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帝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南巡。声势浩大的车马驶出了紫禁城,于大通桥乘舟南下。此次南巡主要是为了解决黄淮连年溃决的问题。一路上大队都是风尘仆仆地赶路,经河西务、杨柳青、周家嘴、青县、东光等地,沿途巡视各处河堤。
当然这些都不是纤纤所知的,作为古代小小的一个侍妾。她只是感叹了一下,康熙帝一走,紫禁城就有种松懈下来的感觉。纤纤表示非常理解,要知道这就像以前上学时候,上课的老师突然通知有事来不了了,这节课自习。虽然还是在班级里,但是认真看书的肯定没有一个,所以纤纤也民主的让四个小丫鬟轮流在外面侯着就行,其它的不当值的时候可以在院子里做做她们喜欢的事情,还赏赐了一些点心让她们闲聊的时候可以吃。只要她们不出格,她也不想当个人见人怕的坏主子。
闲闲地躺在竹榻上,听着外面的小丫鬟的低声笑语,透过窗子还能看见外边湛蓝的天空,偶尔几只大雁滑过。这种什么都不用思考的感觉真心好,和现代那种为了买房买车各种奔波,算计的日子简直是两个极端。再次感谢了一下,老天让她来到一个环境无污染的三百年前。
既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纤纤就想重拾起她的运动爱好-羽毛球。当然,放眼整个大清,现在是没有羽毛球这种东西的。其实纤纤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提前发明的。毕竟这只是个玩乐的东西,就算发明出来了,大家也只会笑一笑就过去了。而且曲线救国大家都听过,纤纤也不打算自己来发明。
纤纤先以无聊为名,每天下午都召集了丫鬟来玩踢毽子。架不住纤纤的技术差,没几下就被丫鬟刷下去了。几次之后,见她实在可怜,晓梅就安慰她道,丫鬟平时干活走路多,自然脚比较快。纤纤立马顺杆道:老输太丢脸了,那能不能把踢毽子弄成手的啊,我平时绣花也很多,肯定能赢的。
为了主子的颜面,晓梅召集了全院子的人员来出谋划策。果然人多力量大。没几天,纤纤就收到了一双缝了小块的木板的手套。这是要往乒乓球前进的节奏吗,纤纤默默吐槽。嘴里还是各种夸奖的,要给他们建立信心,才能搞发明不是。玩了几回,纤纤就提出了木块面积太小了,老是没接住。以晓梅为首的发明队,不得不又开始思考。过几天交上了像古代盾牌一样的圆形,木制,后面带把。纤纤就开始用它和别的丫鬟对抛,赢的奖一个头花。于是这几天院子里的丫鬟就开始疯狂对战,爱美的女性真心战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等级。开始有羽毛球的雏形了,就差把柄弄长一点了,于是纤纤又用扇子启发了他们。至此古代羽毛球拍就出现,现在也不需要晓梅的启发了,大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给完善了。像把毽子的硬币换成布,比较轻那些。
古代没啥娱乐节目,康熙又不在,嫔妃不用争宠,就更无聊了。羽毛球一经发明然后就由宜妃派来的丫鬟,传到了宜妃的丫鬟处,宜妃又传给别的娘娘。听说惠妃娘娘为了符合她的尊贵身份,还为羽毛球拍制作了一个玉手柄,还有的给羽毛球拍的柄上镶了一圈金子和珍珠。果真嫔妃拼的是财力,纤纤默默地流泪。就这样各个宫大家都在玩。纤纤的院子也就一点都不打眼了。就算有心人去查,也只会得出几个丫鬟想出来的,关纤纤是一点的事都没有。
当然,在给十阿哥的信中,纤纤也跟他提了一下院子里的小伙伴是多么的机智,引领了潮流。然后再报告了一下自己的近况,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为了凑字数又加上了紫禁城最近的天气,脑洞大开的纤纤还想抄两句诗,显得有文化一点。但是找遍了带来的书,都是话本,还有女戒。只得作罢。原身到底有多恨读书啊。我去。最后在信里,礼貌性地问了问十阿哥的身体状况,心情状况,外面的环境状况。一篇作业就完成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