杨林的头,点了两下说道:

“你这个大哥哥害羞不害羞?十八岁了向一个不到六岁的小男孩借智慧,借记忆力,我站在侧边都替你不好意思哦。”

冯南抱住吉孜泽仁说道:

“吉孜泽仁,起来,去洗手洗脸吃早饭。”

吉孜泽仁一下站起来,进房间洗脸洗手去了,冯南拿着经书进去,洗漱后一起出来。拉姆提着酥油茶出来,将酥油茶倒在杯子里,将酥油丶青稞面端出来,看到儿子吉孜泽仁喜不自禁,刚才那一幕,作为吉孜泽仁的阿妈,她都看得真真切切,她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用手在儿子吉孜泽仁的头上摸了两下,吉孜泽仁回过头望着阿妈笑了,笑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灿烂,那样的纯真,那样美丽吉祥,他那笑让她的心都融化了,就像山顶上的白雪,遇到炽热的太阳。

冯南带着杨林,胡小敏,吉孜泽仁,卓玛尼来到房屋后的山岩上,观看着那朵千年灵芝,看着山下的那条河流,心中的谜始终无法破解,杨林丶胡小敏见他那沉思的神态,不知他在想什么,又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可冯南很多想法,很多凝虑又不可能对几个孩子说,他对吉孜泽仁丶卓玛尼说:

“你俩带哥哥姐姐去看风马旗,玛尼堆,要认真地向哥哥姐姐介绍。”

吉孜泽仁高兴地说:

“好,我一定好好向哥哥姐姐讲解风马旗和玛尼堆。”

冯南对胡小敏说:

“去吧,到了藏区,了解风马旗,玛尼堆是最基本的常识,要照顾好小弟弟,小妹妹,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吉孜泽仁手拉着卓玛尼带着杨林丶胡小敏来到一堆石块面前,石块上雕刻着藏文,有红丶黄丶蓝矿物颜料涂在字上面,十分漂亮,他俩不懂藏文,不知是啥意思,吉孜泽仁像个导游一样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是玛尼堆,这一堆石块全部是石匠雕刻的经文和咒语。”

胡小敏问道:

“小弟弟,为什么要请石匠雕刻经文和咒语堆放在这里呢?”

吉孜泽仁不紧不慢地说道:

“家里的阿妈阿爸死了,家里的亲人死了,为了纪念他们,为了他们能去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家里的亲人就要请匠人为死去的亲人们雕刻经文,咒语,堆放在这里向苍天,向宇宙宣示,经文咒语就是佛菩萨,佛菩萨与天地同在。”

胡小敏高兴地对吉孜泽仁说:

“小弟弟,你太了不起了,这么小知道这么多。”

杨林见玛尼堆这么多彩旗,问题吉孜泽仁道:

“小兄弟,这些彩旗是什么意思?挂这么多彩旗有什么用处?”

吉孜泽仁高兴地告诉杨林丶胡小敏道:

“这些彩旗就是风马旗,风马旗上印的全部都是经文咒语,你们看,用绳子拉起,从这棵树子拉到那棵树子,绳子上全都是黄的白的绿的,是用最好的绸布印的经文咒语,还有那做的风马旗,用木条,木棒插在地上。风马旗上全都是印的经文,让人们见到了风马旗就如见到了佛菩萨,表达天就是佛,地就是菩萨,人在天地之间就像在佛菩萨的慈悲之中,在彿菩萨的怀抱中。”

胡小敏吃惊地看着他,问他道:

“小弟弟,,你这么小,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吉孜泽仁十分真地说:

“从小我阿妈阿爸告诉我的,还有冯先生告诉我的。”

胡小敏伸起大拇指夸赞道:

“小弟弟, 你真能干,知道这么多。”

吉孜泽仁又带着杨林丶胡小敏看了两个地方的风马旗,玛尼堆,给他俩讲这两个地方为什么与刚才那地方不一样,讲得头头是道,让杨林丶胡小敏眼界大开。

吉孜泽仁的灵性展现,邓珠仁波活佛在禅定中有强烈的感应,他为此十分高兴, 但圆寂活佛在走时交侍的转世景象还有一定的差距,迎请时间也只有七八个月, 他心里十分着急,不由担忧起来。

吉孜泽仁同村有一户人家, 阿爸要走了, 临死时需要导引,家里人到寺里找邓珠仁波活佛, 活佛对来人说:

“住在你们村上欧波切仁家里的冯先生,修行很不错,比喇嘛修行高,他身边有个小孩跟着他也能诵经,我推荐他们俩,你们去请他,就说是活佛推荐的, 一定让你阿爸愉愉快快的圆满去未来世。”

活佛的推荐,让这家人十分高兴,他们相信活佛的佛力丶法力,更相信活佛的眼力。他们从寺庙回来,直奔欧波切仁家里,找到冯先生, 对他说:

“是活佛推荐你,让我们来请你的,我阿爸要走了, 请你去诵经导引,我们一家感激不尽。”

冯南问来人道:

“活沸还有什么交代吗?”

来人对冯南说:

“活沸说你身边还有个小孩也能诵经。”

冯南平静地说:

“我明白活佛的意思了,好, 走吧。”

冯南拿着经书, 手拉着吉孜泽仁跟着来人走,胡小敏丶杨林见冯南带着吉孜泽仁要走, 问道:

“冯先生, 你要到哪里去?”

冯南平淡地说道:

“这个村子有人家里阿爸要走了, 我和吉孜泽仁去导引, 诵经, 帮助临走的人了脱生死。”

胡小敏跑过来说道:

“冯先生,我想一起去看看,难得来藏区, 想了解藏区人对生死的态度。”

冯南笑着对来人说:

“这两个人也要求去。”

来人高兴地说:

“冯先生, 你是活彿推荐的,我阿爸走, 多去两个人帮助他,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冯南对杨林丶胡小敏说:

“走吧, 一起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