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大时已是傍晚。一轮泛起毛边的白日悬在灰白建筑上方,天色似浅而阴,道路两旁是一团团簇拥着的或轻或重的绿。
白乔先送江童回了出租屋。“你先好好休息,明早咱们一起去教务处报到。”
江童点点头:“你回宿舍吗?”
“我先去公司一趟,跟老板报个到,估计会晚一点。”说着,白乔急匆匆出了门,消失在楼梯间后声音还远远传来,“别忘了吃药!”
江童隐隐觉得有些奇怪。这个公司的作风还真是奇特,让学生工晚上去上班就算了,刚从外地回来还要立刻去上班,也太不人性化了。
江童耸耸肩。也好,免得耽误她查案子。
她打开电脑,千度了一下“山海航运”。董事长兼绝对股东是方崇山,这个她听白乔讲过;公司总部在华国的金融中心浦烟市,去年年货量142.8万标准箱,位列全国第一。
在浏览公司发展史时,江童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山海航运虽是方家的家族企业,但在方崇山之前一直不温不火,只能勉强算中流。
等到方崇山接手后,开始背靠当时在全国赫赫有名的兰台文化集团,为其下属的艺术品展销公司与旅游公司提供海运服务,山海航运开始腾飞。
但后来不知为何,两家突然终止合作,兰台文化集团自己成立了寰海航运公司,主要负责自己公司的业务。山海航运业务量自此腰斩,股价大跌。
“寰海航运……”
不就是白乔父亲白文睿就职的海运公司吗?原来它们中间还有这层关系。
江童又千度了一下寰海航运。第一条蹦出来的新闻是说寰海航运旗下一艘叫“沧澜号”的货轮发生了沉船事故,藏匿其中的□□被发现,寰海航运因此被指“走私军火”,其母公司兰台文化集团也遭受牵连,市值蒸发近5万亿。
第二条是寰海航运决定与某国企合作开发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航线规划系统”,该系统是全球首次将季风数据与AI相结合的海运系统。
百科显示寰海航运已经破产倒闭了,连它的母公司,曾经稳坐华国500强企业头把交椅的兰台文化集团都已不复存在,而倒闭原因是“经营不善”。寰海航运倒闭后没多久,山海航运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海运公司,并整合吞并多家公司成为了现在的山海集团。
江童越读越震惊。之前虽然因为白乔父亲的缘故知道一些两家航运公司的纠葛,但没想到完整版居然是这种商战大片。联想到白文睿之死,江童总觉得寰海航运的倒闭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不过她也不是很关心这个,眼下第一要务是查出山海集团现在的阴谋。
她在搜索框里输入“山海航运航线”,网页跳出“山海航运最新航线信息”:
“山海航运集团近期在内贸和外贸航线布局上均有重要动作,以下是其最新航线信息汇总:
一、内贸精品航线(泛亚航运发布)
……
二、外贸航线动态
1.地中海航线
·首航时间:5月5日,覆盖绿岛、浦烟、宁浪、南砂及中东、南亚枢纽港,周班运行。
·战略意义:强化绿岛港东北亚枢纽地位,链接新兴市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东马航线
·新更新了线路。该航线一直备受瞩目,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美称。
·覆盖东海、弯弯海峡、东南亚,周班运行。
3.其他航线
·南美航线、华南美航线,覆盖巴西、阿根廷等关键经济体。
……”
江童将外贸航线中与东南亚相关的信息抄在了笔记本上。既然山海集团想把国际航线伪造成汉代官方漕运通道,那就说明这条航线具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
她将“地中海航线”和“东马航线”圈了起来。这两条航线都经过南亚或东南亚,但是没有具体指明是什么港口。按照陶俑上刻的目的地“天竺国”来看,第一条经过“南亚枢纽港”的地中海航线嫌疑更大。
她打开山海航运官网,里面列举的中远程航线果然包括印度及其他印度次大陆的国家。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一抬头,已经凌晨2点了。想到明早还得和白乔一起去学校报到,江童匆匆收起笔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天竺航线”“地中海航线”“东马航线”“古航线”这几个词仿佛长了翅膀一样围着她的脑袋打转,令人头昏脑胀。带着这样那样满脑袋的疑问,江童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江童刚到教室,就听见陈露夸张的惊呼声:
“天呐!我们的工地女神回来了!”
同学们好奇地凑过来,宋小雨更是从后排飞奔过来,一把抢过江童的书包:“快让我看看,在洛邑挖到什么宝贝了?有没有带点青铜锈回来当纪念品?”
江童坏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还真带了点东西——津口的夯土样本,谁要研究?”
同学们瞬间四散而逃,只剩下陈露好奇地凑过来:“听说你把豫州省考古所的表彰给拒了?太帅了吧!”
江童正要回答,严老师拿着教案走进教室,敲了敲讲台:“上课了上课了。今天讲讲商朝祭祀坑。”
江童找到位子坐下,陈露递给她一沓笔记:“这是这两个月的重点,我多复印了一份。”
“太够意思了姐妹!”江童翻开笔记,发现每页边缘都画着可爱的青铜器小漫画,标注着“重点!”“必考!”的字样。
渐渐地,困意袭来。由于还在吃药,江童不敢喝茶或咖啡提神。
她手里攥着笔,强撑着记笔记,却发现自己的字迹越来越歪斜,最后几乎变成了一串难以辨认的符号。
突然,一个纸团精准地砸到她面前。
江童悄悄展开,是宋小雨的笔迹:“坚持住!老严头最爱点打瞌睡的人回答问题。”
仿佛为了印证这句话,严老师的声音即刻响起:“江童,你来解释一下商代祭祀坑中常见的人牲排列规律。”
江童一个激灵站起来,脑子一片空白。余光瞥见陈露正疯狂比划着“十”字手势,宋小雨则用课本挡住脸,用口型提示:“头……向……”
“人牲通常呈十字形排列,头朝祭祀台方向……”江童凭着在工地积累的经验说道,“而且会根据身份地位决定摆放位置,贵族靠近中心……”
严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坐下吧,下次别在课上梦游了。”
江童红着脸坐下,瞌睡虫被吓得无影无踪。
严老师继续讲道:“墓底方坑9个,每个坑都埋有1犬和1执戈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殉狗旁边都放个人呢?”
同学们瞬间都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被点到名。
严老师环视教室一圈后,幽幽开口:“因为总不好让商王亲自遛狗。”
“……”
江童满脸黑人问号。
*
炎威天气汗湿衣,转眼间考试周马上要到了。
白乔自打从洛邑回来就一直很忙,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公司里;江童则几乎天天都在图书馆补习落下的课程,山海航运的事只好暂时搁置一边。
图书馆古籍阅览室里,江童正在整理西周金文笔记。陈露和宋小雨抱着一摞参考书挤过来。
“童童,快救救我们!”陈露哭丧着脸指着《考古学理论》,“这个‘地层学原理’我看了三遍还是不懂。”
江童接过书,顺手拿起桌上的橡皮泥和筷子,压低声音说道:“来,我们做个模拟探方。”她熟练地捏出不同颜色的土层,“看,这是商代夯土层,这是汉代扰乱层……”
宋小雨突然把脸埋进书堆:“完了完了!我刚想起来《科技考古》要考碳-14测年计算!”
“这个简单。”江童在草稿纸上画出一条衰减曲线,“记住这个公式,就像记住青铜器的锈蚀过程……”
三人埋头苦读,挑灯夜战。一直到晚上十点,图书馆开始赶人时,宋小雨托着下巴,目光呆滞:“我觉得我的复习过程和制陶业在萨马拉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
“从无到有、由精美到潦草。”陈露瘫在椅子上,机械背道。
“最后彻底崩溃成一堆废渣……”江童接完最后一句,三人相视一笑。
走出图书馆,夏日闷热的夜风宛如吹风机开到最热档。宋小雨突然指着天空:“快看!北斗七星!”
三人仰头望去,璀璨的星河横贯天际。陈露突发奇想:“你们说,商朝的占星师是不是也这样看星星的?”
“根据殷墟甲骨文记载——”江童下意识回答,却被宋小雨打断:
“停!考试期间禁止触发学霸模式!”
陈露突然拽住两人:“等等!考古系传统不能丢!”她神秘兮兮地从包里掏出三个小陶俑。
“考前拜拜‘考古之神’!”陈露把陶俑摆在路边的石凳上,“三个陶俑三个‘神’,总会有个心善的。”
三人煞有介事地合掌祈祷。
“保佑别考碳-14计算……”
“求求出简答题……”
“千万别画器物图……”
路灯将三人的影子拉长,暖色调的黄给小陶俑披上轻盈的外衣。
江童突然想起洛邑工地的篝火,恍若隔世。
“走吧,最后一班校车要开了。”陈露收起陶俑,转身跑向车站,书包里的纸笔发出“叮叮咣咣”的敲击声。
*
孟夏的雁园热浪滚滚,知了声声。
最后一场考古绘图课的考场上,同学们正对着面前的青铜爵进行实测绘图。
江童专注地用比例尺测量器耳长度,突然听见后排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宋小雨!”监考老师厉声道,“你袖子里面藏的是什么?”
宋小雨哭丧着脸从汉服袖袋里掏出一把迷你卷尺,委委屈屈道:“老师……是我的随身卷尺……我忘记拿出来了……”
考场里爆发出一阵低笑声。
站在江童旁边的陈露趁乱戳了戳江童的胳膊,一脸做坏事的表情凑过来:“这个怎——啊!”
监考老师拍了下她的脑袋,“考试不准交头接耳!”
交卷铃声响起时,教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哀叹声。
“完了完了!我把爵足的长度比例画错了!”宋小雨一出考场就哀号着,手里还攥着那把被没收的迷你卷尺。
陈露幸灾乐祸地笑道:“谁让你把卷尺藏在袖子里的。”
江童笑着从包里拿出冰镇酸梅汤分给两人:“其实你画的纹饰很准确,老师应该会酌情给分的。”
三人嬉笑着走在林荫道上。太阳炙烤着万物,两边的梧桐树垂头丧气地耷拉着叶子,红湖平静的水面折射着碎金似的光芒。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江童拿出一看,是母亲林疏月:
“乖乖:我已到家,你几日回来?想吃什么提前告诉我,妈妈想你。”
江童正准备回复,突然一则新闻推送蹦了出来:《沉睡千年的秘密:齐东市西汉墓出土21件神秘陶俑》。
她愣了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