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盛夏的苏城,笼罩在一片浓绿的樟树荫下,仿佛整个城都以此为苍穹,被深深的包裹住,夹杂着炎热又蓬勃的生机。

城西的翡翠书屋前一列学生排队等候面考,李攸宁与同学杨曼正在其中。

“宁宁,这位黄教授的假期班,这么难上啊。笔试考试筛一遍,还要面考。”杨曼不满的撅着小嘴抱怨道。

“我以为笔试就把我们淘汰了呢,看来答的还不错!”李攸宁倒很淡定。“只是天太热了,在这里排队不知道还要等到多久。”她拿着手中的书本,代替扇子扇了扇,还是很热。

杨曼看着前边长长的队伍说:“要我说,我们也是在这白等,黄教授是什么人物,国学大师,多有名气。像咱俩这种,学校国语课业都学不好的,来这里简直就是揠苗助长嘛!”

“你家嘛,都是文化人,父亲是大律师,外祖父听说还中过榜,对你寄予厚望,还可以理解。像我们家就知道做个买卖的,哪有学习好的,突然让我这么上进干什么嘛!”

李攸宁看了她两眼,问道:

“你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

杨曼不解的问:“什么意思?”

“我来这,你倒是说对了,父亲看我成天学各种旁门左道,正经功课倒学不好,不甘心,非得给我提升一下。至于你呀......”李攸宁故意卖起了关子。

“我怎么啦?你快说。”

“这位黄教授是咱们苏城的名人,平日都是在北平大学里授课,只有暑假回乡来,点拨点拨本地的学子们。去听他课的可都是青年才俊,正因为你家经商,父母特意让你来这镀金,顺便......”

“顺便什么?”杨曼追着问。

“顺便找个如意郎君!”李攸宁一口气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杨曼恼羞的挠她痒:“你才着急找如意郎君呢!”

两人正在打闹,突然有人在身后拍了一下攸宁的肩膀。

回头看,竟是同学陈豫齐。

“远远看着像你俩,果然是!”陈豫齐笑起来,格外阳光灿烂。

“你也是来考试的?”杨曼问道。

“对,就排在前边。”陈豫齐往前指了指,可队伍太长,根本看不出他指的是多远。

陈豫齐接着说:“我和张贸涵排在前边,跟你俩调换下位置吧,你们这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好呀!”杨曼开心的拍了拍手,用肩膀碰了下李攸宁,“真是托你的福!”

李攸宁白眼她一下,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吧,我们再等等也快了。”

“这么热的天,你俩女孩可待不住,就这么办吧。”然后跟在她俩身后排队的女生打了个招呼,不由分说的拉着两人往前去了。

身后排队的女生目送他们离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麻花辫,无语的叹了口气。

被无故换下回来的张贸涵边走边牢骚:

“你是英雄救美了,我凭啥当炮灰啊,这么热的天,还得再排一遍。”

陈豫齐开心的说:“知道了知道了,一会结束了请你吃雪糕去!”

“我要两根!”

“给你三根!”

终于轮到了。

李攸宁、杨曼和另外两名考生一起进去,在书屋中间的教室里,主席台处有一排桌椅,一男一女两名年轻的考官坐在前台,此外还有两三名学生样的工作人员,在一旁整理试卷。只听见“嗡嗡嗡”的风扇声,显得屋里更为安静。

教室很宽敞,南面一排玻璃窗,照出窗外一片绿意,清凉通透,在这里读书,心情应该不错,攸宁想。

细看两位年轻的考官,估计是大几岁的学长,男孩身着白底棕色细纹衬衣,袖子高高挽起,棱角分明的脸上,星眸高鼻,抿着的薄唇,显得些许冷漠。女孩皮肤极白,眼睛细长,五官并不突出,却很清秀。

“四位同学好!”女“考官”开始问话,“请你们四位分别背诵一段南北朝谢庄的《月赋》,并谈一下理解,从左边开始,其他三位同学先请坐旁边休息。”语气严肃,气氛紧张起来。

杨曼与攸宁暗暗庆幸,站在了第三和第四位,还有时间准备,但旋即被考题来一重击,《月赋》是咋背的来着,要不要这么难。

前面两位考生背的那叫一个艰难,东一句西一句:

“绿苔生阁......不怡中夜......”

“于时斜汉左界......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

攸宁甚至听到了《怀园引》里的句子。虽然自己的不太会背,但还不至于串到其他古诗里。男考官倒还好,女考官听到不满处,便会打断考生,质疑几句,搞的人更加紧张。

“知道那女的是谁吗?”趁着女孩指摘的时间,杨曼悄悄凑到攸宁耳边说。

攸宁摇摇头。

“她叫王瑾心,比咱们大几届,听说是位小有名的才女。父亲是位私塾先生,家境比较清贫,偏本人很有才华,高傲的很!”

考过的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眼神躲闪,满脸尴尬。到第三人杨曼那里倒简单了,背了两句之后,直接表明,后边的不会了。

王瑾心略带不屑的说:“就会背这两句,还能过笔考?”

杨曼看她阴阳的样子,脱口而出:“巧了,笔考私塾先生教过。”

王瑾心知道她故意的,不急不慌的问道:“私塾毕业的?难怪了。”

杨曼瞪她一眼。

男孩对她们的话毫无兴趣,漫不经心的打断她们,提醒还有一人呢。

第四个女孩,与前面几位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会的样子明显不同,从始至终一副淡然的表情,仿佛成竹在胸,他倒很想听听她的回答。

最后到攸宁了,她虽学过这首赋,但离背诵还差得远。不过事已至此,能背多少算多少吧,她心想。于是磕磕绊绊的背诵起来,可却不慌张,眼眸微微低垂,眼神盯着某处,一边背,一边回想,遇到记忆空白的地方,甚至会思考一会。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

终于背完了,攸宁舒了口气,虽然有点磕绊,但也还算不错了。

主考男孩淡淡地问她:“嗯,你对‘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如何理解?”

攸宁眼神一愣,小脑袋迅速思考:什么?有这句吗?这句应该在哪里?

看到她有些懵懵,终于不再是一副淡然的样子,男孩嘴角不经意露出一丝有趣的笑意。接着问:

“你比较喜欢哪篇辞赋呢?”

喜欢?攸宁心里有点堵塞,要是喜欢,国学学起来就不会这么差,也不会来这上什么大师假期班。论背诵,靠着脑子记记,加上刚才听前边三位考生的回答,补充补充盲点,还勉强能凑合过去,真要谈喜欢,谁喜欢啊,喜欢谁啊!

“看来对诗词没什么爱好嘛,纯粹死记硬背的,哦,还背的不好......”王瑾心轻飘飘地说:“暑假嘛,大小姐们可以选择娱乐的方式很多,黄教授的课位太紧张了,还是留给真正想学、喜欢学的吧。”

“下一组!”王瑾心冷冷地喊道,目光已转向门口,攸宁与杨曼对视一眼,无奈的出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