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盯着铜镜,嬴政的目光在李斯、王绾、冯劫身上扫来扫去,最后定格在李斯身上。无他,“皇帝”这一尊号的变更,是嬴政和这几位臣子商议定下的,当时的情况,君臣自知,因而要分辨铜镜里的心声之名是谁,三选一嫌疑人都在跟前。
决定就是你了!李斯!
『《谏逐客书》背完没有:像李斯?我就是李斯!』
猜中了。嬴政在心中微微一笑。
『祖龙:得意.jpg』
这什么东西?
嬴政疑惑地看到自己的心声之名后面跟着一粒圆圆的黄色豆子,这圆豆挂着一副黑色圆镜,下方还有一笔勾起的“一”字。此物之怪,闻所未闻。不过,看久了,他发现这粒圆豆子很能表示他的心情。
他还在研究,未名制止了吵架:“好了好了,看得出来大家的角色都是皇帝,不过是不同朝代的皇帝,前朝的皇帝管不了后朝的皇帝,后朝的皇帝可以选择修史,大家还是歇歇吧!”
她边说边继续喝着玉米汁,这时有人跳出来问她。
『东坡居士:这是何饮子,看着好颜色,莫非加了稠饧?』
“这是玉米汁,稠饧?是饴糖吧?苏大学士没……没事,按照你的角色,你是没喝过。”未名反应过来,配合着说:“我记得玉米是在明朝才传入我国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给它定名为玉蜀黍,蜀黍就是高粱,玉米与高粱长得像。”
『朱八八:没见过。』
“不是你朱元璋的洪武朝,是朱厚熜的嘉靖朝,不过,有少部分记录说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元末明初人贾铭在他的《饮食须知·谷类》里提到过玉蜀黍,说玉蜀黍就是番麦,贾铭这本书还呈过给你朱元璋呢!贾铭卒于1374年,他活了一百零六岁。”
“李时珍的记载更详细,还写了时人是如何用玉蜀黍制作爆米花的。”未名耐心地说:“玉米和可以充当主食的水稻小麦长得完全不同,要让时人觉得它可以拿来当果腹粮食属实是有点过分了。”
“未名姑娘说的是华山老人啊!”马皇后慨叹一声,她想起来了,贾铭的两个儿子还在朝中做官,可惜贾铭已经去世了。
『懿文太子:玉米能当粮食?每亩的产量如何?』
“又冒出了个没头没尾的家伙。”朱元璋可是牢记着他为什么不能改名这事,同时还在大脑中飞速思考着那些心声的名字,他有个荒谬的念头,该不会真的是前朝皇帝吧?呃呃,既有后世子,那有前朝帝,好像很合理。
那他刚刚骂的乱臣贼子……不作数不作数,心里说的,不作数!
“爹,这还是儿,”朱标尴尬地把朱元璋从深思中拉出来,“那抱补之士与东坡居士不是,这东坡居士莫不是苏轼吧?我问问。”
『懿文太子:请教阁下是苏轼吗?』
『东坡居士(苏轼):馋了……不是!渴了,太好了,元章来了,我去煎份饮子。』
『东坡居士:在下确实姓苏名轼,这位太子殿下是……』
『懿文太子:父皇,母后,弟弟妹妹们,快出来看真的是苏轼啊!』
『东坡居士:啊?』
“噗,你们玩你们玩,我先回答上个问题。”
未名没忍住:“这么说吧,玉米水稻小麦,世界三大主粮,美洲原住民驯化玉米很长时间,连他们的神话故事都和玉米有关,足见玉米的重要性,至于亩产,我就以普通的玉米品种为例,考虑到玉米对土壤有要求,还有种植密度等因素,保守估计给你一个数据是亩产四百到八百斤。”
“四百到八百?!”长孙无忌一个趔趄,跟他同样动作的还有担任民部尚书的裴矩。
民部是户部的前称,三省六部制中,户部掌控民政和财务,对农业大事更是关心有加,玄武门兵变后,裴矩升任民部尚书,他已经七十多岁,却精神叟烁,当下在心里回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的亩产,一起合计都没有八百斤!
『祖龙:如何获得玉米种?』
『宋祖长拳,拳拳殴打宋驴宗:好物,哪里寻得玉米?』
『重金寻找《汉武故事》作者:桑弘羊,快传桑弘羊!』
『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玉蜀黍?』
『(略)飞玄真君(朱厚熜):区区西番进献的异谷,不足为奇。』
“这道士怎么回事?如此嚣张,大家都问玉米呢!你跑出来说个不足为奇。”
连裴矩裴相公都失态了,还有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尉迟敬德气愤地撸起袖子就……就是放下袖子。
可憾是不能到铜镜那头施展拳脚!
“尉迟相公息怒,这未必是道士。”说话的是房玄龄,方才他一直在思考:“未小娘子提到玉米是明朝才传入,既然见过西番进献的异谷,又曰不足为奇,或许就是那嘉靖。”
『朱八八:你晓得玉米?』
『朱八八:等等,既然玉米不是我洪武朝传入……你是朱厚熜?你是我几代孙子?』
不知是还未习惯贯通古今的铜镜,还是发现发问的是成祖前的太祖,接下来无论朱元璋怎么问,朱厚熜都一言不发。
“怎样获得玉米种子?买,种子公司会出售。”
未名说完便察觉自己失言了,在这么入戏的粉丝朋友面前怎么可以说买!她好好想了想,还将白纸翻过来画上了一幅简易的世界地图,往日在地理课学习的技能派上用场。
“首先,你们要造船,前往美洲,从原住民手中交易他们种植的一种叫大刍草的植物,这就是玉米的前世,这种植物的茎秆带有甜汁,在当地用来榨汁或者酿酒,得到大刍草就可以开始培育了,是的,想要玉米作为粮食,需要一点运气。”
“想要跳过玉米的传入路径,只有造船航海,比哥伦布先一步发现新大陆,新大陆、就是美洲,可不止玉米一种优秀农作物,还有马铃薯!”
虽然未名说得兴奋,可落在明朝以前各朝各代有意一番作为的皇帝耳中,无非就是造船和航海。前者耗费巨大,后者更是危险重重。被刘彻匆忙叫来的桑弘羊对着皇帝一顿分析,刘彻只能望图兴叹。
他长子刘据出生这年,匈奴数次侵扰大汉,更是在渔阳、雁门等地掠夺无数,他忍无可忍,派卫青和李息分道反击,可惜此役仅卫青首俘数千匈奴人,未有太多战果。
匈奴是安静下来了,可绝对不会安静太久,他有预感,汉匈之间必有大战!
在此之前,他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要是有玉米……
『《谏逐客书》背完没有(李斯):记得数日前有一自称鬼谷弟子的方士,欲求见陛下,言曰海外有三座仙山,他愿前去求仙问药,可否让他转路前往美洲寻找玉米?』
『祖龙:好!李斯,速让此人前来见朕!』
『重金寻找《汉武故事》作者:那什么,始皇竟然还没派徐福出海?』
『曼倩居士:既然徐福可以出海,那师从安期先生,同样博学多才的少君先生是否可以出海,为大汉寻找玉米?』
『曼倩居士(东方朔):同是方士,一定有不传之法。』
还没告退,待在一旁竖起耳朵聆听桑弘羊侃侃而谈的李少君,忽然觉得身上发冷。
未名喝完最后一口玉米汁,看到粉丝群体的互动,差点没呛到。好家伙,还有后续剧情,这下徐福不是东渡瀛洲,而是东渡美洲了!
光是亚洲和美洲的距离……徐福的命也是命啊!
蜀黍:味甘涩性温。高硕如芦荻,一名芦粟。粘者与黍同功,种之可以济荒, 可以养畜。梢堪作,茎可织箔席、编篱、供爨。其谷壳浸水色红,可以红酒。 《博物志》云∶地种蜀黍,年久多蛇。玉蜀黍即番麦,味甘性平。——《饮食须知·谷类》
——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棕子,黄白色。
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本草纲目》
——
现代玉米亩产引用网络新闻。
唐代粮食数据引用吴慧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摘原文如下:
唐量亩产一石合汉亩汉量为3.81石。再考虑到种豆等因素,与汉一样,打一九四折,则合汉量为亩产3.57石;合今制为334市斤/市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