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吃早饭之前林叶就勤快的将海带拿出来晾晒了,再过一刻钟的样子太阳就会东升。
林昼就去将昨天泡好的豆子用沥水的簸箕给沥了出来,铺平后均匀的摊开,又找了块布给盖上。
吃早饭的时候林昼专门和家里人,特别是两个还小不懂事的妹妹说道:一定不能去柴房。
这般叮嘱下,又过了两天,林昼觉得是时候了,但为了豆芽的生长还是晚上的时候去的,这时候一家人都跟看大猩猩一样,提着一盏油灯慎重的前往柴房。
要知道这两天只有林昼能晚上提着水桶进柴房,浇了水后又出来,其他人别说是进了,看都没看到一眼。
“来,南儿桓儿小心点脚下,别踩到木棍摔跤了。”
一家人都进来后,就着微黄的烛光,林昼站在了那个簸箕前方,将油灯递给了林二叔。
“看好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说完,林昼也不卖关子,“唰”地一下将布揭开,露出湿布下面的景象。
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黄豆已经变成两寸多长的,白白嫩嫩的豆芽了。
“哎呀,这是豆芽啊!”
妇道人家哪里能见到这种一大堆白生生的豆芽啊。
这长势比地里的长势喜人多了,地里挖起来的菜,不管洗得再干净都有点儿泥在上面,而用水培育出来的豆芽又白又胖又干净。
“小昼,这真是你发出来的啊?”
林昼嘴角翘起,满脸都是得意:“当然,结果已经在眼前了,不是很明显吗?”林昼又看了眼并粗大的扁豆和黑豆芽,还是觉得黄豆芽好。
范二娘看着这些豆芽,眼都没舍得眨一下,“是啊是啊,咱们家能自己发豆芽了。”
“那咱家往后就卖豆芽了?”
林昼点头道:“嗯,不过现在的话不用这么急,一是现在还没入冬,菜的话地里还有,刚入冬也不行,家家户户多少有囤菜的习惯。”
“那咱们什么时候去卖豆芽?”
“等入冬一段时日,那些个有钱人将家中囤的菜吃腻了,就可以拿去卖了。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收黄豆,越多越好!扁豆芽和黑豆芽你们也看到了,不适合培育,适合的就只有黄豆。”
“这会儿黄豆刚收获不久,村里囤的人应该挺多,价格也相对来说便宜些,咱们多存点儿豆子,等入冬了发豆芽。”
“成,成,咱们明天就去乡亲哪里收黄豆。”
说到这儿,林二叔问道:“这一簸箕的黄豆芽你都用了多少豆子发的?”
林昼略一思考,二婶拿的那两碗豆子他只用了一碗,“应该是一斤左右的豆子。”
这话一出,林二叔两口子和林叶三人齐声道:“什么?!”
“这里的豆芽粗略估计得有十斤吧?确定是一斤豆子发出来的?”
林昼点头道:“嗯,对,二婶儿给我了两碗黄豆,我就只用了一碗,大概也是一斤左右吧?”
范二娘点头答道:“嗯,对,那一碗豆子大概是一斤的量。”
“一斤豆子发十斤黄豆,那不是......”
“发财啦!”
几人仔细商量了一下,这事儿他们一家还是做不下来,得找三堂叔一起。
这卖豆芽每日要往返家中和镇上,若是靠脚的话这日积月累的,脚肯定得走废掉。若是把三堂叔家拉来一起做的话两家人合力买个牛车,也避免了三堂叔和林阳两人在大冬天出海。
而且这牛车也不便宜,得要好几十两银子。虽然林家现在不是拿不出来这个钱,但毕竟还要留些钱去买豆子,这豆子少说也得买个千斤,钱少了还真不行。
在村子里他们最熟悉最亲近的也是三堂叔一家,他家肯干嘴又紧,因此找他们一起入伙是最好的法子。
林二叔也同意,毕竟这兄弟之间可是血脉关系啊,想断都断不掉的那种,虽然是堂兄弟。
现在耕牛买卖得少,牛犊也很少有买卖的,但只要有买,就肯定有卖,也不用像某些朝代买卖耕牛犯法就行。
在林二叔拿着豆芽上了三堂叔家门的时候,第二天林二叔就在赶集的时候去镇子上遍寻卖牛的人。
事情偏偏有这么巧,瞌睡遇到了枕头。
一家家中有耕牛的农户正在买牛,询问原因后是因为那家正值壮年的耕牛生了病,那牛生病得治啊,治病没钱啊。
因此便想着把还没长成的小牛给卖了。
林二叔心道:这小牛得有多小啊?别是刚出生没多久吧?
结果一看到牛后就放心了,那牛的主人说这牛约摸有个三百三四十斤的样子,成年的牛得有六七百斤。所以这三百多斤确实是还没长成,要等它长成约摸还得一两年了。
但他们拉的货是豆芽,那玩意儿不重,最多还加两个人,若是走官道的话也不会太过。
而且这还没长成的牛比成年的牛便宜!
比成年的牛更适合他们。
因此林二叔与三堂叔两人一合计,就准备把这头牛给拿下。两方人交涉来交涉去,终于谈妥。
两家人用了四十三两银子买回了一头还未长成的耕牛。
两家人约定,这耕牛一家出一半的钱,黄豆也是一样,所以卖得的钱当然也是一样。
至于这牛的圈养情况,两家人一家养一个月,若是到了可以耕地的时候,那么两家人商量着来。
牛买好了后,回了村里就请了木匠学徒帮忙做个车身,钱肯定是会给的。
一边等着人做车身,三堂叔两口子,和林二叔两口子分成了两组去收黄豆。本来黄豆的价格平日里都是三文一斤,但刚收获上来的黄豆此时还没进仓留存比较多,所以上门收的一般都是卖的两文八和两文五。但两兄弟一商量,为避免以后他们赚了钱村里的人说酸话和一些不中听的话,两人还是决定不占那个便宜,依旧按三文一斤算。
这可把村里的人高兴坏了,将豆子都拿了出来,留出自家吃的和交税的后,几乎全部都卖给了林家。
看着一车车的黄豆拉了回来入了林家的石仓后,林昼也笑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那个一斤黄豆能发十二斤豆芽,但古时候的称难免和现在的有些差别,而且发豆芽的法子现在也更新到机械化了,所以斤数上面难免有些差距,所以就用了十斤。
还有耕牛的问题,有的朝代不允许买卖耕牛,有的朝代又可以买卖耕牛,但价格方面一直有争议,这里设置的是成年牛卖六七十两。
还有些话没想到,等想到再说,啾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