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二十五. 翻页与靠近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桌面上,咖啡馆里人不多,空气里有一种温暖又轻松的安静感。

两人原本只是想简单吃顿工作餐,却没想到刚落座不久,就听见身后有人礼貌出声。

“刘老师,真巧。”刘奕羲回头,一眼认出了对方——正是前几天项目会上,那位平台出品部门的负责人,沈之骁。

沈之骁着装一贯得体,气质沉稳,笑容不疾不徐。“还记得我吗?我是映界影视的沈之骁,上次《风起之路》的会,咱们见过一面。”

刘奕羲礼貌起身,微微颔首,“当然记得,沈先生。”一旁的王瑛子也笑着打了声招呼:“沈总。”

沈之骁目光落在刘奕羲身上,语气真诚:“那天之后我专门看了您之前的几部作品,风格真的很打动人。要是有机会,我也很希望能合作一部。”

“谢谢您喜欢。”刘奕羲淡淡一笑,没有说得太多,但眉眼间却多了一分客气之外的从容。

沈之骁似是察觉她的分寸感,也没有多打扰,只客气地补了一句:“改天有机会,我们再聊。先不打扰你们用餐,我那边还有人等着。”

说罢,他向两人点头致意,便从容转身,朝不远处的包厢走去。

刘奕羲没多想,继续低头翻着菜单。倒是一旁的王瑛子,等人一走,便压低声音感慨了一句:“这位沈总其实挺重要的。”

她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继续解释道:“映界影视现在的原创剧集投入很大,沈之骁手里直接负责选题、立项和资源配置,算是半只脚踏进金主爸爸圈子的人。”

“而且他审美还不错,能看出谁有潜力;签了的项目,也舍得砸资源捧。像我们这种现实题材又想上星、又要有质感的剧,本来就很吃平台扶持。要是之后真的有合作,对你来说是加分。”

刘奕羲笑着摇摇头:“你还真是凡事都想在前面。”

王瑛子挑眉:“那当然,我可是你最佳事业搭子。”

沈之骁推开包厢门前,脚步微顿,不动声色地回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刘奕羲。她正低头喝水,眉眼淡然,像一幅静谧的画。那一刻,她身上的喧嚣与浮华仿佛都褪去,只剩下一种从容的坚定。

在这个行业里,他早已习惯觥筹交错和资本算计,身边不乏美女,也不缺手段老辣的合作人。可就是因为如此,他才分外在意那些真正沉得住气、写得出好故事的人。

“难得。”沈之骁在心里轻声评价。

他不急,他向来擅长等待——那些值得等的人,值得花时间慢慢了解。

包厢门轻轻关上,刘奕羲和王瑛子这边,午餐才刚刚开始,两人点了些简单的菜,正随意聊着。

“你那部《风起之路》,我听说导演已经有眉目了?”王瑛子一边剥虾,一边漫不经心地问,“而且有几个配角已经定了,现在就差男女主角了。感觉挺神秘的,估计是要来个惊喜。”

刘奕羲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微微点头:“是听说有几个人选在谈,男主角那边还没最终定。”

“你自己有没有倾向?”王瑛子八卦得很,“别跟我说没有,你可是这部剧的人设之母。”

刘奕羲笑了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慢道:“如果让我选——我会觉得祁祺挺合适的。”

“哦?”王瑛子立刻来了兴趣,眼神带点调侃,“不是因为私心吧?”

刘奕羲没被打岔,认真道:“不是因为私心。是因为他真的很合适。剧里这个男主角,从白手起家,到最终扎根商场,有自己的坚持,有底线,有远见也肯吃苦……虽然一个在演艺圈,一个在商场,但他们经历其实挺像的。”

“嗯。”王瑛子点点头,听得认真。

“祁祺身上的那种气质,沉稳、安静,但关键时刻又能爆发出力量。我写这个角色的时候,其实就想象过,如果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会是什么样……后来遇见祁祺的时候,我才发现,他很像。”

她说这段话时,语气平和,带着一种职业编剧对角色的尊重和热爱。可王瑛子看着她的侧脸,嘴角却慢慢翘起。

“很像是吧……”她喃喃道,“那你可真是——写出了一个命中注定的人。”

王瑛子咬了口菜,边咀嚼边偷瞄刘奕羲的反应。等她把杯子放回桌上,终于忍不住了:“所以你是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进去了呗。”

刘奕羲没抬头,只淡淡道:“你别拿我开玩笑。”

“我不是开玩笑。”王瑛子凑过来一点,语气故意压低,“你自己都说了,他像你笔下的角色。你知道这在我们圈子里,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投入。”她顿了顿,笑意加深,“意味着,你动了真感情。”

刘奕羲终于抬起眼来,目光不急不缓:“我确实很投入,但不是你想的那种。”

“啧。”王瑛子摇头,像是看透一切的老母亲,“你就是太理性了。这年头哪有百分百准备好了才开始的事?人这一辈子啊,很多重要的决定,都是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做的。”

刘奕羲沉默了几秒,轻轻笑了:“你说得有道理,我不是不愿意开始,只是不希望那是一场需要彼此不断妥协的旅程。”

她的话像是带了风,吹乱了盘中的蒸汽,也扰动了窗外静好的午后光影。

“我不否认,他让我动心。”她低声承认,声音比平时更轻,“可正因为如此,我不能轻易走近。”

“他现在站的位置太亮了。跟他在一起的每一步,都会被放大、被解读、被评价。我不怕这些,但我怕我承受得起,却拖累了他。”

王瑛子没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刘奕羲抬眸,眼神却不再躲避:“我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也知道自己肩上的东西。我不是不想靠近,而是还没准备好,如何跟他的光共处。”

说到这里,她像是把一口气缓缓吐尽,然后转移了话题:“所以我更要把这部剧做好。”

“不是为了证明我配得上谁,而是因为这就是我该做的。”

王瑛子看着她,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

“你啊……”她低声说了一句,“就像你写的小说——外表看起来冷静理性,内里全是火。”

刘奕羲笑着没否认。

外面阳光正好,一道光斜斜地洒在她的发上,映出一圈淡淡的金色。

她不知道,在远方的某个时差里,也有人,正沉浸在她写下的文字中,感受着那份从字里行间流出的火光。

飞机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云海,客舱内灯光柔和,空气仿佛也带着一点安稳的寂静。

顾涵已经半躺在座椅上,头偏向一侧,面容沉稳。助理则戴着眼罩安然入睡。

只有祁祺,靠在那片安静中,仍睁着眼。

他没有休息,也没有开灯。只是借着身侧的阅读灯从一旁座位下的小旅行包中取出一本略显翻旧的小说——《风起之路》,封面已被他多次翻阅得微微卷起。虽然剧本已经交到他手中,但祁祺更习惯从原著出发,体会人物最初的情绪脉络和行为动机。他相信,文字中那些未经改编的细节,才是角色最真实的神经末梢。

他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不管戏份多少,他都会提前做好“人物小传”笔记,从原著的情节与作者的语言风格中提炼角色基调,构建角色在镜头外的生活逻辑与心理背景。

更何况这一次,是她写的。

祁祺翻到书签夹住的一页,眉眼安静,神情专注。眼神在字句中缓缓移动,仿佛正通过那个人物的挣扎与抉择,一寸寸靠近他即将诠释的灵魂。

事实上,公司早已确定他会出演《风起之路》的男主角,只是暂时对外保密。品牌代言、海外拍摄、各类商务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但这一部戏,是他真正期待的——不是因为它带来的曝光,而是因为那是她的故事。

祁祺垂下眼眸,指腹缓缓掠过书页边缘,像在摩挲着她曾落笔的痕迹。

他忍不住想象——如果她知道,这部由她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小说,将由他来演绎;那个她笔下成长、挣扎、燃烧的主角,将由他来注入生命——她会是什么反应?

是惊讶?是迟疑?还是会像那天在咖啡馆一样,嘴角轻轻扬起,不说话却藏着光?

祁祺低低笑了一下,没有答案。

他收起那点偷偷的期待,只让自己更专注地沉浸在字里行间。他要演得足够好,好到就算她不说喜欢,也会被打动;好到这份回应,即使不是爱情,也是他们灵魂的一次握手。

他翻过新的一页,眉眼专注,静静地走进那场还未开始的风起之路。

机舱里依旧昏暗安静,只有偶尔亮起的阅读灯,在头等舱的隔板上投下柔和的光晕,像深海中浮动的星光,在沉静中一闪一闪,微弱却执着。

祁祺靠坐在宽大的座椅中,指尖缓缓翻着那本熟悉的书页。

他没有着急,也没有分神,就像在翻阅一本厚重的日记——那字字句句,不仅是故事,更像是她的一部分,是他透过这些文字悄悄凝望她的方式。

他看得很专注,像在读她,也像在对话另一个世界的自己。

静夜无声,万语沉入纸间。

他知道,飞机即将降落。他也知道,迎接自己的将是紧锣密鼓的行程——拍摄、采访、代言、发布会……那些属于公众视野的任务和责任,会像潮水一般扑面而来,热烈、炽白,又喧哗得没有空隙。

可在那些闪光灯与镜头之后,在每一段掌声与聚光的缝隙中,他还藏着一个安静的、不动声色的等待。

那是他为她,悄悄留出的一块柔软之地。

一个故事,一段未来,或许此刻还只是停留在预告片的时长里,像未完成的句子,结尾暂时停在了句点之前。

但他相信——

它终会落地,生根。

缓慢地,悄悄地,但坚定不移地,走向他们之间的某个光亮的时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