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越来越浓,越来越重。
它们化作一个个纠缠的漩涡,将无数嘶叫的魂灵卷入虚空,卷入无边的黑暗尽头!
有时候,虞婧看到那雾是蓝色,水是绿的,它们交缠出青碧的颜色,分明是美不胜收的异景,但却又叫人不禁毛骨悚然。
但有时候,虞婧又看到那天是灰的,如同干涸的大地,其上裂隙遍布,间或有电闪雷鸣在那裂隙里游动,带来一片遥远的隆隆声。
而最后的最后,这些不可思议的异景交缠在一块儿,蓝绿色的碧水从天空后的裂隙倾泻而下,就如同末日预言里灭世的大洪水一样,铺天盖地……
恍惚间,虞婧又一次看到了——
在那天空的尽头,在那大洪水的尽头,一扇似曾相识的门若隐若现,一本似曾相识的书缓缓翻开。
【……我曾坚守人性,坚守底线,相信邪不胜正,相信哪怕以孱弱的人类之躯,只要团结一致,也能战胜强人类万万倍的强敌……】
【……但事实证明,现实并非童话,人类的渺小妄想不足以支撑他们赢得胜利……】
【……倘若这世上,注定了邪恶必胜,我也可以化身绝恶天灾……】
【……从今日起,我将抛弃我人类之名,毁灭我人类之躯,化身黑暗之月。我将成为无光的行者,隐秘的庇护者,过去与未来的见证人……】
【从此以后,我的名字是——】
“花小姐,花小姐?”
“喂!你没事吧?!”
“快点清醒过来!你想被烧死在这里吗?!”
恍惚间,虞婧回过神来。
她的心脏在狂跳着,那过于快速的泵血器官令她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颤抖,双腿虚软,手指无力。
她的大脑因阅览了太多人的记忆而引发出尖锐刺痛,她的双眼因直视了不可直视之物而留下血泪,她的耳朵因听了常人不可听的隐秘而响起蜂鸣。
就连她的皮肤,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沾满了蓝绿色的鲜艳液体。那些液体看似□□,附在皮肤上时却如同一只只肉眼无法分辨的活虫,正不断的想要扒开她的皮肤,往她的血肉里钻,可她却已经无力将它们拂开。
虞婧侧头,先是看到了不知什么时候倒在地上不断抽搐的雾山信,而后目光落在努力想要把她拽起来的小侦探身上。
然而,小侦探的努力不过是徒劳,一个失去了配合力气的死沉死沉的成年人,又怎么会是他一个四肢不勤的十五岁小鬼能够搬动的?
虞婧努力睁大眼,在她不知道是被血还是被火焰染红的模糊的视线里,她第一次看到了小侦探惊慌失措的表情。
熊熊火焰中,虞婧一把抓住了小侦探的手臂,声音镇定得可怕:“我的时间不多了……”
“你在说什么啊?你竟然在这种时候就放弃了吗?!”
虞婧没有理会,继续说道:“现在我有三个问题要问你。”
小侦探也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强行在这可怕的火场中镇定下来:“你说。”
“在你眼里,这个山洞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东西?”
小侦探也知道两人时间不多,快速道:“就是一个普通的山洞,地上全都是积水,但这些积水很奇怪,它们不应该包含任何助燃剂的成分,可火在上面烧得很快——它们不是水,应该是别的东西!”
小侦探的灵感低到近乎没有,所以他看不到山洞尽头那可怕之物。
这一点反而救了他。
可与此同时,小侦探看不到那水中的蓝绿之物,不知道这“流水”的真相。
这一点会害死他。
虞婧抓紧时间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一个发誓报复的强者,在她报复他人前就因一个可笑的理由死了,你觉得这是因为什么?”
小侦探飞快回答:“两个可能。第一,她的死亡就是对这些人最好的报复;第二,她是假死,她在筹谋更可怕的报复,所以她必须消失在人前。”
虞婧问出了第三个问题:“如果你分明想要制造一场可怕的灾难,但却还是邀请来一位侦探的理由是什么?”
小侦探毫不犹豫:“等待侦探来阻止我。”
这一刻,虞婧终于醒悟。
原来如此,原来那位即将掀起可怕灾难的雾山神女,竟然是抱着这样的念头:
由人类引起的罪恶与灾难,由人类决定是否拯救与消弭。
而她虞婧,就是这场灾难中被雾山神女选中的,人类的退路。
“我明白了。”
虞婧闭上了眼。
“回溯!”
瞬息间,世界凝固,时间倒流。
第三次的,虞婧站在了雾山家宾客区外的小路上,并再次狡猾地以时间之力逃脱了必死的结局。
此时此刻,四周没有火焰,没有邪恶,也没有痛苦。
可在这样的一片平静祥和下,虞婧望着天空,只想要叹气。
一来,虞婧是没有想到,自己最初听到雾山唯的委托时,脑袋里想的只不过时接近和探查一下怪谈而已,最后却给自己揽回了一个这样的烂摊子,成为了唯一有可能挽回这场灾难的人。
早知这里头的事这样复杂幽深,虞婧当初就应该直接推掉委托,让那位雾山神女出门左转找大侦探社,如今她也不必这么犯愁。
二来,虞婧是根本没有想好自己要不要成为这个“挽回灾难的人”。
当看过那些人的记忆后,虞婧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雾山上的这群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罪有应得的家伙。
这群雾山族人,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几个真正的“雾山”了,而大多都是铃江花子那样的冒名顶替之辈。
这群人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身份,战战兢兢地扮演着“原主”,胆战心惊地维持着关系,害怕被别人看穿自己的身份,殊不知别人也和他一样心惊肉跳。
他们在雾山上一遍遍上演着这一场场戏剧,一边利用“谎言说一千遍就会成真”的规则,在雾山里掀起腥风血雨,一边又试图努力藏起这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双可怕的眼睛深藏黑暗,早已将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收入眼底。
因为只要利用过这个规则的人,都会被它“看”到,灵魂也好记忆也好,都会成为流向它的力量。
同样的,只要利用过这个规则的人,这辈子都再也无法离开雾山。
虞婧曾问过雾山信知不知道自己喝的东西是什么,也问过雾山信为什么既不告诉雾山族人自己还活着,也不离开雾山,反而在雾山的一角如野人一样生活。
当时的虞婧没有得到问题的答案。
但如今的虞婧在看过那些人的记忆后,则终于明白,雾山信知道雾山的“规则”,知道自己喝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没有选择。
因为凡是利用过“规则”的人,都统统都被绑死在了雾山,再无法离开。
他们的脑袋里不会生出“离开雾山”这样的念头,而他们也根本无法离开!
蓝星上的神话故事曾有这样一种描述,用在这里再好不过:
凡用过了恶魔的力量,就等同于将自己的灵魂卖给了恶魔。从此以后,他们的意愿就再不能自主、再不受到他们自己的控制,他们再也不能称之为人,而仅仅是恶魔延伸的邪恶触角之一。
雾山上的这群人,就是“邪恶触角”。
说实话,虞婧甚至觉得,这群人在灾难中死了才叫造福人间,而如果让他们继续活着,那才是诸多祸患。
可是,雾山上不仅有“雾山一族”的这些人,还有雾山城内那些一无所知的游客,还有小侦探这样迷路的倒霉蛋,以及雾山族家庭医生和家族经理人这样的无辜打工者。
雾山一族死不足惜,可那些遭受无妄之灾、为雾山一族陪葬的普通人,却让虞婧有些不忍。
虞婧从来不是一个好人——在选择成为坑蒙拐骗的神棍的时候,虞婧就是这样定义自己的。
她没有道德感,没有常人的羞耻感,虽然喜欢动物,但却很少怜悯人类包括她自己,必要的时候她杀人甚至吃人也不在话下,不会因此生出惊惧不安。
她亲切的笑容和体贴的话语下藏着的是一颗冷酷无情的心,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似乎相差无几。
但她到底不是真的无情。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类,虞婧真的能忍心看着自己那么多毫无过错、毫不知情的同族,遭受这样的可怕天灾吗?
恐怕不行。
所以,至此,问题只剩下一个:
如果她就是雾山神女选中的“人类的退路”,她能做什么?她该怎么做?
虞婧开始在心里勾勒起现在雾山上的关系图。
首先,别看雾山上人这样多,但真正影响雾山和雾山地区人类命运的,其实只有三个,即:
人面鸟,雾山神女,以及山腹里的“它”。
人面鸟敌视雾山神女和雾山一族,唯一想做的仅有报复,哪怕是死亡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家伙是劝不动的,如果有机会还是让它死了算了。
雾山神女则没有把人面鸟的敌视放在心上,主要矛盾是她与被她庇护却背叛她撕碎她的人类的矛盾。
雾山神女的想法简单也复杂,那就是让有罪的雾山一族自食恶果,但又因她并不是天生恶毒,所以她依然为人类留下了一条不知道算不算得上退路的退路。
最后就是山腹里的那个……“它”。
事到如今,虞婧依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能确定“它”不仅是雾山神女的敌人、是人面鸟的敌人,更是雾山上所有人类的敌人和所有悲剧的幕后黑手。
那是一个极可怕极邪恶、又极庞然的人类无法抵御的存在。
而更可怕的是,虞婧哪怕看了这么多雾山一族的记忆,也依然不清楚“它”的力量是如何运作的!
每一种力量都是有它自身的规律所在的。
柳如黛的力量,是全知主宰所代表的“时间”;胡克二世的力量,是生命母神所代表的“血肉”;就连虞婧曾经抽中的命运子弹、守夜人之镜,它们的力量也是来自于“命运”与“黑暗”。
这都是有迹可循的!
可偏偏山腹里的那个“它”……
想不通。
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说真的,与这样的可怕之物为敌,如果不是虞婧有“回溯”这个金手指,虞婧是真的想掉头就走。
但偏偏她只能硬着头皮留下。
这让她如何能够不叹气呢?
想到这里,虞婧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行了,先离开这里吧。”
虞婧想着。
“再不走,就又要被那侦探小鬼抓包了。”
虞婧转身,想要离开。
但下一秒,灌木丛后头,小侦探和他助理的对话,瞬间将虞婧的脚步钉在原地。
“喂,说起来,阿隆,都这种时候了,你总该说你来到雾山的理由了吧?可别说跟我一样是迷路,这种低级的谎言可不要拿到侦探面前来卖弄!”
“好吧,唉,果然瞒不过你。”那个名为阿隆·佐伊的助理叹了口气,慢吞吞说,“我来雾山,是为了调查雾山上的一种特有得病症……一种很难说是瘟疫还是遗传病的疾病,它叫心癔症。
“很多年前,这个病症的病例还仅限于雾山上,也只有雾山一族的人会得病,所以我们只以为这是雾山一族特有的遗传疾病。但不知道为什么,近些年来,它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外传播,如今已经在外界化作了瘟疫一样的灾难。”
“……什么?”这件事显然触及了小侦探的知识盲区,他的声音有少见的茫然,“瘟疫?遗传病?心癔症……我怎么没听过?”
“不,你一定听过。”侦探助理,不,这位隐藏身份来到雾山的阿隆·佐伊说,“因为这个疾病在外界,还有一个作为掩饰而传播的、更为大众所知的名字——
“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指人们群体有时会对某一事件出现与事实不符的虚假记忆的现象。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第67章 曼德拉效应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