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蝉随夜尽,鸡鸣催日升。东方始透白,空山有人行。
时值初夏,锦秀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自前些时日,城中突然驻守了几位仙人后,人口失踪的事件就越来越少了,坊间传闻作祟的妖物已被群仙斩杀,百姓乐得安逸。
近期城中修道之士多了起来,百姓对那些能够飞天遁地的仙人也不再感到稀奇,但对于如何成为仙人非常热切,以至于在五月初五这天,锦秀城万人空巷,无论老弱妇幼,全部都参与了试炼选拔。
这样的选拔盛事不仅仅是在锦秀城,单单蜀地这边就有锦秀城、眉山城、白帝城等六地,神州更是有四十七地城域参与,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神秀城的弟子选拔事宜由天心阁首席弟子景行主持,此次海选的唯一标准就是资质根骨。
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凡事皆留一线希望,故天地生灵自诞生以来,资质根骨各有不同,灵智也各有所异。物竞天择,万物苟活本质上也就是为了那一线生机。所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亦或是山野村夫,只要是资质突出,都有可能被选中。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呜咽河畔,长队中不乏有携家带口的,他们按序走入小阴阳阵,如遇资质突出者,就会根据灵根情况发出不同颜色的亮光,光芒越亮,资质越好。
连续三天,并无资质优异者出现。
仙途茫茫,岂能鱼贯而入。
景行坐镇小阴阳阵中,一边维持阵法运转,一边砥砺道心,眉宇之间似乎还藏着忧愁。
……
四娘娘山,两位阴阳合体境后期的大修士从天而降,他们已经触摸到人仙的门槛,千年之内,有望飞升天界,位列仙班。这等修为的人,在整个人间界也不过双手之数。
身穿绣星袍衣的那位,身后背着一把散发着流光的七星剑,此人正是天心阁阁主,天心阁第十二代掌教沈玉辞!
被沈玉辞称为“希言道兄”的,是现任密宗宗主希言祖师!传闻此人已经有两千多岁的道龄,根基深厚,不弱于一尊寻常地仙!
原本还有一位大掌教,昆仑的玉虚真人也在此行之中,后者因中州突遇地脉翻动,受邀前去加强封印妖域入口的九鼎封印。
自天心阁弟子和密宗弟子失踪后,两派掌门就有过商榷,能让四位返虚境突然失踪,必然是返虚之上的合体境才有可能做到。合体境老怪近百年都未曾出世露面,此事就变得异乎寻常,非同小可。
两位掌教处在合体境巅峰时日已久,非闭关苦修之劳,故假借此事入世,妄求能有转机,冲破尘劳关锁。
因昆仑的玉虚真人常在俗世走动,又道行高深,三人同行,普世之中还没有不能去的地方。
二位掌门行走在四娘娘山坳处,这里四处隐匿的魔仆被轻易点杀,黑色消散后,露出一处处奇怪的路引。
虽说二位掌教道龄久远,知识渊博,但对眼前这由人骨和兽皮制成的路引,却无法参透。
“这里面既有魔气,又有鬼气,还带着一点点妖气,三种相互排斥灵力竟然能混杂在一起而不发生灵气暴动,这等手笔,还真是一位高人所为!”沈玉辞道。
他曾经也尝试过研究将不同属性的灵力混合在一起锤炼法宝,但无论如何配比都会引起灵力暴动,最后还损失了一批灵材。在他看来,天地灵力互斥是规则所致。
“玉辞道友,老衲似乎见过这种手法!”
若有所思的希言祖师突然想到自己年轻时所见到的一幕。
“道兄请讲。”
“老衲年轻时,曾沿着先师的求道之路游历神州四野,在岭南的瘴气林,见过一位巫先生用换灵之法救人。那位巫先生用兽血在地面上画了一座符阵,竟然能从凡兽的血液中榨取微弱的妖力,单有妖力还不行,他竟然施展出鬼修的唤魂术,召集附近的孤魂野鬼,抽其魂灵,与妖力一起打入死人的体内,与残余魂力融合,再施展魔修的聚灵术稳固其残魂不散,喧宾夺主,死而复生。但这一逆天手法缺陷很大,复生之人多为痴傻。”
“真是神乎其技!”沈玉辞由衷感叹!
“若要弄清这路引,恐怕你我二人要走上一趟南岭了。”
……
风去一帆过,浪拍千重山!
从蜀海到十万大山,几千里路程,对于修道者来说,半日可达。
十万大山的南部,沟壑纵横,林深草郁,雾霭横生。此处又多阴毒虫蝥,瘴气聚拢,罕有人迹,只有靠贩盐为生的游方商客和采药者,才愿意冒死抄个近路,在瘴气林中穿行。
野径多枯骨,俱是可怜人。
他乡异地,二人便宜行事,装作游方的药师,混入熊耳山。
熊耳山是出入巫岐山的大门,这里汇集了很多结伴进山的采药者,他们将采摘而来的药材,卖给巫岐山上的巫族人,换取巫族制作的各种灵丹妙药,再高价转卖给山外之人,赚取高额利润。
这也造就了岭南之人不喜耕织,皆贩夫商客。
进入熊耳山后,路旁都是炮制药草的土灶,一路青烟袅袅,药香不断,更有售卖凉茶者,言曰:此秘制凉茶,日饮可避瘴气,月饮百毒不侵,长饮则延年益寿。
沈玉辞笑道:“凡俗之物,灵气瘠薄,搭配巧妙可解任何凡夫之疾。我等门中所养灵植种类繁多,不比这荒山野岭差,并且都是灵露浇灌,汲取日精月华,单论灵气而言,随便拔株杂草都比这一山草木蕴含的灵气多。对这些灵植的运用可要比这凡俗差远喽。”
希言祖师也比较赞同这种说法,他言道:“我等修道之人,苦修求道,一心只在提升修为境界,门徒之中很难会有在丹药一道上集大成者。”
沈玉辞毕竟是资质卓绝的大修士,其心境在希言祖师的这几句话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想到希言祖师的名号,希言,希言自然,天地流转自有定数,风雨尚不能长久,何况于人,何况于道心。于是,这位掌教突然心生三朵金莲,扎根在灵台上,待三花聚顶,即是飞升天界之时。
希言祖师也觉察到了沈玉辞的变化,笑言道:“恭喜道友登临飞仙台。”
沈玉辞很快稳住了境界,对着希言祖师深鞠一躬。
希言祖师受之坦然。
巫族有十八个分支,巫岐山有洞门十八寨。
十八寨有十八个巫祝,但大巫祝只有一个,大巫祝住在巫岐山的最高处,豢养了两条蟒蛇作为门童,从不与外人相见。
巫族在此地经营了近千年,甚至还布了很多掩人耳目的简陋幻阵,阵基材料低劣,随便来个炼精化气的筑基之人都能一眼看穿,但用来对付凡俗之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些东西对于二位大修士来说,形同虚设,二人一个闪身就出现在巫岐山的最高处,那两条小蛇老实地趴在地上,丝毫不敢动。
大巫祝是个瘸腿瞎眼老头,精通术算之法,被大道气运反噬,四肢只留其二。
大巫祝并没有对二人的来访感到惊讶,他是知道这世上存有能够移山填海的修道之士的。这山上的布置,就是源自一位道门弃徒所为。
二位掌教说明来意,取出那个奇怪的路引。
大巫祝拿起路引放在面前仔细闻了闻,声音沙哑道:“二位仙师,此物确实出自南荒巫祝之手。上面还残留着巫术的气息,想必是个新造之物。这东西里面纠缠着三种力量,我记得有片祖传石书上有记载,二位贵客还请随我来。”
只剩一条腿的大巫祝拄着一根木杖,一瘸一拐地走向石洞深处,那里有寒雾氤氲,势必很深。石洞里到处都是机关暗器,晦暗如夜,还有毒虫出没,但对于二位掌教来说,都是蚍蜉之力,吹口气就能掀翻这座巫岐山。
之所以愿意跟在这位大巫祝的后面,是不想暴露身份。
山洞蜿蜒而下,有流水声传来,最下面是一条干枯的暗河,一条尺许宽的小溪哗哗流淌。
二位掌教此时才明白为啥巫族会选择这里作为族群繁衍之地。这山洞之中,有一个干枯的灵泉!灵泉即便干枯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散发灵气,这点灵气对于凡俗之人来说,足以令一个宗族发展数百年。
灵泉泉眼处有一块光滑如镜的玉璧,玉璧散发着濛濛微光,上面刻画的符号跟路引上面的符号完全一样!
“两位贵客,这里就是我族留下来的玉阙天书。”
二位掌教被这片玉璧所吸引,暗自用神识探查,但神识如沉大海,那玉璧在神识下就是一片虚无。
沈玉辞悄悄给希言祖师传音:“道兄,这玉璧莫非是一块纳神石?”
希言祖师也觉得奇怪,他曾见到过纳神石,不是长这样,而且大小相差太多。
“老衲总感觉这块玉璧是空的。”
希言祖师见解独到,他试着问:“大巫祝,这玉璧背后,另有所藏吧?”
大巫祝身体一僵,继而言道:“不瞒贵客,这里面确实是空的,我族先辈用了几百年才知晓这个秘密,实在汗颜。”
二位掌教对视一望,道:“我等想进去看看,可否?”
大巫祝的木杖狠狠在地上戳了几下,断然拒绝。他言道:“进去的人都会死的,你们不能进去!”
二位掌教只好略施小计,震晕了大巫祝。
此事关乎座下弟子的安危,只能先委屈这位大巫祝了。
那玉璧确实是一道门户,但里面是一座传送阵,二位掌教只觉得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吸走,再回神时,已经身处另一个地域。
这里鬼气浓郁,地面上堆满了白色骷髅,三根巨大的铜柱近乎百丈高,铜柱顶上还有三个火盆,熊熊烈火照亮整片苍穹。
一个虚无缥缈的声音传来:
“几百年了,终于又有血食送上门来!哈哈哈哈!”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